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父母親離婚後,我跟弟弟和妹妹成單親家庭的孩子。
母親在父親沒有給我們孩子生活費,以勞動的手賺取微薄的薪資養我們。
在這樣的成長環境的我,還是未成年的孩子,比一般家庭的孩子早熟。
在工作不穩定的情況,我們常吃泡麵度日。
我自己也從讀夢想的公立高中幻滅,進入私立高中夜校遠離了寫作的世界,還有繼續升學的夢想。
現在邁入中年的我,徹底的明白珍惜與失去的感覺,想到母親的雅量,我為之動容,自己的社會經驗沒有母親來得豐富透徹。
我和母親都是基層勞工,不是白領階級,也非主管出身,工作非常辛苦。
記得出社會工作的某一年,夏天遇到颱風來襲,母親身為清潔工,要洗水塔和收垃圾,腰酸背痛的她從不叫苦,遇到主管或領班的言語衝突或咆哮,心細如絲的我知道母親選擇露出溫柔的笑容回應,因為只要不愉快沒有和顏悅色,隨時可能招來西北風的襲擊風險。
母親自有螺絲釘的工作原則,讓打掃的社區能夠環境整齊煥然一新,不也是一個愛主的基督徒美德,這是常聽到的母親工作原則。
這讓我想到最近讀到胡適的散文,即使工作努力,往往基層勞工的人際關係隨時都有可能風雲變色,正如胡適的文有一句話講容忍異己是最難得的,最不容易養成的雅量。
前一分鐘客氣微笑的同事,下一秒就成為勾心鬥角的標槍拿人當靶子,有時在一旁也在工作的我非常憤怒不已,只能吞下苦澀,弟弟妹妹等著我們領薪水繳房租和水電開銷。
這段時間,我將一些空閒時間,學習幫母親打理家務事,偶而空閒用手機寫一些生活記錄和心情文章自娛,然而離正式的寫作越來越遙遠了。
最痛苦的是工作的暴風雨,然後雨後的彩虹卻是領薪水日,記得當時的我已經二十多歲,我們單親家庭四口第一次去小人國主題遊樂園玩,坐雲霄飛車和碰碰車,吃中式餐廳的可口料理,那是一個很幸福的回憶。
如今弟弟妹妹成家立業,我也在手傷好轉回歸寫作之路,如今學會寫現代抒情詩,書寫散文小品和最愛的言情小說,我更珍惜了解惜福的意義,每次開始寫文章,我告訴自己要向母親看齊,學習母親的雅量,生活的苦與樂不是命運決定,而是選擇用什麼樣的心去面對成長,找到正確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