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微草堂筆記》中的因果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浙江錢塘人陳乾緯提過一件事。他曾經和幾位朋友坐船到西湖遊覽。當時秋雨初晴,天際開朗,大家便登上佛寺裡的樓閣,倚著欄杆向遠處瞭望。

這時一位朋友即興吟詠道:

百年世事三更夢,

萬里江山一局棋;

舉世盡從忙裡老,

誰人肯向死前修。

大家聽了不由得隨之慨嘆,寺裡陪伴在一旁的和尚微笑著說:「根據我的所見所聞,死後還不肯罷休的大有人在。」

「幾年前,秋天的月色澄明皎潔,我閒坐在這樓上賞月。聽見石橋邊有互相爭執謾罵的聲音,過了許久,居然愈吵愈厲害。這附近並沒有什麼人居住,我心裡知道祂們是鬼,於是便仔細聽了一下祂們到底在吵什麼?但祂們的吵鬧爭論又快又激烈,我總是聽不大清楚,只知道似乎是在爭奪墓地的地界。」

「過了一會兒,聽見一人叫道:『二位別吵了,先聽老僧一句話可以嗎?人生在世,忙忙碌碌,庸庸擾擾,不知數十年光陰無非就如同一場春夢而已。」

「你們二位算是大夢已經醒了,生前千方百計地計較經營想謀求富貴,如今富貴在哪裡呢?從前萬種機巧的心,結下恩恩怨怨,如今恩怨又在哪裡呢?青山依舊在,但現在的你們連骨頭都枯朽了,只剩下孑然一魂。古人盧生黃梁一夢,夢醒之後還能有所感悟,為什麼兩位現在自己親身經歷過了,還不能明瞭萬事皆空的道理?」

「而且這個世上除了真仙真佛之外,自古沒有不死的人;除了大聖大賢之外,陰間也沒有不輪迴的鬼。即便是你們這般孤獨的鬼魂,不久之後也難免於消亡。你們在這電光石火般的瞬息之間,興起像蝸牛角上的蠻氏、觸氏之間兵戎相見的爭鬥,豈不是大做夢中之夢?』」

「這師父說完,只聽見嗚嗚咽咽的哭泣聲,又聽見老師父長嘆一聲說:『你們總是不能忘懷人間的喜怒哀樂,難怪你們無法了解得到和失去是一樣的。你們如此地牽掛世事,看來老僧也無法幫助你們解脫了。』接著,便不再聽到有說話聲了。我懷疑那鬼爭墓地的事至今尚未能得到平息呢。」

-----------------------

#你總以為來日方長卻忘了世事無常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金剛經裡的一段話: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世間的一切如泡泡、朝露、閃電

