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淡水河畔:藝術與歷史之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憶起當年我在淡水也殺了不少底片,第一次赴此地遊玩是與家人,漫步在漁人碼頭沿岸,我們隨身攜帶著一台底片傻瓜相機,拍了數幾十張令人匪夷所思的照片,現在看到照片不禁會心一笑,真是搞不懂小孩的心裡在想什麼。

再此之後的淡水行,幾乎是屢國民外交之實,為日本留學生導覽我們美麗的淡水河畔。以下幾張則是帶著從大阪來的友人們遊淡水時所拍攝的,我們搭船至八里、走過那傳說會分手的情人橋、吃了淡水阿給。我之所以喜歡淡水,是因其有如塞納河畔的悠閒感,沿著河旁,林立著小巴黎感的咖啡廳們,我非常推薦吟遊詩人們、藝術家們挑選一處景色怡人的露天咖啡館,在那裡時間將會停止,人們將會進入心流領域,是非常適合創作的好去處。 以下是使用底片膠卷相機Minolta SRT201拍攝,我很喜歡夕陽餘暉照映在河上的光澤感,像是一顆顆珍珠般閃亮。

淡水河畔

淡水河畔

淡水究竟有何魅力,使藝術家們每年紛紛赴此寫生。

淡水是文化的輸入口,從大航海時期開始,十七世紀淡水成為西班牙人與荷蘭人的腹地之一,也是與世界交流的入口,更是貿易所在地。有別於當時的傳統建築,這裡多為紅毛人建的歐式建築,隨後英國在此建立領事館、日本人收回紅毛城等,再加上群山圍繞、面對河畔,成就了淡水如異國般的景色,因此有小威尼斯之稱的淡水成了許多畫家們的寫生之地,包括陳澄波、郭雪湖、楊三郎等人,他們經常相約來此共筆。淡水就像莫內花園一樣,成為每個畫家必畫景點之一。


淡水寫生合畫 1941

淡水寫生合畫 1941

一張彩墨速寫,成了藝術家們友誼的契約,可見當時氣候宜人、環境優美,小魚們在水裡嬉戲、樹木映襯出小船正式這幅畫的主角,背後群山林立、紅磚頭小屋也呈現出異國風情。

《淡水寫生合畫》出自於日治時期六位畫家之手,於1941年(昭和16年)共同協力構畫出此圖做為紀念。據分析,此幅作品山下的小屋、帆船及鳥是來自陳澄波之手;山為楊山郎所繪;左側的樹是李梅樹畫的;大船是林玉山所繪;前面的路也是來自台展三少之一郭雪湖所繪;而中間的水波紋則是陳敬輝所繪。

淡水寫生合畫背面 1941

淡水寫生合畫背面 1941


背面則有藝術家們的簽名,從各大師的筆跡中似乎看出他們的性格,草書裡中有個顯得格外中規中矩,郭雪湖,出生於大稻埕,自幼家中貧困,不過有位非常支持他畫畫的母親,母親靠著白天去茶廠撿茶枝賺錢,提供郭雪湖學習美術,甚至親自拜訪大稻埕中蔡雪溪所經營的畫館請求老師多收他兒子為徒弟。郭雪湖也曾了第一屆台展中入選者中最年輕的畫家之一,其當年入選作品《松壑飛泉》展現出其細膩精湛的中國傳統繪畫技巧。

以下此作品,《淡水群舟》是郭雪湖於1969年,當時的他已61歲,透過回憶的方式完成這幅畫作,由作品可見郭雪湖的創作風格,從傳統水墨轉向東洋膠彩畫,這也是一個經過日治及光復後的時代變遷的痕跡。作品目前被保存於順益原住民博物館。

郭雪湖《淡江群舟》1969

郭雪湖《淡江群舟》1969

根據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資料提供:

戎克船是專指中國沿海或內河的帆船。自清朝至近代欲橫渡台灣海峽兩岸,無論是貿易、移民或偷渡,大多以戎克船載運。戎克船依尺寸、對航區域、型制各有不同,一般戎克船的長度約十丈、寬幅約二丈。種類相同的船舶,其名稱亦依地區而有所不同,例如:福州的大型戎克船,有個可愛的俗稱叫「花屁股」,船型較大,構造也較複雜。戎克船船體外部最引人注意的是船艏兩側顯著的魚眼,稱為「龍目」,造型及塗色因地而異。長江口以南至廈門的戎克船均有魚眼圖形,具有趨吉避凶的象徵。

