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鴻海籌碼面觀察的小細節,卻是大重點。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545 字、66 則留言,僅發佈於老思G的隨便聊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G本面?不,是G思面!
27.4K會員
773內容數
格式不限 內容不限的隨意文章 純粹個人心得抒發以及自我紀錄檢討 瞬息萬變 不代表任何推薦 請以質疑的心態看待任何內容 注意風險
2025/04/09
前文參考: 降息?升息?個人美債相關極短線投機的定錨。(參數微調) 2024/11/30 年關、難關、美債相關,近期的一些想法。2024/12/29 今天太多人問美債,所以還是提一下。 順便聊一下目前的台股狀況。
Thumbnail
2025/04/09
前文參考: 降息?升息?個人美債相關極短線投機的定錨。(參數微調) 2024/11/30 年關、難關、美債相關,近期的一些想法。2024/12/29 今天太多人問美債,所以還是提一下。 順便聊一下目前的台股狀況。
Thumbnail
2025/04/06
姑且不論4月9日對瞪關稅實施之前川普轉不轉彎?嚴正交涉有沒有結果?臺灣的經濟變局早已開始。
Thumbnail
2025/04/06
姑且不論4月9日對瞪關稅實施之前川普轉不轉彎?嚴正交涉有沒有結果?臺灣的經濟變局早已開始。
Thumbnail
2025/04/03
以下的隨便聊,基於臺灣32%的對等關稅還未確定、政府嚴正交涉後應對措施未知的前提,畢竟目前美國對各國的稅率都是逼談判為主,4月9日正式實施前還有幾日,會不會再度反反覆覆?屬未知:
Thumbnail
2025/04/03
以下的隨便聊,基於臺灣32%的對等關稅還未確定、政府嚴正交涉後應對措施未知的前提,畢竟目前美國對各國的稅率都是逼談判為主,4月9日正式實施前還有幾日,會不會再度反反覆覆?屬未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身為採購專家,當然不能錯過11/11購物節的超殺折扣!本文將帶你深入瞭解蝦皮11/11購物節的完整攻略,從必領的各種優惠券、商城折扣,到限時的搶購技巧,讓你買到手軟荷包也不哭泣。更重要的是,揭密蝦皮分潤計畫,教你如何零成本創業,透過分享商品連結,每月輕鬆加薪,開啟數位遊牧人生!
Thumbnail
身為採購專家,當然不能錯過11/11購物節的超殺折扣!本文將帶你深入瞭解蝦皮11/11購物節的完整攻略,從必領的各種優惠券、商城折扣,到限時的搶購技巧,讓你買到手軟荷包也不哭泣。更重要的是,揭密蝦皮分潤計畫,教你如何零成本創業,透過分享商品連結,每月輕鬆加薪,開啟數位遊牧人生!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將近,這次分享一些蝦皮海外賣場購物的步驟與注意事項,並且介紹雙11蝦皮購物的相關優惠;另外蝦皮分潤計畫持續招募新血中,只要分享購物連結即可獲得分潤,是很適合創作者的額外收入管道喔!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將近,這次分享一些蝦皮海外賣場購物的步驟與注意事項,並且介紹雙11蝦皮購物的相關優惠;另外蝦皮分潤計畫持續招募新血中,只要分享購物連結即可獲得分潤,是很適合創作者的額外收入管道喔!
Thumbnail
兩年前舊文參考: 同產業標的間的資金轉移? 2021年5月20日 先看看2021年5月迄今鴻海的還原權息週線圖: 再看看三檔同產業個股同期表現,尤其後面被批鬥最兇狠的和碩、緯創: 以長投兩年來比較同期投報率,真的只有四個字可以形容:不勝唏噓。
Thumbnail
兩年前舊文參考: 同產業標的間的資金轉移? 2021年5月20日 先看看2021年5月迄今鴻海的還原權息週線圖: 再看看三檔同產業個股同期表現,尤其後面被批鬥最兇狠的和碩、緯創: 以長投兩年來比較同期投報率,真的只有四個字可以形容:不勝唏噓。
Thumbnail
前文參考: 鴻海到底怎麼了?以籌碼面來簡單說明。 2022年12月15日 (以這篇前文對照後續走勢來看,個人算正指標吧?沉冤得雪。) 特斯拉股價的下墜,對整體電動車產業的警示作用。 2022年12月28日
Thumbnail
前文參考: 鴻海到底怎麼了?以籌碼面來簡單說明。 2022年12月15日 (以這篇前文對照後續走勢來看,個人算正指標吧?沉冤得雪。) 特斯拉股價的下墜,對整體電動車產業的警示作用。 2022年12月28日
Thumbnail
前文參考: 2023年第一個交易日復盤,有驚有險的開頭,鴻海的想法分享。 1月3日 雖然是不負責任的評論,但當重點內容有點跡象時,還是再提示一下:
Thumbnail
