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在中陰 - 渡吧,渡過迷妄之河,去往堅定的彼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林肯在中陰 - 渡吧,渡過迷妄之河,去往堅定的彼岸

by George Saunders 喬治。森德斯

(原文寫於2020年)


<林肯在中陰>是一本在講哀傷的故事

但從中我讀到與其說是失去(苦)的重量 不如說是人生艱難

往往因為無法捨下而造成的痛苦

整體來說是個哀傷但充滿詩意與憐憫的故事

讓人無法停止的隨著書中呈現的生命的虛無感

那條無人得以橫越的汪洋

一路漂流下去


* 故事架構設定很簡潔

講美國總統林肯的其中一位兒子病重過世 小男孩的靈魂飄蕩在墓園不願離去

(因為與父親彼此掛念)

藉由他跟墓園其他鬼魂的互動

帶出當時南北戰爭的社會狀態

林肯總統當時對於解放黑奴而發起的戰爭 其實心中是多麼為難

以及在家與國之間的拉扯讓他多痛苦 .

即便只有片段

也可以看出人在苦難面前

即便是總統 也只是一個傷心的父親、丈夫、一個人 書中有一段說

「我兒只是其中一人。我便已痛徹心肺。迄至今日。此種哀痛,我親自送出,三千有餘。……怎麼辦?……我所司何事。為何在此。眼前盡為荒誕。」(p225. )

作者寫林肯的猶豫與拉扯很有力

他其實不知道為了這場戰爭死去這麼多年輕人值不值得


但書中藉由他兒子的死

讓他領悟到人生就是苦

而很多事必須繼續

如果是個活人 那麼就永遠必須一直往前走

背負著痛苦、眼淚與血汗都不能停下 .

讀完不一定會贊同他的決定

(即使作者也並沒有要表示立場) 但完全可以理解他的心情 人生充滿著左右為難的抉擇

但一但決定了

也就只能 且必須一往無悔 不要回頭

否則過去是荊棘

將如故事中一位少女的鬼魂一樣

因為無法放下

而被永恆的禁錮在黑暗折磨中

*

在我淺薄的佛學知識中

知道「無常」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概念

當你理解這宇宙一切最終都是會逝去的

你才有辦法不再將過多的慾望放在心上

才可以真正解脫於這世間的總總束縛

讓水流過你的掌心

而不是嘗試抓取它(你也無法)

那麼你才可以感受到它帶來的源源不絕的灌頂的涼意

.

在我認爲覺悟無常還有一個重點

就是你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到他人的苦

我想人生所有苦痛的根源都來自於“失去”

不論是得到後的失去

或是心中想要而得不到的無形失去

以及因為失去而產生的一連串貪心、嗔怨與癡迷的情緒

.

一但明白一切最終都會離你遠去

本來就沒有任何會永久屬於你的

你將可以更寬宏的去剖析這世界

去理解他人

或說他人的苦痛

因為我們都困在一樣的苦裡

自出生就是一路更迭不絕地失去

.

所以我認為作者選了一個很絕妙的時機設定

在林肯喪子之後來撰寫這個故事

他失去來自身上的骨肉

失去一個理應在他死去後傳承他的記憶與理想的人

失去的苦使他體會到即便身為美國總統

身為手握生殺大權 踏地有聲的人

也有他必須且無法控制的苦痛必須承受

那麼他才可以理解

或說有機會去理解他人的苦

並在其中找到一條他所認為的正確的路

*

我不敢說沒有經歷過痛的人就真的無法去體會另一個人的感受

但自己也走過苦難的人

必然更容易可以感其所痛

因此書中將背景設定在墓園

用眾鬼魂(橫跨不同時代死亡的人)浮世繪般的訴說自己的故事

給予讀者各種面向的人世苦痛

也因為這樣 才能讓最後林肯被眾鬼附身時

透過兒子死亡的基礎去感受到這世上更多重而沈重的苦難

作者專訪中說

「鬼存在的價值,在於它讓逝者,從某種意義上說,能有機會對於他或者她活過的生命做出回應 – 不論是去反省、或為此感到悔恨,或者去質問自己怎麼這樣過了一生……我們沒有一天不會想到已經不在世上的人,關於他們的記憶也必然會影響我們的所作所為,如此,在某種非常真實的感覺上,他們仍在世上。理論上『活著』所以能夠影響事態 – 其實死去的人也能影響事態發展,藉由干擾生者的意識(從而改變他們的行為)。」(P506)

