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迷惑,完美描繪了我的大半人生。
我自幼閱讀父親的藏書,種類林林總總,有當代作家的散文和小說,佛教的故事和禪門公案,厚重的古典小說傳記更不在話下。更何況,南非的中小學早早下課,我有近乎半日的時間需要打發,對一個孩子來說著實漫長,於是翱翔在書的世界裡成為我最愛的休閒。某些內容太過艱澀難解,我倒是無所謂,讀不懂就反覆多讀幾遍,當下不求甚解,時間一長,很多謎團在某些人生的關頭,自然就開朗了。
或許是閱讀的緣故,我看世界的角度有別於同年齡的孩子,對於人的苦難格外敏感。當其他孩子在操場上奔跑玩耍,我時常窩在房間的地板上苦思生死的課題。別人眼裡的一滴水,在我感受是一場風雨。我的心底長出了一座繁茂的森林,萬物在此欣欣向榮,外界的變動會影響整個生態圈的興衰存亡,這也造就我的多愁善感。
我還記得,九歲的某個夜裡,我在入睡之前想到了死亡。化為塵埃的虛無在傾刻間嚇著了我,我睡不著了,整夜不知所措。我試著喚醒父母,告知他們我內心的慌張,又怕打擾他們睡覺,於是獨自在走廊徘徊。直到天色微亮,樹上鳥鳴,我才累到躺回床上昏沉入睡。那次的經歷烙在我的腦海,至今難忘,那是我第一次深刻地思索生死,第一次用想像窺探死亡的背後,也是第一次真切地恐懼死亡。
歲月淡薄了死的恐懼,加深了生的惘然。我不知道該如何生,才能坦然面對人的終點。那份無知,我習慣用忙碌填補,避免留下太多空白,彷彿光是忙碌已經足以令我貧瘠的靈魂得以感到飽滿充盈,而人生的大哉問,反而不足掛齒了。
大學時期我選擇主修心理學,其餘時間選了一堆文學、哲學、藝術史的相關課程,課後更是參加劍道社,和一群年齡相仿的大學生手持竹劍在道場上揮灑著青春。我的行程滿額,每日上課社交,繁多的事項令我在表面上和一般正常的大學生沒有兩樣。
我選心理學,起初不過是朋友的玩笑話,他說,你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心理咖。我笑笑,並不否認,我對他人的苦痛過度敏感,我想療癒他人的心也同樣熾熱,協助他人,能舒緩我的不安與徬徨。我對醫科沒興趣,那不如選心理吧,我想。
會選心理學為主修,還有另外一個根生蒂固的緣由。我記得小學的心理測驗清晰指出我的獨善其身,說我適合不用面對他人的行業,尤其擅長面對文字和數字這種孤零零的工作。我的人生早早註定,寫作,或寫程式,擇一而棲。清高自傲的傾向隨著年紀遞增,在我身上明顯可見。高中時期我不太愛社交,尤其厭惡人多的地方,閉鎖的嚴重到我的父母一度懷疑我有自閉症。在美國讀大學的那幾年,我常常一天不說一句話,書和寫作是我唯一的需求,連食物也是可有可無。
我將心理學視為一種針對我人格的叛逆。不管是哪一門心理師,他需要頻繁與人相處,曠日廢時地用言語將人包圍。他關心的主軸是人,處理的是人,面對的同樣是人。我喜歡研讀人心,善於深掘剖析,偏偏不擅長與人打交道,心理學於當時的我再合適不過了。
至於文學、哲學、藝術史,純粹是為了滿足我對文化的嚮往,窺探由古至今的偉人是如何納受、領悟、甚至反覆地拆解和重構,以抽象的技法去詮釋和描繪,他們眼底的塵世人間。作為史學,內容讀起來不難,他們畢生的成就早已歸納成可讓學生理解的重點,難在他們於思想的高度,樹立在科學水準無法驗證,知識尚未普及的年代,令網路世代的我感到汗顏。
