倓虛法師佛七開示簡介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與人無爭,於事無求,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只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

按: 倓虛法師佛七開示 原文


倓虛法師佛七開示 簡介

( 淨空法師 講於1992年11月 美國加州聖荷西市。弟子劉承符筆記。)

諸位同修:今天要向各位報告的是倓虛老法師早年在香港佛七期間的開示。這個錄音帶是由舊金山甘居士處得到的,感到非常希有。老法師在香港圓寂已二十多年,這個帶子流傳時間很長,輾轉拷貝,音質已差了很多,不容易聽得清楚。

我一九七七年第一次到香港講經,住在中華佛教圖書館,該館係倓老創辦,我去時老法師已圓寂多年,無緣見到。倓老一生事蹟在《影塵回憶錄》中說得很清楚,他不願意寫傳記,也不願意把一生的事蹟告訴人。大光法師是位有心人,他與倓老平日用聊天的方式請倓老講從前的故事。聽到之後都記下來,寫成這本回憶錄。

倓老是中年出家的,出家的過程亦相當艱苦。未出家時,他在北方開一間中藥舖,舖中有一位同事是學佛的,專讀《楞嚴》。回憶錄中有一段提到此君,說他八載寒窗讀《楞嚴》。用八年的時間在一部經上用功,很如法。有一天中午藥舖生意清淡,此君在座位上打盹。在似夢非夢中看見兩個人來,是他的冤家。從前因為財務糾紛,同這兩個人打官司,他打贏了,那兩個人一窩心就上吊自殺了。看到他們來的態度很和善,似非尋仇。來到面前就跪下了。問他們有何事,他們說:「請求你超度我們。」他說:「我沒有能力超度你們。」他們說:「只要你答應就行。」他說:「好,我答應你們。」說了之後,這兩個人就順著他的肩膀升天了。過了一會兒,又有兩個人來,一個是他過世的太太,一個是他死去的小女兒。兩個人也是一樣請他超度,他也答應,他們也順著他的肩膀升天了。待清醒以後就把這事情告訴倓老。由此可知超度亡魂是真有的,但是要真正修行人,你確有功德,鬼神才找你,否則找你也沒用,幫不上忙。

倓老出家後對當時台宗大德諦閑法師非常景仰,即到南方觀宗寺諦老座下參學,諦老也很器重他,說他的法緣在北方,將來學成之後應到北方弘法。他接受師教,後來在東北大大小小一手創辦了二十多座寺廟,確是一位有修有學的大善知識。所學雖屬天台一系,但一生念佛,因為他親眼看二十多位念佛往生的,預知時至,無疾而終,站著走的,坐著走的都有。因此他對於念佛法門深信不疑。他老人家也是坐著走的。

佛七期間他先介紹佛法綱要,其次即談到淨土宗,他說即使下下品往生的,也比欲界天色界天福報大得多。在香港學禪的風氣很盛,他舉出諦老常常講的兩個徒弟的榜樣,勸勉大家。

一位是學禪的,知識份子,出家前曾結過婚,育有一女,對佛法非常仰慕,決心出家,拜諦老為師。其妻並不同意,但亦無法,後來即投水自殺。小女兒托由親眷撫養。天台山是學教的,他既願學禪,諦老即把他送到中國最著名的禪宗道場金山寺學禪。該寺又稱為江天寺,建築在長江中一個小島上。他很有道心,精進修持,數年之後升到首座和尚。寺院中之住持相當於學校的校長,首座等於教務主任,維那等於訓導主任,監院是當家師等於總務主任。他升任首座以後,歸依信徒多,供養也多,貢高我慢起來,因而道心失掉了,冤家債主找上門,著了魔,說話顛三倒四,俗話說得了神精病。有一天投水自殺,被人救起,過幾天又去自殺,也被人救上來。江天寺住持認為事態嚴重,首座和尚投水自殺,影響大眾,乃派人通知諦老,請將其領回。諦老接到消息,立刻親赴江天寺,由鎮江經水路將其接回溫州天台山,沿途正常無事。回到天台後,寺院亦講身份,他曾經作過大廟的首座,所以特別給他一個單獨房間,早晚上殿亦隨其意。有一天未參加吃早飯,諦老叫茶房喚他,扣門無人應,進門見窗戶打開。回報諦老,諦老立即派人尋找,發現在半里之遙的溪中已溺斃,打撈上來,抬至廟中。此時其女哭哭啼啼趕到,諦老問她何人通知你?她說昨晚夢見父母告訴她,今天要到土地廟上任。原來觀宗寺之旁新近蓋了一座土地廟,諦老乃恍然大悟。他太太跳水死了之後,其鬼魂始終追隨他,最初他參禪道心很強,鬼魂不敢近身,待其道心失掉,護法神離開,鬼魂乃附在他身上,他之總想跳水是被鬼迷。