這些鬼魂們在故事中各有各的哀傷與放不下

都因為小威利(小林肯)而開啟某個與塵世脫離許久的關節

他們(以及讀者)才知道原來在人世仍有人不會忘記他們

即便只是在記憶中回望祂們

亦是多們欣喜的事

是一個生命、一抹意識得以趨於永恆存在的唯一可能

「大家很快樂;他們重識何謂快樂……擁抱、留戀……被人如此地鍾愛地碰觸,如此疼惜,好像你還……好像你還是值得鍾愛與尊重。真是振奮人心。給了我們希望。或許我們未如想像的乏人憐愛。」(P100-105.)

「我們曾經舉足輕重。我們曾經被愛。不寂寞,不迷失,不荒誕,各有各的智慧……我們不僅被愛,即便歲月流逝,也依然被追憶,人們思及我們,會因快樂的回憶短暫面露微笑。」(p106-107.)

*

於是隨著故事的推展他們忍不住一個接一個說

說他們的故事

一個又一個的放下心中如石的重擔

放下那些不捨

將對這世界最後的期望與怨憤都傾倒出來

慢慢的堆起了一座通天的

築於荒墟墓園中的橋

通往某個不知是否光明

但肯定不再晦暗不明 不再凝滯的境地

*

在大林肯再度來到墓園看小男孩時

眾鬼魂想要讓林肯從心告訴他的兒子

不要迷戀 不要滯留於這人世而不離開

因此整個墓地的鬼魂都前撲後繼的進入林肯的身體

渴望他聽見大家的信念

進而解放那個因為對他的愛而被束縛在這陰暗之地的小男孩

「多大的享受啊。我們在此齊心同力。共存於那個身體,又混合在彼此裡面,因此窺見對方心靈一二……同心齊力是種多好的滋味。」(p365+367.)

「通常,我們單打獨鬥。力求留下。生怕犯錯……想要留在這裡,你必須時刻不停深思自己留下來的主要理由;不惜排除其他想法。一個人必須不段尋求機會訴說自己的故事……現在我們看清代價頗鉅。我們忘記許多東西,忘記我們曾知的一切,忘記我們原本並非如此。」(p369 + 371.)

當大家(鬼魂)都進到林肯身體

在此瞬間他們回到陽世的正常外貌

而不再是鬼魂時被慾望形塑的外型

(因為掛念人世的女兒們而被三顆透明球包圍的女人、因為生前被一再強暴而失語的身上有血漬的女孩、因為寂寞病死而縮成如一顆胚胎的女人等)

他們都暫時放下了自己的慾念

不再想自己

而是想他人

最終許多人因為這次的領悟

而願意放下 去到另一個世界

.

應有共感 相互理解

是心與心間的同理

人與人間的拉拔

才可以一同渡至彼岸

人之為人

是因為是“我們”支持且反射了“我”的存在

所有的不論個人或群體的行為

最終都會回到每一個人的身上

無人得以倖免

眾人皆須承擔

我想這就是作者想說的事之一

「無人是孤島」(〈喪鐘為誰而鳴?〉by John Donne)

*

「他的思緒轉向哀傷;轉向世界充滿哀傷這個事實;人人均扛負某種程度的悲哀;世人,皆苦; 無論一個人在世間行何道,必須記住是人皆受苦(沒人心滿意足; 不是被錯待,就是被忽略、視如無物、誤解),因此,人應竭力減輕週遭人的負擔,記住他此刻的哀傷並非獨有,一點也不……所以,不該拖延也不該擴大此種哀傷,耽溺於此,對任何人都沒有幫助……世人皆受苦,不是已經受苦,就是即將如此。這是世事的本質。表面上看來,人人皆不同,這並非事實。人知核心就是受苦;我們的結局不可免,邁向結局前必須體驗各種失落……傷逝讓他不再至剛易折。因而更為強大……必須擊潰哀傷;不能淪為禁臠……」(p437-442.)

這是林肯總統最後一次到墓園看他兒子(棺材與屍體)時的領悟

也是因爲墓園眾鬼魂給予他的意志影響

正確的道路不一定好走

但不停下 是唯一的通往出路的那條路

因此當大林肯決定放下往前走時

當他抬起苦痛

懷揣認為是更重要的理想往前走時

也解放了小林肯的魂魄

*

故事雖是在講解放黑奴的戰爭

但卻鮮少直接描寫對或錯

而只是寫不同階級與種族的人

如何看待或經歷當時黑人過的生活

「大舌頭男低音咆哮,我們生性如此!又能是哪樣?既是如此,又哪能有不同作為?那時那刻,我們就是那樣,我們並非生性邪惡,而是當時的認知與經驗導致我們那樣。」(p391.)