前文參考: 2023年第一個交易日復盤,有驚有險的開頭,鴻海的想法分享。 1月3日 雖然是不負責任的評論,但當重點內容有點跡象時,還是再提示一下:
Thumbnail
這段時間,關於鴻海,累積了不少提問,這篇算是閒聊文,回答提問之外,順便再提醒一些事情:
Thumbnail
這段時間,關於鴻海,累積了不少提問,這篇算是閒聊文,回答提問之外,順便再提醒一些事情:
Thumbnail
先講結論: 截至週五晚美股大跌,以致週一台股的收盤,個人都還不會去定論台股整體已走空頭。 股市長輩文說的很清楚: 前言: 那電子權值股呢?台積電跟鴻海從去年第一季以來持續的警示追高風險,過程就不用再多提了。 重點是,鴻海覺得冷? 這主軸其實個人講了一年多了,理由詳述如下:
Thumbnail
先講結論: 截至週五晚美股大跌,以致週一台股的收盤,個人都還不會去定論台股整體已走空頭。 股市長輩文說的很清楚: 前言: 那電子權值股呢?台積電跟鴻海從去年第一季以來持續的警示追高風險,過程就不用再多提了。 重點是,鴻海覺得冷? 這主軸其實個人講了一年多了,理由詳述如下:
Thumbnail
大盤、台積電、鴻海籌碼面周報 大盤、台積電、鴻海籌碼面周報 這一周外資群賣了台股6.68億,賣了台積電5509張,賣了鴻海26992張,累計開完第四季財報後外資群賣了鴻海52883張,不過這一周鴻海股價上漲了3.5元,外資群是一群的,不是一個,所以會有累計買賣超,3月30日開完去年第四季財報後外
Thumbnail
大盤、台積電、鴻海籌碼面周報 大盤、台積電、鴻海籌碼面周報 這一周外資群賣了台股6.68億,賣了台積電5509張,賣了鴻海26992張,累計開完第四季財報後外資群賣了鴻海52883張,不過這一周鴻海股價上漲了3.5元,外資群是一群的,不是一個,所以會有累計買賣超,3月30日開完去年第四季財報後外
Thumbnail
加權指數、台積電、鴻海籌碼面統計 附圖可以看得出來近五個交大易日外資群有回補台股的現象,共買了345億,買了台積電48469張,鴻海因為去年第四季財報稍微不如預期,外資群近五個交易日調節了22362張,不過中長線外資群買了鴻海121.25萬張,尤其近一季買了鴻海336909張,鴻海季線為117元
Thumbnail
加權指數、台積電、鴻海籌碼面統計 附圖可以看得出來近五個交大易日外資群有回補台股的現象,共買了345億,買了台積電48469張,鴻海因為去年第四季財報稍微不如預期,外資群近五個交易日調節了22362張,不過中長線外資群買了鴻海121.25萬張,尤其近一季買了鴻海336909張,鴻海季線為117元
Thumbnail
外資群把從2020年6月全球經濟重啟以來買的1845億賣到剩194億,最近美國還在印鈔票,美參院通過1.9兆紓困案,fed也沒有要升息回收資金的意思,這些熱錢就會在全世界流來流去,外資群從covid-19以來賣了台股6360億,這些錢該拿去哪?外資群能賣這麼多億後,台股還能在近1萬6千點,大家就不
Thumbnail
外資群把從2020年6月全球經濟重啟以來買的1845億賣到剩194億,最近美國還在印鈔票,美參院通過1.9兆紓困案,fed也沒有要升息回收資金的意思,這些熱錢就會在全世界流來流去,外資群從covid-19以來賣了台股6360億,這些錢該拿去哪?外資群能賣這麼多億後,台股還能在近1萬6千點,大家就不
Thumbnail
驗證時間又到了,上星期五外資群期貨空單為5748口,我說外資群從COVID-19以來還賣了5722億,哪來的現貨可以倒,從六月份經濟重啟來,不過也才買了832億,今年大盤都是被內資買起來的,原因就是央行降息,台幣定存一年期利率從1.09%變0.82%,美金定存一年期利從2~3%降到0.35%,台幣、
Thumbnail
驗證時間又到了,上星期五外資群期貨空單為5748口,我說外資群從COVID-19以來還賣了5722億,哪來的現貨可以倒,從六月份經濟重啟來,不過也才買了832億,今年大盤都是被內資買起來的,原因就是央行降息,台幣定存一年期利率從1.09%變0.82%,美金定存一年期利從2~3%降到0.35%,台幣、
Thumbnail
近期很多投資人發現外資群期貨多單開始下降,甚至12月9日後開始翻空,使得投資人對於台股的後勢開盤悲觀,盤中遇到指數大跌,就會開始恐慌的覺得外資群要開始貫殺台股了。 1204~1211外資期貨多單變化 讓我們觀察一下大盤淨值比,目前處在綠色的框框中,以長期的統計來看,確實目前的指數是處在一個高點,正常
Thumbnail
近期很多投資人發現外資群期貨多單開始下降,甚至12月9日後開始翻空,使得投資人對於台股的後勢開盤悲觀,盤中遇到指數大跌,就會開始恐慌的覺得外資群要開始貫殺台股了。 1204~1211外資期貨多單變化 讓我們觀察一下大盤淨值比,目前處在綠色的框框中,以長期的統計來看,確實目前的指數是處在一個高點,正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