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窒友梅根》最簡單的路,通常都是歧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說在前面:梅根真的要好好感謝星期三跳的那支魔性舞,舞蹈爆紅之後,所有梅根的宣傳全都搭上那隻怪怪舞,我看得很快樂。

以跳舞為主要宣傳的梅根(圖片取自IMDb)

以跳舞為主要宣傳的梅根(圖片取自IMDb)

大綱:

故事講述一名剛失去雙親的小女孩凱蒂,被在玩具研發部門的阿姨潔瑪領養,她顯然沒有準備好承擔照顧姪女的責任,看著承受著喪親之痛的凱蒂,靈機一動的潔瑪將自己研發到一半的陪伴機器人梅根送給凱蒂,希望她們能夠成為好朋友,卻沒想到聰明絕頂的梅根正一步步學習如何「保護」她心愛的人……。


【貓罐頭】

正式打破「溫子仁監製即爛片」的魔咒,雖然不血腥不恐怖,也沒有端出特別嶄新的概念,卻在兒童發展、心理學以及人際互動上,端出細膩動人的好故事。

與其說是恐怖片或科幻片,本片更是一部教育相關的電影,提醒成年人無論如何,真摯的陪伴才能加深與孩子的連結,你怎麽樣對待你的孩子,他就會怎麼樣看待世界。

雖然我滿喜歡的,但本片還是難逃最後十分鐘需要有高潮動作戲的好萊塢公式,好像無論前面的劇情發展如何,所有角色一定要打個你死我活最終把對方頭拔了、眼睛戳爛才能收尾,如果能讓正反派多花時間辯論,其實這部電影的核心論述會更合理更完整。

適合初入恐怖片/砍殺片世界的觀眾入場,如果不介意血漿跟屍體不夠多,《摯友梅根》就算有所缺憾,也絕對是集深度和娛樂於一身的佳作。

角色間的互動是本片最精華的部分(圖片取自IMDb)

角色間的互動是本片最精華的部分(圖片取自IMDb)


【無刺煎魚】

從2022年末得知《窒友梅根(M3GAN)》的消息時,我其實不太看好,一來是「溫子仁監製」的恐怖片已經不只一次傷害「溫子仁導演」的電影粉絲的心,二來是已經到了2023年,還在探討AI是否會反噬人類的主題,已經沒有什麼前瞻性,大家只希望Siri可以幫我們煮飯洗衣帶小孩。

我常常說,「人類的對電影、藝術、戲劇和科技的理解是一體前進的」,流行文化亦是如此,二十年前拍一部科技滲入人類生活,監控人類一舉一動甚至殺人的電影,可以讓大人晚上關緊門窗,小孩躲在棉被哭泣。

二十年後的今天,大家早就對「個人化」的服務習以為常,跟在iPhone旁邊朋友討論想要新皮夾,等一下滑ig就可以看到相關的廣告,自我意識的機器人還沒普及,我們期望的飛天遁地亂殺人的魔鬼終結者也沒有出現,說實在有點失望。

《摯友梅根》的大膽,就來自於他的不大膽,本片沒有給出領先電影界數十年的革新概念,沒有同時出現好幾個梅根群魔亂舞,沒有堆出末日級的毀滅性事件(講真的,如果奧創有梅根的一半魅力,《復仇者聯盟:奧創紀元》不用砸下整個蘇科維亞,也可以很有趣)。

相反的,本片專注在少數幾個角色,探討家人、創傷、教育與親情,不是蜻蜓點水的隨便說說,它將我們不用心對待兒童,把小孩丟給3C產品便宜行事的後果,甚至我願意這麼說:

「這是有史以來劇本寫得最好的鬼娃電影。」

梅根是很有層次的鬼娃(圖片取自IMDb)

梅根是很有層次的鬼娃(圖片取自IMDb)


以一部鬼娃電影來說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圖片取自IMDb)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圖片取自IMDb)

本片沒有太多恐怖畫面,大多數殺人的場景都不會直接給觀眾露骨的血腥,比起一般觀眾直覺會想到並且拿來比較的《鬼娃恰吉》,《窒友梅根》清淡的就像一碗水,如果硬要我這個砍殺片愛好者來歸類的話,本片根本沒資格被歸類到砍殺片的範疇,幾乎連恐怖片都稱不上。

不過,這並非缺點,大概就是一碗淡口拉麵的概念,你知道老闆是故意這樣做的,拉麵也不會因此不好吃,以怪異諷刺取代血腥恐怖的《窒友梅根》,反倒騰出了許多認真對話、認真呈現人物互動與角色深度的精心時刻,沒有花篇幅堆積屍體,也讓梅根有更多時間在做「怪事」而非「壞事」。

製作團隊期望他們的梅根不是如麥克邁爾斯這般純然的邪惡,也不像恰吉456之後變成毫無底線的噁爛諧星,他們希望梅根可以被同理,濫殺一堆無辜的人絕對不行,梅根做事都有動機,她很有說服力,她很真實,她就像我們心中的惡魔,雖然錯誤但讓我們感同身受,也隨時都存在我們的生活之中。

