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靠的記憶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多年來總是提醒自己,不需要跟親朋好友爭辯過往曾一起經歷的事:「你記錯了,明明那次我們是去哪家餐廳……」因為記憶不是錄影帶,並不是每次回想起就原原本本的重現,無數的研究全都證明,記憶在每次回想時都會被重新再創造一個全新的記憶,也就是原始的記憶只是素材,我們會依回想當時的看法而有不同的變化,聽起來很神奇,但大腦就是這麼運作,每一次回憶的新記憶,會覆蓋之前的原始回憶。
因此,隨著我們不斷累積各種新的經驗,加上我們的價值觀不斷改變,我們對特定人事物的評價或印象改變時,對那些事物相關的記憶也會改變。
對我們過往生命歷程也是如此,回顧過去的記憶會受現在心理狀態而影響,比如現在的境遇不錯;相當滿意目前生活的話,對兒時年少的回憶就會比較正面;相反的,如果心情不好時,回憶過往的生活也會比較灰暗。
除非有寫日記的習慣,否則事過境遷,所有的回憶都會摻雜太多後來的想像,因此不需要跟別人爭辯,大家都不是故意要彼此唱反調,而是雙方都擁有各自以為的真實。四百年前哲學家聖奧古斯汀就這麼寫:「如果過去和未來這兩種時間是存在的話,那麼他們存在的位置不會在過去也不會在未來,而是以現在的狀態存在的。」
是的,除非用筆寫下,或者用影音記錄下來,否則我們大腦的記憶如同時間,永遠只有當下。

人人都是事後諸葛

每次災難過後,一模一樣的戲碼,不管是媒體或學者的發言,只要遮住日期與颱風名稱,真的會分不清楚是那個事件,反正每次都是「老問題」,每個人也都知道問題在那裏,可是,硬是誰也解決不了。
看著那些事後諸葛,就想起在企業界工作的朋友常會抱怨說:「當初自己提出某些計劃時,主管或同事要嘛不支持要嘛反對,甚至還會扯後腿,可是案子一旦成功,那些原來不看好的人,卻紛紛來攬功勞。」
我們在社會上,也看到有許多政治人物不只是信口開河指鹿為馬,甚至顛倒黑白昨非今是,往往比商場上的爭名奪利做得還臉不紅氣不喘,不禁感慨真是世風日下好奇怎麼有那麼多不要臉的人。
可是這種情形看得太多之後,也發現一般民眾,甚至我們周邊的親友,對於一些不牽涉到個人利害關係的事情,也會有『經常性的遺忘症』,當他們現在認同某一件事時,他們根本忘了或不承認當初是多麼地反對。
這種情形其實多年來一直困擾著我,直到看了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的研究,才恍然大悟。
原來一般人遇到新的觀念想法,如果是跟自己原有的信念相衝突時,大部分的人都會有以下四個階段的反應:第一個階段是會認為這個東西根本是胡說八道,一點意義也沒有;可是如果新的觀念一再出現,讓人無法忽略,第二個階段就是會認為,這個說法很有趣,但有點離譜;等到這個觀念沒有錯誤,而且顯然是正確的,第三個階段就會認為觀念雖然是真的,但是不重要;後來發現觀念不只是正確,而且有意義,甚至是重要的,第四個階段就會認為,是很重要,但是我老早就知道了。
大概也就是如此,所以自古以來,成為一個『先知』,往往是痛苦的,遠在希臘神話中就這麼告訴我們卡珊德拉的悲劇。卡珊德拉是特洛伊戰爭時代的公主,命運讓卡珊德拉有了預知未來的能力,但是天神又詛咒她,將沒有人會相信她的預言。
瞭解了人的思考模式與認知習慣後,想做事情的人也可以比較心平氣和地看待這種『攬功推過』的人之本性。
記得很久以前看過物理學家戴森的自傳 (戴森是發明全世界第一顆原子彈的專案小組召集人) 他就提到,在他很年輕時,他的長官告訴過一個人生至理:「親自做成一件事情與獲得那件事情的功名,這兩件生命中最棒的事情,你只能選擇得到其中一樣。」
這個故事多年來我一直銘記在心,也不敢貪心地兩者都要。同時我也瞭解到,往往要做成一件事情,甚至要想盡辦法把這件事變成別人的點子,功勞事先就全給別人,那麼這件事才有機會做成。
這個體會,我認為對於一個想做事的人,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在非營利組織發展與成長的過程,簡直可以說是武功秘笈裏的關鍵練功心法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說過一句幽默卻頗為真實的名言:「我能記得這麼多事並沒有什麼了不起,了不起的是我能記得那麼多沒有發生過的事。」
    這些年來,案頭上一直擺著梭羅寫的一句話:「如果一個人沒有和他的同伴保持同樣的步調,那可能是因為他聽到了不同的鼓聲!」 這段話令我產生信心:雖然一樣得生活在眾人之中,卻不必然得像眾人般活著。當我一邊傾聽自己心裡的鼓聲前進時,我也更能包容與欣賞跟我意見不同的人,或許他們也正在傾聽自己內心的鼓聲。
    當我們都逐漸放棄紙本閱讀,習慣用愈來愈快的速度在螢幕上瀏覽時,文字的細緻,精煉會不會隨之消失?那種沉浸在思想中忘我的樂趣是否也不復存在?
