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劇《通往內心的橋─兒童心理診所》分集劇情、感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本篇文章極有可能劇透!
更新:2023/2/14

EP1  

兒童精神科醫生佐山卓(山崎育三郎 飾),經營一間座落於郊外的精神科診所,專門診斷各種兒童的精神狀況。實習醫生遠野志保(松本穗香 飾)是一個對小孩溫柔有耐心,但自己的生活能力七凌八落,常常冒失犯錯的人。一次在醫院的失誤更讓醫院主任勸她放棄當醫生的夢想。失落的遠野,想起曾經非常照顧自己的佐山里惠醫師(診所前院長,佐山卓的叔母),而來到了佐山卓的診所…。

不可諱言,作為松本穗香的粉絲,其實我一開始就是衝著她才決定要開始追這部電視劇的。我覺得松本在戲裡,頭髮凌亂、慌慌張張的樣子非常可愛。自己是從《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認識她的,隨後馬上就被她在戲裡天真無邪的樣子與天然呆的眼神給圈粉。雖然可以說是為了劇情設定的需要,但是我認為松本特別適合演這種可愛的、自然的,有種呆萌感的角色。

EP2  

第二集比起第一集又更沈重了些。患有雙相情緒障礙症(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 俗稱躁鬱症)的爸爸與患有 ADHD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的女兒相依為命,碰觸到了兒福、安置、居家護理等難題。精神疾病比起身體上其他部分的病痛更難讓人察覺,它不像其他病會導致身體的疼痛,卻會不斷地折磨人的心智,最後對人的正常生活產生嚴重的影響。

志保醫生(松本穗香 飾)也被佐山醫師確定患有 ADHD,不過佐山醫師也決定讓她繼續在自己的診所裡實習,讓診所的夥伴們一起協助志保克服各種生活上遇到的困難。

這集就比較少看到松本穗香的可愛表現,說實話我還是想看到多一點松本穗香冒冒失失的樣子呢!

#岡田義徳#浅田芭路#松本穗香#山崎育三郎(圖片來源:リエゾン官方 Twitter)

#岡田義徳#浅田芭路#松本穗香#山崎育三郎(圖片來源:リエゾン官方 Twitter)

EP3 

患有自閉症(ASD,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的小妹妹,與深愛女兒但對於她的行為不知所措的母親,來到佐山醫師的診所求助。

自閉症的患者,常有與人溝通困難、缺乏社交能力、對於侷限的事物有興趣、表現出重複的行為模式等症狀。現今對於自閉症的確切成因仍然沒有定論,只知道與基因遺傳有關,但也可能有環境的因素。(參考美國 CDC 網站)

劇情中的小妹妹對於「花」情有獨鍾,見到人也不管大家想不想聽就機關槍似地講個不停。深愛女兒的媽媽害怕即將上小學的女兒會在學校被同學霸凌,但是又對於佐山醫師將小孩送去特教班的提議非常抗拒,擔心讓女兒一生都被貼上「不正常」的標籤。這份害怕隨後轉為自責,媽媽開始認為女兒的 ASD 都是自己的錯,都是自己沒有把女兒生「正常」;都是自己沒有剛剛生完小孩就馬上辭職全力陪伴女兒,甚至於將對自己的憤怒延伸到先生身上,指責老公沒有像自己一樣關心女兒,覺得只有自己在受苦。

在短短一集的時間內要完整呈現自閉症患者的家屬會遇到的種種困難,或許有些輕描淡寫,但是已經足以引發我們設身處地的思考。對於家裡有發展困難的孩子的家長們來說,疾病不僅僅是孩子一個人的事,整個家庭都必須一起學會與這些疾病相處,然後再一起面對這個殘酷的社會。放大到社會的層面,如何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包容,至少讓這樣的孩子免於被霸凌的恐懼,也是刻不容緩的議題。

一不小心變得像在說教,果然是日劇看太多。重點是這集松本穗香一樣可愛い!大好き!哈哈哈哈哈!