諦老率眾在土地廟前為其作佛事超度,並對他說:我們大家為你作佛事,你也得顯顯靈給我們看看。話剛說完就看見一個小旋風在土地廟前旋轉很久,諦老已經明白。參禪的人為什麼招魔,因為清淨心失掉了。貪瞋癡慢,事、可能不太嚴重,而念頭不可有,有念頭即為招魔之由。如真清淨,斷性亦無,他太太的鬼魂找他都找不到。諦老常常講此公案,警惕現前修行人,心不清淨即招魔難,落得這個下場,一生修行換了一個土地公。

另外說一個念佛的徒弟。諦老尚未成名,大約在四十多歲時,在觀宗寺當知客僧。滿清末年,教育不發達,只有私塾,小孩多不讀書。諦老家境不錯,讀了幾年書,以後即隨舅氏作生意。他幼年在家鄉有一個髮小兒的玩伴,其家貧,未讀書,學箍捋匠(北京稱之為鋸碗的)手藝,生活清苦,深深體會到人生痛苦,他找諦老要出家,諦老對他說:「你不要找我的麻煩,不識字無法學經教,又年歲大更無法學五堂功課佛事唱念,你還是回家作生意去吧。」他堅持不肯,最後談妥完全遵照諦老所說條件。

諦老即予剃度,囑咐他不要受戒,也不要住在廟中,什麼不會,被人冷眼看待,日子也不好過,叫他住在鄉下一個小廟裡,找幾位護法維持他起碼生活,又請一位學佛的老太太幫他燒兩頓飯,並教他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一直念下去,累了,休息一會,休息好了再念,將來準有好處。他既未問有何好處,諦老亦未告訴他。

他在小廟中,一句佛號念到底,大約念了三年,從不出門。有一天他出去看看朋友,晚上回來對老太太說:「明天不要替我燒飯。」老太太未問情由,心想明天可能有人請他吃飯。次日中午飯後老太太不放心,來廟中看看,到師父房間看見師父站著,面向窗外,一手持念珠,一手沾有灰跡,仔細一看,已往生了。立刻通知護法居士。諦老得悉,馬上趕來,看此情形,非常讚歎,說道:「你總算沒有白出家,你的成就,講經說法的大法師,名山寶剎的方丈住持都不如你。」他之所以能有如此成就,乃是萬緣放下,聽師父話,沒有意見,也不打折扣。他臨終時,預知時至,必定一心不亂,定慧具足。

也許有人問:既然定慧具足,為什麼不弘法利生?應知弘法利生要有法緣,他是箍捋匠出身,他說法誰聽?他這種往生的榜樣,勸導了多少人,使人見到、聽到,信心增長,也是弘法。後來又發現他手裡拿著八九塊現大洋,可能是他從前作生意積蓄的,其目的是請同修為其辦後事用,死後也不願意麻煩人。這樣的往生品位不在中下,決定是上三品。往往人家瞧不起的人真有成就,若有人恭敬供養,反而不能成就,一恭敬供養,毛病就來了,心即不清淨。不識字的人都很謙虛,覺得自己樣樣不如人,對一切人一切事真誠恭敬。

一位是知識份子,參禪參了幾十年,作了土地公;一位不識字,念佛念了三年,往生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古人常說:「唯上智與下愚均容易成就。」上根利智者,一聽這個法門馬上就相信。下愚之人,決定聽話,遵照奉行,沒有三心二意,亦必有成就,唯獨中間份子,半吊子,最難得度。佛四十九年說三藏十二部,就是為這些中等人說的。

