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

含有「跨文化」共 6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本文反思作者在東華大學原住民學院就讀的經驗,探討學院的定位、環境、師資、學生背景及畢業生發展等面向,並提供給有意就讀非原住民學生的參考,也分享作者如何適應學院環境以及如何在畢業後運用所學。
Thumbnail
本文探討在日本令人心酸的社會現象、努力文化以及自我調適的重要性。並分享學習日文時接觸到「一生懸命」一詞的體悟,最後強調不勉強自己的努力,以及給自己空間喘息的重要性。
Thumbnail
原著小說將末代沙皇(Tsar)時代的貴族-亞歷山大伯爵,從1922年到1954年被軟禁(house arrest)在莫斯科最富盛名的大都會飯店(與當時紐約廣場飯店、巴黎麗池飯店齊名)裡的三十年間與俄羅斯歷史進程平行交叉描繪。該劇主架構完整呈現書的內容及精神,亦即人如何突破困境、走出逆境,及找回內心
Thumbnail
Claydee-avatar-img
2025/07/01
原來這本也翻拍啦,書好看耶!前幾天還正好看到這本書的quote: 「判斷一個人是否有智慧,最簡單的標準就是快樂」也跟妳分享,感謝心得~
bookarchery-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01
Claydee 謝謝Claydee 的金句分享,這書裡精彩看點太多,我也邊看邊筆記📝。翻拍劇集共八集,要將近500頁的原著濃縮後再呈現還原,算是近年來少見的誠意之作。不得不說,Ewan Mcgregor演技👍👍👍
印度差旅進入第二十天,終於遇上可以完全休假的周日,前兩個周日都帶著技師從一個城市移動到另一個城市,所以根本就沒有休假,跟著客戶一周上六天班,總算可以在今天好好休息喘口氣。傍晚工作完成去附近走走晃晃,體驗一下當地的生活日常  
Thumbnail
轉眼間,待在印度邁入第十天,即使轉換停留的城市,但仍是沉浸在印度的氛圍中,而我那出發前的急性腸胃炎,也就這樣默默的被印度美食與良善人情,悄悄療癒了。沿著印度西部海岸往南,來到印度渡假勝地的城市,此刻適逢印度雨季,抵達當天的狂風暴雨,猶如台灣的颱風天,著實令我們一行人感受到印度雨季的威力
Thumbnail
現在這個時代,異國戀越來越多,小女子本人在三年前,第一次踏上了與外國人交往之路。 雖然開始這段關係之前,有很多的擔心害怕,想著這段關係無法維持太久,但默默的,三年就過了(青春越浪費越多?!),有一些體會可以跟大家分享,如果你也在這個十字路口,或是對異國戀好奇,就看下去吧!
Thumbnail
2024 ISDW 台日韓設計工作坊參與紀錄:從文化摩擦到團隊共創,透過設計實踐建立跨文化理解與共識的合作經驗。
Thumbnail
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 單純執行任務已不夠,關鍵在於✨ 創造附加價值。這篇文章透過🍊 柳丁比喻,提醒我們💡 工作不只是交付,更是展現個人競爭力。無論身處何種職位,唯有培養🚀 價值導向思維,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閱讀後,你將學會如何讓每項工作成為提升自我優勢的機會,讓🏆 成功更靠近你!
2015年7月4號,新加坡植物園(Botanic Gardens)成為新加坡第一個被列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也是全世界第一個擁有此殊榮的熱帶花園。 初次造訪植物園的我們,從地鐵站Napier出站後,沿路順著指標,約莫五分鐘的路程即可抵達目的地。印入眼簾的植物園大門上明明白白的昭示著「U
Thumbnail
新加坡植物園很厲害!在Bayfront的新植物園也很讚~ 新加坡厲害的是真的有找到他們的賣點,然後做出行銷! 台灣比他大多少倍,但我們卻一直在模仿別的國家文化,找不到自己的強項與賣點。 拜託觀光局,夜市絕對不是台灣的賣點好嗎...........食物有地域口味差異,也不是很好行銷的一環,真的需要好好思考!
bookarchery-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21
跳鼠飛行日記 韓國比日本能適應,至於歐美的,只能說光是看到傳統早市/夜市的模樣(場地),眼神會有種震驚但又要鎮定的表情,有時候想想覺得,哎,放過遊客也放過自己好了🤣🤣🤣
2021年,Michelle Zauner出版了這本回憶母親的Memoir。當她住在美國東岸費城一邊想追求音樂夢想,一邊得兼職多份工作維持生計時,她的母親罹患癌症。而她隨即返回美西的奧勒岡尤金,陪著母親抗癌。 隨著Michelle母親的離世後,她的父親賣掉了舊家,準備移居泰國。整理舊家舊物時,母親
Thumbnail
氣泡水-avatar-img
2025/05/15
媽媽味是任何美食,無法取代的味道吧。
bookarchery-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15
氣泡水 真的是如此,即便按照媽媽說的步驟,每個食材也完美復刻,但味道總是差那麼點。如氣泡水所說,媽媽味是任何美食都取代不了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