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租-KY(中租控股,後面簡稱中租)不僅僅是台灣目前的租賃業龍頭,同時旗下子公司還同時涵蓋保險經紀、無卡分期、太陽能發電等等利基市場,符合勳仔對於個股投資篩選標準中最重要的兩點,也就是必需是產業的龍頭股而且最好能夠多領域發展,這篇就先讓我們來認識這家公司跟它的主要業務吧 ,下篇我們在接著看看它的財務結構跟營運表現。
公司介紹:
中租控股在2009年於英屬開曼群島成立,而公司前身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朔到1977年成立的中國租賃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租賃成立初期的主要業務就是經營企業生產設備或是生財器具的租賃業務,藉以協助企業彈性的快速擴充及調整產線規模,而隨著客戶端越加深化的合作,進而發現原物料買賣的分期付款業務,也是另一塊利基市場,因此在1980年成立迪和股份有限公司,專營分期買賣跟付款業務。
而雖著國內業務的穩定成長,為了跟跨國租賃公司競爭,以及強化募資能力,在1995年,中國租賃跟迪和股份有限公司決定合併成為中租迪和股份有限公司,進行資源整合。而提高經濟規模效益的腳步不停歇,中租迪和又在1998年合併了中瑞租賃公司,持續擴張公司規模。
合併之後的中租迪和,不只立足台灣,同時也把目標朝向更大的國際市場,因此希望服務品質能夠接軌歐美先進國家,所以後續加入了美國租賃協會,亞洲租賃協會以及國際融資租賃協會等等國際組織,而也因為這樣的企圖心,讓其在金融周邊的技術能夠在台灣市場持續保持領頭羊的角色,而為了一起做大台灣租賃市場的餅,中租迪和也號召相關同業成立了台北市租賃商業同業公會,讓同業間能夠一起團結合作創造更多的租賃市場價值。
而飛快成長將近十年之後,中族迪和藉由跟Financial One Corp.百分百的股權轉換,透過Financial One Corp成功於2007年在新加坡上市。而後續隨著在亞洲市場的版圖持續擴大,為了整合亞洲地區的子公司,在2009年於英屬開曼群島成立中租控股,隨後啟動公司組織架構調整計畫。兩年後,也就是2011年,一樣透過股權移轉,Financial One Corp股東取得中租控股股權,並且在新加坡下市。同年度,中租迪和在台灣上市,成為首家從新加坡轉移回台灣上市的金融公司。
而除了租賃市場,中租控股持續挖掘利基市場,並成立子公司來開拓利基市場的規模,創造母公司更好的投資回報,接連成立了包括仲信資融、中租保險經紀人、中租雲端服務等等子公司。
而同時中租也重視ESG跟永續發展的理念,
在2015年成立了中租能源開發。最早也是以租賃分期為業務基礎,後續則持續投入節能技術,能源開發以及設備營運等等業務,進而
發展出案場設備建置跟經營管理的能力,也因此除了租賃服務之外,中租目前也直接投入太陽能電廠的開發跟營運,旗下擁有的太陽能電廠數量居於台灣首位,而太陽能售電收入,因為售電給台電躉售合約的保障,可以提供中租穩定的現金流來源。(延伸閱讀:
如何用太陽能賺取被動收入還可以友善環境)
而除了台灣的事業群之外,如同前面所提,中租持續扎根台灣的同時,也借用台灣的成功經驗,持續開拓亞洲區的版圖。最早先從泰國、越南還有中國開始拓展國際版圖,而主要業務還是圍繞租賃以及保險經紀相關業務為主。而從2015年開始,逐步擴展東南亞市場,分別在印尼、菲律賓、柬埔寨、馬來西亞透過跟當地企業合資的方式,加速提升東南亞的滲透率,這也成為台灣跟中國大陸之外,中租獲利成長的第三具引擎。
從下表可以看到,目前中租主要的營業收入來源,還是在台灣,占比仍舊超過50%,不過中國跟東協地區正持續穩定成長當中。
如今的中租控股集團,除了租賃以及放貸等等的本業,在各項利基市場的深耕,也都逐漸開花結果。從下方可以看到各項業務佔營收的比例。
產業狀況:
中租最重要的營收來源還是本業的租賃業,而租賃業的興起起源於1950年代的美國,隨後於1960年代逐漸導入日本跟德國,台灣於1970年代開始發跡,中國大陸則在1980年代開始慢慢盛行,如今,這個產業在全球已經蓬勃發展一段時間,下圖可以看到全球前十大租賃交易量的國家,基本上涵蓋已經涵蓋主要的歐美以及亞洲國家。
而如果以區域來畫分,也的確可以看到占比最大的就是歐美國家,而亞洲則是成長最快速的區域。而值得注意的是,亞洲區域來說,目前中國大陸又占其中將近75%,而台灣則佔亞洲區塊的4.5%左右。
