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迷惑,完美描繪了我的大半人生。
我自幼閱讀父親的藏書,種類林林總總,有當代作家的散文和小說,佛教的故事和禪門公案,厚重的古典小說傳記更不在話下。更何況,南非的中小學早早下課,我有近乎半日的時間需要打發,對一個孩子來說著實漫長,於是翱翔在書的世界裡成為我最愛的休閒。某些內容太過艱澀難解,我倒是無所謂,讀不懂就反覆多讀幾遍,當下不求甚解,時間一長,很多謎團在某些人生的關頭,自然就開朗了。
或許是閱讀的緣故,我看世界的角度有別於同年齡的孩子,對於人的苦難格外敏感。當其他孩子在操場上奔跑玩耍,我時常窩在房間的地板上苦思生死的課題。別人眼裡的一滴水,在我感受是一場風雨。我的心底長出了一座繁茂的森林,萬物在此欣欣向榮,外界的變動會影響整個生態圈的興衰存亡,這也造就我的多愁善感。
我還記得,九歲的某個夜裡,我在入睡之前想到了死亡。化為塵埃的虛無在傾刻間嚇著了我,我睡不著了,整夜不知所措。我試著喚醒父母,告知他們我內心的慌張,又怕打擾他們睡覺,於是獨自在走廊徘徊。直到天色微亮,樹上鳥鳴,我才累到躺回床上昏沉入睡。那次的經歷烙在我的腦海,至今難忘,那是我第一次深刻地思索生死,第一次用想像窺探死亡的背後,也是第一次真切地恐懼死亡。
歲月淡薄了死的恐懼,加深了生的惘然。我不知道該如何生,才能坦然面對人的終點。那份無知,我習慣用忙碌填補,避免留下太多空白,彷彿光是忙碌已經足以令我貧瘠的靈魂得以感到飽滿充盈,而人生的大哉問,反而不足掛齒了。
大學時期我選擇主修心理學,其餘時間選了一堆文學、哲學、藝術史的相關課程,課後更是參加劍道社,和一群年齡相仿的大學生手持竹劍在道場上揮灑著青春。我的行程滿額,每日上課社交,繁多的事項令我在表面上和一般正常的大學生沒有兩樣。
我選心理學,起初不過是朋友的玩笑話,他說,你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心理咖。我笑笑,並不否認,我對他人的苦痛過度敏感,我想療癒他人的心也同樣熾熱,協助他人,能舒緩我的不安與徬徨。我對醫科沒興趣,那不如選心理吧,我想。
會選心理學為主修,還有另外一個根生蒂固的緣由。我記得小學的心理測驗清晰指出我的獨善其身,說我適合不用面對他人的行業,尤其擅長面對文字和數字這種孤零零的工作。我的人生早早註定,寫作,或寫程式,擇一而棲。清高自傲的傾向隨著年紀遞增,在我身上明顯可見。高中時期我不太愛社交,尤其厭惡人多的地方,閉鎖的嚴重到我的父母一度懷疑我有自閉症。在美國讀大學的那幾年,我常常一天不說一句話,書和寫作是我唯一的需求,連食物也是可有可無。
我將心理學視為一種針對我人格的叛逆。不管是哪一門心理師,他需要頻繁與人相處,曠日廢時地用言語將人包圍。他關心的主軸是人,處理的是人,面對的同樣是人。我喜歡研讀人心,善於深掘剖析,偏偏不擅長與人打交道,心理學於當時的我再合適不過了。
至於文學、哲學、藝術史,純粹是為了滿足我對文化的嚮往,窺探由古至今的偉人是如何納受、領悟、甚至反覆地拆解和重構,以抽象的技法去詮釋和描繪,他們眼底的塵世人間。作為史學,內容讀起來不難,他們畢生的成就早已歸納成可讓學生理解的重點,難在他們於思想的高度,樹立在科學水準無法驗證,知識尚未普及的年代,令網路世代的我感到汗顏。
不久後,我罹患了躁鬱症,於是我一生中最無憂無慮的時光,疊上了我最崩潰不堪的日子。
憂鬱時,我下不了床,上不了課,沒有胃口,成天懨懨無神,無心於事。焦躁時,我一天僅睡三小時,精神抖擻吃不下飯,彷彿伸手可觸天,像一隻煩心的鼠原地繞圈圈,外表亢奮內裡疲乏。
自殺的衝動分分秒秒,我在火車月台上須抑制想要跳入軌道的衝動,做菜時不允自己拿菜刀切腹,身處高樓直想踏出邊界往下墜落。我將自己裹在棉被裡,不給自己犯錯的機會。
