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鼓自學筆記0 - 基本姿勢與動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言

【爵士鼓自學筆記】是筆者將多年學習與教學經驗總合而成的一套練習方法。學習一個專業技能的方法有百百種,而最重的就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希望筆者的這套學習與練習方法,能夠幫助到正在學習爵士鼓的各位。
網路上的免費教學資源非常非常多,想學習什麼技巧、曲風的打法,只要上影音平台搜尋就可以馬上找到,但如何練習的設計卻比較缺少,所以本系列的課程內容是比較偏向課後的練習方法,該怎麼練習,該怎麼組合,或該用什麼觀點去看學到的技巧...等等,因此除了必要的節奏、技巧示範會使用影片講解之外,其他則會以譜面或是文字敘述為較多。
最後,使用這類單方面教學資源學習的朋友們,難免會有一些聲音或是動作上沒有辦法充分理解的部分,建議如果有不明白,或是怕練習錯的地方,盡量還是找實體課程或是Live的線上課程學習,有老師定期檢查練習成果會比較好。

基本姿勢與動作

先從握鼓棒開始吧。
鼓棒握法很多種,筆者先介紹一種就好。首先,我們要先找到鼓棒的重心點,把鼓棒大概切成三等分,通常重心就會位在後段的 1/3 處。由於日後會利用鼓棒的彈力去做一些技巧,所以抓在重心點上非常重要。
如上圖所示,用食指第一個關節與拇指指腹將鼓棒壓緊,食指與拇指的頂端會平行,切勿一高一低
再來後三指順勢將鼓棒握好,後三指的功用一開始就是不要讓鼓棒亂晃,因此後三指不要放太鬆。如果前一個動作有做好的話,會發現這裡食指與後三指是有點距離的
側面圖。

再來是雙手的打擊預備姿勢
重點① 手背盡量朝上,有一點點斜沒關係,盡量就好
重點② 鼓棒盡量與手臂一直線
重點③ 鼓棒離鼓面大概一個指節的距離,且對準鼓面的圓心
這些動作做好後,鼓棒會呈現出一個八字形的狀態,手肘兩側微開,全部的動作都是建立在身體微放鬆的狀態下,只做最小力度的動作維持,不應該覺得很ㄍㄧㄥ。
這些動作都確定沒問題之後,再開始打擊動作。
重點① 打擊的動作由手腕施力將鼓棒往上拉,下手臂如有一點點被帶動往上也是可以的,但上手臂不要動
重點②的方式將鼓棒往下甩,要有一定的力道,不要出手太輕
重點③ 打擊完之後,讓鼓棒回到最初距離鼓面一個指節的高度
右手打 Hihat(鈸的名稱) 的動作如上,所有的打擊動作都跟上面講的一樣,只是打在不同位置而已。

最後是踩大鼓的動作與方式
重點① 全程墊腳,腳尖放在踏板中間偏前一點的位置
重點② 不踩的時候要把踏板踩緊,讓鼓槌貼到鼓面上
踩大鼓的方式為
重點① 一樣全程墊腳的狀態。
重點② 整隻腳往上抬起,並向下施力用腳尖踩,腳尖不要離開踏板。
重點③ 踩完後必須再壓住,回到初始狀態。
這個動作比較難抓,較精確的講解是這樣,腳在抬起的瞬間,踏板會往上回彈,在鼓槌回彈到最遠距離的那個瞬間往下踩,才會讓大鼓的力道出來,所以腳也有一點像是把鼓槌往回甩的感覺。