不久後,我罹患了躁鬱症,於是我一生中最無憂無慮的時光,疊上了我最崩潰不堪的日子。
憂鬱時,我下不了床,上不了課,沒有胃口,成天懨懨無神,無心於事。焦躁時,我一天僅睡三小時,精神抖擻吃不下飯,彷彿伸手可觸天,像一隻煩心的鼠原地繞圈圈,外表亢奮內裡疲乏。
自殺的衝動分分秒秒,我在火車月台上須抑制想要跳入軌道的衝動,做菜時不允自己拿菜刀切腹,身處高樓直想踏出邊界往下墜落。我將自己裹在棉被裡,不給自己犯錯的機會。
某日,我忽然醒覺,我的正常是虛偽,我的繁忙是敷衍,此時的我隨時隨刻都在面對我耗費大半人生迴避的議題,不管我想或不想,我已無處可躲了。倘若再不解謎,找不出生的緣由與死的無畏,前途將止於此。
然後,我花了八年時間,走出那片陰鬱的幽谷。我挪用死的恐懼,化作生的執著,改寫自身的苦難為救助他人的資糧。我懂得識別他人的難言之隱,不去強行標籤,只是在旁靜候對方傾訴,或是伴他釐清心意。
我擁有了一雙能夠扶持當年病中癲狂的我的堅強無惑的手臂,我成為我自己的貴人。
不過,真正勘破生死,又是最近的事了。
我將最新的領悟實踐於生活,以耐心和陪伴,盡力協助身邊的每一個人。為了立足於當地,我於舞文弄墨之際,學習經商之道。我學習當代行銷法,鑽研觀光獲利之道,思索一座城市的發展模式以及應列入參考的種種因素,甚而採訪各鄉鎮的意見領袖,欲寫一本融合經濟、文化、慈善、教育的在地學,為的就是能替每個人找到安身立命的方法。
這些作為看似充實,久了,反倒空虛。我像是一台機器,不斷汲取他人的資訊,經分析整理後,寫成一篇篇堪用的採訪,最後拼湊成一門專談在地的學問。文字的排列和重建,我做起來得心應手,幾乎無須動腦,然而外在的飽滿,凸顯了我內在的匱乏。我離成果越近,迷惘越深。我不太明白這些俗事對我到底有何用處,我覺得我在浪費人生,我離當初琉璃般淨白剔透的我似乎遙隔無數大山大海,我已經喪失初心了。
於是我決定開始修行,將我對佛教的認知,人生的感悟,化作靜坐時的課題。我坦然直視我的恐懼,我細細揣測死亡的模樣,觀想自身的肌膚和血肉一寸寸剝落,器官和骨架腐爛,整個人成灰消散,連意識也歸於虛無,直到無一物存在。
令我詫異的是,從頭到尾,我沒有一絲絲執著和恐懼。在零的虛無裡,我很放鬆,很自在,緊繃硬實的靈魂在此刻鬆弛輕軟,像是一席夏季的涼被,暖而不燥。
長年扣緊的死結,恍如不存在了。我好像做了一場漫長的夢,夢醒時,放不開的手自然鬆了。
我曾經不理解的佛教語彙和禪門公案一一迎刃而解,關於過去現在未來不可得,無所住而生其心,好雪片片不落別處,麻三斤,喫茶去,生住異滅,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空不異色、色不異空,宛如白淨的溪水,潺潺流過我的心頭。領悟後的我如同雲後的月,皎潔清亮,無有隱瞞。我大笑,原來佛經不曾騙人,原來真空即是妙有,原來涅槃無需死後,原來寂靜正在眼前。
我本無拘無束,迷惑皆由自尋,去除一念妄想,何來解脫可言。
那一刻,我明白,我的修行已經結束。
avatar-img
31會員
229內容數
一切由靜坐裡所得,化為文字,如漣漪向外圓擴,盼能在人海裡喚起一聲迴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夜緻-avatar-img
2023/02/22
為什麼說你「的修行已經結束」?