中租從台灣起家,目前毫無疑問是台灣租賃市場的龍頭老大,不過縱使是如此,我們可以從上面圖表看到,對比歐美先進國家像是美國英國以及加拿大等等,租賃的滲透率都超過20%,而台灣雖然近年來中小企業透過民間租賃方式來舒緩企業草創成長時期現金流壓力的比例越來越高,不過到2020年也不過達到11%左右,也就是說如果以看齊歐美國家的滲透率為目標,加上台灣的企業主體又是以中小企業為主,那麼中租雖然已經擁有很高的市佔率,但是整體市場餅如果能夠持續放大,中租在台灣業務的成長還是可以期待。
而中國大陸的部分,近年來租賃業呈現百家爭鳴狀態,從下表可以看到,除了本地成立的租賃公司,許多外資租賃公司,也看上中國大陸的這塊龐大的市場,紛紛搶進。2021年的統計,內資跟外資的租賃公司總數將近一萬兩千多家,競爭可以說是非常激烈。
而中租旗下的仲利國際,在2021年中國租賃的市占率僅約為0.7%。而僅僅0.7%的市佔,卻已經貢獻中租超過40%的獲利占比,就可以知道中國大陸市場的商機有多大,這也是中租持續希望搶進的第二具獲利引擎。
不過2022年中國大陸仍舊受到疫情封控跟中美貿易戰的影響,整體租賃業也受到連累,不過中租還是能維持10%應收帳款餘額成長,雖然這個成長幅度是三大主要營運市場中最差的,不過在逆勢中能繳出雙位數的成長,已經算是不差的表現了。
而進到2023,中國大陸解除疫情的風控規定之後,應該能盼到民間產業能有一定的復甦,這對租賃產業來說是一個好消息,不過當然還有其他國際經濟情勢也還會對中國經濟造成一定衝擊,像是美國升息造成整體國際消費力道減弱還有中美貿易戰的衝擊等等,不過因為中國大陸的市場實在太大,而且從前面圖表可以看到,目前中國大陸租賃業的滲透率僅有不到10%,遠低於歐美先進國家。因此雖然短期營運可能會因為中國的經濟局勢而出現成長趨緩的現象,不過只要中國大陸的租賃滲透率能夠成長,不斷擴大的市場大餅,中租只要專心於提升客戶服務品質,逐步提升市佔率,中國大陸市場還是非常有潛力的。
而東協市場的部分,雖然目前對於中租-KY的獲利貢獻佔比僅有6%左右,不過業務成長率卻是中租三大營運市場中成長最快的,2022年對比2021年有著33%的成長,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成長數字。當然這有蠻大一部分是因為中美貿易戰之後,許多製造業往東協移轉,藉此規避中美貿易戰造成的影響之後,所看到的產業快速成長現象。
不過製造業往東南亞移轉應該已經是不可逆的趨勢,除了中美貿易戰的驅動力之外,當然還有東南亞的人力成本相對中國大陸更具有吸引力,因此許多製造業都持續往東南亞做轉移,而大型製造業尤其需要廠房設備租賃或是原物料分期等等融資服務來減少初期的現金流支出,而這些都是中租本來的強項,因此這第三具成長引擎,勳仔是看好未來會變成中租成長的主要動力來源。
產業護城河:
中租在台灣深耕超過40年,累積了豐富的中小企業客戶群以及口碑,而這些客戶群又是分散在各個行業當中,因此讓其可以不斷在各種需要民間融資的行業類別中,持續滲透,持續鞏固市佔率,這個數十年累積的客戶資料庫跟客戶的口碑跟信任度,無疑是第一道產業護城河。
而相對對手,中租最強大的優勢就是除了單純的租賃或是分期付款業務,還能持續拓展出不同類型的產品線,像是汽車租賃,營建器具融資,辦公室設備融資,醫療設備融資等等,而這樣豐富且完整的產品線,讓中租甚至可以幫客戶,根據營運計畫以及未來現金流的預估,量身打造出個別企業的獨特商品組合,讓客戶能夠在較輕的現金流壓力下穩健成長,而中租也可以因為客戶穩健的成長,而收取長期穩定的利息收入,拿到雙贏的局面,因此豐富的產品組合,可以說是中租的另一道產業護城河。
而中租這類型放貸公司,雖然持續在各產業達成高的滲透率是很重要的事情,不過篩選出優質客戶來承做,才能避免過多的呆帳,影響公司的獲利。而中租在2003年成功開發出獲得不少專利的信用風險評估模型,而圍繞其建置的審查流程,風險模型以及授信決策機制,讓其能夠維持長期穩健的貸款拖欠率(Delinquency Ratio),而近三年在業務量跟營收大幅成長之下,卻能夠持續保持低於2.5%的貸款拖欠率,這可以看出中租的信用風控模型,確實有其優勢所在,這個也是中租的一道護城河。
而中租在台灣經營的成功經驗,能夠快速複製類似的成功模式到其他拓點的國家去,這也是中租經營的另一個優勢所在。因為在台灣陪伴許多客戶走過台灣製造業快速成長的年代,因此能夠開發出真正符合中小企業需求的產品組合,而目前東協市場可能就像幾十年前的台灣一樣,而中租過往積累的豐富產業經驗,再透過跟當地企業合資的模式,因此能夠借重台灣市場過去的經驗以及當地合作夥伴的深度合作,開發出因地制宜的商品,這點讓其對比當地內資企業會更有優勢。
免責聲明: 本篇文章僅就公開資訊進行主觀分析,僅供投資朋友參考,不應當做投資依據,投資朋友仍然需要根據自身風險承擔能力作為投資判斷,盈虧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