#松本穗香 #山崎育三郎 #志田未来 #栗山千明 #尾上寬之 #黒川智花 #沢田優乃(圖片來源:リエゾン官方 Twitter)

#松本穗香 #山崎育三郎 #志田未来 #栗山千明 #尾上寬之 #黒川智花 #沢田優乃(圖片來源:リエゾン官方 Twitter)

EP4 

這集的主線聚焦在得了神經性暴食症(Bulimia nervosa)的女高中生古川朱里(片岡凜 飾),因為經營以減重為主題的 SNS 獲得成就感,開始變得不吃不喝,直到有一天突然昏倒。在家人的關心下,又開始會在半夜暴飲暴食,然後又擔心自己復胖,強迫自己催吐,進入惡性循環。

飲食障礙,主要有分成厭食症(Anorexia nervosa)、神經性暴食症(Bulimia nervosa)、嗜食症(Binge-eating disorder)。前兩者常見於 10-30 歲的青年,男女比例約為1:10。共同的特徵是,患者會過分的關心自己的體重,對自己的身體形象想法扭曲,深信自己很胖。劇中朱里因為外界的壓力導致缺乏自信,因而選擇可以明顯看到數字變化的減重來獲得成就感;再加上在社群媒體上獲得的肯定,以及同學的讚美,更加讓自己陷入這個減重迴圈中無法自拔。統計上許多面臨高度競爭或工作壓力的人,也有比較高的機率得到厭食症或神經性暴食症。

我記得還在國小時,就有很多關於厭食症的介紹防治,當時還有看過相關的紀錄片。紀錄片主角,都是模特兒等明星為主。媒體對於纖細身材的追捧,讓大眾產生「瘦即是美」的審美觀念,模特兒在高度競爭的業界,也被這種觀念給禁錮,拼命地追求瘦身的方法,深怕身材一走樣就會被淘汰。但過度關注身材的結果,就是導致最終罹患厭食症等飲食障礙的主因。社群媒體的普及,更把這種現象延伸到普羅大眾,導致現在即使是一般人,也可能會深受飲食障礙所苦。

片岡凜(圖片來源:リエゾン官方 Twitter)

片岡凜(圖片來源:リエゾン官方 Twitter)

EP5

國小六年級的足立茜,媽媽因為腦中風導致半身不遂。茜每天都要花很多時間照顧媽媽的生活起居,從煮飯、洗衣、打掃,到幫媽媽從床上起身,和陪媽媽去醫院復健。在不知不覺中承擔越來越多義務,導致不僅無法好好去上學,體力也到了極限。看到這種情形的向山和樹(栗山千明 飾)心裡師,不禁感同身受。原來向山年輕時,也因為母親生病,而成了「青年照護者」。

長照這個議題很常被提起,青年照護者就比較少聽到了。不過根據戲裡面的數字,每15人(網路上其他資料寫20人)就有一個人可以被定義為「青年照護者」,可見這個情況不罕見。雖然兩者本質上都是照護的工作,受到社會上的關注程度確有很大的不同。

劇中有一段向山和佐山說的話,令我印象深刻。

「『你一定很能幹,沒問題的』,周圍的人都會說些不負責任的話,但大人不會發現這樣是在給孩子壓力。」

有些雞湯的話語,看似在給別人打氣,卻反而造成別人心裡的重擔。

照護,一直都是現代國家的遇到一大社會問題。不管是老年的長照,還是失能者的照護,對於一般的家庭來說,在經濟負擔、身體勞力、還有身心精神都有很大的挑戰。但是社會福利也是有所極限,不論怎樣的制度,都會有無法觸及的地方。我也想不到什麼解決方法,只能期待科技進步,能夠至少減輕人們體力上的負擔。

這集播出了好久後才寫好這篇,在此謝罪🙇,有時候就是想寫又寫不出來🤦

#古川凛 #松本穗香 #栗山千明(圖片來源:リエゾン官方 Twitter)

#古川凛 #松本穗香 #栗山千明(圖片來源:リエゾン官方 Twitter)

EP6

優太來自一個繼親家庭,優太是爸爸的親生兒子,媽媽春香則是爸爸的再婚對象,同時,優太還有一位來自媽媽前段婚姻的妹妹美櫻。

儘管家裡氣氛看似平靜,父母也盡力地愛自己和彼此的小孩,但春香深知年幼的優太不會那麼容易接受自己成為新的「媽媽」,因此不斷強迫自己在家中扮演好媽媽角色,但是年幼的悠太並不領情,無形中也累積了不少壓力。

繼親家庭作為「家庭」,很容易讓社會對它們有與一般家庭相同的要求,然而這樣的期待卻忽略了繼親家庭背後複雜的家庭結構與人際關係。根據《繼親家庭的轉機與挑戰》一文,繼親家庭中的孩子,容易因為對原生家庭有歸屬感,產生對原本的父、母的「忠心」,讓他們產生喜歡上繼父、母的話就等同於「背叛」的感覺。還有當爆發爭執時,很容易參雜「你的孩子」、「我的孩子」、「我們的孩子」等概念,讓培養親密關係難上加難。

