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何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我們的心每天住在哪裡?

現代生活包羅萬象,許多人不斷切換生活的角色和頻道,執著於各種聲音,各種味道,以假為真,以無為有,以穢為淨。被自己的、別人的各種妄念,生活的、世界的各種假相迷惑,產生顛倒夢想。我們每個人雖然都只有一個「肉團心」,但是有情眾生生活在「妄念」裡,心住在「五欲六塵」裡。

心若有住就不安全、不穩定,色聲香味觸法都會變,聲音說了就沒有了,都不是你的。如果不入、不住、超越,要住在哪裡?住於「般若」,這是另外一個超越的世界。甚至在那一個世界裡,你一樣可以在色聲香味觸法裡感到自在,因為人在世間要生活,有家庭、有兒女,一樣可以有大修行,就如維摩詰居士「雖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

佛陀不是成佛了就不吃飯,成佛了就不要世界,他一樣要過世間的生活。佛陀一樣會生氣,也會罵人,不過他生氣、罵人跟一般人是不一樣的。如佛陀常訓誡弟子「不知苦惱、愚痴、非人」,我認為這就是罵人,但罵得很藝術、不刻薄。我們一生氣,情緒就有很大的波動,佛陀生氣是不住在情緒裡的。例如佛陀教訓羅睺羅,看起來很嚴肅,卻是出於度化,所以說不住在情緒裡,不受情緒擺布。

寵愛、權位、財富,固然帶來了生活表相的幸福或便利,也會成為生命的負累和羈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佛性、佛心,就是「實性」,真實的自性,也就是「真如佛性」。能夠安住身心,就不會被別人的一個眼神傷害,被別人的一句話利誘,乃至被貧富寵辱毀譽動搖了初衷,所以,想要找到安身立命的所在,要先能夠「無住生活」。

心無所住,需要用時間來修煉完成,但要時時警醒自覺,檢查自己的發心是染淨、是正偽,如同經典所言:「發心正,果必圓。」

心如虛空,應如所教住,即心不住著一處而住,從調伏柔順到安住如虛空,我有幾點安心之道,可以在生活中慢慢學習,如何和我們這顆心相處。

一、酷暑寒冬都美。

二、南北東西都好。

三、高低上下都妙。

四、人我界限都無。

—摘錄《成就的祕訣──金剛經》〈清淨自在的心〉


【延伸閱讀】

《成就的祕訣──金剛經》〈清淨自在的心〉

http://lnago.com/ADQA7

《講演集6 有情與心識》〈從心的動態到心的靜態〉

http://lnago.com/ADQ9R

人間最永恆的那顆星

http://www.bltv.tv/Masterhsingyun/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關心您~

avatar-img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沙龍
74會員
798內容數
勵志、激勵人心的正能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人生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人生最大的勝利,不是制敵,而是克己。
世間上沒有小人物,只要發大心,就是大人物; 世間上沒有大問題,只要虛其心,就沒大不了。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願》
善的一半,眼前雖然看似吃虧,最後必然會勝利。惡的一半,本來雖會佔些便宜,最後注定要失敗。—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道》
人生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人生最大的勝利,不是制敵,而是克己。
世間上沒有小人物,只要發大心,就是大人物; 世間上沒有大問題,只要虛其心,就沒大不了。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願》
善的一半,眼前雖然看似吃虧,最後必然會勝利。惡的一半,本來雖會佔些便宜,最後注定要失敗。—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