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合聚散,人情猶在:《本日公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台灣電影《本日公休》以理髮師阿蕊(陸小芬飾,原型是台中市東區77歲的家庭理髮廳頭家娘蕭蕊,是導演傅天余的媽媽)為主角,描繪台灣年長女性的生命樣態:歷經歲月的成熟、適應變遷的韌性、熟稔人情的體貼,和理解世情的達觀。在這部電影裡,「媽媽」不再僅是悲情、含辛茹苦的角色,「歐巴桑」既是蘊含智慧的長者,亦是持續學習的少女,是台灣社會活力的來源。

raw-image


  電影一開始便讓阿蕊預備剪髮工具、倒車出門,而從車子反覆進退,呈現出阿蕊堅執的個性,和村里間擁擠的人情。長女阿欣(陳庭妮飾)牽著狗回來見母親閉門不在,聯絡弟弟阿男(施名帥飾)和妹妹阿玲(方志友飾)確認母親的下落:總是待在家中、膝蓋磨損退化仍不願退休的她,沒說一聲去了哪裡?從這個懸念,再慢慢鋪陳她的理髮店,她的生活,她的人際關係:除了兒女,「無緣的女婿」阿川(傅孟柏飾)、還有村里間剪了四十年的熟客,有的甚至一家三代都由她剪……角色各自的個性、磨擦與選擇推衍出她生活的日常,描繪出人情苦暖和價值取捨,如慢火熬燉,提煉出人情的醍醐味。

raw-image

同款與變化

  之所以「本日公休」,是為了搬到彰化、已然病到無法行動的老客人許醫師理髮。女兒說「至少要收2000」、乍看之下不合算的決定,對阿蕊來說卻是理所當然的選擇,一如林桑因為夢到亡妻唸他「你怎麼變那麼老」,輾轉整夜後一大早就來拍門請阿蕊修染髮傾吐心情,以及不同於現在剪髮由客人預約,而是阿蕊看時間一個一個打電話招呼提醒安排,都能看到這份人情網路的細密,對她而言,這是她價值的首位抉擇,「同款」是習慣的迤邐延續、安定熟悉。相較之下,阿玲因為客人被「會用LINE聊天」的同事Andy(林柏宏飾)搶走,向另一位同事抱怨「男人是習慣的動物」,卻向客人推薦改變──改變是揮別過去、更新氣象、鼓起勇氣推開生活的限制,而這正是她與前夫離緣的原因:修車師傅阿川在乎人情,總是被借錢、賒帳不還,安於修車店的環境,阿玲則想要存錢換房子,想要改變生活品質,過去的「互補」變成了沒有共識、無法磨合的銳角,價值觀的差異使他們無法再攜手人生,只能離婚。這對阿蕊來說是難以理解的,畢竟比起一心求速求變的女兒,阿川與她更相似:重視人情、細心體貼,加上還有安安這個孩子,在她的心裡,一直暗自希望阿玲能與阿川破鏡重圓。

raw-image

  也難怪阿蕊覺得阿川更親近,除了日常彼此照顧外(剪髮與保養車子),阿蕊的三個兒女都在積極適應「求新求變」的生活:阿玲投資百元剪髮,想善用科技自動提醒客人,阿蕊卻覺得「一通電話能解決的事」、「剪髮要慢慢來」;阿欣為藝人做造型,忙碌到與男友聚少離多,遑論跟母親好好說話,讓阿蕊的包包裡放著女兒男友的出軌證據卻難以開口,只能以東泉辣椒醬和檸檬乾傳遞關心;長期失業的兒子阿男則數次「創業」:古早味雞蛋糕、手機殼、夾娃娃機、太陽能板、虛擬貨幣……和他的投資一樣,始終在尋找「成功」的價值好安身甚至翻身。親子對話與互動中能看見世代因快速變遷而隔閡,阿蕊擔心的婚姻、孩子、房子,熟悉得可以從每個人的記憶裡直接滴出平常的反應,觀看的同時既和阿蕊一起為兒女煩惱得進退兩難,也跟兒女一起思考怎麼讓「不懂」的媽媽少一點嘮叨、多一點認同。這樣盡力維持距離的關懷,稍近一步就是衝突,後退就變成疏忽,不免讓人感到心焦。