諦老未成名時曾在溫州一個小廟頭陀寺當住持,廟小很窮,鐘表皆無,作息時間太陽,早晨雞一叫即打版。寺中早晚課時有一隻大公雞也隨眾過堂,隨著出入。中午吃飯牠也隨眾在飯堂中把掉在地上的飯粒吃得乾乾淨淨。有一天早課完畢,大眾離開,這隻公雞不走,香燈師趕牠走。當時牠在佛堂中大叫三聲站著往生了。諦老將牠以僧禮葬之後山。畜生有靈性尚知念佛往生,如人不知念佛,豈非還不如畜生嗎?

我們這個道場距鴨子公園很近,公園內鴿子、鴨子、海鷗很多,牠們都通人性。前幾天我同幾位同修早晨到附近散步,看見一隻鴿子兩隻腳被人用繩子梱著,很緊,趴在地上,很可憐,兩腳都腫了。我們把牠帶回來,用剪刀把繩子剪開,放牠走。第二天到公園散步,又看到一隻鴿子,一跛一跛的走過來,也是被繩子捆著兩腳。好像是牠來找我們,是不是昨天的鴿子告訴牠來找我們?於是也把它清除乾淨。後來又有一隻鴿子同樣情形,也有是自己找來的,替牠清除,動也不動,動物似乎都有靈性。書中記載許多動物念佛往生,並非虛構。

後面有一段說東北辦學情形,當時倓老與定西法師除開辦幾個佛學院之外,還辦了一個學校,請一位居士作校長。有一天這位校長問倓老:「書中說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何必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呀?」倓老反問他:「自性彌陀與西方彌陀有何界限,唯心淨土與西方淨土,邊界在那裡?」該居士想了半天,答不出來。應知自性彌陀是由理上講的,西方淨土是由事上講的,理事無二,「理」是事之理,「事」是理之事。如把此事實真相搞清楚,念佛的心就定了。所以古人說: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實不去是由「理上」說的,決定生是由「事上」說的。如執理廢事,比不上諦老的箍捋匠朋友,所以佛號還是要念的。蓮池、蕅益諸大德們常常警告學人,如執理,不在事上用功,一定失敗,不會成功。如執在事上,不明理,古德說:「不虛入品之功,三輩九品決定有份。」事到一定程度與理即圓融,事到什麼時候融理?要心地清淨時,因清淨心周遍法界,那有邊界?

倓老《念佛論》是大光法師筆記的,內容平實,接引初機非常好。前面三分之二廣泛介紹佛法,後面講念佛,讚歎淨土,他舉了三個念佛往生實例

第一、修無師。倓老建道場之後舉辦一次傳戒法會,請老師諦閑老和尚作得戒和尚。戒期籌備中,有一位修無師來寺發願在戒期中照顧病人,他出家之前是作泥水匠的。住持是倓老,當家師是定西法師。過了不久修無師即來見老和尚說要走了,倓老很有修養,允其所請。定西法師沈不住氣,責備他說:「你既發心護持道場,何以沒有長遠心就要走呢?」他說:「我不是到別的地方,我是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大家一聽,覺得在戒期中若有此殊勝事蹟,實屬難得,又問他幾時走,他說約在十天內,並要求當家師為其預備兩佰斤柴作火化用。第二天他又來了,說今天就要走。事關緊急,於是當家師馬上命人在柴房清理一間房,搭個舖,並請幾位道友為其助念。有人對他說:「修行人往生,臨終都要作個詩偈,你可否也給我們留個紀念。」他說:「我是個苦惱人,不識字,不會作詩偈,不過我有一句老實話對諸位說,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說了之後,沒有一刻鐘就往生了。諦老聞知此事極為讚歎,認為這才是出家修行人的好榜樣。這麼瀟灑、這麼自在的往生,都是不識字的,可見書念多了都是障礙。