 行歌-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2/23
一旦入空,修行就算完結。除非想要渡眾,那又是另外一趟旅程的開始。
行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生與死,是人生大事,所有問題依它而生,所有解答亦指向它。
我是一朵畸了形的花,若不是長年綻放,就是花瓣緊鎖,或是一雙生了病的手,要不緊握成拳,要不鬆開成掌,總是鎖死在偏激的兩端,無法順應因緣,自在轉換。
放下了分別,才能見到事物的本來面目。 去除敘述上的偏差,抹掉描繪上的不足,沒有歧視和喜好,完完整整的,絲毫不缺的,真正的樣貌。
這長達十二年的緣分,源自於一盤不存在的,道地的義大利麵。
偶然回想,總覺得僅是不值一提的瑣碎小事,對別人不存意義,寫與不寫皆無差異,哪天隨身體腐朽煙消雲散,亦是無妨。
依照本來寫好的人生劇本,我現在人在美國的某一州,大約是冬季無雪,夏季無颶風的州吧。
生與死,是人生大事,所有問題依它而生,所有解答亦指向它。
我是一朵畸了形的花,若不是長年綻放,就是花瓣緊鎖,或是一雙生了病的手,要不緊握成拳,要不鬆開成掌,總是鎖死在偏激的兩端,無法順應因緣,自在轉換。
放下了分別,才能見到事物的本來面目。 去除敘述上的偏差,抹掉描繪上的不足,沒有歧視和喜好,完完整整的,絲毫不缺的,真正的樣貌。
這長達十二年的緣分,源自於一盤不存在的,道地的義大利麵。
偶然回想,總覺得僅是不值一提的瑣碎小事,對別人不存意義,寫與不寫皆無差異,哪天隨身體腐朽煙消雲散,亦是無妨。
依照本來寫好的人生劇本,我現在人在美國的某一州,大約是冬季無雪,夏季無颶風的州吧。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有位學生曾問我:該怎麼創作內容? ​ 這問題,讓我想起 村上春樹 的「寫作秘密」 ;村上春樹,早期開始寫小說,一直有個困擾,他腦中畫面太多,情緒也太滿,結果一寫下去——卻是密密麻麻的形容詞、冗長的對白、複雜的句子...
繼打戲要怎麼寫?(一),第二三篇注重在打戲最常出現的問題點,這些問題對打戲的危害巨大,所以接下來的兩篇不是「要怎麼寫」,而是「不要怎麼寫」。 打戲寫得好,通常成功的因素是難以模仿的,因為那是大師高手們花了無數檯面下的工夫打磨後的成果。但是,有些因素會讓打戲變得很爛
今天收到方格子的通知信:錄取了 2025/2 的方格子本月新星!首先一定要大聲感謝方格子的厚愛,也留言給每一位有幸一起獲得本月小幸運的作者,希望大家都能繼續創作。不過回顧自己的文章,發現原來我已經寫文一個月了!不藏私直接公佈後台,你猜猜大家都喜歡什麼類型的文章?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有位學生曾問我:該怎麼創作內容? ​ 這問題,讓我想起 村上春樹 的「寫作秘密」 ;村上春樹,早期開始寫小說,一直有個困擾,他腦中畫面太多,情緒也太滿,結果一寫下去——卻是密密麻麻的形容詞、冗長的對白、複雜的句子...
繼打戲要怎麼寫?(一),第二三篇注重在打戲最常出現的問題點,這些問題對打戲的危害巨大,所以接下來的兩篇不是「要怎麼寫」,而是「不要怎麼寫」。 打戲寫得好,通常成功的因素是難以模仿的,因為那是大師高手們花了無數檯面下的工夫打磨後的成果。但是,有些因素會讓打戲變得很爛
今天收到方格子的通知信:錄取了 2025/2 的方格子本月新星!首先一定要大聲感謝方格子的厚愛,也留言給每一位有幸一起獲得本月小幸運的作者,希望大家都能繼續創作。不過回顧自己的文章,發現原來我已經寫文一個月了!不藏私直接公佈後台,你猜猜大家都喜歡什麼類型的文章?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儘管外在環境與人事未變,但內在一轉變,當下活著的品質就已大不相同,事態發展自然會改變,不妨想像,一個憂鬱的你與一個平靜的你,做著同樣的事情,跟同樣的人互動,兩個不同的你肯定會給出不同品質的工作成果,建立不同的人際關係,於是,命運轉輪悄悄校準回歸正軌──那一瞬間,我們心裡自然靈光一閃,不再莫名空虛。
「其實身邊人都是來來去去的,大多數人相遇後只能陪你走很短的一段路,一路走、一路離開。」
Thumbnail
人性、心理學、行為科學 的興趣正式爆發,會花大把時間抄寫心理學專業術語
Thumbnail
