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師西敏桑,仙駕已渺!
他有一個遠大的理想,在他擔任台灣省中部地區白鶴拳聯誼會主任委員時,希望為白鶴拳創辦刊物,逐步為二高(張常球先生)傳下來的白鶴拳,建立文獻及傳習紀錄,因此,招集學生組成編輯委員會,發行了《鶴友》雜誌。可嘆的是,這個聯誼會在他的奔波與糾合下,會員人數逐漸增加,各方贊助紛紛湧入,引起他方派系的覬覦,流言四起。吾師不願自身清白遭人汙衊,退居顧問,從此不再過問會務,編輯委員會也因無人承繼而解散。
吾師歸西之後,忽然覺得內心空蕩蕩的,以前找著一件藝術品,或發現不錯的去處,總會驅車前去和老師分享、品評,有時候也會約幾位常來的師兄弟姊妹們一起前去逛逛、消費。時光飛逝,一年過去了,加上工作忙碌,深怕一下子就把老師給忘記了,只能在一次次的練習中,再一次的複習老師叮嚀的音聲,與動作示範的身影。
年來有些許的感悟,希望借此平台,將追隨吾師三十餘年的經驗與記憶,跟一樣喜歡運動的同好分享、交流,因不知從何開始,先引《鶴友》雜誌發刊前吾師的〈發刊詞〉為開端,爾後,將陸續把我自己練習的心得與想法,和大家分享。
發刊詞——主任委員的話
日據時代日本人嚴禁台灣人學武,各種武術都受到壓制,在前輩的處心積慮下,好不容易將這白鶴拳保留了下來。在過去不時興刀、鎗的時代,白鶴拳被稱為「軟拳」,名聲非常的響亮,每每與學習硬拳者較技,都能以柔克剛、克敵致勝,赢得了「軟拳」的美稱。但是過去二高師教的是「暗館」,並不許人觀看,因此學習的情形不容易看到,而且過去都是有錢人家為了身體健康而學的,他們並不以此為生,也少有將所學傳給下一代。自光復以來由於在位者的漠视,恐有消失的危機,因此在數位同好的奔波召集下,乃組織臺灣省中部地區白鶴拳聯誼會,來延續這項優良的傳統武藝。在我數十年來的練習中間,我感覺白鶴拳的動作,配合呼吸這一樣,不僅僅只是練練筋骨、皮肉而已,同時也能鍛鍊到五臟六腑,不但具有健身、防身的效果,還可以學到一門優良的武藝,最重要的是不分男女老幼,不限時間地點,都可以練習,都可以達到很高的境界。
本會成立十幾年來,因為時勢的轉變,活動的情形漸趨式微,為了讓此優良的拳術能延續下去,乃計畫透過文字的傳述,有系統的將這項技藝,整理、記載下來,作為本會爾後廣為推展的教材,因此特別在八十四年第二次委員會中,決議成立編輯委員,從事這一項艱巨的工作,名稱定為「鶴友」,暫時以一年一集為目標,於每年會員大會召開時出刊。編輯委員由賴文彬、蔡振芳、徐正男、林耿賢、張慧真、林啓源、紀良育、王瓊馨、方建元、林進登等十位會員擔任,並由紀良育先生擔任主編。
欣聞《鶴友》的編輯工作即將完成,八十五年度會員大會的籌備工作也正進行中。初次出刊,相信大家都是抱著期待的心理,在看待這本屬於我們自己的雜誌,缺失不足的地方在所難免,因為這些編輯委員都有自己的工作,都是義務的,請大共同來愛護它,不好的地方,請大家不要客氣,提出來改進。最後本人僅以本會主任委員的身份,代表全體會員向這些編輯委員們致上最高的謝意,辛苦你們了!
主任委員 賴醒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