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6 我的美可以是跟主流不同的美嗎?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故事,英國有一個厲害的修圖高手James Fridman,許多網友私訊請他幫忙修圖,而他都會以很幽默的方式來完成網友的要求。
例如網友想修得跟同框的兩位朋友一樣高。James就讓大家變成一樣高度。
最左邊的網友希望臉可以修得不要那麼圓。
James就讓他的臉變得一點也不圓。
的確有滿足網友的要求,不過是另類滿足、意想不到的回應。
讓我印象深刻也很觸動的是以下這兩則另類回應。
有個臉上有大胎記的20歲男生,請James把胎記修掉,讓臉好看些。
有個不滿意自己身材的女生,說自己從7歲便一直不喜歡自己的身材,嘗試過各種努力都無效。請求James幫忙讓她看到自己瘦下來是否會是美美的。
結果,我沒想到一直幽默搞笑回應網友的James,居然是這樣回應他們。
『就是獨特差異和不完美使我們成為人類。
不用隱藏你的獨特,
那就是你的一部份。
當你接納它,
別人也會開始接納它。
附註:老實說你的胎記看起來超酷的!』
『瘦不等同美。
別讓瘦身剝奪了妳人生的樂趣。
保持活力、健康飲食,
用自己原有的樣子活得開心。』
James的回應直接連結了人最深層渴望之一:自己的樣子是被接納與認可的。
這也讓我想到敘事實踐如何看待人的脫困,眼光的焦點移動,讓人更長出力量。
從「必須跟主流文化一樣」移動到「尊重自己的在地文化」,
從「聚焦在大眾如何看自己」移動到「聚焦在自己如何看自己」。
我想到錦敦在<最想說的話被自己聽見>書裡說到:
『在地性文化是某個地區、某個群體,或某個人對於所處世界的觀點與生活選擇。』
我從敘事治療的觀點來看,主流文化(人瘦、臉白淨是美)是一套滋養人共同聲音的文化,讓許多人從中得到共鳴與支撐。而在地性文化(身材胖胖的、臉有胎記)則滋養了人的獨特與珍貴聲音(鍾欣怡、炭治郎、哈利波特帶給世界的新能量)。兩種文化與聲音不一定只有對抗的可能性,也可以是互為主體,互相理解與多元尊重,在地性文化的獨特能帶來主流文化的發展蛻變、變革創新。
『有時主流文化是人們的重要資源,但有時卻也會造成困擾。什麼情況下,主流文化會對人產生不好的影響呢?我想就是當人失去主人的位置,只能任由外在文化凌駕個人選擇(在地性文化)之上,於是人失去了自己的聲音,失去主體性。丟棄了個人的文化,人就會受困,因為那代表人無法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因此在敘事治療對話中,我們常會帶進以下的對話:什麼是你自己的聲音?外在的聲音又是什麼?在這些外在文化之前,哪些是你想擷取來成為養分的?而哪些觀點其實並不適合你?』
所以人的脫困之道,在敘事裡可以透過深入地對話來陪人找到新的偏好可能。
『在面對主流文化強大的聲音時,可以簡單歸納出三個歷程,讓人從解構走到再建構:
1.看見主流文化的建構:這是誰說的?為什麼他要這麼說?
2.解構:我同意嗎?還有沒有其他的觀點?
3.再建構:我現在如何重新選擇一個自己想要的觀點?』
當然這三個歷程不是幾次對話就完成,而是要逐步從生命經驗中找回自身力量與資源,一步一步用自己的力量再建構出自己想要的故事版本。
從這裡回看James鼓勵網友重視與欣賞自己的樣子之回應,在我心裡連結到了敘事的提問:
主流聲音說的美,是誰說的?為什麼這樣說?那帶給人的支撐是什麼?
你真的同意和喜歡這個美的觀點嗎?有沒有出現過其他的可能性?
如果不喜歡,你想要的觀點會是什麼?什麼聲音能支持你活出喜歡的樣子?
