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公的是情份,休的是人與人的猜疑——《本日公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基本資訊】
日期:2023/03/04
地點:臺南南紡威秀2館B1F 21廳
場次:09:40
片長:100分鐘
【穿針引線的媽媽】
阿蕊(陸小芬飾)自然是整部片的核心,她的柔韌、溫暖、關心,對照著三名子女的碎念,沒有太多的反駁與不耐,只靜靜的聽、靜靜的走。她就像是刻板印象中的臺灣母親,嘴巴或態度上會隨便應和孩子,但自己堅持的事情依舊會堅持到底。母親因著老客人的關係走上了一趟自己的公路旅程,對已有豐富人生歷練的她而言,這趟旅程不會有太多的成長與啟發(否則也太過搧情與鄉愿了),但當看到從前的老客人即將走路人生最後一關時,所有的感觸便自然而然地湧上了觀眾的心頭。
此刻的她是針、老客人是線,將他們的情份織就成一張網;觀眾眼淚是這張網上的珍珠,除了點綴,也被好好的接住了。
【情份的往來】
「人與人之間,難道一定要有什麼關係才能夠關心嗎?」這句阿蕊對前女婿所說的話,也是她的核心價值。她純粹的關心,純粹的希望對方好, 雖然偶爾讓周遭的人感到壓力與不耐,但這就是她的樣子。而也正因為這份特質,才讓她的情份細水長流的被保守著。
對阿蕊而言,關心是理所當然,但子女的不耐便自己受著,該做的還是得做、該說的還是得說,臺灣女性的韌性便是如此。
【氣味】
最令我喜歡的是導演對於結尾的處理。在阿蕊走完了那趟道別的旅程之後,與其他老客人在店中話家常,一群人邊剪頭髮邊吃大麵羹配辣蘿蔔(雖然令人擔心會不會變成髮菜羹),恰好與拜訪老客人時攜帶的伴手禮——水果、市場旁的鹹水雞——互為表裡,把所有的日常、問候、關心、互動、情分,都濃縮在一舉著、一入口之間。
臺灣女性的形象微縮在阿蕊身上,之後被投影到了電影院中的每個人身上。
推薦指數:8/10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關照他人的感受,是件基礎但極為重要的事。
在踏入職場之前,周遭的前輩們都如此諄諄教誨著: 工作最難的,不是工作內容本身,而是跟同事、上司、下屬、不同部門間的人際關係。 一直以來,我是個耳根子偏硬的人,頗有自己的想法;但我同時又是個注重禮節的人,對於長輩的教誨,不會當面質疑或否定,而是左耳進右耳出。
一個疑惑的開端 如果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育對社會有用、能解決問題、具有跨領域綜整能力人才為第一要務,有效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創造高教價值,讓學生有所感受『被社會需要』並樂於學習。」(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那麼她前一階段的高級中等教育呢?
一邊惡補相關知識的同時,一邊看著周遭的高中生,腦袋跑出的是多數高中生對此事漠然的態度,再加上108課綱總一直讓我有「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感受,而最近也一直聽到「某某國家也是十八歲就有完整公民權」等。 這些種種交雜在一起,讓我現階段不支持十八歲公民權。
總的來說,想看張孝全可以進場看大螢幕,畢竟國民老公放大來看還是很優質,剩下的可以等Netflix,到時候還可以快轉。
如果可能,我誠心祝願臺灣人走進電影院,在兩個小時內看看葉石濤先生的人生片段。
關照他人的感受,是件基礎但極為重要的事。
在踏入職場之前,周遭的前輩們都如此諄諄教誨著: 工作最難的,不是工作內容本身,而是跟同事、上司、下屬、不同部門間的人際關係。 一直以來,我是個耳根子偏硬的人,頗有自己的想法;但我同時又是個注重禮節的人,對於長輩的教誨,不會當面質疑或否定,而是左耳進右耳出。
一個疑惑的開端 如果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育對社會有用、能解決問題、具有跨領域綜整能力人才為第一要務,有效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創造高教價值,讓學生有所感受『被社會需要』並樂於學習。」(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那麼她前一階段的高級中等教育呢?
