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連心相感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母子連心相感應(象山慶25.3.2) https://blog.udn.com/6ccc7d15/181908865


或問:ooo老菩薩,20年前中風開腦,不醒人事,小兒子給了美國的親戚;有一次,小兒子回台灣,沒來醫院看生母;幾天後老菩薩清醒,問說「小兒子為何沒來看她?」家人都說「沒聽說他有回來」。請問,老菩薩沒死,為何有這能力?


慶答: 這種事涉及複雜的個人及眾生的因緣,我也不能確知。有人說,如「母子連心」,是因為兩個人的緣分很深,彼此的第七識(末那/意根)之間,經歷無量劫的互相關注,成了慣性,對方發生了特殊的事,第八識(如來藏)就發送信息,讓「意根」感知;然後又讓通知第六「意識」以處理。意根是隨著如來藏而無所不知、直接感應。


衆生之內心溝通,是「如來藏」互通信息,「意根」隨即能知對方的情況,及心理狀態,意根再傳給「意識」處理。人與人的關係越好、越親密,意根了解的就越多,意識也越有好感。衆生之間的親和力(喜)、排斥力(怒),是意根的作用,緣分也是意根的覺知。意根無始劫來存而不滅,所經歷的人事物皆知,而無「隔陰」之迷。<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所以,這或許不是甚麼特異功能,只是彼此憶念(關注)之心深而直覺相感吧,縱然「意識」長期昏迷,「意根」仍然在活動,永不休息,即所謂「恆審思量」。

avatar-img
象山慶(淨慶,張火慶: 博士/教授) 的沙龍
12會員
313內容數
21世紀的淨土宗--回歸"善導"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念佛-居家與群聚(象山慶25.2.8)    「念佛往生」,乃彌陀大願,釋尊廣宣,諸佛作證,超越一切世間之判教,其詮釋權、弘揚權不屬一宗一派所獨佔,誰都不能宣稱「只此一家,別無分號」,乃至被少數人的偏見與盲點所蒙蔽,而代佛決定誰能往生,誰生邊地?或誰順次生、誰順後生?或誰該調熟、誰該攝受?……每個
歷盡劫波恩義在,相逢一笑阿彌陀(象山慶24.12.4) 我們(戰後嬰兒潮)這一代或許較命苦,上孝父母,下養兒女,似乎理所當然,也不想給別人壓力,凡事往肚裡吞,臉上若無其事。小孩長大了,父母要站到一旁,讓他走自己的路,做得好,公開為他鼓掌;做不好,私下替他收拾。他對父母若有一絲感恩,是他的福德;或視
淨土門的新世代(象山慶24.11.15)        有人說:淨土門在判教上與「聖道門」區隔,並因而不勤修戒定慧,或不讀經、不懺悔,乃至於不廣學多聞,不涉俗入世,只憑一句佛號的(私下或集體)反覆稱念,在行持上的確乃一門深入專復專,以信受彌陀救度,乘佛願力得往生,就個人的利益是完整的;但相對的擱拋
31.某法師說「學無緇素,達者為師」,這種器量令人佩服。我雖不達,曾跟隨幾位居士學佛三十餘年,對其人之才德學甚仰戴。今雖重返出家為主的教團, 對出家師亦能如法禮敬,更盼能自在的切磋法義,為方外之交.此想在今日是否僭越?     出家人以道場為家,辦道乃家務     在家人以家為道場,作務而念佛  
快樂.聰明.有品~念佛人(象山慶24.10.31)     風聲雨聲念佛聲,入耳分輕重     家事國事淨土事,關心有厭欣        2003年現代禪導師李元松,透過慧淨法師著作與電話請益,讚為「中興淨土宗善導流」,率全體現代禪同修皈依,捨禪歸淨,專修念佛」。上人接受現代禪教團轉移的資源、
21.病之前無藥,機之外無教--所謂:因病施藥、觀機逗教(四攝/四無量/四悉檀[1]),約時被機而出教,則法不徒說、機無空過。若眾生無病,則諸佛寂靜。 22.《選擇要決》:「一明一暗,天之常也;乍現乍隱,聖之權也。」念佛人身在世間,心繫淨土,要有這樣的平懷淨願:「讚謗皆結來緣,自他同往安養」。