    「愛得不累,讓愛流動的學校」這是PTS教育夏惠汶創辦人辦學的起心動念,這句乍看之下有點奇怪的話,點出了從親子互動到教育現場的盲點,往往父母師長恨鐵不成鋼的要求與期待,孩子在情緒當下感受到的不是愛,而是那個「恨」,雖然父母愛孩子似乎天經地義,但是溝通的障礙阻絕了愛的流動。 那麼什麼是PTS?在創新教育
    全世界每個人都得面對這種極端氣候所帶來的風險,不只是加一件衣服少一件衣服而已,還連帶著下大雨、乾旱、糧荒、瘟疫……等等,因此從個人到社會,國家都要有足夠的韌性來因應。
    感謝的相反詞不是不滿,而是覺得理所當然,對身邊的美好理所當然,對自己擁有的東西視而不見。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說過一句幽默卻頗為真實的名言:「我能記得這麼多事並沒有什麼了不起,了不起的是我能記得那麼多沒有發生過的事。」
    這些年來,案頭上一直擺著梭羅寫的一句話:「如果一個人沒有和他的同伴保持同樣的步調,那可能是因為他聽到了不同的鼓聲!」 這段話令我產生信心:雖然一樣得生活在眾人之中,卻不必然得像眾人般活著。當我一邊傾聽自己心裡的鼓聲前進時,我也更能包容與欣賞跟我意見不同的人,或許他們也正在傾聽自己內心的鼓聲。
    當我們都逐漸放棄紙本閱讀,習慣用愈來愈快的速度在螢幕上瀏覽時,文字的細緻,精煉會不會隨之消失?那種沉浸在思想中忘我的樂趣是否也不復存在?
    「愛得不累,讓愛流動的學校」這是PTS教育夏惠汶創辦人辦學的起心動念,這句乍看之下有點奇怪的話,點出了從親子互動到教育現場的盲點,往往父母師長恨鐵不成鋼的要求與期待,孩子在情緒當下感受到的不是愛,而是那個「恨」,雖然父母愛孩子似乎天經地義,但是溝通的障礙阻絕了愛的流動。 那麼什麼是PTS?在創新教育
    全世界每個人都得面對這種極端氣候所帶來的風險,不只是加一件衣服少一件衣服而已,還連帶著下大雨、乾旱、糧荒、瘟疫……等等,因此從個人到社會,國家都要有足夠的韌性來因應。
    感謝的相反詞不是不滿,而是覺得理所當然,對身邊的美好理所當然,對自己擁有的東西視而不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深入評測2024年最值得推薦的十款Le Labo香水,發現Santal 33之外的驚喜之選。從清新花香到深邃木質香,滿足不同嗅覺需求。立即閱讀,選擇最適合您的Le Labo香氛!
