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藝術達人·西敏桑––淺談白鶴拳的「鶴翅」

2023/04/05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曾經聽人說過白鶴拳聯誼大會每年召開一次,就在台中,還提供與會人員免費的便當吃,但是他們的交流表演很無聊,大家上台都是走一樣的套路,「三戰」和「二步」,甚少有人演示其他拳套,到中午發完便當就結束。雖然,聽說很無聊,但基於對不同武術門派的好奇心,有機會也想過去看看,依稀記得在郭大誠的「流浪的拳頭師」那首歌,不是這麼唱的嗎?「白鶴拳哪麻糬」。可是始終緣慳一面,一直沒有機會獲得相關的活動資訊。一直到社團的師弟引介我,進到吾師處學習白鶴拳變成我在白鶴拳的師兄,才有那個機緣一窺白鶴拳的堂奧。
一旁看久了也想拿根棍子比比架式,我是不是也有模有樣?
過去學校社團北拳老師的執念,甚少有機會和外界交流觀摩,且相較於其他中部地區的大專院校國術社團來說,中興國術社算是練得很紮實,每年寒暑假在台南大仙寺的集訓,願意參加又能撐過來的學員,樁馬、基本功夫絕對有一定的程度,因此,從這裡走出去的人都有一股傲氣,多少也能打幾趟流暢、剛猛又像樣的螳螂拳。
當時我二十來歲,吾師六十多歲,每次練習,吾師總是要我盡全力推打他,剛開始不敢盡出全力,一次、兩次,吾師就像一座大山,我根本推不動,就算使盡了吃奶的力氣,還是動他分毫不得!有時候甚至被控制得連力都發不出來,只聽到吾師「卡出力咧!卡出力咧!」猛催促我用力。到這時候才懂得一山還有一山高,只是我們的識見太短淺了!
吾師剛開始是因為追求身體健康,自十幾歲即開始學習白鶴拳,經過長期的習練後,覺得白鶴拳不僅具有健身、防身的效果,而且,每一個動作都配合呼吸,氣通五臟六腑,對内臟具有按摩的作用,讓平常幾乎無法運動到的内臟,也有機會活動活動。白鶴拳動作時「舉意不舉力,記氣不記形」,更可讓氣血通達於四肢末梢,不但冬天不畏寒冷,還具有強健筋骨、皮肉的效果。當氣血通達大腦的同時,不僅充分供给大腦運作所需的氧氣,活化了腦細胞,讓腦部清新,增強記憶力,也提供了學習者正當的休閒活動,達到強身健身的效果,還能學到防身的技藝,尤其對於現代人來說,更是一種高效能的運動,一舉而數得,何樂而不為?
為黃錦河師弟學成歸國餞行合影
以往普遍一種不正確的觀念,總認為練武術的人都是粗俗的人,讀書人不應該去學,那可就錯了!從前,白鶴拳在福建一带,可是要有錢人與讀書人才學得到,譬如清末民初書畫、古文名家林紓先生(字琴南),雖身為舉人,因為讀書用功過度,加上當時物資缺乏、營養不足,二十歲即患得肺癆,這種病到現在都還是很棘手,不容易根治,不過他靠著毅力,與當時武舉人兼縱鹤拳名家方世培先生學習白鶴拳,到二十七歲那年竟然不藥而癒,往後白鶴拳就成為他日常的運動,一直到民國十三年,方以七十三歲的高齡往生。
