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玩的不只是一場交易遊戲,更是人生 - 《交易遊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raw-image


1985年12月,一位倫敦政經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的畢業生來到所羅門兄弟公司(Salomon Brothers)在倫敦的交易室擔任債券業務員。


 儘管工作表現還不錯,拿到了很不錯的紅利,但是他沒有待得太久,他在1988年二月選擇離開所羅門兄弟,甚至離開金融業,但是他將在所羅門兄弟的交易室生涯寫成一本書,這本叫做《老千騙局》的書生動了描寫了交易室的各式誇張行為,讓許多財金科系學生後來立志要依循此路進入交易室工作,儘管這並非他的本意,但讓這個叫做Michael Lewis的年輕人自此成為財經文學作家。


 當Lewis成為暢銷作家時,所羅門兄弟卻惹出許多爭議,他們利用客戶名義買進鉅額國庫券,超出單一金融機構可以投資的門檻,意圖寡占市場,在事跡敗露後,高階主管被判刑,主管機關施以高額罰款,身為大股東之一的Warren Buffett短暫介入擔任董事長,後來在1997年將所羅門兄弟賣給旅行家集團(Travelers Group),後者又在隔年與花旗銀行(Citigroup Inc.)合併,到了2003年,當初的所羅門兄弟公司正式改名為花旗銀行全球市場公司(Citigroup Global Markets Inc.)。


 在所羅門兄弟公司這名稱消失後三年、也是Lewis離開約三十年後的2006年,另一位倫敦政經學院的畢業生來到花旗銀行在倫敦的交易室,他擔任的是利率交易員的工作。


 他在交易室待得比Lewis更久一些,獲得的紅利則是高達數倍,但這個叫做Gary Stevenson的年輕人選擇在2014年離開花旗銀行和金融業,然後將他的交易室生涯寫成這本《交易遊戲》。


 有趣的是,在這兩本書中還能看到彼此的影子,在《老千騙局》裡是這樣描寫交易員的:「優秀的債券交易員腦筋靈活,精力過人。他們每天盯盤十二個小時,有時甚至多達十六個小時。而且他們不只觀察債市,還要注意數十個金融市場和大宗物資市場……他們早上七點就坐定位,一直待到天黑才離開……他們只關心獲利和鈔票,尤其是鈔票和鈔票能買的東西,以及有錢人享有的聲望。」


 而在《交易遊戲》中,則剛好看到那些曾經衣著光鮮的抵押債券銷售人員,是怎麼在2008年次貸危機中付出代價:「看那邊,你看那邊。你看到那些傢伙了嗎?他們這週就要失業了。你明白嗎?他們這週就要他媽的失業了,而你卻在這裡,像個瘋子一樣揮舞拳頭慶祝。」

 

三十年的時光,有許多變化。當Lewis加入所羅門兄弟倫敦交易室時,員工人數只有150人,到他離開時已經增加到900人,從金融區的甜甜圈型辦公室,搬到了光鮮亮麗、位在維多利亞車站上的寬敞新辦公室,面積是紐約總部的兩倍。當Stevenson加入花旗銀行時,他們已經占據了一棟42層高的大樓,而且是英國並列第二高的建築。

 

但不變的或許更多。他們依然對那些幾乎全由三個字母組成的縮寫朗朗上口,像是ABS(資產抵押證券)、CDS(信用違約交換)、CDO(擔保債務憑證)等等,也依然紙醉金迷地出入高級餐廳。

 

就連那些交易心法也聽來類似,「所謂的傻瓜,就是願意以低於合理價賣出債券,或是以高於合理價買進債券的人。至於債券的合理價格,就是能評估債券價值的人願意支付的價錢」「個別交易員不應以他們認為某物的價值為它定價,應該以其他人認為的價值來定價。」

 