課後練習

本堂課有使用到三個樂器,分別是小鼓、Hihat、大鼓,這三樣是一開始組成基本節奏的樂器,下一堂課會開始進入到基本節奏的練習。
一開始動作與姿勢正確是對大家很不友善的練習,但沒有辦法,只能靠眼睛去看,靠手腳去知覺,再用大腦思考一下如何修正。
練習的時候務必注好上述的重點①②③等等,確定都要做到才可以。
建議比較仔細的練習方法是,每做一個動作後就停下來回想一下,這個動作對不對,或是這個動作跟上一次差在哪裡,是更對了還是更錯了?如果錯了那要如何修正?
例如我每踩完一次大鼓,就去聽聲音大小,是否跟剛剛的一樣大聲?或是用腳知覺剛剛是大腿用力還是只有動到腳踝?又或者剛剛踩踏板的位置是一樣的嗎?
如此檢查每一個細部動作,直到讓手腳可以控制好每個變數,才能達成聲音的穩定!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會員
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Week3-4/不確定對鼓音的喜愛層度是否高過對旋律與彈指的著迷...
Thumbnail
夢見我在跟一群人在練習打日本太鼓。練習的過程很辛苦,力氣要夠大,還要跟著節奏。時而擊中間,時而敲旁邊。 然後我們來到一場國際比賽,不只是比技術,最後還要比耐力,看那一組能打最久。 「蹬!蹬!蹬蹬蹬!蹬!蹬!蹬蹬蹬!」前面兩拍要敲鼓的旁邊,後三短拍是要敲鼓的中間。 當我們正在進行比賽的時候,我發
Thumbnail
Week1/那是一雙有著「俐落線條但距離我遙遠」的鼓棒
Thumbnail
肆、我編菜單的考慮重點與目的 讓投球涉及的部位能平衡發展,是最關鍵的點。 因為投球對於不同部位的刺激不同,而不同部位的強度與發展速度也不同,因此如果額外訓練,可能能降低弱勢部位的受傷風險,並給予強勢部位更充足的刺激,盡可能提升體能與表現並降低風險。 然後這個菜單我盡可能精簡,所以你們有喜歡的動作或。
Thumbnail
這是一篇分享樂器學習心得的文章,介紹瞭如何從音樂基礎學起,再提到如何在 YouTube 上找到節奏練習影片。文章中強調學習樂器需要耐心和時間,建議找一個好老師學習會比較快。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初學樂器時的試煉,如何突破與學習樂器時遇到的困難。作者講述了從音樂基礎學習的重要性,並提到了一個Youtuber的節奏練習影片推薦。
Thumbnail
古琴吉他彈琴課題。指頭與指甲 指甲與指頭音樂上有甚多課題需探討。使用指甲與否就是學問? 古琴七弦。吉他一般六弦。 指甲與指頭課題不同無法比較。不使用指甲要彈出聲響就非常難。 指頭要彈出指甲聲響更難。柔和不刺耳無指甲恰恰聲。 彈琴需運全身氣勁。指甲做不到。指頭方能。 吉他尼龍弦用指頭彈彈出指甲聲難上
Thumbnail
Schradieck No. 3,要伸張第3&4指時(A弦D > F#),是要主動將3指定住,4指往外拉伸。如A空弦接F#,也要試圖將3指穩住,4指自己拉開(順其自然就是會1~4指全部拉開)。如果手臂會酸就是錯的,力氣要放在手指頭。(系統推薦的AI摘要系咧公三小)
Thumbnail
Schradieck No. 3,我直接從中間開始拉,因為我後半段四指拉伸問題比較多,如圖。拉完我問老師,所以3>4 的時候,第一指可以放開嗎?答案是不行。回家練的時候就儘量,拉不到位就不要勉強。 追加No. 4,練前半段,主要是兩個弦右手的換弦練習。 Carl Flesh,我問最近手比較好,所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Week3-4/不確定對鼓音的喜愛層度是否高過對旋律與彈指的著迷...
Thumbnail
夢見我在跟一群人在練習打日本太鼓。練習的過程很辛苦,力氣要夠大,還要跟著節奏。時而擊中間,時而敲旁邊。 然後我們來到一場國際比賽,不只是比技術,最後還要比耐力,看那一組能打最久。 「蹬!蹬!蹬蹬蹬!蹬!蹬!蹬蹬蹬!」前面兩拍要敲鼓的旁邊,後三短拍是要敲鼓的中間。 當我們正在進行比賽的時候,我發
Thumbnail
Week1/那是一雙有著「俐落線條但距離我遙遠」的鼓棒
Thumbnail
肆、我編菜單的考慮重點與目的 讓投球涉及的部位能平衡發展,是最關鍵的點。 因為投球對於不同部位的刺激不同,而不同部位的強度與發展速度也不同,因此如果額外訓練,可能能降低弱勢部位的受傷風險,並給予強勢部位更充足的刺激,盡可能提升體能與表現並降低風險。 然後這個菜單我盡可能精簡,所以你們有喜歡的動作或。
Thumbnail
這是一篇分享樂器學習心得的文章,介紹瞭如何從音樂基礎學起,再提到如何在 YouTube 上找到節奏練習影片。文章中強調學習樂器需要耐心和時間,建議找一個好老師學習會比較快。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初學樂器時的試煉,如何突破與學習樂器時遇到的困難。作者講述了從音樂基礎學習的重要性,並提到了一個Youtuber的節奏練習影片推薦。
Thumbnail
古琴吉他彈琴課題。指頭與指甲 指甲與指頭音樂上有甚多課題需探討。使用指甲與否就是學問? 古琴七弦。吉他一般六弦。 指甲與指頭課題不同無法比較。不使用指甲要彈出聲響就非常難。 指頭要彈出指甲聲響更難。柔和不刺耳無指甲恰恰聲。 彈琴需運全身氣勁。指甲做不到。指頭方能。 吉他尼龍弦用指頭彈彈出指甲聲難上
Thumbnail
Schradieck No. 3,要伸張第3&4指時(A弦D > F#),是要主動將3指定住,4指往外拉伸。如A空弦接F#,也要試圖將3指穩住,4指自己拉開(順其自然就是會1~4指全部拉開)。如果手臂會酸就是錯的,力氣要放在手指頭。(系統推薦的AI摘要系咧公三小)
Thumbnail
Schradieck No. 3,我直接從中間開始拉,因為我後半段四指拉伸問題比較多,如圖。拉完我問老師,所以3>4 的時候,第一指可以放開嗎?答案是不行。回家練的時候就儘量,拉不到位就不要勉強。 追加No. 4,練前半段,主要是兩個弦右手的換弦練習。 Carl Flesh,我問最近手比較好,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