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與放下/《我決定簡單生活》讀書心得

2023/03/0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外婆在兩年前過世了。
當整理外婆遺物的時候,才發現外婆的衣櫥掛的外套不到10件,東西也極少,許多人可能會認為是否被虐待,感覺物質條件不好等等,我卻不這麼認為,反而我的內心非常震撼,這些衣服再好看,都是帶不走的,在過世的時候,留下的物質越少,除了比較不造成家屬處理困擾外,其實是一種輕巧而沒有包袱離開的感覺。
這也讓我思考,人生最重要的是什麼?
《我決定簡單的生活》作者佐佐木典士,如此介紹自己「我36歲,單身。再出版社擔任編輯,明明沒結婚,卻也沒存下什麼錢。以前那一點不值錢的自尊,現在也沒了。對工作失去熱情、連女友都跑了。大概是世人說的人生失敗組吧!我沒有豐功偉業,也沒什麼值得炫耀,但接觸極簡主義後的我可以大聲地說「我的東西少,但每天都很幸福。」
為什麼東西少會感覺到幸福呢?外婆最後的日子也是像他一般幸福嗎?
書中提到為什麼我們會需要那麼多非必需品呢?結論是因為我們想要「展現自我價值」。一個女孩從得到一枚玩具戒指,那個欣喜若狂的心情,接下來便是一個用零用錢存下來買的一萬日圓的戒指、薪水買的五萬日圓戒指、世界上唯一一個工匠打造的高貴戒指,甚至最後都無法滿足的原因,作者認為是從習慣到厭倦惹的禍,情緒的滿足也有時效,為了尋求更多的刺激,就不斷地追求價錢更高的商品,以求能展現自己的價值是有日漸提升的,如此循環後,家裡便堆滿了雜物,人也無法在日漸增多的物質中得到滿足。
環視四周,其實這些商品都是自己在某時期最想要的商品,如果真正討厭它,便不會買它,只是習慣後,厭倦了它的存在。
作者在這本書裡,主要提到的極簡生活的心法以及分享他本身丟東西的方法與原則,裡面有一些在《斷捨離》中看過便不贅述,有些則是蠻有趣的思考方式可以分享給大家:

1. 所有商店都是你的倉庫/城市都是你的居家空間:

主要在說明人總會怕有萬一需要用到卻沒有備品的時候,就會習慣往家中囤積備品,導致東西越來越多,目前日本(台灣也是)便利商店很多,緊急時候都暫時到便利商店採買,在家中最多擺一個備品即可,用完再補,現在社會採買相當方便。

2. 丟掉不想再買第二次的商品:

可以試著問自己「假設面前這個商品不見了,願不願意花同樣的錢買回來?」我最近剛好很有感,前幾天陪伴我一年半的電子書閱讀器在我不小心摔到後就壞掉了,爬文發現沒有維修服務,當天我立刻就下標了,從這個原則上來看,電子書閱讀器確實已經成為我的生活必需品,200克不到的閱讀器中,目前有52本書,每天在零碎時間可以讀一些,積少成多,因為閱讀器壞掉時拿實體書的重量反而覺得太重,閱讀器的方便性已成為我不可或缺的物品。
學習佛法的時候,強調萬事萬物需要放下,我們在人生中不斷都在跟人事物「告別」,最後我們要跟這個身體告別,斷捨離的最後,我認為跟佛法也有很大的相似處,斷捨之後,也要離欲,才能真正自在,書中作者捨棄許多東西後得到的幸福感,也許也是佛法提的離欲之後的真自在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有時分享自己的美術歷程,有時分享學生遇到的問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