念佛-居家與群聚(象山慶25.2.8)    「念佛往生」,乃彌陀大願,釋尊廣宣,諸佛作證,超越一切世間之判教,其詮釋權、弘揚權不屬一宗一派所獨佔,誰都不能宣稱「只此一家,別無分號」,乃至被少數人的偏見與盲點所蒙蔽,而代佛決定誰能往生,誰生邊地?或誰順次生、誰順後生?或誰該調熟、誰該攝受?……每個
歷盡劫波恩義在,相逢一笑阿彌陀(象山慶24.12.4) 我們(戰後嬰兒潮)這一代或許較命苦,上孝父母,下養兒女,似乎理所當然,也不想給別人壓力,凡事往肚裡吞,臉上若無其事。小孩長大了,父母要站到一旁,讓他走自己的路,做得好,公開為他鼓掌;做不好,私下替他收拾。他對父母若有一絲感恩,是他的福德;或視
淨土門的新世代(象山慶24.11.15)        有人說:淨土門在判教上與「聖道門」區隔,並因而不勤修戒定慧,或不讀經、不懺悔,乃至於不廣學多聞,不涉俗入世,只憑一句佛號的(私下或集體)反覆稱念,在行持上的確乃一門深入專復專,以信受彌陀救度,乘佛願力得往生,就個人的利益是完整的;但相對的擱拋
31.某法師說「學無緇素,達者為師」,這種器量令人佩服。我雖不達,曾跟隨幾位居士學佛三十餘年,對其人之才德學甚仰戴。今雖重返出家為主的教團, 對出家師亦能如法禮敬,更盼能自在的切磋法義,為方外之交.此想在今日是否僭越?     出家人以道場為家,辦道乃家務     在家人以家為道場,作務而念佛  
快樂.聰明.有品~念佛人(象山慶24.10.31)     風聲雨聲念佛聲,入耳分輕重     家事國事淨土事,關心有厭欣        2003年現代禪導師李元松,透過慧淨法師著作與電話請益,讚為「中興淨土宗善導流」,率全體現代禪同修皈依,捨禪歸淨,專修念佛」。上人接受現代禪教團轉移的資源、
21.病之前無藥,機之外無教--所謂:因病施藥、觀機逗教(四攝/四無量/四悉檀[1]),約時被機而出教,則法不徒說、機無空過。若眾生無病,則諸佛寂靜。 22.《選擇要決》:「一明一暗,天之常也;乍現乍隱,聖之權也。」念佛人身在世間,心繫淨土,要有這樣的平懷淨願:「讚謗皆結來緣,自他同往安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訴說了回媽媽的出生地,家族的記憶與遺失、家族的風雨與堅守、時代的變遷與女性的自覺、記憶的延續與反思。敘述了家族曾經的故事及女性自己的發展。
Thumbnail
自那以後,我時常去看望老媽媽。每次去,她依然守著那堆兒子的衣物,仿佛時間從未流逝。   有一次,我帶著一些食物去看她。她看到我,眼中閃過一絲驚喜,可隨即又黯淡下去,似乎在想:這不是我的兒子。(此時老媽媽心裡一陣酸澀,她多渴望走進門的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兒子啊,她在心裡默默歎氣,那股失落感如潮水般
Thumbnail
外婆一百歲過世了,我在上班時,媽媽傳來了訊息,媽媽說她沒有媽媽了,看著手機螢幕裡的這行字,心裡百感交集,面對媽媽的脆弱,像孩童一樣的用語,我不禁想著,因為我爸不在了,所以這句本是跟爸爸說的話,才會改成向我訴說吧!
我的第一位服務個案A,就是小兒麻痺那位,住在逢甲大鵬新城裡面。 我剛照顧他時(2018年8月),剛好他父親92歲才剛過世半年而已。 每次我到他家陪伴他時,2小時服務時間有1/3在客廳陪他看電視聊天,他的原住民母親快80了通常也會在客廳一起看電視,他們兩位很有趣,會搶電視看。 他母親有跟我介紹客
Thumbnail
這篇文章敍述了母親透過觀世音菩薩的信仰度過人生的困境。同時,也描述母女對過往生活的回憶及思考。
Thumbnail
  以下來文照登:    感恩師兄姐。現寫下我母親親身經歷,用於刊載《因果濟世集四》。    我母親的親身經歷:我母親姓方,85歲身體硬朗,每天還會騎機車出門做志工,教太極拳。第一次她與我到精舍是我夢見往生父親狀況不佳,來精舍請示佛菩薩,並救父離苦。母親怕我被騙,便親自北上一起前來.........
