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仇劇比較]琅琊榜v.s.財閥小兒子(雷)

2023/03/0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摘要

《瑯琊榜》是一部2015年播出的中國古裝電視劇,其IMDB分數更高達8.9分,整合愛情、武俠、政治、復仇的劇情。
《財閥小兒子》是一部2022年播出的韓國電視劇,其IMDB分數更高達8.1分,整合社會、復仇的劇情。
這篇主要探討這兩部劇的復仇部分差異,尤其是雙方如何運用編劇技巧來述敘被陷害過程
本篇會先做故事簡單介紹,再來回答幾個問題瑯琊榜巧思:隱喻還有財閥小兒子巧思:大篇幅敘事,最後再說一下心得

故事簡單介紹

一開始,瑯琊榜先用10多分鐘隱喻主角被坑的過程,之後來到10多年後主角打算復仇,然後開始復仇並且揭開當年謎團,過程虐反派,最後達成目標
另一方面,財閥小兒子則是用整整一集,來仔細介紹主角並說明被坑過程,之後第二集開始復仇,過程也是虐反派,最後達成目標 (戲劇跟漫畫不同,這邊只說韓劇部分)
從上面可以發現到"被坑過程時數差異甚大",這邊沒有高下,筆者認為各有巧思,都是做了絕佳的安排

瑯琊榜巧思:隱喻

首先,隱喻有個好處就是埋伏筆,藉由埋伏筆,可以讓觀眾感到好奇,帶領觀眾一層層解開謎團,有些不怎樣的劇,充滿好奇心得觀眾還是看完了的原因就是想知道"到底發生什麼事"
這樣說來,隱喻是個萬用招數,為什麼小兒子不用?

隱喻這麼好用,那為什麼小兒子不用伏筆?

隱喻有個限制就是,之後發展的故事要收到那個伏筆影響,不然那伏筆/隱喻也沒啥意義,因為根本不重要
瑯琊榜的隱喻是赤焰軍跟祈王還有其他角色跟他們的愛恨情仇,即使過了復仇的當下還有不少重要角色,深深受到該事件影響,影響思想行為,藉由揭開伏筆,可以讓觀眾發現,喔!原來是這麼回事,還有就是那角色奇怪舉動,我猜是XXXX的關係,進而讓觀眾也參與到一起推理猜測赤焰軍事件,達到參與感
然而財閥小兒子不能用伏筆,應該是用了沒什麼影響,小兒子被陷害事件,雖然有個伏筆是秘密資金,但其實沒太大重要,而且更重要是重生到過去,完全少了"事件影響",所以如果用一些隱喻來描述的話,觀眾可能好奇,奇怪到底發生什麼事讓小兒子這麼討厭這家族,但後來提早知道跟後來知道根本沒差,就是一件事情而已(一個點而不是一個面)

財閥小兒子巧思:大篇幅敘事

財閥小兒子用直接敘事手法,把被陷害的辛酸演出來,這其實與原著漫畫也不同,漫畫只用1/3第一話來描述被陷害過程,而戲劇則是整整一集,外加了很多橋段,筆者認為戲劇這樣處理更好,更有拉近觀眾距離,產生同理心,之後復仇起來可以更有同感

為什麼琅琊榜不直接敘事?

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反問,為什麼琅琊榜不學財閥小兒子直接敘事呢?
首先,琅琊榜是古裝劇,本身就離現代人有點距離感了,如果直接敘事起來,那些赤焰軍啥的,也一大堆人物,資訊量太多,大家都不認識,要到很後面才提起,這麼多沒有急迫資訊量,最好處理方式就是不要一下丟給觀眾,而是慢慢喂,剛好用隱喻伏筆方式,慢慢位給觀眾恰恰好
財閥小兒子,重生前有兩個角色群,一個是原生家庭,人就幾個人,很簡單好理解,另外就家族成員,也是有點多資訊量,但第二集馬上那些人又會出現,所以不太需要重頭翻,而且個人覺得當時角色互動不重要,因為漫畫也沒提,反正重點只有主角是上進窮人,被財閥家族欺負,大部分第一集功能就是"情感",拉高仇恨值,拉近觀眾,類似男主重生前人設也是"現代韓國人"非常寫實

結語/心得

兩者編劇技巧都很厲害,可以說是因地制宜
琅琊榜重視"故事邏輯",該劇各人物之間的複雜關係,神秘事件隱喻,如何讓政治計謀深入淺出
財閥小兒子重視"拉近觀眾情感",拉高仇恨值,再用未來人大招替天行道,中間穿插很多韓國大世界,進而拉近中年齡層的觀眾,整個很有韓國文化風味,更讓人了解韓國歷史
琅琊榜限於古裝劇要拉近觀眾距離本身就比較困難也不是本意,古裝劇讓人可以逃離現實,悠遊故事情節中,而財閥小兒子先是讓觀眾感到現實仇恨感,再用重生跳脫現實,過程也藉由大事件重溫歷史,各有強項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6會員
58內容數
這專題主要在記錄過去的旅遊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