優太同時患有書寫障礙(Dysgraphia)但卻在學校被老師當作不認真學習;因為不會寫字被同學嘲笑,和同學大打出手。這讓春香感到加倍的自責,認為自己沒有盡到一個母親的責任。

書寫障礙是一種特殊學性障礙症(SLD, Specific Learning Disorder)。影響手寫字的能力,也會影響寫作文章的連貫性。除了寫出難以閱讀的字之外,也更傾向於使用錯誤的詞語來表達他們想要傳達的訊息。基本上並沒有什麼藥物可以治療,但能夠透過特殊教育與陪伴,來漸漸克服困境。用劇中的說法,一樣是認識患者獨特的「凹凸」,來形成適合他們戰鬥的方法。現在也可以藉助科技工具,來克服障礙,劇中優太在利用平板電腦來學習之後,寫字方面就有顯著的進步。

不管是繼親家庭,還是學習障礙,我覺得對旁人來說,最大的問題是「不理解」。劇中的學校老師起初以優太單獨使用平板會導致他在學校被霸凌為由拒絕讓他使用平板電腦來學習,就挺令人傻眼。難道教育同儕們尊重不一樣的人不也是教育很重要的一環嗎?更何況現代社會3C工具早已不可或缺,提早學會善用這些工具,總比一味地抗拒來得好。對於繼親家庭的孩子,社會也不應該直接預設它們與一般的家庭無異才是。

春香(#山田真歩)&優太(#石塚陸翔)&美桜(#磯村アメリ)(圖片來源:リエゾン官方 Twitter)

春香(#山田真歩)&優太(#石塚陸翔)&美桜(#磯村アメリ)(圖片來源:リエゾン官方 Twitter)

EP7

佐山同父異母的弟弟突然來訪,因為佐山的父親希望他回去家族醫院開設兒童心理部門,但是佐山醫師長期與父親感情不佳,又想要守護叔母留給自己的診所,對於回到家族醫院十分抗拒。

這集共有兩組病人,一位是妻子交通事故去世後,單獨撫養兩名小孩的單親爸爸丸山浩之,其女兒優實還患有ASD跟輕度智能障礙。另外一位是在職場被冷落而罹患恐慌症的紺野美樹。

丸山因為有喪妻之痛,再加上女兒的狀況,所以照顧起來非常辛苦,常常擔心女兒的狀況。兒女們對於母親的橫死,到底是什麼心情,也令他捉摸不定。因為孩子表面上看起來都沒有什麼異狀,卻好似在壓抑內心的痛苦一樣。在佐三醫生的建議下,丸山決定帶著一家子,來參加診所「兒童悲傷關懷」的活動。這裡有著和他們家有類似情況的家人們,透過分享與對話,來撫平彼此的傷痛。

美樹原本是優秀的田徑選手,卻因為腳傷無法再比賽。原本因為他是田徑選手而僱用她的公司,也把她流放到倉庫接電話的閒缺,不開除她,等著讓她自己辭職(好恐怖的日本公司文化)。抑鬱的美樹也因此得了恐慌症。

恐慌症發作時會感到極度焦慮,生理上導致心悸、心跳加速、大量冒汗、胸悶胸部不適,甚至害怕自己即將死去等。恐慌症大部分是可以治療的,就像戲裡佐山醫師對美樹說,首先就是要認知到,「恐慌症是不會致死的」這件事。後續治療也可透過藥物及心理治療同時進行的方式來緩解症狀。只要與專業的醫療團隊共同擬定治療計劃,治療過後都有非常顯著的效果。美樹的情況,其實只是須要有人能夠陪自己聊聊天,有人可以了解她的痛苦,就可以緩解不少症狀。

#南沢奈央(美樹),#松本穗香(圖片來源:リエゾン官方 Twitter)

#南沢奈央(美樹),#松本穗香(圖片來源:リエゾン官方 Twitter)

EP8

丸山的女兒走丟了,原來優實是覺得媽媽過世變成幽靈了,所以想到遊樂園的鬼屋去找媽媽。在佐山醫師的建議下,丸山決定帶著兩個小孩到遊樂園去,並藉著這個機會試著與小孩們溝通媽媽的事,試著解開自己與他們之間的心結。另一方面,佐山醫師的父親親自到診所來訪,嘗試說服佐山關閉診所,回到家族醫院擔任新設的兒童身心科主任。可是佐山醫師仍然不願意。

「大規模的醫院,講求的是診察效率,雖然診察時間很短,但相對的可以為更多的患者診斷;而想要醫生好好聽他說的人,就比較適合我們這種能靈活調整診察時間的診所,說到底,患者兩者都需要。」

