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念佛好--(象山慶23.1.17依"繼程法師"詞改寫)
念佛好 念佛好 佛在心中少煩惱 歡喜信靠順佛願 欣極樂如向日葵
念佛好 念佛好 佛在口中相續念 一心不亂無間雜 平生業成現不退
念佛好 念佛好 佛中之王阿彌陀 無量光明無量壽 本願加持入佛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1世紀的淨土宗--回歸"善導"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年初二.藕思(象山慶’23.1.23) 看了一部反殖民的影片,片中的英雄說:「我們的尊貴,不由於血統、土地與抗爭,而來自於對神 (真主)的信仰。」是的,我們生為人的珍貴與尊嚴,並不是「天賦人權」「性本自由」「生而平等」之類世間價值的假設,或由於民族的認同、文化的歸宗,及存在之證明……..;事實上,
本命元辰(象山慶23.1.21) 印光大師<(續)復湯慧振書>: [以念佛為自己本命元辰,決不片時放捨,庶可超凡入聖,了生脫死,往生西方矣。]念佛人要有這樣的自肯,雖低調,但霸氣: 給我佛號,其餘免談! 若已沒有太多知見上的疑惑,不干擾念佛,那就放下多聞雜思的好奇,單純一心的念佛吧~南無阿彌陀佛。除
病中抒懷(象山慶’23.1.17) 淨土宗人既以「愚惡凡夫」為自覺,則應先「悲」後「智」,與一切人和好,揚人之所長,成人之所美,對一切世間/世出之善,皆能「如我所做」的隨喜、成全。心中若有任何不平之氣、競較之想,或嘀咕之言,即可說是煩惱業的現行,更確證了無始劫來至今難改的「凡夫」本性~
--柔順致福-- 虎後龍前性柔軟 日往月來常精勤
迎接「10/1世界素食日」,您也能同理心響應(象山慶整理2022.9.30)~ 北美素食主義者協會於1977年設定,每年的10月1日為世界素食日(World Vegetarian Day)。1978年,國際素食聯盟贊同這主張,「為了促進歡樂、憐憫和長壽的素食可能性」[1]。它帶來了對道德、環境、健康
(象山慶2022.9.28) 1930年代,由於感念教師責任之重大,府宣布6月6日為教師節,後來奉孔子為教育的典範,政府於1952明令9月28日為教師節(孔子生於魯襄公22年農曆8月27日),也是孔子誕辰紀念日(前551~479)。並沿用至今。這天,除了學生送老師卡片、禮物,台灣也舉辦「師鐸獎」表揚
大年初二.藕思(象山慶’23.1.23) 看了一部反殖民的影片,片中的英雄說:「我們的尊貴,不由於血統、土地與抗爭,而來自於對神 (真主)的信仰。」是的,我們生為人的珍貴與尊嚴,並不是「天賦人權」「性本自由」「生而平等」之類世間價值的假設,或由於民族的認同、文化的歸宗,及存在之證明……..;事實上,
本命元辰(象山慶23.1.21) 印光大師<(續)復湯慧振書>: [以念佛為自己本命元辰,決不片時放捨,庶可超凡入聖,了生脫死,往生西方矣。]念佛人要有這樣的自肯,雖低調,但霸氣: 給我佛號,其餘免談! 若已沒有太多知見上的疑惑,不干擾念佛,那就放下多聞雜思的好奇,單純一心的念佛吧~南無阿彌陀佛。除
病中抒懷(象山慶’23.1.17) 淨土宗人既以「愚惡凡夫」為自覺,則應先「悲」後「智」,與一切人和好,揚人之所長,成人之所美,對一切世間/世出之善,皆能「如我所做」的隨喜、成全。心中若有任何不平之氣、競較之想,或嘀咕之言,即可說是煩惱業的現行,更確證了無始劫來至今難改的「凡夫」本性~
--柔順致福-- 虎後龍前性柔軟 日往月來常精勤
迎接「10/1世界素食日」,您也能同理心響應(象山慶整理2022.9.30)~ 北美素食主義者協會於1977年設定,每年的10月1日為世界素食日(World Vegetarian Day)。1978年,國際素食聯盟贊同這主張,「為了促進歡樂、憐憫和長壽的素食可能性」[1]。它帶來了對道德、環境、健康
(象山慶2022.9.28) 1930年代,由於感念教師責任之重大,府宣布6月6日為教師節,後來奉孔子為教育的典範,政府於1952明令9月28日為教師節(孔子生於魯襄公22年農曆8月27日),也是孔子誕辰紀念日(前551~479)。並沿用至今。這天,除了學生送老師卡片、禮物,台灣也舉辦「師鐸獎」表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念佛-定心與散心(象山慶25.1.13) 請問:印光祖師有強調"都攝三根",心想.口念.耳聽,問題來了!現在打佛七或領眾念佛,多用麥克風,多數念佛人,可能重在名號音聲,心想的部分,就忽略了.也可能對彌陀洪名的內涵,不很清楚,在念佛中,很難心存名號的功德利益,乃至以生死心或感恩心念佛。很多人都覺得打
Thumbnail
念佛人與數字(象山慶24.11.17)           念佛人不要在[數字]上自我計較,甚至與人競較,每天念佛幾千(萬)聲,這輩子勸信了幾個人……,數字是虛妄的,計數也是方便,若(錯)用心在算術上,引生不必要的煩惱,就本末顛倒了。上盡一形,重在持之以恆的相續心,下至十念,則是全力以赴的迫切心,
Thumbnail
異物憑附之事--《佛教生死學》第88章-從佛法看心靈現象 異物憑附之事,在修道坐禪、練氣功者較多,佛稱「魔事」,道謂「入魔」。坐禪練功之易被異物憑附,與巫師及病弱者被憑附差不多:放鬆入靜之後,自我意識轉薄,心空虛,各種信息易打入,被憑附或感應。入欲界定與初禪未到地定,其心態與鬼神及欲界諸天同層,或
