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亦柔止這個筆名

2023/02/26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住處露臺
幾年前開始寫部落格時,用了郵件中的Moria作爲筆名。
Moria是聖經中,亞伯拉罕獻祭以撒之地,中文翻譯為摩利亞山(創世紀22:1-14),也就是日後的錫安山,所羅門王建造神殿之地(歷代記下3:1)。
兩、三年前開始從事小説創作時,想找一個與自己的文風接近的筆名,於是想起從前,想起了少女時代曾經爲自己取了一個出自詩經、超古風浪漫的筆名︰柔止。
當年之所以會取柔止這個筆名,是因爲又强勢又恰北北的我,被男友虐稱爲阿紫。身爲恰查某怎肯讓衆人厭的阿紫冠在自己身上,於是將阿紫美化爲︰阿止。
而柔止出自詩經『采薇』︰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這個筆名柔媚多情、欲言又止,以前寫情書時,總是署名柔止。
這段過去確實是很言情。
回首前塵,一路走來,如今的人生道路與心境,卻意外地暗合『采薇』這首詩最後一段的三十二個字︰「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飢載渴,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當年還是學生時,曾經讀到書上寫著,這三十二字是全『詩經』最美的詩句,尤其是前四句,但是不解其意,後來才知道,原來『世説新語』曾經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文學五十二)︰
謝公因子弟集聚,問毛詩何句最佳?遏稱曰:「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公曰:「訏謨定命,遠猷辰告。」謂此句偏有雅人深致。
爲何最美?少年輕狂的我並不甚明白。
「訏謨定命,遠猷辰告。」更是不明白。
如今才知道,更精闢入理的人生寫照是最後四句。
人到中年,歷經人世間滄桑,我卻要說,前四句最美,後四句最悲。『采薇』不僅是一首戰爭的悲歌,更是道盡了一個遊子離家的蒼涼與無奈。
於是,兩年多前到EP註冊時,便取名︰薇亦柔止。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
薇亦柔止四字聽起來唯美浪漫,其實其中蘊藏著一首人生悲歌。
詩經這首詩描述一個年輕人遠征到異域、在疆場上迎敵作戰,日日夜夜都在想家,想著家鄉菜圃裏的薇菜。采薇歷經三個階段︰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剛止。年輕人天天都說要回家,要採收園裏的薇菜。然而時間慢慢地流逝,薇菜從發芽,到鮮嫩,等品嘗薇菜最佳賞味期「薇亦柔止」錯過了,薇菜已經到剛老粗硬,年輕人卻還未能歸鄉。
他戍守邊關,一年又一年地過去,回鄉的希望一次又一次地破滅。等到薇菜老了,回家成了遙不可及的心願,他害怕再也回不去了。
他的心境就像薇菜的成長一樣,歷經發芽(作止)、到鮮嫩(柔止)、到剛老粗硬(剛止)、到枯萎殆盡。他不斷地抱著希望,希望卻又不斷地在心底幻滅。
直到有一天,戰爭終於結束,他可以回家了。
他走在回家的途中,天空飄起了大雪,讓他想起當年離家的情景,昔我往矣,楊柳依依,是多麽美好的景色。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如今飢寒交迫,歷經血洗的戰爭,他的人生已經是滿目瘡痍,在雪道上歸鄉的心情是何其沉重︰
行道遲遲,載飢載渴。
然而,最荒蕪的不是菜園裏的薇菜,也不是身體上的飢渴,而是無人能體會他内心的悲傷︰
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薇亦柔止簡介

出身台灣,留學法德,曾旅居泰國、法國、德國、中國、日本、美國、澳洲等國,最終滯留海外,並未回歸台灣,目前潛居於德國黑森林。育有三語兒童一名,以育兒心得爲基礎,曾經於【Blogger】發表大量與三語資優學障(2E)、兒童認知發展相關散論, 受到網友的喜愛。
近兩年潛心於文學創作,完成的小説作品有日耳曼歷史言情『孤城春深處』四卷與俄羅斯歷史言情『涅瓦河畔的冬宮』三卷。 小説以十八、九世紀歐洲宮廷為背景,創作手法非以時空穿越,非以中西交流,非以歷史重構,不重外語翻譯風,以中國古風為語境,來帶入歐洲多語多元的歷史情境,小説連載於【艾比索】文學網站中。
創作領域除了教養文與歐洲歷史小説之外,記述了不少自身的山居生活與遊歷各國的經歷,又因撰寫歷史小説的緣故,順道研究了小説的歷史背景,歷史散文也是創作重點之一。

長篇小説(推出中)

古中國宮廷︰夜未央

長篇小説(已完結)

古中國奇幻︰食夢貘
英美澳言情︰將進酒
俄羅斯宮廷︰涅瓦河畔的冬宮
日耳曼言情︰孤城春深處
以色列奇幻︰向死而生

短篇小説

琉森湖畔邂逅相逢
戴珍珠耳環的女孩
博登湖之迷霧
傑克森湖
阿拉伯茶

黑森林日誌

歐洲史散文

文史哲雜文

58會員
73內容數
徜徉於空山不見人的簡約生活中,匍匐於多語多文化的坎坷道路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