某日,我忽然醒覺,我的正常是虛偽,我的繁忙是敷衍,此時的我隨時隨刻都在面對我耗費大半人生迴避的議題,不管我想或不想,我已無處可躲了。倘若再不解謎,找不出生的緣由與死的無畏,前途將止於此。
然後,我花了八年時間,走出那片陰鬱的幽谷。我挪用死的恐懼,化作生的執著,改寫自身的苦難為救助他人的資糧。我懂得識別他人的難言之隱,不去強行標籤,只是在旁靜候對方傾訴,或是伴他釐清心意。
我擁有了一雙能夠扶持當年病中癲狂的我的堅強無惑的手臂,我成為我自己的貴人。
不過,真正勘破生死,又是最近的事了。
我將最新的領悟實踐於生活,以耐心和陪伴,盡力協助身邊的每一個人。為了立足於當地,我於舞文弄墨之際,學習經商之道。我學習當代行銷法,鑽研觀光獲利之道,思索一座城市的發展模式以及應列入參考的種種因素,甚而採訪各鄉鎮的意見領袖,欲寫一本融合經濟、文化、慈善、教育的在地學,為的就是能替每個人找到安身立命的方法。
這些作為看似充實,久了,反倒空虛。我像是一台機器,不斷汲取他人的資訊,經分析整理後,寫成一篇篇堪用的採訪,最後拼湊成一門專談在地的學問。文字的排列和重建,我做起來得心應手,幾乎無須動腦,然而外在的飽滿,凸顯了我內在的匱乏。我離成果越近,迷惘越深。我不太明白這些俗事對我到底有何用處,我覺得我在浪費人生,我離當初琉璃般淨白剔透的我似乎遙隔無數大山大海,我已經喪失初心了。
於是我決定開始修行,將我對佛教的認知,人生的感悟,化作靜坐時的課題。我坦然直視我的恐懼,我細細揣測死亡的模樣,觀想自身的肌膚和血肉一寸寸剝落,器官和骨架腐爛,整個人成灰消散,連意識也歸於虛無,直到無一物存在。
令我詫異的是,從頭到尾,我沒有一絲絲執著和恐懼。在零的虛無裡,我很放鬆,很自在,緊繃硬實的靈魂在此刻鬆弛輕軟,像是一席夏季的涼被,暖而不燥。
長年扣緊的死結,恍如不存在了。我好像做了一場漫長的夢,夢醒時,放不開的手自然鬆了。
我曾經不理解的佛教語彙和禪門公案一一迎刃而解,關於過去現在未來不可得,無所住而生其心,好雪片片不落別處,麻三斤,喫茶去,生住異滅,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空不異色、色不異空,宛如白淨的溪水,潺潺流過我的心頭。領悟後的我如同雲後的月,皎潔清亮,無有隱瞞。我大笑,原來佛經不曾騙人,原來真空即是妙有,原來涅槃無需死後,原來寂靜正在眼前。
我本無拘無束,迷惑皆由自尋,去除一念妄想,何來解脫可言。
那一刻,我明白,我的修行已經結束。
avatar-img
31會員
225內容數
一切由靜坐裡所得,化為文字,如漣漪向外圓擴,盼能在人海裡喚起一聲迴盪。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行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生與死,是人生大事,所有問題依它而生,所有解答亦指向它。
我是一朵畸了形的花,若不是長年綻放,就是花瓣緊鎖,或是一雙生了病的手,要不緊握成拳,要不鬆開成掌,總是鎖死在偏激的兩端,無法順應因緣,自在轉換。
放下了分別,才能見到事物的本來面目。 去除敘述上的偏差,抹掉描繪上的不足,沒有歧視和喜好,完完整整的,絲毫不缺的,真正的樣貌。
這長達十二年的緣分,源自於一盤不存在的,道地的義大利麵。
偶然回想,總覺得僅是不值一提的瑣碎小事,對別人不存意義,寫與不寫皆無差異,哪天隨身體腐朽煙消雲散,亦是無妨。
依照本來寫好的人生劇本,我現在人在美國的某一州,大約是冬季無雪,夏季無颶風的州吧。
生與死,是人生大事,所有問題依它而生,所有解答亦指向它。