Thumbnail
弟子某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我今正念稱如來名為菩提道求生淨土。佛昔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至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願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淨因增長。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亦不顛倒如入禪定。佛及眾聖手持金臺來迎接我。如一念頃生極樂國。
Thumbnail
佛三種說法,一、方便說,二、譬喻說,三、因緣說。唯以方便說,為對最上機。今淨土法門,為方便中之方便,故曰異方便。三根普被,九界同收,乃諸佛之最上大法,為正法輪。
Thumbnail
與人無爭,於事無求,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只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古德常說:「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在這個世界,有什麼好比,有什麼好爭。凡是真有成就的人,與人無爭,於事無求。真正上根利智人,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只求生西方,沒有閑岔,沒有懷疑。
Thumbnail
修淨土法門,唯一的行持,就是誠心念佛。「為什麼要念佛?」現在先就字義上來說明這兩個字。「念」字是一個「今」字和一個「心」字合成的。分開來說,就是「今心」;合起來說,就是「念」。「佛」字是印度梵語,就是「覺悟」的意思。念佛是人人本分的事,也是人人本能的事。念佛的意義,就是求得現前一念心的覺悟與明白。
念佛-定心與散心(象山慶25.1.13) 請問:印光祖師有強調"都攝三根",心想.口念.耳聽,問題來了!現在打佛七或領眾念佛,多用麥克風,多數念佛人,可能重在名號音聲,心想的部分,就忽略了.也可能對彌陀洪名的內涵,不很清楚,在念佛中,很難心存名號的功德利益,乃至以生死心或感恩心念佛。很多人都覺得打
Thumbnail
念佛人與數字(象山慶24.11.17)           念佛人不要在[數字]上自我計較,甚至與人競較,每天念佛幾千(萬)聲,這輩子勸信了幾個人……,數字是虛妄的,計數也是方便,若(錯)用心在算術上,引生不必要的煩惱,就本末顛倒了。上盡一形,重在持之以恆的相續心,下至十念,則是全力以赴的迫切心,
Thumbnail
異物憑附之事--《佛教生死學》第88章-從佛法看心靈現象 異物憑附之事,在修道坐禪、練氣功者較多,佛稱「魔事」,道謂「入魔」。坐禪練功之易被異物憑附,與巫師及病弱者被憑附差不多:放鬆入靜之後,自我意識轉薄,心空虛,各種信息易打入,被憑附或感應。入欲界定與初禪未到地定,其心態與鬼神及欲界諸天同層,或
Thumbnail
弟子某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我今正念稱如來名為菩提道求生淨土。佛昔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至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願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淨因增長。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亦不顛倒如入禪定。佛及眾聖手持金臺來迎接我。如一念頃生極樂國。
Thumbnail
佛三種說法,一、方便說,二、譬喻說,三、因緣說。唯以方便說,為對最上機。今淨土法門,為方便中之方便,故曰異方便。三根普被,九界同收,乃諸佛之最上大法,為正法輪。
Thumbnail
與人無爭,於事無求,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只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古德常說:「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在這個世界,有什麼好比,有什麼好爭。凡是真有成就的人,與人無爭,於事無求。真正上根利智人,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只求生西方,沒有閑岔,沒有懷疑。
Thumbnail
修淨土法門,唯一的行持,就是誠心念佛。「為什麼要念佛?」現在先就字義上來說明這兩個字。「念」字是一個「今」字和一個「心」字合成的。分開來說,就是「今心」;合起來說,就是「念」。「佛」字是印度梵語,就是「覺悟」的意思。念佛是人人本分的事,也是人人本能的事。念佛的意義,就是求得現前一念心的覺悟與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