「躺在那裡,我猛地徹悟,我這生徹底被騙。我悔恨此生的討好微笑與卑屈伺候,在那瀕死時刻,我全心祈禱讓我恢復健康一小時,讓我得以糾正過往大錯,剝除一切膽怯、言不由衷與謹言慎行……已確保我……保有些微人性,因為唯有禽獸能毫無怨言承受我吞忍的一切;就算禽獸,也不會默許忍受主人的惡劣態度,只求得到獎賞。」(p316.)

前者寫出當時“虐待“黑奴是怎樣的一種”社會常情“

(即便現在看來很變態而嘔心)

後者則是黑奴在臨死前突然領悟到

自己一生苟且且小心謹慎的過活

以為這是一種和平的求生之道

其實是多麼可悲而毫無意義

*

整本書用一種很像舞台劇本的筆法在寫作

每個角色都會因為不同背景與個性而有不同的“語言“

我覺得這是作者與譯者用心的地方

也因為每個人都從不同角度看待那時的世界

交錯著真實報導與鬼魂的視角

所以充滿主觀的描述

一點都不精確 且充滿衝突

但這不就是這世界嗎

那些誤解與傷痛不都是因為出發點不同而造成的

而如果不說出來 不試著去理解

又如何解開這些痛苦

*

全書不停出現一句話

像是一句反覆吟唱的經文

「你已經是碎裂在沙灘的浪。」(p136.)

乍看也許是指這些鬼魂早已不存於世

對這世間毫無影響

(但在書中證明 祂們是有巨大影響的

每一個活人、每一縷魂魄都有其重要性)

但我認為也許作者要說的是

這些前仆後繼

看似消沫在沙灘上的犧牲者

這些時代過往中活過也死過的人們

那些主角舞台燈照不到的普通配角們

即便已是破裂的浪

依然是鋪成這沙灘的一道力量

依然是推動前人 拉扯後人的關鍵

那是反反覆覆累積的眾志

.

即便在短暫的生命中看起來微不足道

但在眾人共築的堆積下

將積沙成陸

最終必然有人得以循著這道去到彼岸

.

<心經>的最後有一段咒

「羯諦羯諦,波羅羯諦,波羅僧羯諦,菩提娑婆訶。」

翻譯過來大概是

「渡吧!渡吧!心連著心,渡過迷惘之河。彼岸是永遠的覺悟。

渡吧!渡吧!心連著心,渡過迷妄之河。去往彼岸而不再執著。

這是做得到的,走吧!」

我想大概就是這本書想說的吧

======喜歡的段落========

p119. 擠進門來的臉孔聒聒訴說. 悲哀的. 這個那個. 沒人心滿意足. 個個都是被誤解. 錯待. 忽略. 漠視

p353. 宇宙浩瀚,無事不可能……我錯在將它視為恆定穩固,可以永遠擁有。他從不適恆定、穩固之物,而是現刻存在卻恆動的一股能量……他分秒轉換,從來不是固定的。他來自虛無,成形,被愛,註定回歸虛無……我誤以為他是恆定不變的,因此付出代價。

p449. 它就像一本攤開的書。一本仍在攤開的書。攤得比以往更開。因為哀傷。因為 – 我們。因為我們這些最近佔據過他身體的所有人,無論黑白……先生,您若如我所想的位高權重,如我所見的努力為我們盡力,好讓我們可以自助。那,我們準備好了。我們有能力也有怒火,我們的希望被壓縮得如此厲害,一旦釋放,將是致命甚或神聖:解放我們,先生,讓我們投入其中,讓世人看看我們的能耐。

