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週期-危機孕育轉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危機孕育轉機」
2023年前景雖不樂觀,但也無需過度悲觀,因為當你隨著市場的情緒隨波逐流,人云亦云時,你將會錯過好的股票和項目
歷史不會重演,但有其週期可循,我們來看所謂在熊市下誕生並成長的例子:
☑️1970~1980發生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石油危機:
➡️催生了微軟(1975年)、英特爾(Intel)更是推出全球首款可程式化微處理器4004
☑️1990~2000發生了日本泡沫危機、亞洲金融風暴➡️催生了Google(1998)、亞馬遜(1994)
☑️2000~2010 發生了網路泡沫、美國金融危機➡️催生了Facebook(2004)、特斯拉(2003)
☑️2010~2020發生了歐債危機、全球新冠肺炎➡️催生了Airbnb、Uber
如果你在初期買了這些公司,現在獲利是3~10倍,以微軟為例,在2010股價約27元,現在約231元,報酬率相當驚人
✳️股市如戰場:
在戰場上你可以減少開槍,但永遠不能放下槍,因為槍是軍人第二生命,有一句話說的更好➡️兵說:「他永遠不會放下槍,除非準星和瞳孔交匯處已沒有敵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電商巨頭亞馬遜今發布一份聲明顯示,公司將裁去主要為電子商務部門,地區為美國、加拿大和哥斯大黎加的員工,總人數約1.8萬人 |一葉知秋,經濟衰退無法避免| *大公司裁員潮整理: ☑️微軟:10,000名員工 ☑️亞馬遜:18,000名員工 ☑️高盛:裁員8%員工 ☑️臉書:裁員13%員工 ☑️Coin
「2022-2023脈絡整理」 2022主題:高通膨+狂升息 2023主題:經濟衰退+通縮(未知) 2022至今美國已升息17碼,過去升息循環這樣的幅度(升息)不是沒有發生過,但重點在時間(10個月)就完成,代表了美國狂升息後為了壓制通膨,代價將是經濟減速,甚至後面引發➡️通縮 ✳️我們先瞭解通縮的
今年在美國衰退疑慮下,可多留意中國市場,一上一下的機會下,中國市場的機會正在匯聚 中國上一波牛市2014-2015漲幅:2014年大漲52%敘事主題➡️滬港通、創業版塊現象:台灣投資人為了開戶去辦台胞證 2023年如果開啟一波牛市,敘事主題會是什麼?敘事主題:新李新政、信創版塊?現象:? ☑️新李新
中國的大信創時代開啟 1.最近戴爾、惠普五年計劃從供應鏈中剔除中資企業 2.中國「信創替代規劃」則要求五年内國產替代“應替盡替” 「什麼是信創?」 🟢信創就是「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 本質為國產替代和自主可控,主要解決的就是海外限制和安全問題,如GPU(美國Nvidia 、AMD) 可區分為四大板
關於12月非農數據解讀: 昨晚市場漲的是➡️2月升1碼機率升,這是結果 市場解讀:昨晚的非農、非製造業PMI、平均時薪、薪資增長率(YOY)➡️就業報告呈現放緩 ✅代表一件事:勞動力需求放緩! 我大概整理關鍵3點: 1⃣️美國12月ISM非製造業PMI為49.6,為2020年5月以來新低 2⃣️平
電商巨頭亞馬遜今發布一份聲明顯示,公司將裁去主要為電子商務部門,地區為美國、加拿大和哥斯大黎加的員工,總人數約1.8萬人 |一葉知秋,經濟衰退無法避免| *大公司裁員潮整理: ☑️微軟:10,000名員工 ☑️亞馬遜:18,000名員工 ☑️高盛:裁員8%員工 ☑️臉書:裁員13%員工 ☑️Coin
「2022-2023脈絡整理」 2022主題:高通膨+狂升息 2023主題:經濟衰退+通縮(未知) 2022至今美國已升息17碼,過去升息循環這樣的幅度(升息)不是沒有發生過,但重點在時間(10個月)就完成,代表了美國狂升息後為了壓制通膨,代價將是經濟減速,甚至後面引發➡️通縮 ✳️我們先瞭解通縮的
今年在美國衰退疑慮下,可多留意中國市場,一上一下的機會下,中國市場的機會正在匯聚 中國上一波牛市2014-2015漲幅:2014年大漲52%敘事主題➡️滬港通、創業版塊現象:台灣投資人為了開戶去辦台胞證 2023年如果開啟一波牛市,敘事主題會是什麼?敘事主題:新李新政、信創版塊?現象:? ☑️新李新
中國的大信創時代開啟 1.最近戴爾、惠普五年計劃從供應鏈中剔除中資企業 2.中國「信創替代規劃」則要求五年内國產替代“應替盡替” 「什麼是信創?」 🟢信創就是「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 本質為國產替代和自主可控,主要解決的就是海外限制和安全問題,如GPU(美國Nvidia 、AMD) 可區分為四大板