    Thumbnail
    近年來網路課程盛行,但大多數學生中途退出。根據史丹佛大學教授BJ Fogg指出,行為改變的3個要素是動機、能力與提示。動機往往善變,只依賴動機是不足夠的。因此,要成功改變行為,需要解決能力不足的問題,並提供提示。這樣才能讓網路課程不再中途退出。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拖延的理由是「我相信未來的自己能做到」。
    Thumbnail
    想像動力是一個蓄電池,儲存的容量有限,但有時候可以透過一些方法回充。此時如果是「完全依靠動力 (motivation-dependent) 」的狀態,我們每天都會消耗「動力」這顆電池,此外,其他大大小小不可控的因素(情緒、朋友等),也會跟我們競爭電量,讓動力每天可能都不太穩定。久而久之,我們把電量耗
    Thumbnail
    閱讀《暗夜爍光》時,想起一部影集:《窗邊女孩與對街屋中的女子》,失親同時失婚的女主角總是捧著酒杯監視對街的房子,直到謀殺案出現,她成為唯一的目擊證人,真相在清醒與酒醉之間必須得到平衡。
    Thumbnail
    如果你讀完這本書,卻只是更加鞏固你原先對這世界的看法,那麼我很抱歉,因為身為一個社會學家,我沒有善盡自己的職責。 這是作者鄧肯.華茲(Duncan J. Watts)在書中寫的一段話,他試圖告訴讀者——常理(common sense)並不可靠。 比未來更重要的是現在
    Thumbnail
    年輕時結婚總想著要嫁個績優股或潛力股,婚後即使要工作,也不用太拼太累,因為有個「有才情、肯上進」的老公可以靠。 不知妳是不是也這樣想? 更何況那天長期飯票變心跑了,有私房錢,才不會手足無措。 至於怎麼存私房錢,以及把錢變大,下回再跟大家分享喔!
    Thumbnail
    在生活領域,它更是具有局限性的。現實生活是鮮活的,是發展的,是流動的。當我們試圖用一個已死的東西去解決活的東西時,大部分時候是徒勞、困惑、矛盾或失望的...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深入評測2024年最值得推薦的十款Le Labo香水,發現Santal 33之外的驚喜之選。從清新花香到深邃木質香,滿足不同嗅覺需求。立即閱讀,選擇最適合您的Le Labo香氛!
    Thumbnail
    近年來網路課程盛行,但大多數學生中途退出。根據史丹佛大學教授BJ Fogg指出,行為改變的3個要素是動機、能力與提示。動機往往善變,只依賴動機是不足夠的。因此,要成功改變行為,需要解決能力不足的問題,並提供提示。這樣才能讓網路課程不再中途退出。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拖延的理由是「我相信未來的自己能做到」。
    Thumbnail
    想像動力是一個蓄電池,儲存的容量有限,但有時候可以透過一些方法回充。此時如果是「完全依靠動力 (motivation-dependent) 」的狀態,我們每天都會消耗「動力」這顆電池,此外,其他大大小小不可控的因素(情緒、朋友等),也會跟我們競爭電量,讓動力每天可能都不太穩定。久而久之,我們把電量耗
    Thumbnail
    閱讀《暗夜爍光》時,想起一部影集:《窗邊女孩與對街屋中的女子》,失親同時失婚的女主角總是捧著酒杯監視對街的房子,直到謀殺案出現,她成為唯一的目擊證人,真相在清醒與酒醉之間必須得到平衡。
    Thumbnail
    如果你讀完這本書,卻只是更加鞏固你原先對這世界的看法,那麼我很抱歉,因為身為一個社會學家,我沒有善盡自己的職責。 這是作者鄧肯.華茲(Duncan J. Watts)在書中寫的一段話,他試圖告訴讀者——常理(common sense)並不可靠。 比未來更重要的是現在
    Thumbnail
    年輕時結婚總想著要嫁個績優股或潛力股,婚後即使要工作,也不用太拼太累,因為有個「有才情、肯上進」的老公可以靠。 不知妳是不是也這樣想? 更何況那天長期飯票變心跑了,有私房錢,才不會手足無措。 至於怎麼存私房錢,以及把錢變大,下回再跟大家分享喔!
    Thumbnail
    在生活領域,它更是具有局限性的。現實生活是鮮活的,是發展的,是流動的。當我們試圖用一個已死的東西去解決活的東西時,大部分時候是徒勞、困惑、矛盾或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