在日常生活中,人可以常常這樣提問自己,試著去整理自己的在地聲音。
參考故事來源:https://happy715568049.blog/qingrangwobiangenghaokannanhaiqiuzhuptudashenbangxiudiaotaijizuihoutahuichuanzuiwanmeizhao/?fbclid=IwAR26wZcnnJgtEaQUb2BhGwnEahyZP0ohZq-0xSCoM7s6AtH3eG6VkrPQBSY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喜歡把這些年的心理學習用在自己的生活中。我喜歡一群人用滋養的團體方式互相陪伴與成長。幸福對我而言不再是名詞,而是動詞,我喜歡把每一天都活得比昨天幸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防曬產品係數測試報告彙整(2024年)從2014年起,自己對於市售防曬產品的效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為當時候發現不少產品的防曬係數其實標示是有問題的,像是原本應該是人體測試的SPF與PA數值,實際上沒有做,只用機器測試的數據來充當,但這兩者卻有很大的差異。像是防曬係數其實有強度、廣度與平均度三個面向需要一起判斷,但多數廠商並沒有完整標示
Thumbnail
我失落是「有時的」我慶幸是「有時的」,在我時常不理解時,祂告訴我不要試圖猜測祂的計畫。— 20240316讀經筆記在第二天恢復閱讀聖經,作者分享了對於聖經的理解和信仰上的困惑。透過讀經的體悟,作者提倡對上帝的信仰需要培養,無論是關係或興趣,理解的真理需要在信仰中付出。透過適當的引用和闡述聖經章節,文章強調了對信仰的培養和理解的需要。
Thumbnail
20240316正2雜談-50/50再平衡自我回測-上前言: 由於正2雜談已經慢慢發展成獨立的系列文 因此建立專區放置正2雜談系列文章 在搬動整理舊文的時候, 如果有一些新的東西, 也會一併更新上去。   2/28的文章提到正2的10種操作法, 其中一種是50/50再平衡, 手癢自己回測了一下, 有關績效、決策點及心理素質簡要說明如
Thumbnail
2024-03-16
20240316 寫在大白傘蓋佛母供養迴向之後 - 利他很重要 20240316 寫在大白傘蓋佛母供養迴向之後 - 利他很重要 有一年夏天,我的老師 蓮生活佛盧勝彥金剛上師,在台灣雷藏寺主持護摩。 我在現場,碰到了久違的同學夫婦。 夫人很熱誠的介紹她先生,我們寒暄著。 我問她:最近忙什麼? 她說:接觸了一個很精
20240316 << 供養迴向 活動 >> 願三界眾生安樂 - 大白傘蓋佛母 20240316 << 供養迴向 活動 >> 願三界眾生安樂 - 大白傘蓋佛母 我寫過一篇文: 20230705地方大神 什麼是「地方大神」? 就是「有影響範圍」的「大」靈鬼,我稱為:地方大神。 神,是尊稱。 並非如道教尊崇的神明,是被賜受的稱謂與寶誥。
我對新聞缺工問題的看法[丹麥工作日記20230416]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JfqpWw2rNg [我對新聞缺工問題的看法]我在想台灣缺工問題,換一個角度想,缺工,大家總體總體薪水還有勞動條件才會起來,老闆才會被逼著去思考怎樣讓公司做市場價值更高的東西,而不是讓公司繼續把發展中國家汙染土地或是環境的低產值低
Thumbnail
紐約銅板價街頭小吃8間|軟餅乾、冰火菠蘿油、花生豆花、腸粉、生煎包⋯白天我們全是在外遊蕩行程,幾乎不進餐廳、不坐下來點餐,不是站著吃完就是拿著邊走邊吃,有時候也搞不清楚到底吃的是早餐、午餐或下午茶。如果你也計畫到紐約旅遊,不想花大錢又想吃到很多種美食,用這些小點心來填滿景點間的空檔就是不錯的選擇!文末附上完整的店家清單。
Thumbnail
2023-01-05
東北旅行誌|美成油畫的宇都宮市早上不到10點,我已經抵達了宇都宮的飯店。沒有訂鬧鐘,自然醒,非常想離開無趣的福島市。 對於宇都宮這個城市,我只知道是個餃子城,到處都是羽生愛吃的餃子。還有離它不遠的日光東照宮,日光市。但宇都宮本身有什麼魅力,我一無所知。 在早上搭乘JR的時候,搜了一下這個城市的景點。推薦的有兩個,其中一個是竹林。
Thumbnail
2022-12-15
是誰的穀物由烏克蘭出口?美國基改農企業鉅子,正在控制烏克蘭的農地。烏克蘭自然資源豐富:黑土地佔世界總量的三成,油類、玉米、大麥等農產品一直是“歐洲的穀倉”;出口鐵、錳、鋁、煤等礦產。工業也有航天/飛機、軍工/機械與火箭、造船/汽車、通訊等,卻因國內外政治動盪,經濟萎縮,被挑逗起的內部族群(東部親俄、西部親歐美)撕裂等因素,造成整個局面幾乎失控,失業人口、難民遽增。
Thumbnail
2022-10-25
【台北村落之聲】城市的未來,是由現在的每一個進行中的行動所建構的 / 專訪2022臺北城市博覽會總策展人龔書章「臺北的未來——THE FUTURE IS NOW」2022臺北城市博覽會,主軸以「市民」為核心,打破只有單向展示的靜態框架,藉由多層次且深刻地討論和溝通,成為一個啟動策劃城市治理與共融社會的共同行動—從個體到平臺、從個人意見到城市議題、從行動方案到創新機制,讓開放城市的理想得以成真。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