流浪者登上山巔 汪洋全在腳下 地球也是 內心比宇宙更深 雲氣變化追不上思想 人生或許是種測量
Thumbnail
每天我放鬆的方式,除了看迷因外,大概最愛的就是關乎心理學、哲學的書籍、文章、學術等(好像還滿變態的,怎麼會有人放鬆方式是看這些),這幾年也逐漸從中算是找到了自我的屬性、人生的信念,及適合執行的方式,通常我看完一個理論或方向,會從生活中開始實踐,畢竟要找出自己適宜的方式,要能夠長久且穩定。
中午跟閨蜜們到網美店吃美食,短短的用餐時間,兩個小時咻的過去了,只好再轉移陣地繼續聊,三個同年紀的大齡女子,一聊起來就很難結束,真心覺得很幸運自己身邊有這兩個好閨蜜° 下午4點各自分開,過客騎在車水馬龍的凱旋路上,突然耳邊傳來巨大的金屬聲響,我的老天爺呀!掛在機車上的保溫水壺,上下分離了°
我們都想要快樂 然而 當我們認為自己的命運 是掌握在某些神祇手中 或認為 一切的發生都是隨機的 那我們就會失去 對人生的控制權 於是就沒有機會 創造屬於自己的未來 。 佛法中展現了 關於因果報應的法則 也就是所謂的「業」 這是最基礎的關鍵 來讓我們了解 自己是如何
Thumbnail
2023年的10月透過朋友的推薦和網路資訊,於是打開了這本我觀望已久的哲學心理書。初品此書當下的心境是對於人際、社會、自我感到無力和絕望,不再相信人與人之間有純粹的信任,也不再相信社會是單純的,更不再相信自己有勇氣和能力可以面對困境,但當我翻開第一個章節,簡單明瞭的一句話:生命中所遇到的困境都和人際
Thumbnail
人。 過去,迷茫、無動力;現在,體認自我、尋找方向;未來,勇敢追尋自我的一段有關走出迷夢迎向希望的過程。 我們或曾因種種因素,找不到方向、感到自我與此世界的不同步感,甚至害怕與懷疑自己。不過,其實改變並沒有那麼困難,一旦決心,就已經踏上了這條路。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儘管外在環境與人事未變,但內在一轉變,當下活著的品質就已大不相同,事態發展自然會改變,不妨想像,一個憂鬱的你與一個平靜的你,做著同樣的事情,跟同樣的人互動,兩個不同的你肯定會給出不同品質的工作成果,建立不同的人際關係,於是,命運轉輪悄悄校準回歸正軌──那一瞬間,我們心裡自然靈光一閃,不再莫名空虛。
「其實身邊人都是來來去去的,大多數人相遇後只能陪你走很短的一段路,一路走、一路離開。」
Thumbnail
人性、心理學、行為科學 的興趣正式爆發,會花大把時間抄寫心理學專業術語
Thumbnail
流浪者登上山巔 汪洋全在腳下 地球也是 內心比宇宙更深 雲氣變化追不上思想 人生或許是種測量
Thumbnail
每天我放鬆的方式,除了看迷因外,大概最愛的就是關乎心理學、哲學的書籍、文章、學術等(好像還滿變態的,怎麼會有人放鬆方式是看這些),這幾年也逐漸從中算是找到了自我的屬性、人生的信念,及適合執行的方式,通常我看完一個理論或方向,會從生活中開始實踐,畢竟要找出自己適宜的方式,要能夠長久且穩定。
中午跟閨蜜們到網美店吃美食,短短的用餐時間,兩個小時咻的過去了,只好再轉移陣地繼續聊,三個同年紀的大齡女子,一聊起來就很難結束,真心覺得很幸運自己身邊有這兩個好閨蜜° 下午4點各自分開,過客騎在車水馬龍的凱旋路上,突然耳邊傳來巨大的金屬聲響,我的老天爺呀!掛在機車上的保溫水壺,上下分離了°
我們都想要快樂 然而 當我們認為自己的命運 是掌握在某些神祇手中 或認為 一切的發生都是隨機的 那我們就會失去 對人生的控制權 於是就沒有機會 創造屬於自己的未來 。 佛法中展現了 關於因果報應的法則 也就是所謂的「業」 這是最基礎的關鍵 來讓我們了解 自己是如何
Thumbnail
2023年的10月透過朋友的推薦和網路資訊,於是打開了這本我觀望已久的哲學心理書。初品此書當下的心境是對於人際、社會、自我感到無力和絕望,不再相信人與人之間有純粹的信任,也不再相信社會是單純的,更不再相信自己有勇氣和能力可以面對困境,但當我翻開第一個章節,簡單明瞭的一句話:生命中所遇到的困境都和人際
Thumbnail
人。 過去,迷茫、無動力;現在,體認自我、尋找方向;未來,勇敢追尋自我的一段有關走出迷夢迎向希望的過程。 我們或曾因種種因素,找不到方向、感到自我與此世界的不同步感,甚至害怕與懷疑自己。不過,其實改變並沒有那麼困難,一旦決心,就已經踏上了這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