兒時背誦過的「人之初、性本善」,一直到我接觸哲學後選擇相信「人性向善」,再延伸觸角到有些學派提倡「有智慧的人不會因大多數的惡而動氣」。這些智慧名言都使我在人生階段中選擇較為善良的活著,視生命為最高,精神和自由為次、財富金錢為最低。
有時候,我不禁質疑自己的使命,是否沒有好好影響身邊的人,讓自己的善能更加傳播出去?
儘管不願也不希望近日輿論沸騰的公車事件走向最極端邪惡的想法。並明白也早已失望過,我無法像是韓劇《驅魔麵館》的主角去收服惡鬼,讓惡鬼思想被收服、讓惡人好好面對私刑教育。也明白,不良媒體喜獵出「代罪羔羊」來增加娛樂性,使得網友輿論撻罰,造成事實被極度扭曲,無罪有罪的同時遭受撻伐。
更期望有緣看到這的朋友,能一起深度思考善與惡的一瞬間,在面對道德抉擇時的瞬間反應和心理狀態。當人處於某種情境中時,無論是選擇幫助或傷害他人、說真話或謊言,或是面對緊急狀況做出即時反應,我們常常是在一瞬間內被迫做出決定。這個瞬間所顯現的,不僅僅是我們的道德判斷,更是我們內心深處對善與惡的理解和選擇傾向。從心理學和哲學的觀點來分析,我們可以揭示這些瞬間選擇背後的內在動機和外在影響。
1. 直覺決策與「系統一」思維
根據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提出的「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人類的思維分為兩種系統:「系統一」是直覺性的、快速的、情感驅動的決策方式,而「系統二」則是較為理性的、邏輯分析性的過程。在面對善與惡的一瞬間時,我們通常依賴「系統一」來做出反應。這種直覺式的選擇往往受到我們過去經驗、情緒狀態和潛意識價值觀的驅動。
例如,當我們看到一個人跌倒而馬上伸手去扶時,我們的行為可能並非出於長時間的道德思考,而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反應。然而,如果同樣的場景中,我們猶豫了,心中浮現「這個人會不會是假裝跌倒來詐騙我?」「如果幫助他我會不會有危險?」這些念頭,那麼「系統二」的理性思考就開始介入,可能會抑制原本出於善念的直覺行為。
2. 情境與角色的影響:斯坦福監獄實驗
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於1971年所進行的斯坦福監獄實驗(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揭示了情境與角色對人性善惡選擇的深刻影響。實驗中,參與者被隨機分配為「囚犯」或「看守」,在高度模擬的監獄環境中,原本普通的「看守」開始展現虐待傾向,而「囚犯」則逐漸變得順從和絕望。這說明了在不同的情境和社會角色下,人類的善惡選擇會受到情境壓力與權力結構的極大影響。
這樣的研究結果暗示著,我們在瞬間做出的「善」或「惡」的選擇,並不完全是內在品格的反映,而是情境影響下的一種適應行為。津巴多稱之為「情境之惡」,他認為個人並非絕對善或惡,而是會根據情境改變其行為模式。這意味著,教育或制度設計如果能創造一種積極向善的情境,我們就能更有效地引導人們在瞬間做出善的選擇。
3. 同理心與道德判斷:鏡像神經元的角色
在心理學中,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s)被認為是促進同理心的生物基礎。當我們看到他人的痛苦或快樂時,大腦中的鏡像神經元會被激活,讓我們感同身受。這解釋了為何當我們看到某人受傷時,會有本能的衝動想去幫助他。然而,這種同理心的反應在「瞬間」的道德選擇中,也可能受到情境、過去經驗和個人偏見的影響。
例如,當我們看到一個熟悉的朋友跌倒時,我們更容易伸出援手,但如果是一個陌生人或我們本能上感到不安的人(如穿著骯髒或外表兇狠),同理心反應可能會被抑制,轉而出現「冷漠」或「逃避」的選擇。這表明,善與惡的瞬間選擇,不僅牽涉到內在情感的激活,還受到社會文化和個人偏見的深層影響。
1. 康德的道德律令與理性抉擇
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在其道德哲學中強調,真正的善源自於個體出於理性而非感情的道德抉擇。康德認為,行為是否具有道德價值,取決於其是否符合「道德律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即是否出於無條件的善念,而非個人利益或情感驅動。因此,當人們在瞬間做出善的選擇時,這個選擇是否出於「理性服從道德律」,而非一時的情感衝動,是判定善與惡的重要標準。
康德的理論告訴我們,即便在瞬間做出的選擇,看似不假思索,但若個體能在平日培養對道德律的高度敏感,則即便在面對壓力或緊急狀況時,也能自然而然地遵循善的抉擇。因此,善與惡的瞬間選擇,並不只是情感或直覺的問題,而是內心道德理性的長期養成的結果。
這也使我想「教育的本質」。於我而言,人類其實一直在用不同藝術形式警示後人,概括詩、小說、音樂、畫作、戲劇、舞蹈等,到現代發展出更多展演,舞台劇、電視劇、音樂劇、連載小說等,回顧古人的智慧能使人類更記起教訓,也是使得教育一個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孩子,成為一個理性卻帶有善良的智人,用理性服從道德的啟示,是我最佩服康德的。
2. 尼采的「超人」概念:超越善惡
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則持完全不同的觀點。他認為傳統的善惡判斷,往往是社會規範或權力結構的產物,而真正的道德抉擇應該是「超越善惡」(Beyond Good and Evil)。在尼采看來,個體應該追求自我意志的實現,而非被社會規範所束縛。因此,在瞬間的道德選擇中,我們應該關注的是個體是否能忠實於自己的意志,而非迎合社會的標準。(在這裡的社會標準並非突破法律框架)
例如,當我們面對一個不公平的情境時,選擇站出來挑戰權威或選擇默默忍受,表面上看似是「惡」與「善」的對立,但在尼采的視角中,真正的善惡判斷應該源自於個體對自身信念的忠誠。因此,善與惡的一瞬間,不再只是情感或理性的問題,而是個體如何在當下忠實於自己內心最真實的價值觀。
3. 存在主義與自由選擇:沙特的選擇困境
保羅·沙特(Jean-Paul Sartre)是存在主義哲學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存在先於本質」的觀點,強調人在瞬間選擇中展現出其自由意志的本質。沙特認為,人類被迫在無數選擇中定義自己的本質,因此,無論是選擇善或惡,個體都要為其選擇負上完全的責任。
在沙特的哲學中,瞬間的道德選擇具有創造性的力量:它決定了我們是怎樣的人。例如,當面對是否告發他人時,一個看似簡單的選擇,背後實際上暗藏了深刻的自我認同與價值觀選擇。這樣的瞬間選擇,不僅是對善與惡的抉擇,也是對「自我存在」的重新定義。
#
從心理學到哲學角度,是否能更理解善與惡的一瞬間?
無論是情感驅動還是理性抉擇,都深刻影響著我們的靈魂。每個瞬間的選擇,不僅體現了我們的品格,更塑造了我們的存在。在日常生活中,或許我們無法時時做出完美的選擇,但正是在這些瞬間的反思中,我們一步步走向更真實的自我。
關於善惡、執念、理性與感性,你有什麼經驗可以分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