雖然不血腥,嚇人的氣氛還是有的,不過重口味的觀眾可能相對沒有那麼適合。

以一部教育電影來說

撐起本片的三巨頭(圖片取自IMDb)

撐起本片的三巨頭(圖片取自IMDb)

雖然梅根的古怪確實迷人,但真正撐起整部電影的是飾演潔瑪和凱蒂的兩位演員,透過兩人真實而細膩的演技,《窒友梅根》成功地沒有放棄有關兒童發展的哲學辯證,是我認為非常有趣的一個面向。

我聽過許多家長的人對抗小說、對抗電玩、對抗網路,最近對抗的大概是Switch或智慧型手機,身為成年人的我們都必須捫心自問,那些造成造成兒童情緒不穩、與家人不親近、無法集中注意力甚或是發展出偏差行為的真正肇因,究竟是手機荼毒人性,還是我們沒有好好的坐下來,陪他聊聊今天的快樂與傷心。

遊戲沒有教壞你的小孩,你才教壞你的小孩。

本片大篇幅的使用兒童發展中的依附理論,將焦點放在失去雙親的凱蒂身上,我們可以看見她與梅根互動的細節,看著梅根一步步成為凱蒂生活的一部分,並且暸解到「重要他人」的看法對兒童造成的影響有多大,當成人不再是兒童的榜樣,他們的話在孩子心中將會無足輕重。

到了那個時候,我們禁止凱蒂使用梅根,剝奪的不僅是一個玩具,而是她靈魂的一部分,就像我們手機沒電或訊號不穩時候的焦慮,日常生活裡,我們早就遇見了梅根。

幼教背景的我真的很想跟大家大聊恐怖片裡的教育哲學,但再說下去會暴雷,就先點到為止了。

以一步諷刺電影來說

配角的設計也是本片一個很明顯的對比,除了潔瑪、凱蒂與梅根之外,所有的角色都設計的有些可笑和卡通化,雖然缺乏深度,但明顯可以感覺到他們是刻意讓那些角色變得如此愚蠢,這加強了本片的諷刺性,也沖淡了角色死亡的重量,無論好壞,他們就是這樣做了。

結論

《窒友梅根》沒有讓鬼娃電影往前躍進十年,沒有端出會讓科幻迷滿意的新鮮菜色,同時也沒有達到任何恐怖片應有的標準(梅根機器人超可愛,爬出了恐怖谷),但他專注而細膩地說了一個警世寓言。