p471. 我們一旦清楚認知自己是何物,不容否認,便不再有選擇。

P487-488.直到夜晚再度降臨,屆時,我們飛奔而出,就可以 – 自由。再度自由。作真正的自己……萬般再度可能。我們仨從未結婚,也未真正愛過,但是,只要夜晚降臨,我們還是此地居民,便有可能擊敗這個「從未」 - 因為嚥氣之前,一切尚在未定之天。我們還是可能擁有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書宅
21會員
131內容數
歡對書談(ㄓˇ)天(ㄕㄡˇ)說(ㄏㄨㄚˋ)地(ㄐㄧㄠˇ),所以很愛說說寫寫有關書的事。 若你也喜歡,歡迎留言聊聊。 IG #readingatthenight
書宅的其他內容
2025/04/19
假城鎮 – 假的真情實感 By 馬翊航 九歌文庫 這本比較像是散文集 收錄了作者許多生命中的片段 有跟成長背景的根相關的,例如母語 也有跟個人認同有關的,例如性向 穿插著似真似假(多少有點小說感潤筆)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4/19
假城鎮 – 假的真情實感 By 馬翊航 九歌文庫 這本比較像是散文集 收錄了作者許多生命中的片段 有跟成長背景的根相關的,例如母語 也有跟個人認同有關的,例如性向 穿插著似真似假(多少有點小說感潤筆)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4/03
偵探冰室。劇 – 實驗性劇場 By 陳浩基, 文善, 譚劍, 夜透紫, 冒業, 柏菲思, 望日, 黑貓C 為了有一個共同創作的主題 <偵探冰室>每一期都會有個共同主題 每位作者自行創作與主題相關的推理小說
Thumbnail
2025/04/03
偵探冰室。劇 – 實驗性劇場 By 陳浩基, 文善, 譚劍, 夜透紫, 冒業, 柏菲思, 望日, 黑貓C 為了有一個共同創作的主題 <偵探冰室>每一期都會有個共同主題 每位作者自行創作與主題相關的推理小說
Thumbnail
2025/04/03
4月書宅 – 春綠 我一直蠻喜歡4這個數字 (也很常看時間剛好是4:44 家裡樓層、分配到的大車小車停車格號碼等 都跟4有關) 4月更是春意盎然 充滿我最愛的顏色(綠色)的季節 氣候溫柔 一切初萌 生物嬌姿都是粉嫩可憨
Thumbnail
2025/04/03
4月書宅 – 春綠 我一直蠻喜歡4這個數字 (也很常看時間剛好是4:44 家裡樓層、分配到的大車小車停車格號碼等 都跟4有關) 4月更是春意盎然 充滿我最愛的顏色(綠色)的季節 氣候溫柔 一切初萌 生物嬌姿都是粉嫩可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林肯在中陰 - 渡吧,渡過迷妄之河,去往堅定的彼岸 by George Saunders 喬治。森德斯 (原文寫於2020年) <林肯在中陰>是一本在講哀傷的故事 但從中我讀到與其說是失去(苦)的重量 不如說是人生艱難 往往因為無法捨下而造成的痛苦 整體來說是個哀傷但充滿詩意與憐憫的故事
Thumbnail
林肯在中陰 - 渡吧,渡過迷妄之河,去往堅定的彼岸 by George Saunders 喬治。森德斯 (原文寫於2020年) <林肯在中陰>是一本在講哀傷的故事 但從中我讀到與其說是失去(苦)的重量 不如說是人生艱難 往往因為無法捨下而造成的痛苦 整體來說是個哀傷但充滿詩意與憐憫的故事
Thumbnail
這樣的書寫真能解憂,從自己的故事寫起,文字成了知己。──〈作者序〉 在那篇敘事書寫中,我再次看見父親和自己,那仿佛是另一種重逢。──〈作者序〉 有時候,我們只是希望被了解。透過書寫,可以看清楚自己的內心世界,讓你被自己了解。──〈作者序〉 前幾次搬家,只是一次又一次搬著家當,對著房東仰望;後兩次搬家
Thumbnail
這樣的書寫真能解憂,從自己的故事寫起,文字成了知己。──〈作者序〉 在那篇敘事書寫中,我再次看見父親和自己,那仿佛是另一種重逢。──〈作者序〉 有時候,我們只是希望被了解。透過書寫,可以看清楚自己的內心世界,讓你被自己了解。──〈作者序〉 前幾次搬家,只是一次又一次搬著家當,對著房東仰望;後兩次搬家
Thumbnail
你怎麼稱呼我的悲傷?
Thumbnail
你怎麼稱呼我的悲傷?
Thumbnail