或是菜鳥在交易室的生存法則:「如果另外一個人看來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而且賺很多錢,但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也許你應該模仿那人的行為」「我的工作其實就是學習賺錢大師的思惟和言行,既然我的思惟和言行無法像亞歷山大那樣渾然天成,至少我可以模仿他的樣子。像學功夫那樣,先仔細聆聽大師的指導,再依樣畫葫蘆。」

 

就某種角度來說,甚至就連「交易遊戲」和「老千騙局」也都沒有太大不同,「交易遊戲」由一套十七張牌組成,分別是負十、二十及一到十五的所有數字,每個選手透過計算手中的牌和桌上的牌加起來總數下注,「老千騙局」則是每個玩家輪流就所有人手上紙鈔的序號叫牌,直到所有玩家都質疑某一個人的叫牌,這些遊戲同樣都牽涉到機率和期望值等數學問題,但最後能勝出的玩家,需要的不只是數學計算技巧,更要有仔細觀察對手弱點的能力和許多膽識。

 

同樣類似的,還有Lewis和Stevenson的交易室生涯,都終結在獲得豐厚的紅利之後,然後都寫了一本描寫這段經歷的書,但之後的選擇卻大不相同。Lewis反覆圍繞著「市場」這個主題,陸續寫出好幾本膾炙人口的作品,讓他成為最知名的財經文學作家。


另一方面,Stevenson卻在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攻讀經濟學碩士學位,並且創立了「GarysEconomics」這個YouTube頻道,向一般大眾解釋經濟學概念,並且積極鼓吹消弭經濟不平等。除了社群媒體,Stevenson也積極透過電視和報紙等媒體表達意見,與其他英國百萬富翁一起發表公開信,要求時任首相的Rishi Sunak引進富人稅。

 

Lewis和Stevenson之所以做出不同選擇,原因很可能在於他們出身背景的不同。

 

同樣都是倫敦政經學院畢業,但Lewis幾乎是Stevenson口中那些懂得遊戲規則的那群學生,儘管Lewis不是來自俄羅斯或中國獨裁寡頭家族,但他的家族在紐奧良是知名的世家,這是為什麼他在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史畢業後,可以拿到倫敦政經學院經濟學碩士,也是為什麼他有機會進入所羅門兄弟交易室,因為他的遠房表親邀他參加一場和英國皇太后共進晚餐的宴會,而他碰巧坐在兩位所羅門兄弟常務董事夫人中間。

 

但Stevenson則不一樣,他來自那些東倫敦比較窮困的區域,小時候靠著賣廉價糖果和派送報紙賺錢,因為賣大麻被明星高中開除,創辦過車庫饒舌樂團,在汙水處理廠旁邊的沙發店拍了兩年靠枕。他也許是靠著優秀的數學程度和參加數學競賽的成績,贏得進入倫敦政經學院的許可,而他之所以有機會進入花旗銀行交易室,是因為靠著數學和心理戰術贏得了「交易遊戲」的全國決賽,讓他獲得了在花旗銀行的實習機會。

 

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不同,讓Stevenson的《交易遊戲》與Lewis的《老千騙局》感覺不太一樣,Lewis的筆法帶點諷刺和黑色幽默,讓人讀來覺得有趣,而Stevenson卻充滿不解和憤怒,不解的是為什麼他憑什麼可以拿到這麼豐厚的紅利,讓自己與其他一起長大的同伴間有了巨大的裂解,憤怒的是「貧富不均的現象會愈來愈嚴重,愈來愈糟糕,直到它主導一切並殺死包括它在內的經濟體系。這不是暫時性的,而是最終的結果。是經濟的終結,是蔓延的癌」。

 

Stevenson的書裡充滿了直接了當的情緒和許多髒話,而且隨著故事推進、他在交易室工作越久(諷刺地也賺得越多)越嚴重,只有當他因為病假離開工作時才得以緩解。對Lewis來說,在所羅門兄弟工作的日子讓他對賺錢的信仰徹底崩毀,從前他認為「賺得愈多、日子過得愈好」,但現實生活中的證據顯示正好相反,Stevenson也有著同樣的領悟,在書中他原來是一個熱愛金錢的孩子,這也是他想成為交易員的原因,但隨著他為銀行賺進3,500萬美元,拿到兩三百萬美元分紅,他反而更憤怒。

 

但人們不禁會想問,Stevenson筆下的交易室有多真實?