提到淡水,不得不說我們台灣首位入選帝展的藝術家,陳澄波。此幅《淡水夕照》約1935至1937年創作,描繪從崎仔頂往下沿著烽火街看向淡水河畔,烽火街現為中正路後段延伸至三民街口,此作品最右邊建築物看似為今日的基督教長老教會,而遠處站立在山崗上的則是紅毛城。今日在教堂的前處街道上有展示26幅陳澄波的淡水畫作,其中也包含這篇所提及的《淡水夕照》及《淡水寫生合畫》,透過藝術穿廊讓民眾更能感同身受地體驗到當時大師創作時所見的場景。

陳澄波《淡水夕照》1935~1937

陳澄波《淡水夕照》1935~1937

這些藝術家們留下畫作,成為我們對淡水的歷史考證,攝影是一種紀錄的方式,透過底片種類、出產時間、相片中的人物穿著等可以得知當時的年代背景,而繪畫也是,從他們使用的媒材、紙類、顏料、風景推敲出歷史故事。身為嘉義人的我,走在嘉義街上時常看見陳澄波的身影,他的故居、他喜愛的嘉義公園、他們常去的美街等,有時覺得我與他們相隔好幾世代,有時又覺得他們在我們周圍。

人生短促,藝術才是永遠 。(陳植棋)

陳植棋是這麼說的,「人生短促,藝術才是永遠。」英年早逝的陳植棋,因患有腦膜炎,年僅25歲離開世間,他不僅是一位藝術家也是一位學運人士,曾因不滿日本校方偏袒日籍學生而發引罷課運動,卻遭到學校的退學處分,隨後才在石川欽一郎老師的鼓勵下赴日學習美術。他也曾多次參與蔣渭水演講,為台人們爭取該有的權利。

我對陳植棋的印象其實是來自電視劇《紫色大稻埕》為人熱情的他,非常照顧後輩們,赴日本東京美術學校(今東京藝術大學)求學時,提攜來日台灣藝術家們,晚年病危時,與李石樵及李梅樹的書信往來中可看出他們的友誼深摯。這樣開朗的他成為我戲中最喜歡的角色之一,我相信這樣的他已成為這世上的永遠。

陳植棋《淡水風景》1925~1930

陳植棋《淡水風景》1925~1930

此幅《淡水風景》以油彩創作於1925至1930年間,地點為友人的淡水樓房裡,遠處為觀音山,在第十一回帝展入選此幅,相較於其他畫家,陳植棋的線條較為粗獷、色彩鮮明,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大量使用紅色,表現如他奔放個性般的野獸派畫風,後來陳植棋也醉心於印象派風格裡。他創作淡水的畫作不只這幅,其中還有另一幅《淡水風景》《淡水中學》

淡水及觀音山對於臺北人來說,像是一個度假勝地,可能就好比對日本人來說,他們常去輕井澤避暑吧!此篇提及到的畫作僅只是淡水畫作中的冰山一角,許多前輩藝術家,林玉山、郭伯川、顏水龍、廖繼春等也都以此為寫生地創作。如果常常逛展覽的友人將會發現,淡水風景在各種媒材創作中出現的機率真的是非常的高。