raw-image

  所幸獨立豁達的阿蕊有自己的事業,也確實努力去懂兒女的狀況,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調整自己,「你覺得喜歡的,別人未必喜歡」,孩子的回應她聽進去了,在年輕的客人(胡智強飾)要求剪不適合的髮型好讓女友開心時,她也在極度委婉尊重的勸說後順應要求,即使不久就被母親揪回來重剪,怪責還是高中生的他不該把心思放在髮型上,這是阿蕊環境裡的「客群」,她原可以站在媽媽那邊訓誡高中生「聽話」,但她選擇盡力安撫、體貼孩子不被認同的傷心,以及想要嘗試改變塑造自我的動機。有趣的是,電影裡母女一直是對照:阿玲遇到客人不滿意剪出來的髮型,竟直接回應「因為臉不一樣」而差點引發衝突。阿欣笑媽媽老遠坐高鐵來看她只為了送家鄉味,嬉鬧間卻未及察覺能親密剪髮的男友早已變心;反觀阿蕊為許醫師剪髮,數十年來從青絲茂密到白髮稀疏,儘管許醫師話少,一生互動開口不到百句,卻向阿蕊傾訴在兒女面前說不出口的驕傲,這份信任與理解的距離使她最後一次為其修整門面時,能說「嘸要緊,你不用跟我說,我就知道你要剪同款。」讓客人體體面面的在親人的環繞不捨裡走完最後一段路。阿蕊對客人熟習的智慧,卻因太過關心反而拉開了與子女之間的距離,這趟剪髮之旅不僅是慣習的發揮專業與圓滿人情,更是日常給予的無常;阿蕊在那段在路間行走的踉蹌,既是旁觀生死人情的悲憫,也是省及自身的衝擊。

raw-image


前程財富與人情財富

  整部電影就這樣隨時間輕輕流動,情感更是溫柔真摯。我特別喜歡阿蕊年輕時學藝成為職人的回憶,每一段走過的路都珍貴,即使改變也不等於否決;也喜歡家人間的對話:阿欣回家正因察覺男友劈腿,在老家桌面看到罰單,阿男在旁原本嘲笑她傻,察覺她在哭又改口說要為她出氣,未料話鋒一轉,阿欣竟先怪罪母親不該公然放在店裡,是不是全里都知道了──接著老客人進來打招呼,輕輕一句就證實了她所猜想──這裡除了情感的處理實在太真實,令人莞爾,更顯現「關心沒有距離」的尷尬:那句「人與人之間,難道一定要有什麼關係,才能關心嗎?」在過去是理所當然的人情,卻也容易失去尊重的距離;無論有沒有關係,如果關心背後的期待過重,違背了當事人的抉擇,終究帶來困擾,反成負擔。我也特別喜歡阿玲到修車廠,看著白板上欠帳記錄憶起過去的夫妻爭執:那段回憶雖是過去,問題卻沒有過去。即使心疼與感激的心情猶在,卻使阿玲意識到:這段關係終究要成為過去。所以她打電話給阿川,告訴他不想停在這裡,「換一個髮型師更適合自己。」

raw-image

  如果阿蕊和阿川是重視人情的「惜情組」,阿玲、阿欣與阿男或許是利益為先的「前程組」:阿蕊為客人的付出除了堅持職人精神,更為她的晚年生活增添了樂趣與意義;阿川為「小學同學」、「國中同學」付出的人情,除了「好人一生平安」外,也在意外的地方成了阿蕊的福神,自己也有了第二春。這樣看來,人情財富就比較珍貴嗎?未必,習慣或許是滿足於現狀,亦可能是固守原地無視時移事往;求新求變、無暇四顧獲得的高效率,亦可能遺失人情裡那一點點珍貴的體貼與親密。無論是何選擇,都是個人利益與價值當中輕重緩急的取捨不同,既非極端,亦非一成不變。當阿蕊擔心兒女的生活叨念,一旦立場轉換,阿蕊為客人遠道開車去彰化到府剪髮,沒帶手機又未事先通知,事後回來也被兒女輪流叨念:「花那些時間,能賺什麼?」正印證了阿玲那句:「我喜歡的你不一定喜歡。」

raw-image

  所以這趟公路旅程的「意外」,不僅讓兒女體會到平日要再多關心母親,阿蕊也從中體會到價值觀的差異是各自人生的功課,帶有批評的關心與否決無論是誰都不易承受,只想「占理」無法取得平衡就只會把感情推得更遠。就連與年輕農夫(陳柏霖飾)的對話,也有「易子而教」的趣味和體會,畢竟每個人需要的距離不同,無論是科技新貴決定回到鄉間和稻子說話,抑或是阿蕊在田間開車迷途,只能循著路往前,有時會開進田裡;或如阿欣與男友分手後學習開車三次沒過,教練告訴她「直直開,像人生一樣,直直開就順了。」可能繞點遠路,但只要能到達令人心安的目的地,便會停下,然後再次擇路前進,無論如何都是好的路程。