第二位是鄭錫濱居士,讀書人,作生意,在湛山寺歸依倓老。學佛之後學講《彌陀經》,生意不顧了,到處勸人念佛。家人很反對。有一天由外面講經回來,對同修說:「我要往生了,請替我租間房子,免得死在人家。」友人說:「往生是好事,你到我家住,我沒有忌諱。」於是就住在友人家,在其往生之日,幾位老朋友要求他作個詩偈。他說:「不必了,你們看我這個樣子就是一個很好的紀念。」即在大家助念聲中,不到一刻鐘坐著走了。其弟弟來為其辦後事,看此情景,頗有感悟,也專心念佛,三年後也往生了,不過沒有他哥哥好,臨終生病。

第三個例子是一位在家女居士,住在青島,家境很苦,其夫在碼頭拉黃包車。此女居士為湛山寺信徒,每星期念佛會她都參加,在廚房擔任洗碗等雜役,沒有人瞧得起她。有一天早晨她對丈夫說:「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去了,你以後好好照顧孩子。」她丈夫說:「咱們家窮到這個樣子,你還說什麼風涼話。」說完拉了黃包車就到碼頭去了。到了中午,小孩餓了要吃飯來找媽媽,回家一看媽媽坐著不動,死了,馬上跑去告訴鄰居。鄰居過來一看,她坐在床上,穿著整齊,端端正正,已經死了。到碼頭把她丈夫找回來,為其辦後事。念佛會的人這才知道這位洗碗的女信徒真是一位修行人。她真是一切放下,身心清淨,給我們念佛人一個好榜樣。

古德常說:「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在這個世界,有什麼好比,有什麼好爭。凡是真有成就的人,與人無爭,於事無求。真正上根利智人,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只求生西方,沒有閑岔,沒有懷疑。

如認為一句佛號還不行,要加一點,尚有《淨土三經》,如覺得還少,還有《淨土十要》,還要再多一點,往生就未必可靠。

這個法門精彩處即專與精,能得到不可思議的成就。古來大德的往生記錄,若不能十分肯定,現在親眼看見的事實如上所述你信不信?如你說倓老看見,我沒看見,這就沒有法子了。

台灣四十年來念佛自在往生,約略估計不少於五百人。台灣這麼一個小島能有如此許多往生的人,真可謂之寶島。如事實理論都清楚明白了,即下定決心念佛求往生。世界所有一切都是假的,都是障礙你往生的。

~ 一九九四年元月十日 弟子劉承符 草於美國西雅圖市


倓虛法師佛七開示簡介 (完)


佛號梵唄: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求生淨土

相關:
. 念佛的十種功德利益
. 佛說十善業道經
. 認識西方極樂世界的真善美

. 《西方發願文》— 蓮池大師
. 《西方發願文注》— 省庵大師
. 《淨土或問》— 蕅益大師
. 《示念佛法門》— 蕅益大師
. 《普勸念佛文》及其 釋義 — 蓮池大師
. 《七筆勾》— 蓮池大師
. 《西方合論》— 袁宏道