此篇靈感來自於看完《紫色大稻埕》後,經常聽到這些藝術家們時不時相約淡水或是喫茶店,另外陳植棋去日本前都是點彈珠汽水(ラムネ),從日本回台後就改喝咖啡(コーヒー)了,也因為這部戲劇,我腦中充滿台腔日文回音,不過劇組很用心研究,因為確實當時台人受閩南語影響,日文尾音都會往下降。最後,拜讀完這些畫家們的資料後,也激起我的創作魂,是不是該去買畫具來去寫生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漁夫式生活哲學的沙龍
8會員
15內容數
台灣日治時期藝術歷程是近代美術史中很重要的一環,戰後卻因時局的變遷,這些前輩藝術家們失落於時代;撰寫台灣日治時期美術史文章,是我在找尋資料的過程,是一個以21世紀後人的視野回放當時的歷史,在他們的畫作及經歷,看到了與我們相同之處,對於民主的執著、對於身份認同的迷惘、對於藝術的熱愛。藉由理解歷史,創造更美好未來。
2023/06/20
個人攝影展《長崎で出会ったこと》即將展出! 先公告,大家可以開始安排台中小旅行,剛好展在國美館旁邊的Retro Mojo咖啡,逛完國美館還可以來旁邊喝咖啡!
Thumbnail
2023/06/20
個人攝影展《長崎で出会ったこと》即將展出! 先公告,大家可以開始安排台中小旅行,剛好展在國美館旁邊的Retro Mojo咖啡,逛完國美館還可以來旁邊喝咖啡!
Thumbnail
2023/05/27
大同電鍋不僅是一個廚房用具,更是代表著台灣的標誌。它以其優秀的品質、深入人心的功能和獨特的文化意義,成為了台灣人引以為傲的產品。無論是在台灣本土還是海外,大同電鍋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將台灣的美食文化和熱情傳遞到世界各地。
Thumbnail
2023/05/27
大同電鍋不僅是一個廚房用具,更是代表著台灣的標誌。它以其優秀的品質、深入人心的功能和獨特的文化意義,成為了台灣人引以為傲的產品。無論是在台灣本土還是海外,大同電鍋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將台灣的美食文化和熱情傳遞到世界各地。
Thumbnail
2023/05/18
在展期開始沒多久跟朋友一同三峽半日遊,這次主題以「山」為主,台灣全島山地面積佔了約三分之二以上,用山岳來表現台灣最適合不過了。
Thumbnail
2023/05/18
在展期開始沒多久跟朋友一同三峽半日遊,這次主題以「山」為主,台灣全島山地面積佔了約三分之二以上,用山岳來表現台灣最適合不過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2023/12/06 飯店→一滴水紀念館→八里左岸公園→觀音山林梢步道→宏匯廣場午餐自理 →維格餅家
Thumbnail
2023/12/06 飯店→一滴水紀念館→八里左岸公園→觀音山林梢步道→宏匯廣場午餐自理 →維格餅家
Thumbnail
【記者_許家源/雙北報導】 淡水區公所繼106年在淡水禮拜堂前藝術廣場設置陳澄波戶外美術館至今,深獲好評,打破一般民眾對傳統室內美術館的想像,是淡水區推動「藝術平權」重要的地標;今年七月起淡水區公所再度和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合作,更新部分內容,除了陳澄波先生在淡水知名景點的畫作之外,加入了陳澄波嘉義的
Thumbnail
【記者_許家源/雙北報導】 淡水區公所繼106年在淡水禮拜堂前藝術廣場設置陳澄波戶外美術館至今,深獲好評,打破一般民眾對傳統室內美術館的想像,是淡水區推動「藝術平權」重要的地標;今年七月起淡水區公所再度和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合作,更新部分內容,除了陳澄波先生在淡水知名景點的畫作之外,加入了陳澄波嘉義的
Thumbnail
[淡水]一個美麗的地方! 這裡有許許多多的故事 台北人看海最近的選擇~淡海 , 半日一日旅遊規劃口袋名單 淡水有許多賞美遊玩組合方式 , 過去曾在淡海居住過一段時間 , 每次看它都有不同的美麗 [日出 日落]值得看,[台灣八景之一] 唯美浪漫! 我常選擇時段2個時段欣賞淡水白天去看它 ,日出東
Thumbnail