轉瞬即逝

每日社會新聞總有怵目驚心

來不及說再見的例子

然而還是看不透、不願放下

其實幸福真的沒有想像的困難

從觀念轉變的那一刻

幸福就開始了

今天的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以前很喜歡的一首歌

歡迎和我一起回憶殺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CNSk6n7J-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adeKuo的沙龍
6會員
14內容數
JadeKu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5/11
#無憂花學堂學習心得 當發生吵架或是挫折情境時,不斷回想當時發生的事情,雖然可能你正在作一件應該要開心的事,心情卻怎麼樣也好不起來。 是誰讓你沒有活在當下? #你內心怎麼想,#決定你心情怎麼樣 幾千萬年來的生存演化規則,讓習慣煩惱的人成為演化的優勢,我們的內心經常處於三個階段狀態: 內心對話→擔心煩
Thumbnail
2023/05/11
#無憂花學堂學習心得 當發生吵架或是挫折情境時,不斷回想當時發生的事情,雖然可能你正在作一件應該要開心的事,心情卻怎麼樣也好不起來。 是誰讓你沒有活在當下? #你內心怎麼想,#決定你心情怎麼樣 幾千萬年來的生存演化規則,讓習慣煩惱的人成為演化的優勢,我們的內心經常處於三個階段狀態: 內心對話→擔心煩
Thumbnail
2023/04/17
4月9日在台灣大學集思會議中心,《原力效應》新書發表會中,除了愛大上半場的演講將他畢生絕學都盡數分享,毫無藏私外,下半場12位講者的短講要在5分鐘內呼應原力精神,其實難度非常高。 怡慧老師的短講分為相信自己、相信朋友、相信世界三部分,今天的分享先以第一部分為主。 記得演講中一個讓我印象很深刻的例子,
Thumbnail
2023/04/17
4月9日在台灣大學集思會議中心,《原力效應》新書發表會中,除了愛大上半場的演講將他畢生絕學都盡數分享,毫無藏私外,下半場12位講者的短講要在5分鐘內呼應原力精神,其實難度非常高。 怡慧老師的短講分為相信自己、相信朋友、相信世界三部分,今天的分享先以第一部分為主。 記得演講中一個讓我印象很深刻的例子,
Thumbnail
2023/04/07
今天又是演講訓練的日子,中午與學生聊到若有關於不同議題的題目,她會怎麼發揮?這個女孩很快速地提到廢死議題,她提到自己支持廢死的原因純粹是因為被判死的囚犯,有可能是被冤枉的;若能排除冤枉的前提,她則支持死刑。 這個議題是個嚴肅的議題,很適合作為辯論的題材,不過若再繼續討論下去,可能今天就沒時間練習了。
Thumbnail
2023/04/07
今天又是演講訓練的日子,中午與學生聊到若有關於不同議題的題目,她會怎麼發揮?這個女孩很快速地提到廢死議題,她提到自己支持廢死的原因純粹是因為被判死的囚犯,有可能是被冤枉的;若能排除冤枉的前提,她則支持死刑。 這個議題是個嚴肅的議題,很適合作為辯論的題材,不過若再繼續討論下去,可能今天就沒時間練習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從小,看到的是童乩、桌頭,搖頭晃腦的兩人呼呼的舉起插著令旗的凳腳扣扣的在沙盤上劃著看不懂的符號,唯有桌頭的解答方能了然,童乩都不識字卻能口吐文言文,像布袋戲偶背後配音的口白,桌頭則是飽讀漢文的士人,這樣的組合有些不思議,還有儀式的一波波而懾服鄉人。
Thumbnail
從小,看到的是童乩、桌頭,搖頭晃腦的兩人呼呼的舉起插著令旗的凳腳扣扣的在沙盤上劃著看不懂的符號,唯有桌頭的解答方能了然,童乩都不識字卻能口吐文言文,像布袋戲偶背後配音的口白,桌頭則是飽讀漢文的士人,這樣的組合有些不思議,還有儀式的一波波而懾服鄉人。
Thumbnail
夫不體道本。沒溺生死。處胎卵濕化橫豎飛沈之類。於中失人身者。如大地之土。得人身者。如爪上之塵。於人身中。多生邊夷下賤。及處中國。或受女身。若為男子。癃殘百疾。 設得丈夫十相具足者。處恐畏世生五濁時。以肉為身。以氣為命。一報之內。如石火風燈。逝波殘照。瞬息而已。
Thumbnail
夫不體道本。沒溺生死。處胎卵濕化橫豎飛沈之類。於中失人身者。如大地之土。得人身者。如爪上之塵。於人身中。多生邊夷下賤。及處中國。或受女身。若為男子。癃殘百疾。 設得丈夫十相具足者。處恐畏世生五濁時。以肉為身。以氣為命。一報之內。如石火風燈。逝波殘照。瞬息而已。
Thumbnail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若有心月無眠。 西子垂淚對金山, 日月長敲僧寺門。 2020年11月29日 於韓國濟州島
Thumbnail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若有心月無眠。 西子垂淚對金山, 日月長敲僧寺門。 2020年11月29日 於韓國濟州島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幾個朋友常在社群平台上分享日常動態。有人是重機同好出遊打卡,一路呼嘯,豪邁高歌猛進;有人揪團外島放風,下重本假日出國度假。每到一處總不免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大家臉上總是洋溢著歡笑。因他們已能經濟自主,吃、穿、用不須發愁,才能如此瀟灑揮霍人生,更多的擔心只是不知如何消化多餘的時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幾個朋友常在社群平台上分享日常動態。有人是重機同好出遊打卡,一路呼嘯,豪邁高歌猛進;有人揪團外島放風,下重本假日出國度假。每到一處總不免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大家臉上總是洋溢著歡笑。因他們已能經濟自主,吃、穿、用不須發愁,才能如此瀟灑揮霍人生,更多的擔心只是不知如何消化多餘的時
Thumbnail
2013/4/11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彭二林: 「輪轉生死中,無須臾少息,猶復熙熙如登春台, 曾不知佛與菩薩為之痛心而慘目也!」 良因曰: 春遊之際,登高遠望,熙熙攘攘,川流不息,如過隙塵。 大批來,又大批的去,樂此不疲; 此情此景,不正如輪迴中的眾生,雖是生死熾燃, 苦惱無量,卻義無反顧!
Thumbnail
2013/4/11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彭二林: 「輪轉生死中,無須臾少息,猶復熙熙如登春台, 曾不知佛與菩薩為之痛心而慘目也!」 良因曰: 春遊之際,登高遠望,熙熙攘攘,川流不息,如過隙塵。 大批來,又大批的去,樂此不疲; 此情此景,不正如輪迴中的眾生,雖是生死熾燃, 苦惱無量,卻義無反顧!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02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四之一 祖堂幽棲寺丁亥除夕普說 若真為生死持戒,持戒亦必悟道。 真為生死聽經,聽經亦必悟道。 真為生死參禪,參禪亦必悟道。 真為生死營福,營福亦必悟道。 專修一法亦悟道。互相助成亦悟道。 以因地真正故也 諸昆仲欲複本來面目,須破我法二執,欲破我法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02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四之一 祖堂幽棲寺丁亥除夕普說 若真為生死持戒,持戒亦必悟道。 真為生死聽經,聽經亦必悟道。 真為生死參禪,參禪亦必悟道。 真為生死營福,營福亦必悟道。 專修一法亦悟道。互相助成亦悟道。 以因地真正故也 諸昆仲欲複本來面目,須破我法二執,欲破我法
Thumbnail
這是一個有關於「等待」的悲傷故事,其實。 這是一部探討「罪與罰」、「生與死」的人生哲學,其實。 這是一場「神的奇蹟」與「人類的意志」的見證辯論,其實。 原來,這是一個令人悲傷莫名卻又燦爛無比的愛情。
Thumbnail
這是一個有關於「等待」的悲傷故事,其實。 這是一部探討「罪與罰」、「生與死」的人生哲學,其實。 這是一場「神的奇蹟」與「人類的意志」的見證辯論,其實。 原來,這是一個令人悲傷莫名卻又燦爛無比的愛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