Thumbnail
八十六歲老菩薩出門是件大事 新竹台中算長途女兒媳婦環侍 心心念念探望老媽腿傷終成行 二舅媽來家小住破天荒第一次
Thumbnail
昨天陪老媽去寺廟參加法會,法會結束後,留在寺院用午齋。 有一位和老媽相熟的師姐,她的母親三天前以96歲的高齡在家中壽終正寢。 吃完午齋後,這師姐和老媽說到臨終助念真的不可思議,師姐的母親經過了八小時助念後,面相十分安詳,一邊說一邊拿出手機,打開了相簿,師姐母親的遺容就映入了老安與老媽的眼中。
Thumbnail
施女士六十一歲,她說:「家母施郭老菩薩年屆九十,去年年底檢查出腦部長瘤,年歲已大醫師評估決定不開刀。今年十月中,弟子為她護持臺北道場一個單位迴向家母身體狀況能持平。最近家母常覺頭暈耳鳴,弟子甚為擔心...」施郭老菩薩九十歲,上一次她不舒服的時候,施女士妳幫她做了功德,她延(壽)到現在...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訴說了回媽媽的出生地,家族的記憶與遺失、家族的風雨與堅守、時代的變遷與女性的自覺、記憶的延續與反思。敘述了家族曾經的故事及女性自己的發展。
Thumbnail
自那以後,我時常去看望老媽媽。每次去,她依然守著那堆兒子的衣物,仿佛時間從未流逝。   有一次,我帶著一些食物去看她。她看到我,眼中閃過一絲驚喜,可隨即又黯淡下去,似乎在想:這不是我的兒子。(此時老媽媽心裡一陣酸澀,她多渴望走進門的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兒子啊,她在心裡默默歎氣,那股失落感如潮水般
Thumbnail
外婆一百歲過世了,我在上班時,媽媽傳來了訊息,媽媽說她沒有媽媽了,看著手機螢幕裡的這行字,心裡百感交集,面對媽媽的脆弱,像孩童一樣的用語,我不禁想著,因為我爸不在了,所以這句本是跟爸爸說的話,才會改成向我訴說吧!
我的第一位服務個案A,就是小兒麻痺那位,住在逢甲大鵬新城裡面。 我剛照顧他時(2018年8月),剛好他父親92歲才剛過世半年而已。 每次我到他家陪伴他時,2小時服務時間有1/3在客廳陪他看電視聊天,他的原住民母親快80了通常也會在客廳一起看電視,他們兩位很有趣,會搶電視看。 他母親有跟我介紹客
Thumbnail
這篇文章敍述了母親透過觀世音菩薩的信仰度過人生的困境。同時,也描述母女對過往生活的回憶及思考。
Thumbnail
  以下來文照登:    感恩師兄姐。現寫下我母親親身經歷,用於刊載《因果濟世集四》。    我母親的親身經歷:我母親姓方,85歲身體硬朗,每天還會騎機車出門做志工,教太極拳。第一次她與我到精舍是我夢見往生父親狀況不佳,來精舍請示佛菩薩,並救父離苦。母親怕我被騙,便親自北上一起前來.........
Thumbnail
八十六歲老菩薩出門是件大事 新竹台中算長途女兒媳婦環侍 心心念念探望老媽腿傷終成行 二舅媽來家小住破天荒第一次
Thumbnail
昨天陪老媽去寺廟參加法會,法會結束後,留在寺院用午齋。 有一位和老媽相熟的師姐,她的母親三天前以96歲的高齡在家中壽終正寢。 吃完午齋後,這師姐和老媽說到臨終助念真的不可思議,師姐的母親經過了八小時助念後,面相十分安詳,一邊說一邊拿出手機,打開了相簿,師姐母親的遺容就映入了老安與老媽的眼中。
Thumbnail
施女士六十一歲,她說:「家母施郭老菩薩年屆九十,去年年底檢查出腦部長瘤,年歲已大醫師評估決定不開刀。今年十月中,弟子為她護持臺北道場一個單位迴向家母身體狀況能持平。最近家母常覺頭暈耳鳴,弟子甚為擔心...」施郭老菩薩九十歲,上一次她不舒服的時候,施女士妳幫她做了功德,她延(壽)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