有人認為練拳很辛苦,當然,在基本功尚未學得之前,辛苦一些是必然的,但是,當把基本的動作都學會了,也稍能體會武術的運作原理之後,如果哪天因為事情太忙無法練習,可能就會渾身不舒服、不自在。前面曾經強調過,白鶴拳是斯文人的運動,因為它借力使力,閃轉騰挪,輕鬆如意,能以四兩之力,破千斤之重。而且,白鶴拳最大的特色,在於它不限空間,只要有立足之地就能練習,不分男女老幼,都可以練出很好的成效來。所以,吾師認定這是一種優良的傳統武術,畢生致力於推廣。
在前輩大師相繼謝世,人民的生活形態正從農業社會逐漸轉變成工業社會,各個角頭的影響力漸趨式微,人們忙於新形態的生活樣貌,傳統技藝走向沒落,吾師賴醒民林大亨涂春來三人,為延續白鶴拳的慧命,不辭辛勞奔走糾合中部地區各個曾經學習白鶴拳的「暗館」,成立了「台灣省中部地區白鶴拳聯誼會」,由時任潭子鄉鄉長的林大亨先生擔任首屆主任委員,預定每年借用潭子鄉農會的會議廳,召開一次會員大會互相交流觀摩。因此,雖然外在環境嚴峻,但二高師張常球教傳下來的白鶴拳,在這些前輩們的呵護之下,依然沿襲著過去「暗館」的樣態,不絕如縷,默默的在流傳。但由於往日二高師收取的館金過高,老一輩的拳師可都是賣了一甲又一甲的田地學來的功夫,怎肯輕易示人呢!活動雖然每年持續在舉辦,但流於形式,缺乏年輕人的加入,尤有甚者鄉長林大亨過世。涂春來先生以年歲長於吾師,要求先行擔任主任委員,幾年後,會員大會的交流活動,了無聲息,似乎已無疾而終。畢竟,要舉辦一個大型活動,經費來源是一個問題,有能力規劃統籌、領導運作的人才也不能少,最後,更需要有足夠的人員來推進運作。
聯誼會編輯委員會假軍功國小會議室召開第一次委員會
一群年輕新血輪的投入,在前輩洪文學從中穿針引線及慫恿之下,吾師接下已然氣若游絲的聯誼會。記得轉交過來的經費,僅新台幣五百九十六元,寄發召開會員大會通知書,就花了六百餘元,根本連寄發開會通知書的費用都不夠。吾師開始帶領著我們,穿梭在當時的台中縣、市之間,有時還遠赴南投彰化,積極尋訪過去的館主,邀請還有子弟兵在學習的角頭,能再次的活動起來。前一、兩次大會,大家都抱著看戲的心態,只是單身前來觀望,沒有帶領學生過來參與,眼見活動一次比一次盛大有規模,台灣省中部地區白鶴拳聯誼會會員大會,再次活絡起來的消息,迅速傳揚開來,吸引更多蟄伏、沉潛的前輩,及仰慕白鶴拳的年輕人的參與。
由於吾師的人脈廣闊,態度誠懇積極,不僅讓各地教授白鶴拳的老師傅,重新召集學生動起來,各館之間平時也互有往來交流。因應參與人數的增加,需要更寬闊的活動場地,乃將大會從潭子鄉農會,移回大坑建功國小的學生活動中心舉辦。後來,每年到了五、六月,就有人開始在詢問:「今年大會預訂何時舉辦?獎項、服裝、餐食,或其他一應所需,還有沒有缺的?經費是否足夠?」我們很高興,因為,有人願意捐輸,只希望大會當天有機會可以上台表演露臉。幾年下來,不僅活動規模日趨壯大,還積攢了一筆為數不小的經費,為聯誼會的會務發展,締造了無限的希望!
