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裡的痛苦死亡可以解脫?

心裡的痛苦死亡可以解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肉體的痛苦,心裡的痛苦哪個比較痛苦?

有人說肉體的死亡就是解脫,但其實我們的肉體是會老死會消失,但我們的精神不會,所以其實死亡不會解脫,只會讓我們失去肉體而已。

所以肉體的痛苦是暫時的,但心靈的痛苦是不被解決就不會消失的。

什麼東西組成我們的肉體,我們能形成生命就是一件奇蹟,因為我們的念力、記憶、各種能量讓所有構成我們的物質聚集成為一個人。

有些人問,人工智能最後會演化成人類嗎?那是不可能的,因為人工智能也是一種物質,無論被塞了多少的物質,終究他不會有靈魂,也就不會成為人類。

人類一直在害怕許多事情,覺得自己可能會被取代,但其實我們不會被取代,畢竟我們每個人如此的不一樣,我們其實就是宇宙的各種可能性的具象化,所以強行要做出跟我們一樣的「人」那是很困難的,或許可以複製基因,但終究我們會因為後天成長背景不同受到改變,會成長成為不一樣的人。看雙胞胎就知道了,外貌即使一摸一樣,長大之後也會演變出不同的模樣、性格。

我們很怕死亡的同時,卻也以為肉體的消失可以帶給我們解脫。這種觀念到底是誰宣揚出來的呢?

如果死亡可以解脫,那我們為何懼怕死亡?

懼怕的原因是因為我們珍惜我們的肉體,想要解脫是因為內心的痛苦,那不是應該要解決內心而不是肉體嗎?

肉體被消失,心裡的痛苦也還在,這樣的簡單邏輯,居然被許多人誤解,會不會是因為太多「編劇」為了求「悲壯」效果,讓許多人誤以為身體的拋棄等於心靈的解脫?

如果我們一直都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永遠都在心靈痛苦的時候傷害我們的肉體,那麼我們只會把事情變得更複雜,不是只有心靈受傷,肉體也受到無辜波及。

avatar-img
Mizuna的沙龍
17會員
93內容數
人生探尋,目標與意義,生活中的一些想法,自己試了覺得好像是這麼一回事,可以分享,可以談談,可以隨意聊聊,發現生活,發現人生不同的觀點,跳脫原本的思考框架,找到快樂與幸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Mizun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嘗試過了才知道自己喜不喜歡,許多事情都是這樣,越是沒有做過的,越覺得自己可能有興趣,自己不曾擁有過的,好像特別想要。 但真的獲得了,嘗試了以後就發現自己好像也沒那麼喜歡,好像也沒那麼特別,不如當初一直放在心上的白月光、朱砂痣那麼美好。 是否我們都在這種循環當中呢?無論是興趣、工作、學習,哪一種都好像
曾經小時候我問過我母親:「我們在失去親近的人的時候會感到傷心,既然如此,是不是不要跟其他人產生更深的情感,自然就不會受傷了不是嗎?」 我記得那時候我母親回答道:「但我們也從當中獲得愛不是嗎?所以之後才會很痛。」 一直以來我都在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似乎最近有點找到了。 會讓我們痛的原因不是在於愛別人,
昨天「終於」是一天沒有寫文章,斷掉了從2、3個月前開始持續每天一篇文章的「習慣」。 中間其實也有掙扎過,自己是不是應該還是寫一下比較好,但想想又覺得,當初是為什麼要設定自己一天寫一篇文章呢?是為了什麼目的?如果只是為了寫文章而寫,是不是失去了本來的初衷? 除了想這些問題之外,也想到了人生當中的各種無
服務業的存在有些人說是帶來了刁民,也有人說服務業總是把顧客當成是神是不對的,許多人對於服務業的誕生有許多不同想法。 確實服務業帶來的是服務,服務內容也絕對與「人」相關,也因此總是在面對「人」的問題。 「人」是很複雜的,所以容易造成誤會,判斷錯誤。 有時候我們可以同理他人,有時候我們不行,有時天氣好心
人世間有許多令人難受的事情,有時候我們覺得很痛苦,或者覺得這種事情怎麼會發生,它來得太快,完全沒有做好準備。 無論是疫情、戰爭、天災或其他的非人力可以抵擋的所有事情,我們的能做些什麼?比如最近發生土耳其大地震,比如說每日上演的內戰、國與國之間的戰爭,比如說各地上演的氣候異常的災禍。 還有或許也有人為
最近因為被人誤解,所以讓自己也陷入一種新的思考,用各種角度去思考到底要用什麼樣的狀態去面對誤解? 首先在誤解本身上,需要由雙方來構成,一個是誤解對方的人,一個是被誤解的人。 但光這件事情就可以再換個角度想,或許對方並沒有誤解自己,或許只是自己想太多,或者是,言者的意思沒有傳達清楚給聽見的人。如果是在
嘗試過了才知道自己喜不喜歡,許多事情都是這樣,越是沒有做過的,越覺得自己可能有興趣,自己不曾擁有過的,好像特別想要。 但真的獲得了,嘗試了以後就發現自己好像也沒那麼喜歡,好像也沒那麼特別,不如當初一直放在心上的白月光、朱砂痣那麼美好。 是否我們都在這種循環當中呢?無論是興趣、工作、學習,哪一種都好像
曾經小時候我問過我母親:「我們在失去親近的人的時候會感到傷心,既然如此,是不是不要跟其他人產生更深的情感,自然就不會受傷了不是嗎?」 我記得那時候我母親回答道:「但我們也從當中獲得愛不是嗎?所以之後才會很痛。」 一直以來我都在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似乎最近有點找到了。 會讓我們痛的原因不是在於愛別人,
昨天「終於」是一天沒有寫文章,斷掉了從2、3個月前開始持續每天一篇文章的「習慣」。 中間其實也有掙扎過,自己是不是應該還是寫一下比較好,但想想又覺得,當初是為什麼要設定自己一天寫一篇文章呢?是為了什麼目的?如果只是為了寫文章而寫,是不是失去了本來的初衷? 除了想這些問題之外,也想到了人生當中的各種無
服務業的存在有些人說是帶來了刁民,也有人說服務業總是把顧客當成是神是不對的,許多人對於服務業的誕生有許多不同想法。 確實服務業帶來的是服務,服務內容也絕對與「人」相關,也因此總是在面對「人」的問題。 「人」是很複雜的,所以容易造成誤會,判斷錯誤。 有時候我們可以同理他人,有時候我們不行,有時天氣好心
人世間有許多令人難受的事情,有時候我們覺得很痛苦,或者覺得這種事情怎麼會發生,它來得太快,完全沒有做好準備。 無論是疫情、戰爭、天災或其他的非人力可以抵擋的所有事情,我們的能做些什麼?比如最近發生土耳其大地震,比如說每日上演的內戰、國與國之間的戰爭,比如說各地上演的氣候異常的災禍。 還有或許也有人為
最近因為被人誤解,所以讓自己也陷入一種新的思考,用各種角度去思考到底要用什麼樣的狀態去面對誤解? 首先在誤解本身上,需要由雙方來構成,一個是誤解對方的人,一個是被誤解的人。 但光這件事情就可以再換個角度想,或許對方並沒有誤解自己,或許只是自己想太多,或者是,言者的意思沒有傳達清楚給聽見的人。如果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