 

在《交易遊戲》出版之後,有人在網路上自稱曾經是他的同事,說他們其實並不如他所說的「就是一群猴子,一群沒有文化素養的莽夫」,Stevenson也不是他自稱「世界上最棒的交易員」,甚至不是當時花旗銀行賺最多的交易員,這個「頭銜」屬於另外某位冷靜交易、平穩獲利的同事,Stevenson雖然表現也很好,但他被交易室的壓力和緊繃情緒沖昏了頭,所以對其他同事的關心嗤之以鼻。

 

但無論如何,Stevenson的主張真有幾番道理,他認為各國政府將利率壓在很低的水準,將大幅推升股票和不動產等資產價格,結果富人可以透過這些資產上漲累積更多資金,其他人卻會因為生活開銷支出提高而受苦,「普通家庭和政府愈來愈窮,富人愈來愈有錢,從中產階級流向富人的利息、租金和利潤也就愈來愈多」。

 

在Stevenson離開交易室後,一切並沒有太大改變。在2008年金融海嘯時,各國政府為了挽救經濟不惜大印鈔票,後來就再也沒機會將利率調升,到新冠肺炎疫情橫掃時,更採用了甚至更激進的手段避免經濟大幅衰退,但留下的後遺症就是通貨膨脹和熱錢肆虐,推高了資產和各種投資的價格,讓普通家庭的生活更加吃力。

 

根據《金融時報》專欄作家Tim Harford所述,最值得關注的不平等有三個層面,第一是那些比一般更辛苦的社會階層,比方說有三個以上小孩家庭的貧窮程度,還有食物銀行的利用程度,第二是倫敦以外地區的貧窮程度,第三則是英國停滯的房屋市場,房價從收入的三倍增加到六倍,光靠薪水想要擁有自己的家看起來像是緣木求魚。

 

換句話說,要出現下一個Gary Stevenson也更加困難。

 

另一方面,那個曾經可以賺得豐厚紅利的交易室文化曾經有所改變。在Stevenson離開花旗銀行的2014年,歐盟為了避免2008到2009年金融危機的情形再度發生,新增訂了一項規定,限制銀行員工的紅利不可以超過本薪的兩倍,以免員工為了賺進高額紅利而承擔過高風險。

 

不過美國並沒有類似的規定,所以英國的銀行不斷遊說更彈性的薪酬可以幫助它們與美國同業競爭,於是英國在脫歐後,也在2023年廢除了這項規定,理由是為了加強倫敦金融城的競逐頂尖人才的能力。

 

那時候工黨的財政部首席秘書Darren Jones說,廢除紅利上限「當一般家庭為了生活撙節支出和負擔高額房貸時,(廢除紅利上限)完全告訴你這個保守黨政府的優先順序」。

 