梅根不是邪惡的殺人機器,而是我們方便行事、依賴科技的自食惡果,看完電影,你甚至不會討厭她,哪怕她的雙手沾滿鮮血。

果真就像我說的那句話:「好的電影可以讓觀眾認知失調,進而重新思考我們曾以為理所當然的價值觀。」

《窒友梅根》就是一部這樣的電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眼惡魔的侍奉者的沙龍
13會員
13內容數
「當我覺得電影難看的時候,不是電影不好,是我不好。」沒人贊助的情況下每週都進電影院看好幾部電影,每一部我都可以隨便罵;除了愛情電影,驚悚片、鬼片、動作冒險跟黑色幽默的喜劇都愛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電影,只有適合你的電影,用【貓罐頭】快速開罐,用【煎魚】細細品嚐電影與社會文化交織的深入觀察。
2023/09/21
這是一部不看可惜 看了會很傷心(好的傷心)的電影
Thumbnail
2023/09/21
這是一部不看可惜 看了會很傷心(好的傷心)的電影
Thumbnail
2023/05/05
媽媽愛你愛到死,要死一起死。 母親節,帶你媽媽來看吧!你媽有可能會跟你斷絕關係。
Thumbnail
2023/05/05
媽媽愛你愛到死,要死一起死。 母親節,帶你媽媽來看吧!你媽有可能會跟你斷絕關係。
Thumbnail
2023/05/04
台灣的海報就是《捍衛4任務》,我的縮圖把基努的頭切掉了 以免他被仇家爆頭
Thumbnail
2023/05/04
台灣的海報就是《捍衛4任務》,我的縮圖把基努的頭切掉了 以免他被仇家爆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怪物》採縝密的插敘手法塑造角色的立體和人性多角面,首先從一位母親的視角揭開故事序幕,接著用老師的角度帶出故事的錯綜複雜,最後,用孩子純真的口吻完整這個精彩的劇本。時間軸在是枝裕和的操作下,彼此堆疊卻不會讓人錯亂,在層層疊加的故事線裡,漸漸浮出所有真相,道出一場悲劇單純的本質。
Thumbnail
《怪物》採縝密的插敘手法塑造角色的立體和人性多角面,首先從一位母親的視角揭開故事序幕,接著用老師的角度帶出故事的錯綜複雜,最後,用孩子純真的口吻完整這個精彩的劇本。時間軸在是枝裕和的操作下,彼此堆疊卻不會讓人錯亂,在層層疊加的故事線裡,漸漸浮出所有真相,道出一場悲劇單純的本質。
Thumbnail
我承認,我是帶著眼淚與鼻涕走出電影院的,可能是年紀大了,沒辦法像其他座位上的孩子那樣,被動畫逗得發出可愛的歡笑聲。這是一部很平凡寫實的電影,正因為它和大多數你我的人生一樣,沒有盪氣迴腸的台詞與曲折離奇劇情,所以更觸人心弦。它就是一部如實呈現你我生命的電影。
Thumbnail
我承認,我是帶著眼淚與鼻涕走出電影院的,可能是年紀大了,沒辦法像其他座位上的孩子那樣,被動畫逗得發出可愛的歡笑聲。這是一部很平凡寫實的電影,正因為它和大多數你我的人生一樣,沒有盪氣迴腸的台詞與曲折離奇劇情,所以更觸人心弦。它就是一部如實呈現你我生命的電影。
Thumbnail
這是一部概念很有趣的電影,以科幻的設定帶出一個新生如何從無到有,慢慢發展出自己的人格跟思想,以及這個人如何與這個社會展開互動跟連結,在各種傳統價值觀中展開矛盾跟碰撞 蛻去嬰兒的外表,省略時間的馴化,將人類至今為止的成就和難題全都擺在主角貝拉面前
Thumbnail
這是一部概念很有趣的電影,以科幻的設定帶出一個新生如何從無到有,慢慢發展出自己的人格跟思想,以及這個人如何與這個社會展開互動跟連結,在各種傳統價值觀中展開矛盾跟碰撞 蛻去嬰兒的外表,省略時間的馴化,將人類至今為止的成就和難題全都擺在主角貝拉面前
Thumbnail
《窒友梅根》沒有讓鬼娃電影往前躍進十年,沒有端出會讓科幻迷滿意的新鮮菜色,同時也沒有達到任何恐怖片應有的標準(梅根機器人超可愛,爬出了恐怖谷),但他專注而細膩地說了一個警世寓言,成為一部兼具娛樂與深度的「教育電影」。
Thumbnail
《窒友梅根》沒有讓鬼娃電影往前躍進十年,沒有端出會讓科幻迷滿意的新鮮菜色,同時也沒有達到任何恐怖片應有的標準(梅根機器人超可愛,爬出了恐怖谷),但他專注而細膩地說了一個警世寓言,成為一部兼具娛樂與深度的「教育電影」。
Thumbnail
2022看了128部電影,特別挑了10部作為推薦
Thumbnail
2022看了128部電影,特別挑了10部作為推薦
Thumbnail
後疫情時代,許多大片延續到此時上映,雖然年中有一陣子鬧片荒,但回首2022還是有許多佳作!硬擠出10部屬性均不太一樣的電影,但其實還有不少可看的。觀影就主觀意識,若有想法不同也屬正常囉。
Thumbnail
後疫情時代,許多大片延續到此時上映,雖然年中有一陣子鬧片荒,但回首2022還是有許多佳作!硬擠出10部屬性均不太一樣的電影,但其實還有不少可看的。觀影就主觀意識,若有想法不同也屬正常囉。
Thumbnail
為什麼寫這篇文章:或許冷門、或許小眾、或許你連聽都沒聽過,許多好電影被隱藏在商業大片背後,不看不知道讓我說給你聽,把我看到的好電影推薦給你(指)!趕快找來看。 一個人如果身體有了殘疾,決不能讓心靈也有殘疾。—霍金 這是一部非常有意義的電影推薦給你。
Thumbnail
為什麼寫這篇文章:或許冷門、或許小眾、或許你連聽都沒聽過,許多好電影被隱藏在商業大片背後,不看不知道讓我說給你聽,把我看到的好電影推薦給你(指)!趕快找來看。 一個人如果身體有了殘疾,決不能讓心靈也有殘疾。—霍金 這是一部非常有意義的電影推薦給你。
Thumbnail
買票前也猶豫了好幾天,前幾年的改編與重製一面倒的負評,又接在駭客任務的續集後面,擔心只是另一部消費情懷與價值的雷片。
Thumbnail
買票前也猶豫了好幾天,前幾年的改編與重製一面倒的負評,又接在駭客任務的續集後面,擔心只是另一部消費情懷與價值的雷片。
Thumbnail
生命是條雙向道,我們一邊汲取越來越多的經驗與知識,更能體會電影裡較為複雜難解的人際關係;一邊也逐漸變得世故,習慣挑剔情感呆板或論述單純的作品。小時候的我老想著要快點長大、要看明白更多的人事,但現在偶爾會想:比起童年的自己,更能理解《童年往事》的我,是否變得成熟與穩重,或反而對生命益發感到苦澀與無奈?
Thumbnail
生命是條雙向道,我們一邊汲取越來越多的經驗與知識,更能體會電影裡較為複雜難解的人際關係;一邊也逐漸變得世故,習慣挑剔情感呆板或論述單純的作品。小時候的我老想著要快點長大、要看明白更多的人事,但現在偶爾會想:比起童年的自己,更能理解《童年往事》的我,是否變得成熟與穩重,或反而對生命益發感到苦澀與無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