關於12月非農數據解讀: 昨晚市場漲的是➡️2月升1碼機率升,這是結果 市場解讀:昨晚的非農、非製造業PMI、平均時薪、薪資增長率(YOY)➡️就業報告呈現放緩 ✅代表一件事:勞動力需求放緩! 我大概整理關鍵3點: 1⃣️美國12月ISM非製造業PMI為49.6,為2020年5月以來新低 2⃣️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美股大盤(如S&P 500或NASDAQ指數)在牛市與熊市的周期間,對投資人帶來不同的挑戰與機會。牛市時價格屢創新高,讓人擔心是否會買在高點;熊市時則可能因市場恐慌而急於拋售。本文將探討牛市與熊市的特徵、數據支持的歷史經驗,以及如何採取適當的投資策略,幫助您在不同市場狀況下做出理性決策。
Thumbnail
最近公司發放了2025年行事曆(以下為示意圖非實際行事曆): 看起來很正常的行事曆,但問題就出現在了週別計算。 歸納後某公司的規則如下: a. 1月1日那一週如果屬於今年的日數大於等於4日,則為第一週W1。 b. 1月1日那一週如果屬於今年的日數小於4日,則為去年最後一週W52或W5
Thumbnail
投資的關鍵在於人性
Thumbnail
眾所皆知美股長牛急熊 , 排除疫情和金融風暴這類突發事件後可大筆押注的機會不多 , 才剛墜入悲觀情緒美股就往上了!預判只是技術反彈其實是認真上攻 , 回頭望才發現當初是長期投資布建的好時機 , 但心態上已買不下手 , 週遭朋友都有這種感觸 我的投資理念是自由經濟環境只要人類文明持續進步 , 那股市
Thumbnail
我的預判肯定有主觀成份,否則丟硬幣就好了,心態上能接受一年9個半月189.37%漲幅,就要能承受不到1個月23.45%跌幅,計畫擬定後照表操課,錯了也不影響生活和心態。 22年捏著往下攤才有今天的輕鬆應對,投機者不要把自己的理念套用在每個人身上,每個人擁有的條件不同,因此我的投資方式絕對不適合一般
超微(AMD)資料中心營收翻倍,股價飆8%,儼然成為AI村民希望。對照輝達今日則創下三個月來最大跌幅7%。微軟則因為雲端季成長趨緩,股價慘跌。 ********************---- 7-8年前的5g 3-4年前的電動車 通通都是引領當時電子股的領頭羊 但之後都沒人再提
Thumbnail
美國股市近期出現顯著變化,科技股下挫,資金輪動至藍籌股。投資者的緊張情緒上升,市場出現不確定性。建議投資者降低槓桿、關注資金流向及政策面,保持靈活調整投資策略。
Thumbnail
一名小學生行程滿滿的一週行事曆引起了熱烈的討論。對於這種比大人還要刻苦的生活,到底是成功必經之路,或是變相的揠苗助長,社會上有不同的意見。面對這樣的課程,我們是否應該多從小孩的角度來思考,多聽聽孩子的心聲,提供適合的支持?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美股大盤(如S&P 500或NASDAQ指數)在牛市與熊市的周期間,對投資人帶來不同的挑戰與機會。牛市時價格屢創新高,讓人擔心是否會買在高點;熊市時則可能因市場恐慌而急於拋售。本文將探討牛市與熊市的特徵、數據支持的歷史經驗,以及如何採取適當的投資策略,幫助您在不同市場狀況下做出理性決策。
Thumbnail
最近公司發放了2025年行事曆(以下為示意圖非實際行事曆): 看起來很正常的行事曆,但問題就出現在了週別計算。 歸納後某公司的規則如下: a. 1月1日那一週如果屬於今年的日數大於等於4日,則為第一週W1。 b. 1月1日那一週如果屬於今年的日數小於4日,則為去年最後一週W52或W5
Thumbnail
投資的關鍵在於人性
Thumbnail
眾所皆知美股長牛急熊 , 排除疫情和金融風暴這類突發事件後可大筆押注的機會不多 , 才剛墜入悲觀情緒美股就往上了!預判只是技術反彈其實是認真上攻 , 回頭望才發現當初是長期投資布建的好時機 , 但心態上已買不下手 , 週遭朋友都有這種感觸 我的投資理念是自由經濟環境只要人類文明持續進步 , 那股市
Thumbnail
我的預判肯定有主觀成份,否則丟硬幣就好了,心態上能接受一年9個半月189.37%漲幅,就要能承受不到1個月23.45%跌幅,計畫擬定後照表操課,錯了也不影響生活和心態。 22年捏著往下攤才有今天的輕鬆應對,投機者不要把自己的理念套用在每個人身上,每個人擁有的條件不同,因此我的投資方式絕對不適合一般
超微(AMD)資料中心營收翻倍,股價飆8%,儼然成為AI村民希望。對照輝達今日則創下三個月來最大跌幅7%。微軟則因為雲端季成長趨緩,股價慘跌。 ********************---- 7-8年前的5g 3-4年前的電動車 通通都是引領當時電子股的領頭羊 但之後都沒人再提
Thumbnail
美國股市近期出現顯著變化,科技股下挫,資金輪動至藍籌股。投資者的緊張情緒上升,市場出現不確定性。建議投資者降低槓桿、關注資金流向及政策面,保持靈活調整投資策略。
Thumbnail
一名小學生行程滿滿的一週行事曆引起了熱烈的討論。對於這種比大人還要刻苦的生活,到底是成功必經之路,或是變相的揠苗助長,社會上有不同的意見。面對這樣的課程,我們是否應該多從小孩的角度來思考,多聽聽孩子的心聲,提供適合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