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營業的基礎就是信心,而在爆發一次又一次的問題之後,投資人、存戶和主管機關對於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的信心終於損害殆盡,讓這家有百年歷史的銀行走上被競爭對手瑞士銀行(UBS)併購的結局。
三月中時,瑞士信貸在年報揭露對於財務報表的內部控制有重大問題(material weakness),在美國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被接管,投資人對於銀行業失去信心之際,這樣的負面消息無疑是壓倒瑞士信貸的最後一根稻草。
「管理階層沒有設計並且維護一個有效的風險辨識流程,以利辨識和分析財務報表上有重大不實的風險。」瑞士信貸的年報上這樣寫道,根據媒體報導,這個問題最先是由資誠會計師事務所(PwC)發現,而瑞士信貸管理階層同意這樣的評估結果,並且「非常認真地採取了適當的行為」執行長Ulrich Körner這樣說。
但是一切都已經太晚。最大股東沙烏地阿拉伯國家銀行(Saudi National Bank)董事長在媒體上說絕對不會投入更多資金(儘管他說是因為法規限制),更進一步導致瑞士信貸存款在一週內流失100億美元,即便透過瑞士央行(Swiss National Bank)融資500億美元,都無法挽回市場信心。
在瑞士央行和瑞士金融監管局眼中,唯一的解決方式就是讓瑞士信貸被瑞士銀行併購,儘管這可能會製造出一個龐大無比的金融機構,並且可能導致更多人遭到裁撤失去工作。
就這樣,一家有著167年歷史的國際金融機構走向盡頭。
從Archego資本破產、Greensill破產、莫三比克的鮪魚債券、前任董事長違反防疫隔離規定去職、財富管理部門協助毒品走私集團洗錢被判有罪、私人銀行家侵吞客戶資產,以下是瑞士信貸在這幾年所陸續爆發的醜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