對於佐山醫生來說,診所不僅是叔母留下來的一間屋子而已,更是為了治癒發展障礙孩子們的珍貴遺志。即便診所的經營困難,仍然不願意放棄這個理想。

志保在佐山診所的實習也到了一個階段,可是志保對於未來是否可以成為獨當一面的兒童精神科醫師仍然沒有自信,因此希望可以繼續待在診所學習。可是佐山醫師認為,志保在認識了自己的「凹凸」後已經找到自己的戰鬥方式,因此安排志保到佐山醫院實習。志保再度背起厚重的背包邁向全新的挑戰。但是佐山醫師的診所永遠都在,這裡還有著小時候與里惠醫師的回憶。

自己是為了志保醫師才開始追這部戲的,每次看到松本穗香在戲裡面耍萌就覺得心花怒放,但在過程中也學到不少發展障礙的知識,讓自己對於過動、ADHD 這些常常聽到名詞有更多的認識,十分推薦大家收看。

志保醫師(松本穗香)、佐山醫師(山崎育三郎)(圖片來源:リエゾン官方 Twitter)

志保醫師(松本穗香)、佐山醫師(山崎育三郎)(圖片來源:リエゾン官方 Twitter)

Reference

  1. リエゾン官方 Twitter
  2. リエゾン官網
  3. KKTV通往內心的橋 -兒童心理診所_線上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oeyの筆記
6會員
9內容數
一個興趣廣泛的個人部落格,可能有影劇心得、新聞評論、旅遊紀錄。
Joeyの筆記的其他內容
2023/04/03
《喂!帥哥》描述一個有三個女兒的家庭,在女兒們相繼在感情路上顛玻時,爸爸想為女兒挺身而出,卻往往變成在說教的故事。伊藤源太郎就像很多老爸一樣,工作有成就,家庭和樂,但是喜歡碎碎念;媽媽千鶴精明持家,雖然永遠擺著撲克臉,卻是父親與女兒之間的潤滑劑;大女兒由香,不斷輾轉跟不同的男人交往…。
Thumbnail
2023/04/03
《喂!帥哥》描述一個有三個女兒的家庭,在女兒們相繼在感情路上顛玻時,爸爸想為女兒挺身而出,卻往往變成在說教的故事。伊藤源太郎就像很多老爸一樣,工作有成就,家庭和樂,但是喜歡碎碎念;媽媽千鶴精明持家,雖然永遠擺著撲克臉,卻是父親與女兒之間的潤滑劑;大女兒由香,不斷輾轉跟不同的男人交往…。
Thumbnail
2023/03/31
日劇《要是說了100萬次就好了》是一部結合愛情、懸疑和奇幻元素的作品,由井上真央、佐藤健和松山研一 等人主演。美髮師相馬悠依(井上真央 飾)與青梅竹馬鳥野直木(佐藤健 飾)時隔20年重逢並墜入愛河,卻在直木準備求婚時發生意外,直木失蹤並變成只有刑警魚住讓(松山研一 飾)能看見的幽靈…
Thumbnail
2023/03/31
日劇《要是說了100萬次就好了》是一部結合愛情、懸疑和奇幻元素的作品,由井上真央、佐藤健和松山研一 等人主演。美髮師相馬悠依(井上真央 飾)與青梅竹馬鳥野直木(佐藤健 飾)時隔20年重逢並墜入愛河,卻在直木準備求婚時發生意外,直木失蹤並變成只有刑警魚住讓(松山研一 飾)能看見的幽靈…
Thumbnail
2023/01/23
門脇麥主演的《逆轉交響樂團》(リバーサルオーケストラ),最近在 KKTV 上面獨家跟播。日劇久違地以古典音樂為主題,當然配樂也是滿滿的古典音樂。本篇文章將《逆轉交響樂團》裡出現的好聽古典配樂整理出來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3/01/23
門脇麥主演的《逆轉交響樂團》(リバーサルオーケストラ),最近在 KKTV 上面獨家跟播。日劇久違地以古典音樂為主題,當然配樂也是滿滿的古典音樂。本篇文章將《逆轉交響樂團》裡出現的好聽古典配樂整理出來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們可以在影像裡,看見一名典型的ADHD小孩與其親屬、同儕和師長之間的互動,是屢屢挫敗的。母親的無能為力和逐漸放棄,校方的刻意迴避和視若無睹,都在在展示了ADHD被污名的現況。一場家長協調會,彷彿只是走個行政流程,問題根本懸而未解。
Thumbnail
