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演練過「最糟糕情況」嗎?沒有,就是危險本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陣子讀《把時間當作朋友》,作者李笑來分享一個俄國特工年科靠著蹲下,躲過追殺的故事。

書中提到,有位俄國特工年科同志有一次被一群美國特工追殺,手中的左輪手槍裡已經沒有子彈,他只能邊跑,邊想辦法擺脫厄運,當他衝下一段長長的大理石臺階時,竟然做出一個常人無法想像的動作——止步蹲了下來。

在那短短幾秒鐘裡,由於高度與視角的關係,追趕他的特工無法用槍射中他;他也因此爭取到了寶貴的七、八秒時間,得以從口袋中拿出子彈,重新裝入左輪手槍,隨即開火,使得追擊的特工們慌忙尋找掩體自保,而他也最終成功逃脫。

看到這個故事,我馬上聯想到另一個《逆思維》提到美國消防員遭遇森林大火的故事。在救火不成,反而快被森林大火吞噬的狀況下,有一位消防員反而做了「放火」的違反常識動作,被同伴認為瘋了,最後這位消防員靠趴在被自己剛剛那把火燒掉,寸草不生的地上呼吸空氣而躲過一劫。

另外,有幾位消防員如果能夠及時把自己身上笨重的消防裝備丟掉,全力逃跑的話,也是有可能生還,但作為消防員的職責,讓他們下意識沒做出違反常態,卻可以保命的動作。

這兩則真實案例的極限逃生故事,都有發人省思的共通點:「關鍵時刻的反直覺行動,造成生死的分水嶺。」

raw-image

反直覺,卻最有效

無論是年科在飛奔中突然蹲下,還是消防員在火場中點燃自己身邊的雜草,這些舉動都是「反常識」的。正常人遇到子彈用盡時會逃得更快,而非停下來裝子彈;正常人遇到大火時會逃,沒人會「再放火」。但正是這些不合邏輯、違反本能的動作,救了他們的命。

年科的行動背後,是對地形與視角的極致運用;他早已在訓練中設想過各種極端場景,蹲下這個動作雖然看似突如其來,卻是經年演練下的本能反應。消防員的做法則是科學的體現——烈焰吞噬一切時,唯一的避難所,是已經被火燒過、無可燃物可燒的地方。

這種「逆思維」正是我們常被忽略的求生智慧。它不靠直覺,而是來自長期累積的經驗、觀察與對風險的精密計算。

預設劇本反成阻礙

在消防員的案例中,有幾位本可生還者,最終罹難的原因竟然是「無法捨棄裝備」。裝備對消防員而言,是職責的象徵,也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但在那場火災中,它成為拖垮生機的負擔。

我們的大腦慣於遵循熟悉劇本,導致在壓力下,無法拋棄過去認知。

而在「逃跑=往前衝」本能下,年科同志打破了預設劇本,選擇蹲下這一動作,不但讓敵人措手不及,也讓他自己脫離危險。如果他只憑「直覺逃命」,反而會命喪槍下。

這反映出一個重要現實:面對極端情境時,真正阻礙我們的,往往不是環境或敵人,而是我們內心的「常規思維」。更恐怖的是,邏輯反而可能成為限制。我們慣性地追求「合理選項」,卻忽略了:「在極端情況中,合理選項未必存在。」如果我們不學會在關鍵時刻跳脫預設的行動框架,就可能錯過唯一的生機。 

反直覺不是一時衝動,而是來自長期訓練與心理建構

年科事後回憶,表示自己之所以能夠在危急時刻做出那樣令人震驚的動作,是因為早已設想過無數種逃亡時可能遭遇的突發狀況,並演練解圍作為,任何動作,只要演練到一定次數,就能準確完成,甚至是在極度緊張、危險的情況下。

而李笑來也說,很多人之所以做事半途而廢、不了了之,根本原因就在於從未想過要替自己設計一個清晰的「驗收機制」。最基本的驗收,是針對最終成果的檢核;而有經驗的人,甚至會在行動之前,先設定每個階段的驗收標準,以此反覆演練,修正步驟,確保關鍵時刻能夠如預期發揮實力。

有時候,你必須選擇看似瘋狂的選項,比如停下、放棄、甚至反向操作。而這類選項,平時很少練習,只有真正理解「逆思維」的人,才能在那一瞬間毫不猶豫地選擇它。

如果曾經在腦中練習過「最糟情況下該怎麼辦」,那麼等到真實發生時,你的直覺反應才有可能是正確的。這是一種「有意識地訓練潛意識」的策略,將理性內化為直覺,讓人在極限壓力中也能冷靜作出正確判斷。