在今年, 花旗銀行跟上其他美系銀行的腳步,對英國所屬員工廢除了銀行內部分紅上限的規定,巴克萊(Barclays)成為第一家廢除內部規定的英國銀行。


所以我們會看到另外一本描寫交易室生態的書嗎 ?或許不用再等這麼多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金融動物園的沙龍
72會員
54內容數
2025/04/17
他酗酒、她沉默、制度還在那裡——但沒有人阻止這一切發生。 ANZ 銀行最近被重罰 2.5 億澳元,一份外部審查報告揭開了市場部門長期的文化沉疴。問題不是沒制度,而是沒人執行、沒人敢說。這篇長文,記錄了一場金融機構如何在安靜中失控的過程,也是一個文化與風險治理的真實縮影。
Thumbnail
2025/04/17
他酗酒、她沉默、制度還在那裡——但沒有人阻止這一切發生。 ANZ 銀行最近被重罰 2.5 億澳元,一份外部審查報告揭開了市場部門長期的文化沉疴。問題不是沒制度,而是沒人執行、沒人敢說。這篇長文,記錄了一場金融機構如何在安靜中失控的過程,也是一個文化與風險治理的真實縮影。
Thumbnail
2025/04/10
2025年4月初,美國公債市場劇烈波動,市場指向基差交易可能是禍首。究竟什麼是基差交易的、2020年危機的教訓,以及2025年市場波動的原因,包含避險基金去槓桿、資金趨向現金為王、政策與財政不確定性上升,以及美債供給壓力激增等。監管機構雖警覺升高,但動作有限,市場信心面臨考驗,潛在風險仍高。
Thumbnail
2025/04/10
2025年4月初,美國公債市場劇烈波動,市場指向基差交易可能是禍首。究竟什麼是基差交易的、2020年危機的教訓,以及2025年市場波動的原因,包含避險基金去槓桿、資金趨向現金為王、政策與財政不確定性上升,以及美債供給壓力激增等。監管機構雖警覺升高,但動作有限,市場信心面臨考驗,潛在風險仍高。
Thumbnail
2024/08/16
Aspiration是一家來自加州的網路金融機構,以永續發展和社會責任為核心價值。然而,隨著公司發展,出現了一系列財務和道德問題,從高科技應對氣候變遷到與企業客戶的不當合作。該公司的未來仍然籠罩在迷霧當中,並且正面臨著司法調查和監管壓力。
Thumbnail
2024/08/16
Aspiration是一家來自加州的網路金融機構,以永續發展和社會責任為核心價值。然而,隨著公司發展,出現了一系列財務和道德問題,從高科技應對氣候變遷到與企業客戶的不當合作。該公司的未來仍然籠罩在迷霧當中,並且正面臨著司法調查和監管壓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華爾街沒有 work-life balance,黯然離去的人占多數,能夠留下來的關鍵在於是否嚴格遵守投資金律
Thumbnail
華爾街沒有 work-life balance,黯然離去的人占多數,能夠留下來的關鍵在於是否嚴格遵守投資金律
Thumbnail
有句華爾街的諺語說得好: 我見過老的交易員、也見過大膽的交易員,但是從來沒見過又老又大膽的交易員!!!
Thumbnail
有句華爾街的諺語說得好: 我見過老的交易員、也見過大膽的交易員,但是從來沒見過又老又大膽的交易員!!!
Thumbnail
今天總算撥了個空檔來看這部繼“大賣空“之後的金融議題電影,金融怪獸格局放的比較小些,不是在描述真實世界的某個漲跌事件,而是在講新聞媒體及投資理財節目對投資人所產生影響力有多大的故事。
Thumbnail
今天總算撥了個空檔來看這部繼“大賣空“之後的金融議題電影,金融怪獸格局放的比較小些,不是在描述真實世界的某個漲跌事件,而是在講新聞媒體及投資理財節目對投資人所產生影響力有多大的故事。
Thumbnail
2018年八月的那個早上,美國聯邦調查局的探員敲了敲John Edmonds家的大門,36歲的他曾在摩根大通交易室工作超過十年,負責貴金屬交易,也就此揭開銀行交易員長達八年間的幌騙行為......
Thumbnail
2018年八月的那個早上,美國聯邦調查局的探員敲了敲John Edmonds家的大門,36歲的他曾在摩根大通交易室工作超過十年,負責貴金屬交易,也就此揭開銀行交易員長達八年間的幌騙行為......
Thumbnail
人們花錢如流水,彷彿他們都能保證自己的管理的基金,永遠有賺不完的財富,肆無忌憚地花著不服比例的消費,直到空頭市場來臨。 那些昂貴的花費、貸款成了這些人最大的負擔,一夕之間,風雲變色,這時,他們才認清了現實。
Thumbnail