吾師帶領靜宜大學國術社社員練習三戰
二高師離世雖然不到一百年,但各館留下來的基本手法和拳套套路,差異頗多,為了延續白鶴拳的慧命,吾師意欲仿效日本空手道,建立客觀的分級分段評審制度,勢須整合各館的基本技法與套路,因此,先行在委員會底下成立編輯小組,初期的任務除了編輯「鶴友雜誌」聯繫會員情感及向心力外,長期的目標則在於編纂對外統一完善的教材、教法。對於新招募進來的學員,就是跟著制度走沒有問題,問題在於這些老師傅,如何納入制度呢?有人建議,授予最高榮譽段數,但吾師深知這些老拳師,功底尚欠紮實,所學不多又愛現,恐墮白鶴拳的聲名,並未首肯。才釋放出訊息研議中,各方反對的聲浪陸續浮現,吾師安撫著各個角頭,頂著壓力,持續擁護著編輯委員會緩步的向前摸索推進。直接的建言,未獲滿意的回應,不理性的耳語及惡意攻訐的小道消息,迅速傳開,吾師清白的一生,不願忍受這樣的污衊與詆毀,乃辭去主任委員,編輯委員會也停止運作,再無人提起分級分段、建立統一教材教法的制度。新的主任委員有公務上的加持,頭一年還有吾師的牽線跟帶領,活動辦得有聲有色,媒體的曝光量也增加了許多,但畢竟一個大型活動的舉辦與持續推動,需要動員的人力很可觀,參與的人更要有一份熱誠和無私的奉獻與付出,又經過了幾年,聯誼會的活動還是無聲無息地走入歷史!吾師為聯誼會帶來的一時風潮,恍若劃過天際的流星,一閃即逝,雖然點亮了黯沉的夜空,但終究不敵時代的浪潮。
在白鶴拳的推廣上,雖然遭遇了挫敗,但吾師始終抱持著熱誠,持續教授學生,迭有各方人士前來學習,無奈啊!無奈!功夫除了技擊的意思之外,還有時間的意涵在內,遠道的學員畢竟辛苦,也難持續。
吾師蒞臨靜宜大學國術社指導社員對練
難得某次,引介我進來的師兄從台北下來練習,對我說:「以老一輩白鶴拳師的長壽情形,和吾師的健康狀態評估,如果吾師活到九十五歲,你們至少可以跟著他練個三十年絕對不成問題!」果如他所說,我跟著吾師三十年,不敢說天天練,但時刻縈繞在我心。
吾師離開後一年,決定開始回想吾師與我的三十年情緣,我就說:「吾師像一位,為白鶴拳奉獻畢生精力的苦行陀頭!」夫人卻不同意,她說:「吾師到九十幾歲了,都還有學生不離不棄的追隨著;從古董瓷器,到最新的法藍瓷;從古字畫,到梁奕焚的最新油畫創作;從姿體的藝術體現,到居家生活的藝術實踐。要說吾師是苦行陀頭,吾寧說是生活藝術達人!」
但從白鶴拳上來論,吾師從接觸到白鶴拳,練習白鶴拳,認同白鶴拳,為保存白鶴拳共同參與成立聯誼會,到接任主任委員,無奈放手聯誼會,再創賴醒民白鶴拳研習會,剛開始侃侃而談,未來的推廣遠景與擘劃,到一語不發,甚至連飯都還沒吃完就要回家,這又怎是一個「苦」字能詮釋了得!
講了那麼多都是個人想法,倒不如練習一下白鶴拳的中節技法—鶴翅。鶴翅練習步驟解說如下:
一、盤技站左馬,左手回撥,身體稍蹲轉右側吞回,右手自然下墜收回,此時吸氣入腹。
二、左手外推,意在右手手肘,雙足順勢膝蓋撐直,由右下往左前方擊出,此時吐氣出口。
三、再由動作一、二循環不斷,即右鶴翅練習。
四、過馬盤技換右馬,右手回撥,身體稍蹲轉左側吞回,左手自然下墜收回,此時吸氣入腹。
五、右手外推,意在左手手肘,雙足順勢膝蓋撐直,由左下往右前方擊出,此時吐氣出口。
六、再由動作四、五循環不斷,即左鶴翅練習。
可先行單側練習,至熟練後,過馬左右循環練習,再到進步練習及退步練習。
以上,為白鶴拳一手有三節的「中節」練習技法之一。吾曾於軍功國小韻律教室,親眼目睹吾師以此技法,將某位壯碩師兄擊出丈餘之外,當時,只見該師兄如斷線風箏飛出,落地後仍站立不穩,往後連退數步,方才跌坐於地板上,發出巨響,瞬間空氣凝結,所有人愣在原地,張口瞠目。
閒雲野鶴
閒雲野鶴
追隨賴醒民宗師浸淫白鶴拳三十餘年,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