我是一朵畸了形的花,若不是長年綻放,就是花瓣緊鎖,或是一雙生了病的手,要不緊握成拳,要不鬆開成掌,總是鎖死在偏激的兩端,無法順應因緣,自在轉換。
放下了分別,才能見到事物的本來面目。 去除敘述上的偏差,抹掉描繪上的不足,沒有歧視和喜好,完完整整的,絲毫不缺的,真正的樣貌。
這長達十二年的緣分,源自於一盤不存在的,道地的義大利麵。
偶然回想,總覺得僅是不值一提的瑣碎小事,對別人不存意義,寫與不寫皆無差異,哪天隨身體腐朽煙消雲散,亦是無妨。
依照本來寫好的人生劇本,我現在人在美國的某一州,大約是冬季無雪,夏季無颶風的州吧。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針對114學測國寫情意題「52赫茲鯨魚」,本文提供題型分析、取材策略及立意思考,幫助考生掌握寫作方向。文章點出審題關鍵在於理解表層訊息及深層意涵,避免僅聚焦表層或脫離題旨。文章也分析如何將想像與自身經驗連結,從經典選文中找到相同處境,藉此深化思考。最後,透過河道式作文的立意技巧,提升文章的思辨深度。
問題在於,公司是否會重視人類勞動的無形資產 — 創造力、同理心、理解深度,或是將人類輸入,純粹視為機器產生文字的最後清潔人員?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針對114學測國寫情意題「52赫茲鯨魚」,本文提供題型分析、取材策略及立意思考,幫助考生掌握寫作方向。文章點出審題關鍵在於理解表層訊息及深層意涵,避免僅聚焦表層或脫離題旨。文章也分析如何將想像與自身經驗連結,從經典選文中找到相同處境,藉此深化思考。最後,透過河道式作文的立意技巧,提升文章的思辨深度。
問題在於,公司是否會重視人類勞動的無形資產 — 創造力、同理心、理解深度,或是將人類輸入,純粹視為機器產生文字的最後清潔人員?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性、心理學、行為科學 的興趣正式爆發,會花大把時間抄寫心理學專業術語
Thumbnail
每天我放鬆的方式,除了看迷因外,大概最愛的就是關乎心理學、哲學的書籍、文章、學術等(好像還滿變態的,怎麼會有人放鬆方式是看這些),這幾年也逐漸從中算是找到了自我的屬性、人生的信念,及適合執行的方式,通常我看完一個理論或方向,會從生活中開始實踐,畢竟要找出自己適宜的方式,要能夠長久且穩定。
Thumbnail
2023年的10月透過朋友的推薦和網路資訊,於是打開了這本我觀望已久的哲學心理書。初品此書當下的心境是對於人際、社會、自我感到無力和絕望,不再相信人與人之間有純粹的信任,也不再相信社會是單純的,更不再相信自己有勇氣和能力可以面對困境,但當我翻開第一個章節,簡單明瞭的一句話:生命中所遇到的困境都和人際
Thumbnail
人。 過去,迷茫、無動力;現在,體認自我、尋找方向;未來,勇敢追尋自我的一段有關走出迷夢迎向希望的過程。 我們或曾因種種因素,找不到方向、感到自我與此世界的不同步感,甚至害怕與懷疑自己。不過,其實改變並沒有那麼困難,一旦決心,就已經踏上了這條路。
Thumbnail
我們的生活時時刻刻都在與他人來往,實際經驗中他人與自己的對話、行動、甚至無言的沈默相對,都是交往共處的內容,而思考是個人的內在對話、對所知內容的歸納演繹,當可以釐清楚思考的內容與實際經驗的差異及交融時,我才發現,我不會愛。
Thumbnail
當我看見自己因「未知」而焦慮,再往更深入去看,為什麼我如此害怕「失去」? 從小,我最大的恐懼就是死亡。死亡是無法解答的未知,自然地引起我深刻的焦慮。 我很幸運地出生以來,享有溫暖的家庭環境、幸福的生活,我很害怕有天發生噩耗、死亡之後,我將失去這一切,無法延續現在的美好時光,而我將陷入孤單...