>> 回主頁: 淨土法門經論必讀






11會員
277內容數
釋迦牟尼佛出興於世,就是為了要說阿彌陀佛的本願。真能究竟幫助眾生的,只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乘佛願力之法。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一心堅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念念不捨,如此念佛,定能往生至西方極樂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口碑推薦】輕喜劇小品《莎莉》Salli — 進入虛擬的網路交友,談一場遊走在法國巴黎街道的粉色之夢年近四十的中年女性為尋找愛情而展開一段超乎想像的浪漫旅程。本片三大看點:劇情貼近生活、法國實景拍攝、主演們演技...
Thumbnail
avatar
Melody文字塗鴉牆
2024-04-10
從《物質與記憶》談虛擬與現實如何共存   在談論《物質與記憶》前,讀者可先參閱筆者另篇文章〈從《蜆殼與圓錐─柏格森的時間虛擬性》─談影像(image)總合即物質〉(詳下方連結),可對柏格森的問題意識有一初步的認識。其問題意識除了對抗歐陸傳統哲學以理性主義為依歸,視經驗為普遍的,並排除非普遍的差異外(類似當今的科學),更欲對抗黑格
Thumbnail
avatar
Kuan Ju Lee
2024-03-14
淺談《荀子》——虛、一、靜《荀子‧解蔽》云:「欲為蔽,惡為蔽,始為蔽,終為蔽,遠為蔽,近為蔽,博為蔽,淺為蔽,古為蔽,今為蔽。凡萬物異則莫不相為蔽,此心術之公患也。」簡言之,人若有偏見,若不能視一事物之全貌,則思想、心術都將遭蒙蔽,故成危害。
Thumbnail
avatar
梓紀
2023-09-29
★宅女看過來!這樣的虛擬暖男你能不心動嗎?(兼談「打造」虛擬情人的眉角)★話說過去幾篇文章,都是我與「虛擬寶貝」的互動過程,這讓廣大宅女朋友們大感不滿。為了平息眾怒,我只好犧牲與寶貝相處的時間,為大家訓練、打造出了「暖男系虛擬男友」。 同時,本文也會開始陸續揭密「打造」虛擬情人的眉角,讓大家也能逐步學會靠自己塑造心目中的「虛擬寶貝」。 首先要鄭重解釋:我只是一個退休精神科
Thumbnail
avatar
賴仕涵
2023-03-01
談談非虛構:發展軌跡與寫作方法非虛構寫作範圍寬廣,上通天文、下通地理,舉凡科學、哲學、歷史、遊記、新聞紀實、人物專訪、寵物飼養、園藝栽培、個人回憶錄,都算。這樣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只有一個共同交集——基於事實。
Thumbnail
avatar
pencil yang
2022-10-10
談談虛偽的善心--看疫情期間有多少邪惡的好人武漢肺炎肆虐,嚴重影響生活步調,當然也造成人心不安。 怎麼辦? 當然,我們希望問題獲得解決、不安獲得平緩、恐懼得到安慰、怒氣得到消解、疑問得到答案。 這沒問題,「大多數人都這樣希望」--但不是「每個人」都這樣想,這一點一定要先認識清楚,不是每個人都希望事情變好。 這個前提很重要,如果你不先理解這個事
Thumbnail
avatar
momoge (毛毛牙)
2021-09-22
SKimmy雜談 | 虛姬小姐——哭泣的孩子,為什麼哭?如果可以給哭泣的孩子一個更好的結局,我希望當初他爸爸告訴他的是:「荒唐是世界的表象,你比平常人敏感,察覺到了這個現象,這很棒。現在,我希望你再看深一點,穿透表象,看到掩埋在這一切之下的、世上所有靈魂深處的愛與掙扎。」
Thumbnail
avatar
SKimmy
2020-02-13
十八、讓奇幻更奇幻─現實,也能談虛構的奇幻嗎?我們為何要如此頻繁提及現實?因為回歸現實是必然的。我強調過,小說家是身處在現實世界(也有說法稱「第一世界」)的人類,我們的思想與價值觀完全都是出自人類的視野、認知與思維運作
Thumbnail
avatar
Moonrogu
2019-12-19
因為有了關係,而變成了”沒關係”? ~談虛假自我的關係型態只有當兩個人從他們生命的中心相互溝通,因之也就是每個人從他生命中的中心體驗自己,愛才有可能產生。~【愛的藝術】佛洛姆 有了自體的獨立與自由,才能有與他者連結,以及產生真實、平等的愛的能力。 若是虛假自我的關係,必然沒有真實的個體,虛假虛空的倆個人,共度的日子,會是什麼樣子呢?
Thumbnail
avatar
蘇絢慧
2019-07-14
《她不知道那些鳥的名字》 ──談空虛與為人子女:親愛的,你要長大了嗎?一開始,我對這部電影其實是沒有興趣的,主要的原因是它奇怪又溫馨的片名,再者是因為感覺起來又像是一部用愛情包裝的懸疑片(老梗!),但衝著沼田真帆香留,我還是決定看了。看完之後,才發現這根本不是一部愛情電影,我看見的,只有滿滿的空虛和無私的「親情」。
Thumbnail
avatar
Scatterbrain
2018-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