我們可以在影像裡,看見一名典型的ADHD小孩與其親屬、同儕和師長之間的互動,是屢屢挫敗的。母親的無能為力和逐漸放棄,校方的刻意迴避和視若無睹,都在在展示了ADHD被污名的現況。一場家長協調會,彷彿只是走個行政流程,問題根本懸而未解。
Thumbnail
2023年冬季日劇很期待的是《通往內心的橋ー兒童心理診所》,醫療劇少見以「兒童心理發展」主題,讓"愛說教"的日本戲劇來表述,真的是再適合不過的了! 這是一部由漫畫改編的戲劇,日本職人劇就是會找專業人員來監修劇情;一開頭就直接切入最常見的三種兒童發展障礙...
Thumbnail
2023年冬季日劇很期待的是《通往內心的橋ー兒童心理診所》,醫療劇少見以「兒童心理發展」主題,讓"愛說教"的日本戲劇來表述,真的是再適合不過的了! 這是一部由漫畫改編的戲劇,日本職人劇就是會找專業人員來監修劇情;一開頭就直接切入最常見的三種兒童發展障礙...
Thumbnail
在前陣子地球媽媽戰隊裡的地球媽媽提到有這部漫畫及日劇時,我開心的買了電子版的漫畫並看完了第一集,然後也追了日劇,一直到前天我看完了僅僅八集的影集《通往內心的橋》。 這部劇特別的地方除了角色都為身心障礙者,如自閉特質的兒童身心科醫師男主角、ADHD特質的實習醫師女主角,甚至是本身在兒時是青少年照顧
Thumbnail
在前陣子地球媽媽戰隊裡的地球媽媽提到有這部漫畫及日劇時,我開心的買了電子版的漫畫並看完了第一集,然後也追了日劇,一直到前天我看完了僅僅八集的影集《通往內心的橋》。 這部劇特別的地方除了角色都為身心障礙者,如自閉特質的兒童身心科醫師男主角、ADHD特質的實習醫師女主角,甚至是本身在兒時是青少年照顧
Thumbnail
【書籍分享】-從兒童精神醫學理解發展遲緩孩子的內心世界 整 體 評 分:★★★★☆ 由兒童精神醫學的觀點來說明遲緩兒 第一部的內容主要說明精神醫學、理論 讓讀者先了解概念,再由概念去理解遲緩兒
Thumbnail
【書籍分享】-從兒童精神醫學理解發展遲緩孩子的內心世界 整 體 評 分:★★★★☆ 由兒童精神醫學的觀點來說明遲緩兒 第一部的內容主要說明精神醫學、理論 讓讀者先了解概念,再由概念去理解遲緩兒
Thumbnail
兒童精神科醫生佐山卓(山崎育三郎 飾),經營一間座落於郊外的精神科診所,專門診斷各種兒童的精神狀況。實習醫生遠野志保(松本穗香 飾)是一個對小孩溫柔有耐心,但自己的生活能力七凌八落,常常冒失犯錯的人。一日志保在醫院犯了錯,迷迷糊糊的來到的佐山醫師的診所…。
Thumbnail
兒童精神科醫生佐山卓(山崎育三郎 飾),經營一間座落於郊外的精神科診所,專門診斷各種兒童的精神狀況。實習醫生遠野志保(松本穗香 飾)是一個對小孩溫柔有耐心,但自己的生活能力七凌八落,常常冒失犯錯的人。一日志保在醫院犯了錯,迷迷糊糊的來到的佐山醫師的診所…。
Thumbnail
故事的核心,是人如何難以被他人理解。整部故事的真意是:要能理解別人的處境,只有將心比心還不夠。
Thumbnail
故事的核心,是人如何難以被他人理解。整部故事的真意是:要能理解別人的處境,只有將心比心還不夠。
Thumbnail
新堂醫生的角色設定,不刻意強調其存在的遺世獨立,而是以相同的純真傾聽病童的煩惱,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孩子的語言,彷彿提供心靈庇護般來安置悲傷,也緩解與病魔纏鬥的苦痛。每集的高潮總落在所有情緒枷鎖被釋放的瞬間,無論是孩子的秘密,或是父母的悔恨,都成功喚起內心共鳴讓觀眾跟著掉淚。
Thumbnail
新堂醫生的角色設定,不刻意強調其存在的遺世獨立,而是以相同的純真傾聽病童的煩惱,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孩子的語言,彷彿提供心靈庇護般來安置悲傷,也緩解與病魔纏鬥的苦痛。每集的高潮總落在所有情緒枷鎖被釋放的瞬間,無論是孩子的秘密,或是父母的悔恨,都成功喚起內心共鳴讓觀眾跟著掉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