[淡水]一個美麗的地方! 這裡有許許多多的故事 台北人看海最近的選擇~淡海 , 半日一日旅遊規劃口袋名單 淡水有許多賞美遊玩組合方式 , 過去曾在淡海居住過一段時間 , 每次看它都有不同的美麗 [日出 日落]值得看,[台灣八景之一] 唯美浪漫! 我常選擇時段2個時段欣賞淡水白天去看它 ,日出東
Thumbnail
淡水類比莫內花園,是畫家們必去的寫生地。我也在此拍了許多底片照,此篇文章欣賞各畫家筆下的淡水,一探究竟有何魅力之處,能使畫家們都愛來這裡寫生呢?
Thumbnail
淡水類比莫內花園,是畫家們必去的寫生地。我也在此拍了許多底片照,此篇文章欣賞各畫家筆下的淡水,一探究竟有何魅力之處,能使畫家們都愛來這裡寫生呢?
Thumbnail
近日中國百姓貧苦,米價高漲,不僅平民買不起,商人也是抱怨連連。 然而,台灣卻十分富庶。即使市場上的物價比中國更高出一倍,消費者仍是面不改色的購買。 貿易者碰上不能如期履約的情況,並不生氣。開出每日百錢的價格,也招不到僕人。就算是屠夫牧童,經常都是帶著數十金在身上,毫不在意的賭骰子。
Thumbnail
近日中國百姓貧苦,米價高漲,不僅平民買不起,商人也是抱怨連連。 然而,台灣卻十分富庶。即使市場上的物價比中國更高出一倍,消費者仍是面不改色的購買。 貿易者碰上不能如期履約的情況,並不生氣。開出每日百錢的價格,也招不到僕人。就算是屠夫牧童,經常都是帶著數十金在身上,毫不在意的賭骰子。
Thumbnail
觀音雲罩頂,大屯雨迷濛。孤翁河畔坐,獨釣淡江水。
Thumbnail
觀音雲罩頂,大屯雨迷濛。孤翁河畔坐,獨釣淡江水。
Thumbnail
穿越時空遊新北 不同時期的臺灣,吸引不同的居民來臺,1860年代淡水正式開港,來自英美法多國航海探險家及商人來臺,英國領事館正式設在淡水;1895至1945年日本治臺時期,延續明治維新脫亞入歐的政策,大量引進西方現代技術,統治臺灣五十年期間,工業、農業、交通、旅遊等領域都投入建設,形塑20 世紀早期
Thumbnail
穿越時空遊新北 不同時期的臺灣,吸引不同的居民來臺,1860年代淡水正式開港,來自英美法多國航海探險家及商人來臺,英國領事館正式設在淡水;1895至1945年日本治臺時期,延續明治維新脫亞入歐的政策,大量引進西方現代技術,統治臺灣五十年期間,工業、農業、交通、旅遊等領域都投入建設,形塑20 世紀早期
Thumbnail
「滬尾」是淡水的舊地名,過往有一說是雨下到河口即停之處,這一個說法深深烙印在很多旅人的思路中,然而「滬尾」之名(台語Hōo-bué)應為凱達格蘭語而來,指的是「河口」的意思。
Thumbnail
「滬尾」是淡水的舊地名,過往有一說是雨下到河口即停之處,這一個說法深深烙印在很多旅人的思路中,然而「滬尾」之名(台語Hōo-bué)應為凱達格蘭語而來,指的是「河口」的意思。
Thumbnail
​ 新北市淡水區海關碼頭園區鄰近淡水河出海口,紅磚顏色的港務倉庫屋子搭配蔚藍的天空與白浪滔滔的淡水河構成了一幅美麗的景緻。園區內大片的草地,目前放置著裝置藝術作品。此地無疑是新北市但淡水區河岸口最美麗的大型場地之一。 新北市淡水區海關碼頭園區相關資訊:: ​ 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259號、316號 ​
Thumbnail
​ 新北市淡水區海關碼頭園區鄰近淡水河出海口,紅磚顏色的港務倉庫屋子搭配蔚藍的天空與白浪滔滔的淡水河構成了一幅美麗的景緻。園區內大片的草地,目前放置著裝置藝術作品。此地無疑是新北市但淡水區河岸口最美麗的大型場地之一。 新北市淡水區海關碼頭園區相關資訊:: ​ 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259號、316號 ​
Thumbnail
《D级旅途》系列,其中的D=Depth,這段旅途的不同之處在於——通篇只有一枚“旅途纪念手信”,旨在聚焦旅途“戰利品”,探究“老物件”背後的故事。 北台灣如果有堪稱最適合散步的老街,那淡水-中正路一定在前三名之內。從30年來的華語流行歌謠的流行度,就會知道這個小鎮港邊的舊式情懷有多厲害了。
Thumbnail
《D级旅途》系列,其中的D=Depth,這段旅途的不同之處在於——通篇只有一枚“旅途纪念手信”,旨在聚焦旅途“戰利品”,探究“老物件”背後的故事。 北台灣如果有堪稱最適合散步的老街,那淡水-中正路一定在前三名之內。從30年來的華語流行歌謠的流行度,就會知道這個小鎮港邊的舊式情懷有多厲害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