想不起來為什麼選了這本小說,約莫是全中運前,從圖書館找出來的書,打發了往返花蓮的交通時間。主題很沉重,以為是親愛的安德烈(誤)風格的書,結果完全不是!談災難和倖存,或許在疫病年終,這些好不容易找到的生路,也特別艱難、特別讓人覺得揪心。
Thumbnail
想不起來為什麼選了這本小說,約莫是全中運前,從圖書館找出來的書,打發了往返花蓮的交通時間。主題很沉重,以為是親愛的安德烈(誤)風格的書,結果完全不是!談災難和倖存,或許在疫病年終,這些好不容易找到的生路,也特別艱難、特別讓人覺得揪心。
Thumbnail
人活著是為了承受痛苦嗎? 12歲的艾德華是一起空難事件中唯一的倖存者,他以瘦小的身體面對殘酷的課題,經歷通苦失落,用自己的每一天體會失去爸爸、媽媽、哥哥的事實,像將要溺水的孩子不斷掙扎,嗆到水、不知道手指何時才能觸到岸邊.....
Thumbnail
人活著是為了承受痛苦嗎? 12歲的艾德華是一起空難事件中唯一的倖存者,他以瘦小的身體面對殘酷的課題,經歷通苦失落,用自己的每一天體會失去爸爸、媽媽、哥哥的事實,像將要溺水的孩子不斷掙扎,嗆到水、不知道手指何時才能觸到岸邊.....
Thumbnail
百日前 小小的夢想隨著祢一起殞落 祢是什麼樣的人又有過怎樣的一生 從此以後真的真的 就永遠成了聽說 懦弱與疏離 讓所有的疑問永遠成了謎 最後努力不後悔的勇氣是數不清的贊安諾 終於自導自演了最後一場關於和解的戲 說來也可笑 這是一場以死亡為題的家族聚會
Thumbnail
百日前 小小的夢想隨著祢一起殞落 祢是什麼樣的人又有過怎樣的一生 從此以後真的真的 就永遠成了聽說 懦弱與疏離 讓所有的疑問永遠成了謎 最後努力不後悔的勇氣是數不清的贊安諾 終於自導自演了最後一場關於和解的戲 說來也可笑 這是一場以死亡為題的家族聚會
Thumbnail
【人生啊!不就是這麼一回事】 {坦率,讓人覺可愛} 小女孩分享說著她小表姊的生日跟美國林肯總統同一天喔。 不知怎地,我竟然提到了《林肯在中陰》這書。 兩個小娃兒問著這是甚麼樣的書呢? 得老實說,這書,實在不是我的菜。 我只記得與林肯的愛子年幼病逝後林肯的精神心理狀況有關,也講到了中陰身。
Thumbnail
【人生啊!不就是這麼一回事】 {坦率,讓人覺可愛} 小女孩分享說著她小表姊的生日跟美國林肯總統同一天喔。 不知怎地,我竟然提到了《林肯在中陰》這書。 兩個小娃兒問著這是甚麼樣的書呢? 得老實說,這書,實在不是我的菜。 我只記得與林肯的愛子年幼病逝後林肯的精神心理狀況有關,也講到了中陰身。
Thumbnail
    黑暗,那是能最能足以與恐懼掛勾的詞語。 但黑暗同時也十分平等,它平等地給予恐懼。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承受值,而所謂的承受值天生就有分容量的大小。 有些人的承受值容量很巨大,黑暗給予的恐懼對他來說根本不足為懼。 有些人的承受值容量相對較小,黑暗給予的恐懼很容易直接就超過了他的負荷。
Thumbnail
    黑暗,那是能最能足以與恐懼掛勾的詞語。 但黑暗同時也十分平等,它平等地給予恐懼。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承受值,而所謂的承受值天生就有分容量的大小。 有些人的承受值容量很巨大,黑暗給予的恐懼對他來說根本不足為懼。 有些人的承受值容量相對較小,黑暗給予的恐懼很容易直接就超過了他的負荷。
Thumbnail
從小,時常與姐姐們鬥嘴,小朋友吵得兇,忘得也快。往往早上吵得面紅耳赤,下午便攜手一道去買支仔冰吃,管不了早上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哭花的臉,握著冰棒,兩人對望就是一陣滿足的傻笑。家人是伴,同甘共苦的伴,因為深刻,所以容易留下幸福的痕跡…
Thumbnail
從小,時常與姐姐們鬥嘴,小朋友吵得兇,忘得也快。往往早上吵得面紅耳赤,下午便攜手一道去買支仔冰吃,管不了早上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哭花的臉,握著冰棒,兩人對望就是一陣滿足的傻笑。家人是伴,同甘共苦的伴,因為深刻,所以容易留下幸福的痕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