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絕對是臺灣人近年來最有感的幾件事之一,物價一去不復返,薪水漲幅幅度永遠趕不上物價。
2022年出版的這本《通膨求生》,由被譽為「韓國最了解聯準會的財經專家」吳建泳所寫,共分為三部、12章,三部包含「高物價、低薪資,經濟怎麼影響你的人生?」、「強勢回歸的通膨時代」、「挺過大通膨時代」等。書中有相當多篇幅講述通膨的歷史與現在,以及通膨為什麼在形成問題,因為是去年出版的書,也因此提到因防範新冠肺炎疫情所推出的量化寬鬆、紓困等措施對經濟造成的影響,所以閱讀起來相當有感。
通膨一定不好嗎?
書中提到美國聯準會過去對於通膨抱持輕鬆的態度,導致通膨巨獸難以控制。不過通膨並不完全是壞事,以消費者的立場,絕對是希望能夠通貨緊縮(代表物價下跌);從整體經濟來看,通貨緊縮會導致消費者預期物價下跌,因而選擇慢慢購買,造成消費行為減少,然後在企業獲利減少下,自然選擇減少僱用人力,進而使就業機會減少,進入惡性循環。所以,各國央行都偏好每年維持2%通膨。
書中提到,美國聯準會有兩大目標,一是經濟成長極大化,二是物價穩定。通常當成長力道強勁時,通膨也會比較明顯,這時可以祭出升息等手段,讓經濟成長降溫並穩定通膨,反之則反。
打擊通膨與經濟成長的兩難
問題來了,如果持續通膨,經濟成長卻是趨緩,那要升息還是降息,就得看聯準會判斷當前的通膨是一時的還是長久的,又或是要先解決通膨問題還是經濟成長的問題,來看要採取哪種手段,現階段聯準會選擇升息,顯示要先打擊通膨。
面對通膨該怎麼辦?
而對我們來說,要在通膨下求生,就要知道當前大環境狀況,做出相對的應對,才能最大限度趨吉避凶。有關如何在通膨時代下求生存,作者提出幾個看法:
一、雞蛋不要放同一個籃子
作者舉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與金價暴漲、2007的金磚四國、2000年的網路泡沫等例子,告訴我們那些在當下看起來最保險的投資標的,並不是堅不可摧的。另外在通膨時代投資原物料雖然會有不錯的效果,不過卻會導致原物料飆漲,加劇通膨產生,也不是好事。
二、無聊的投資策略最安全
不要集中投資的道理大家都知道,那...我不要只買股票,也買債券總可以了吧?關於這點,作者舉了土耳其為例,說明如果你買了土耳其股票與債券,看似有避險的效果,一旦外資認為土耳其有風險,是會同時拋售股票與債券的,所以只買股票與債券也無法達到避險的效果。
作者提出四大分散策略:一、把資金分散投資在股票、債券、原物料等資產,放大分散效果。二、依照地區、產業、股票分散,比如先進國家、美國、國內的股票、債券,生技、消費等不同產業。三、貨幣的分散,比如適時持有相對安全的資產-美元(開設美元帳戶買美股ETF)。第四是時間分散。
如何佈局未來?
作者依成長與物價分成四大經濟情境,現在的我們處於「高成長、高物價」、「低成長、高物價」的某個位置,在高物價的狀況下,要避免投資較為弱勢的債券,把通膨較為強勢的原物料放進投資組合,股票部分則以價值股為中心,或是較能對抗通膨的美國大型股。
至於未來,作者樂觀認為高物價的狀況還是會獲得改善,可能會走向「高成長、低物價」、「低成長、低物價」的某個位置,「高成長、低物價」是大家最為樂見的,如果不幸出現「低成長、低物價」的狀況,作者認為,考量到這這個狀況,現在可以現在先小量適時持有黃金、債券等低物價較為吃香的投資物件,讓自己可以藉此保有對這些物件的敏銳度,以便未來能夠掌握脈動,即時轉換投資標的。
西恩後見
《通膨求生》這本書不僅講述通膨的歷史,因為出版的時間很新,所以也包含這幾年來疫情期間的經濟狀況,非常貼近生活。另外也會適時引用小漫畫與深入淺出的舉例,讓讀者不至於陷入財經的專業術語中。
作者在書中不斷告訴告訴大家一個觀念,不要認為現在狀況是不可逆的,正如過往許多被大家認堅不可摧的投資標的,最後也都崩盤過一樣,處於這樣的變動時代,我們更要懂的大方向往哪邊走,懂得順應潮流。
最後有關作者提到分散的部分,西恩雖然覺得分散的概念雖然很好,但是以一般人的資金狀況來說,要能夠做到如此的分散似乎是有點困難(可能分到的每個項目資金都很少),但是,西恩還是身體力行,買了美金定期定額投入美股,而不是重壓台股,至少,最低限度實現了作者提到的四大分散策略,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同,找適合自己的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