想要練習這種逆思維的能力嗎?明天開始上廁所大號時,不妨先演練地震的場景,這樣真的發生時,你就能成為第一個褲子包著大便衝出門的人,而非慣性夾斷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滾石西恩的沙龍
103會員
167內容數
閱讀面向會包含時間管理、工作效率、習慣強化、閱讀寫作技巧與人際關係等面向,並希望整理不同作者的觀點,內化成自己的想法,打造適合自己的系統。如果這也是你(妳)追求的目標,歡迎一起加入。
滾石西恩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不知道看這篇文章的你是幾歲?如果你已經40歲,認知哪些能力正在改變,對於開啟第二人生會很有幫助;如果還沒40歲,先做好準備也不錯 《重啟人生:一個哈佛教授的生命領悟,給你把餘生過好的簡單建議》在開頭用很多數據說明,不論從事何種高技能職業,幾乎都會在40歲到50歲出頭開始走向衰退。 更糟的是,職涯
Thumbnail
2025/04/23
不知道看這篇文章的你是幾歲?如果你已經40歲,認知哪些能力正在改變,對於開啟第二人生會很有幫助;如果還沒40歲,先做好準備也不錯 《重啟人生:一個哈佛教授的生命領悟,給你把餘生過好的簡單建議》在開頭用很多數據說明,不論從事何種高技能職業,幾乎都會在40歲到50歲出頭開始走向衰退。 更糟的是,職涯
Thumbnail
2025/04/21
當大家都投入Podcast,你心想著:「很多人都在做Podcast了,我現在再跟進,不可能會成功吧?」 《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作者用行動告訴你:可以,只要找對方法。 因為(當時)市場上沒有人做日更的Podcast,儘管有許多專家告訴作者不可能,也不建議做日更Podcast,不過作者認為這是他的
Thumbnail
2025/04/21
當大家都投入Podcast,你心想著:「很多人都在做Podcast了,我現在再跟進,不可能會成功吧?」 《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作者用行動告訴你:可以,只要找對方法。 因為(當時)市場上沒有人做日更的Podcast,儘管有許多專家告訴作者不可能,也不建議做日更Podcast,不過作者認為這是他的
Thumbnail
2025/04/18
在一個寒冷冬天,你看到鄰居頂著寒風,提著一大袋寶特瓶去資源回收中心,對於他落實環保的精神,你深感敬佩。 同樣的場景,只是多加了一個條件:回收一個寶特瓶可以換一塊錢。此時,你不再敬佩他的環保精神,而是心想:「為了這幾塊錢,有必要嗎?」在這例子裡,加了「錢」的誘因後,就一切都變了調,不僅你對鄰居的看法
Thumbnail
2025/04/18
在一個寒冷冬天,你看到鄰居頂著寒風,提著一大袋寶特瓶去資源回收中心,對於他落實環保的精神,你深感敬佩。 同樣的場景,只是多加了一個條件:回收一個寶特瓶可以換一塊錢。此時,你不再敬佩他的環保精神,而是心想:「為了這幾塊錢,有必要嗎?」在這例子裡,加了「錢」的誘因後,就一切都變了調,不僅你對鄰居的看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每到週末一個接一個的深坑就報到,我華麗轉身避過了一個,奮力跳躍再躲一個,往前撲過另一個,站起身時往前踩一步立馬掉落進了最後一個。
Thumbnail
每到週末一個接一個的深坑就報到,我華麗轉身避過了一個,奮力跳躍再躲一個,往前撲過另一個,站起身時往前踩一步立馬掉落進了最後一個。
Thumbnail
面對困境雖然不等同直面死亡的恐懼和無助,但是感受逼近死亡般的生存危機,會導致我們很難看到轉機的關鍵。究竟,那不容易的點是什麼呢?
Thumbnail
面對困境雖然不等同直面死亡的恐懼和無助,但是感受逼近死亡般的生存危機,會導致我們很難看到轉機的關鍵。究竟,那不容易的點是什麼呢?
Thumbnail
敘述一位男子不斷前行卻迷失人生方向的故事,他遭遇許多拉力,包括心智、家庭和負擔。最後,他在年老後找回了原本的理想,但理想也僅是一瞬間的曇花一現。
Thumbnail
敘述一位男子不斷前行卻迷失人生方向的故事,他遭遇許多拉力,包括心智、家庭和負擔。最後,他在年老後找回了原本的理想,但理想也僅是一瞬間的曇花一現。
Thumbnail
「碰!碰!」 槍聲響起,我迅速拿槍轉身回擊。 左腿血流不止,碧紅沿著肌膚淌下,滴在地上成了一滴滴鮮豔的紅花。
Thumbnail
「碰!碰!」 槍聲響起,我迅速拿槍轉身回擊。 左腿血流不止,碧紅沿著肌膚淌下,滴在地上成了一滴滴鮮豔的紅花。
Thumbnail
意外,他不會提前給個貼心提醒, 猝不及防的就被後面那隻手給陷害了,懸崖下的景色如何,我也是被迫一探。
Thumbnail
意外,他不會提前給個貼心提醒, 猝不及防的就被後面那隻手給陷害了,懸崖下的景色如何,我也是被迫一探。
Thumbnail
路跑的我們,遇見了窮凶極惡的怪物,在一個措手不及的狀況下,我掉進去了從未見過的世界裡,我的身體,究竟出現了什麼改變⋯⋯
Thumbnail
路跑的我們,遇見了窮凶極惡的怪物,在一個措手不及的狀況下,我掉進去了從未見過的世界裡,我的身體,究竟出現了什麼改變⋯⋯
Thumbnail
我們都一樣——在某一刻看不見了。我們的眼睛變成了裝飾品,變成了冰冷的機器。他有他的生存方式,我也有我的。
Thumbnail
我們都一樣——在某一刻看不見了。我們的眼睛變成了裝飾品,變成了冰冷的機器。他有他的生存方式,我也有我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