Thumbnail
藉由回顧自己原生家庭和學校的兩個階段,我再次看見自己很喜歡追求"意義"。一旦當下眼前的事被我判為沒有意義,那我就會失去學習的動力,
Thumbnail
因為不想被人刺傷,所以慢慢學會隱藏;總是情不自禁的憂傷,所以漸漸學會偽裝。 在高三那年,學業如同巨大的海嘯呼嘯而過,將我吞沒殆盡。在被診斷罹患憂鬱症時,腦中一片空白,心想,上帝為何那麼不公平,究竟我做錯了什麼?這樣的疾病會找上我?媽媽曾說過:寧願得到癌症也不要得憂鬱症。因為憂鬱症會受人歧視,今天如
Thumbnail
以前我以為讀心理學是為了幫助那些心理有問題的人,後來才知道,心理學能讓你「懂人」。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性、心理學、行為科學 的興趣正式爆發,會花大把時間抄寫心理學專業術語
Thumbnail
每天我放鬆的方式,除了看迷因外,大概最愛的就是關乎心理學、哲學的書籍、文章、學術等(好像還滿變態的,怎麼會有人放鬆方式是看這些),這幾年也逐漸從中算是找到了自我的屬性、人生的信念,及適合執行的方式,通常我看完一個理論或方向,會從生活中開始實踐,畢竟要找出自己適宜的方式,要能夠長久且穩定。
Thumbnail
2023年的10月透過朋友的推薦和網路資訊,於是打開了這本我觀望已久的哲學心理書。初品此書當下的心境是對於人際、社會、自我感到無力和絕望,不再相信人與人之間有純粹的信任,也不再相信社會是單純的,更不再相信自己有勇氣和能力可以面對困境,但當我翻開第一個章節,簡單明瞭的一句話:生命中所遇到的困境都和人際
Thumbnail
人。 過去,迷茫、無動力;現在,體認自我、尋找方向;未來,勇敢追尋自我的一段有關走出迷夢迎向希望的過程。 我們或曾因種種因素,找不到方向、感到自我與此世界的不同步感,甚至害怕與懷疑自己。不過,其實改變並沒有那麼困難,一旦決心,就已經踏上了這條路。
Thumbnail
我們的生活時時刻刻都在與他人來往,實際經驗中他人與自己的對話、行動、甚至無言的沈默相對,都是交往共處的內容,而思考是個人的內在對話、對所知內容的歸納演繹,當可以釐清楚思考的內容與實際經驗的差異及交融時,我才發現,我不會愛。
Thumbnail
當我看見自己因「未知」而焦慮,再往更深入去看,為什麼我如此害怕「失去」? 從小,我最大的恐懼就是死亡。死亡是無法解答的未知,自然地引起我深刻的焦慮。 我很幸運地出生以來,享有溫暖的家庭環境、幸福的生活,我很害怕有天發生噩耗、死亡之後,我將失去這一切,無法延續現在的美好時光,而我將陷入孤單...
Thumbnail
藉由回顧自己原生家庭和學校的兩個階段,我再次看見自己很喜歡追求"意義"。一旦當下眼前的事被我判為沒有意義,那我就會失去學習的動力,
Thumbnail
因為不想被人刺傷,所以慢慢學會隱藏;總是情不自禁的憂傷,所以漸漸學會偽裝。 在高三那年,學業如同巨大的海嘯呼嘯而過,將我吞沒殆盡。在被診斷罹患憂鬱症時,腦中一片空白,心想,上帝為何那麼不公平,究竟我做錯了什麼?這樣的疾病會找上我?媽媽曾說過:寧願得到癌症也不要得憂鬱症。因為憂鬱症會受人歧視,今天如
Thumbnail
以前我以為讀心理學是為了幫助那些心理有問題的人,後來才知道,心理學能讓你「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