raw-image

  正因如此,過去從不休息的阿蕊,開始「公休」和朋友去玩,拋開傳統給予母職的過重負擔,重新享受人生。雖然還是對媽祖祝禱希望孩子能「聽祢的話」,但也明白孩子自有人生與主張,哪一條路都只能自己去走,「能平安過日子就好」;求效率的阿玲也在被同事Andy安撫差點炸毛的客人後,轉而能欣賞那些「甜言蜜語」裡對人心愛美、希望能得到肯定的體貼;甚至最不愛改變的阿川在故事最末,也決定要再婚,去適應另一段改變的人生,阿蕊雖然不捨,卻仍衷心祝福對方幸福。很喜歡那樣輕輕的理解與道別,有時候太過親近,反而會為彼此增加不必要的壓力與負擔;有時生命無常,留在心裡的只能是回憶與思念,這時候,沒有期待的關心、真誠的祝福就是最好的付出:畢竟儘管離合聚散,人情猶在。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海藍的沙龍
117會員
225內容數
此沙龍記錄觀影後情節分析與感受想像的筆記,內文全雷,建議觀影後再行閱讀,謝謝。
海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31
  《獵人兄弟》的原住民身份與父子關係令人聯想到《八尺門的辯護人》的佟寶駒父子,肖與不肖成為彼此的對影。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2025/03/31
  《獵人兄弟》的原住民身份與父子關係令人聯想到《八尺門的辯護人》的佟寶駒父子,肖與不肖成為彼此的對影。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2025/03/01
日本荻上直子導演第十部電影《圓圈(まる)》,敘述畫家澤田(堂本剛 飾)在意外受傷、遭到解僱之後,偶然所畫的「◯」不知不覺於社群網路瘋傳,更意外受到賞識,認為詮釋了「圓相」,變成了來歷不明的藝術家「澤田」──他卻再也畫不出同樣被賞識的◯,也漸漸開始受到了「圓」的束縛。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2025/03/01
日本荻上直子導演第十部電影《圓圈(まる)》,敘述畫家澤田(堂本剛 飾)在意外受傷、遭到解僱之後,偶然所畫的「◯」不知不覺於社群網路瘋傳,更意外受到賞識,認為詮釋了「圓相」,變成了來歷不明的藝術家「澤田」──他卻再也畫不出同樣被賞識的◯,也漸漸開始受到了「圓」的束縛。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2024/12/24
 在電影《去唱卡拉OK吧!》裡,讓成田狂兒成功拜託岡聰實成為歌唱老師的動機,在於前者必須度過變成爛歌王的危機,和後者在比賽失利。但推進兩人關係更加緊密的關鍵,卻是兩個角色:和田與玉井。 (本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2024/12/24
 在電影《去唱卡拉OK吧!》裡,讓成田狂兒成功拜託岡聰實成為歌唱老師的動機,在於前者必須度過變成爛歌王的危機,和後者在比賽失利。但推進兩人關係更加緊密的關鍵,卻是兩個角色:和田與玉井。 (本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本日公休》是一部不同世代,會有不同解讀的作品,然而,儘管理解與感受不同,但都會同樣的喜愛,誠如傅天余在自述創作源起裡提到的,每個人都會在這部作品裡面,找到自己的回憶,而在看似質樸的劇情推進中,藏著溫柔的力道,隱隱的堆疊再堆疊,直到最末處,不分世代,引爆所有人的淚腺。
Thumbnail
《本日公休》是一部不同世代,會有不同解讀的作品,然而,儘管理解與感受不同,但都會同樣的喜愛,誠如傅天余在自述創作源起裡提到的,每個人都會在這部作品裡面,找到自己的回憶,而在看似質樸的劇情推進中,藏著溫柔的力道,隱隱的堆疊再堆疊,直到最末處,不分世代,引爆所有人的淚腺。