一邊惡補相關知識的同時,一邊看著周遭的高中生,腦袋跑出的是多數高中生對此事漠然的態度,再加上108課綱總一直讓我有「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感受,而最近也一直聽到「某某國家也是十八歲就有完整公民權」等。 這些種種交雜在一起,讓我現階段不支持十八歲公民權。
總的來說,想看張孝全可以進場看大螢幕,畢竟國民老公放大來看還是很優質,剩下的可以等Netflix,到時候還可以快轉。
如果可能,我誠心祝願臺灣人走進電影院,在兩個小時內看看葉石濤先生的人生片段。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你知道嗎?說真的聽你這麼講,讓我為台灣百姓感到安慰。因為我嫁給了一個明道知義的老公。」
Thumbnail
作者李雅容,也就是李應鏜的女兒,在自序裡提及自己兒時在家中從旁觀察的時刻,那些來訪的客人和父親、母親的交談,總是用著一口道地的臺語,對許多人而言,生活於1930-1950年代的臺灣地方仕紳,總好像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而對於她而言,卻是一段真實的童年。
Thumbnail
內容主要環繞在蔣南孫與她的閨蜜朱鎖鎖踏入社會的辛苦與心酸 也描述兩個閨蜜之間友好
Thumbnail
存在於自由戀愛不普遍的相愛故事。生於民國28年,身為家中長女、身高165的阿珠,18歲起就被放在了庄裡作媒list上。在與兒孫聚會的場合,她和林天坐在椅子上,回憶起他們似相親又戀愛的過往。
Thumbnail
  本片為導演阮鳳儀的自傳式電影,描述主角芳儀(方郁婷 飾)1997年隨母親(林嘉欣 飾)與妹妹(林品彤 飾)移居美國生活,2003年因母親罹患乳癌而搬回台灣,父親(莊凱勛 飾)則常出差往返大陸與台灣。回到台灣的兩位姊妹須重新習慣既熟悉又陌生的台灣(體罰教育、交新朋友等),及只聽得懂中文、忙
Thumbnail
在媽祖進香路上,一位理髮店的阿嬤給予我們的柔軟心與關懷心的感受深深地散發在我們身上。這篇文章記錄了在進香路上遇到她的經歷,同時也反思了在生活中是否會因各種瑣碎事情而失去溫柔。
Thumbnail
2023年12月10日,我到桃園中壢的馬祖新村欣賞李啟睿老師的作品《桃園母女圖鑑》。第一次欣賞老師的作品,也是第一次觀看「沉浸式劇場」作品是在「台灣當代表演藝術課」上老師播放的《李太太與他的四個女兒》。記得當時老師提及演出前可以和劇中人物在同一場地近距離看他們的日常生活就覺得很有趣,沒想到很快就有機
Thumbnail
光看預告以為是讚揚母愛光輝的電影,細嚼之後才發現它原來是熟齡獨立女性的側寫。 吉永小百合所飾演的福江,在喪偶之後獨居在鄰近隅田川河岸的老房子裡,守護著丈夫所創立的足袋店。導演以大泉洋所飾演的中年兒子神崎昭夫視角,呈現出名為福江的這個女人的多面性。 註:「足袋」是搭配和服用的分指鞋襪,拇趾與其餘四
Thumbnail
看這部電影前,有個影評人,講大要般地說了一下這故事內容,衝著金馬獎曾經聽過這名字,“ ” 花路阿珠媽 “ 。 一個因喪夫後而跟兒子相依為命的母親,兒子除了生活工作,還有著與眾不同的另一番感情。母親愛看韓劇,兒子為一圓孝心吧,安排了一趟韓國之旅,然,若是故事就這樣,也就不會入圍了,故事的第一個轉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你知道嗎?說真的聽你這麼講,讓我為台灣百姓感到安慰。因為我嫁給了一個明道知義的老公。」
Thumbnail
作者李雅容,也就是李應鏜的女兒,在自序裡提及自己兒時在家中從旁觀察的時刻,那些來訪的客人和父親、母親的交談,總是用著一口道地的臺語,對許多人而言,生活於1930-1950年代的臺灣地方仕紳,總好像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而對於她而言,卻是一段真實的童年。
Thumbnail
內容主要環繞在蔣南孫與她的閨蜜朱鎖鎖踏入社會的辛苦與心酸 也描述兩個閨蜜之間友好
Thumbnail
存在於自由戀愛不普遍的相愛故事。生於民國28年,身為家中長女、身高165的阿珠,18歲起就被放在了庄裡作媒list上。在與兒孫聚會的場合,她和林天坐在椅子上,回憶起他們似相親又戀愛的過往。
Thumbnail
  本片為導演阮鳳儀的自傳式電影,描述主角芳儀(方郁婷 飾)1997年隨母親(林嘉欣 飾)與妹妹(林品彤 飾)移居美國生活,2003年因母親罹患乳癌而搬回台灣,父親(莊凱勛 飾)則常出差往返大陸與台灣。回到台灣的兩位姊妹須重新習慣既熟悉又陌生的台灣(體罰教育、交新朋友等),及只聽得懂中文、忙
Thumbnail
在媽祖進香路上,一位理髮店的阿嬤給予我們的柔軟心與關懷心的感受深深地散發在我們身上。這篇文章記錄了在進香路上遇到她的經歷,同時也反思了在生活中是否會因各種瑣碎事情而失去溫柔。
Thumbnail
2023年12月10日,我到桃園中壢的馬祖新村欣賞李啟睿老師的作品《桃園母女圖鑑》。第一次欣賞老師的作品,也是第一次觀看「沉浸式劇場」作品是在「台灣當代表演藝術課」上老師播放的《李太太與他的四個女兒》。記得當時老師提及演出前可以和劇中人物在同一場地近距離看他們的日常生活就覺得很有趣,沒想到很快就有機
Thumbnail
光看預告以為是讚揚母愛光輝的電影,細嚼之後才發現它原來是熟齡獨立女性的側寫。 吉永小百合所飾演的福江,在喪偶之後獨居在鄰近隅田川河岸的老房子裡,守護著丈夫所創立的足袋店。導演以大泉洋所飾演的中年兒子神崎昭夫視角,呈現出名為福江的這個女人的多面性。 註:「足袋」是搭配和服用的分指鞋襪,拇趾與其餘四
Thumbnail
看這部電影前,有個影評人,講大要般地說了一下這故事內容,衝著金馬獎曾經聽過這名字,“ ” 花路阿珠媽 “ 。 一個因喪夫後而跟兒子相依為命的母親,兒子除了生活工作,還有著與眾不同的另一番感情。母親愛看韓劇,兒子為一圓孝心吧,安排了一趟韓國之旅,然,若是故事就這樣,也就不會入圍了,故事的第一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