人們花錢如流水,彷彿他們都能保證自己的管理的基金,永遠有賺不完的財富,肆無忌憚地花著不服比例的消費,直到空頭市場來臨。 那些昂貴的花費、貸款成了這些人最大的負擔,一夕之間,風雲變色,這時,他們才認清了現實。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對華爾街這條街道有什麼印象呢?這條在紐約曼哈頓區的小小街道,卻匯集了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金融機構、紐約證券交易所,主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金融市場。關於華爾街的金融犯罪電影不勝枚舉,今天Zoe就要推薦兩部和華爾街、投資、人性相關題材的電影,還可以從中學到一些理財專有名詞喔!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對華爾街這條街道有什麼印象呢?這條在紐約曼哈頓區的小小街道,卻匯集了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金融機構、紐約證券交易所,主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金融市場。關於華爾街的金融犯罪電影不勝枚舉,今天Zoe就要推薦兩部和華爾街、投資、人性相關題材的電影,還可以從中學到一些理財專有名詞喔!
Thumbnail
第二部: 第一部文中,我說我在clubhouse認識了黎二海,也常常進去他開的房,叫「交易話人間」。黎二海是當選擇權賣方的交易員,其他我在這個房間認識的人,有些是做股票波段,有些做當沖,有些做股期,有些做小台,做大台的比較少,我則是一個小小的律師,做選擇權沒多久,而我做的是美股和美選,和其他的人有一
Thumbnail
第二部: 第一部文中,我說我在clubhouse認識了黎二海,也常常進去他開的房,叫「交易話人間」。黎二海是當選擇權賣方的交易員,其他我在這個房間認識的人,有些是做股票波段,有些做當沖,有些做股期,有些做小台,做大台的比較少,我則是一個小小的律師,做選擇權沒多久,而我做的是美股和美選,和其他的人有一
Thumbnail
股市金融的世界,隨著交易周邊產品越來越多,我還沒有真正搞清楚這遊戲規則,像是期指、選擇權,到底是怎樣的運作,對我來說都還是懵懂狀況,但從個人的觀點來看,股市就是一個金錢交易市場,隨著資金的流動產生不同的變化,有高有低有波浪,有人造浪、有人隨波逐流,當然也有人就被這個金錢海所淹沒。
Thumbnail
股市金融的世界,隨著交易周邊產品越來越多,我還沒有真正搞清楚這遊戲規則,像是期指、選擇權,到底是怎樣的運作,對我來說都還是懵懂狀況,但從個人的觀點來看,股市就是一個金錢交易市場,隨著資金的流動產生不同的變化,有高有低有波浪,有人造浪、有人隨波逐流,當然也有人就被這個金錢海所淹沒。
Thumbnail
本集 #workhardplayhard系列 邀請Stan哥(蕭子昂)漫談GameStop與風險控管/ On GameStop and managing risks 同時也將帶來大叔Sa’an的藏私食譜 / 6~18 philosophical (food) recipes
Thumbnail
本集 #workhardplayhard系列 邀請Stan哥(蕭子昂)漫談GameStop與風險控管/ On GameStop and managing risks 同時也將帶來大叔Sa’an的藏私食譜 / 6~18 philosophical (food) recipes
Thumbnail
2016年三月,我在位於台北市中山南路的國家圖書館一樓準備律師考試時,一樓的展示處擺了一本2015年的年度好書,書名叫做「何不認真來悲傷」。在我準備律師考試那段枯躁無趣的日子,那本書就成了我唯一的課外讀物。從2015年12月離開職場後,我正式「升等」為全職交易員,台指選擇權正式成為我唯一的生財工具
Thumbnail
2016年三月,我在位於台北市中山南路的國家圖書館一樓準備律師考試時,一樓的展示處擺了一本2015年的年度好書,書名叫做「何不認真來悲傷」。在我準備律師考試那段枯躁無趣的日子,那本書就成了我唯一的課外讀物。從2015年12月離開職場後,我正式「升等」為全職交易員,台指選擇權正式成為我唯一的生財工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