Thumbnail
如果喜歡是枝裕和《海街日記》的風格,這部片也會很對你的口味。沒有鋪張的畫面和對話,全片都是淡淡地講述理髮店老闆娘阿蕊的日常生活點滴。P.S.有人也覺得阿蕊說台語的口氣很溫柔嗎?
Thumbnail
如果喜歡是枝裕和《海街日記》的風格,這部片也會很對你的口味。沒有鋪張的畫面和對話,全片都是淡淡地講述理髮店老闆娘阿蕊的日常生活點滴。P.S.有人也覺得阿蕊說台語的口氣很溫柔嗎?
Thumbnail
最想說的一句……雖然片名為《本日公休》,但其實只有約一半的篇幅對題www (下有劇透)
Thumbnail
最想說的一句……雖然片名為《本日公休》,但其實只有約一半的篇幅對題www (下有劇透)
Thumbnail
在陰雨綿綿的周末,沒有安排走走跳跳活動,剛好看到《本日公休》的預告片,之前已經看了太多英雄片想換一下其他類型的影片,就跟老羊說來去看國片吧。 [故事背景] 《本日公休》電影劇情在敘述ㄧ位住在台中東區的理髮師阿蕊阿姨(陸小芬 飾),從事理髮工作40年,會記住每個客人的喜好,總是用心對待每位客人,街坊鄰
Thumbnail
在陰雨綿綿的周末,沒有安排走走跳跳活動,剛好看到《本日公休》的預告片,之前已經看了太多英雄片想換一下其他類型的影片,就跟老羊說來去看國片吧。 [故事背景] 《本日公休》電影劇情在敘述ㄧ位住在台中東區的理髮師阿蕊阿姨(陸小芬 飾),從事理髮工作40年,會記住每個客人的喜好,總是用心對待每位客人,街坊鄰
Thumbnail
電影開場,是很稀鬆平常的日常生活,這樣的畫面每天都發生在我們周遭。女主阿蕊將藍色鐵捲門貼上「本日公休」的牌子後,努力地將三十年老車瑞典國寶volvo挪出路邊。那麼,她要去哪?見誰?做什麼? 由曾經奪得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的陸小芬飾演該片的靈魂人物,阿蕊。一個經營家庭理髮廳超過四十年的台灣婦女,育有三個兒
Thumbnail
電影開場,是很稀鬆平常的日常生活,這樣的畫面每天都發生在我們周遭。女主阿蕊將藍色鐵捲門貼上「本日公休」的牌子後,努力地將三十年老車瑞典國寶volvo挪出路邊。那麼,她要去哪?見誰?做什麼? 由曾經奪得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的陸小芬飾演該片的靈魂人物,阿蕊。一個經營家庭理髮廳超過四十年的台灣婦女,育有三個兒
Thumbnail
看完電影《本日公休》,想起老家巷子裡還掛著藍白紅燈但早已不再旋轉的家庭理髮店。記憶中,這裡就是街坊鄰居的八卦交流站,踏進店裡不只是修剪頭髮、整理儀容,更多時候是鄰里串門子的所在,有時還充當郵件包裹轉運站。 隨著時代的變遷,家庭理髮店逐漸式微,被專業髮廊沙龍或是快速剪髮取代。
Thumbnail
看完電影《本日公休》,想起老家巷子裡還掛著藍白紅燈但早已不再旋轉的家庭理髮店。記憶中,這裡就是街坊鄰居的八卦交流站,踏進店裡不只是修剪頭髮、整理儀容,更多時候是鄰里串門子的所在,有時還充當郵件包裹轉運站。 隨著時代的變遷,家庭理髮店逐漸式微,被專業髮廊沙龍或是快速剪髮取代。
Thumbnail
當這幾年因為疫情與科技刷洗著人們的習慣,讓恐懼、焦慮趁虛而入我們的意識與心靈,我們更需要這樣一部能安定心神的電影,教我們可以理直氣壯的說:「人生不是這樣算的。」只是傳統的理髮店在後繼無人的情況下,這份人情味勢必也會跟著沒落的理髮店消逝在臺灣吧,還好還有這一部《本日公休》將它保存起來。
Thumbnail
當這幾年因為疫情與科技刷洗著人們的習慣,讓恐懼、焦慮趁虛而入我們的意識與心靈,我們更需要這樣一部能安定心神的電影,教我們可以理直氣壯的說:「人生不是這樣算的。」只是傳統的理髮店在後繼無人的情況下,這份人情味勢必也會跟著沒落的理髮店消逝在臺灣吧,還好還有這一部《本日公休》將它保存起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