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肉兒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追求永生是人的最高意志。

永生意志的滿足有兩种方式: 靈的創造、肉的創造

靈的: 精神活動產生的創造物, 如科學、哲學、文學、藝術、宗教類等作品-靈之兒女;

肉的: 男女性交愉悅、生殖活動產生的創造物-肉之兒女

精子群衝向卵。圖片轉載自 www.52112.com/pic/248639.html

精子群衝向卵。圖片轉載自 www.52112.com/pic/248639.html

僅少數人能將慾望昇華, 轉而從事靈的創造, 生產靈之兒女;

大多數平常人僅能從事肉的創造, 生產肉之兒女, 以滿足永生意志。

生兒育女滿足人生殖意志、進而永生意志。

人愛子女, 是因人經由子女而滿足永生意志

人愛子女, 是基於愛己, 是利己的一種延伸

因此, 人替肉之兒女作牛作馬、犧牲奉獻, 並非真正利他行為, 無真正偉大可言, 不值得肉麻地刻意歌頌、濫情地大肆炒作

肉之兒女。圖片轉載自 www.ivftaiwan.com/treatment/38/

肉之兒女。圖片轉載自 www.ivftaiwan.com/treatment/38/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追求永生是人的最高意志。"哈哈,如此武斷,敢問先生有何論證?失禮了,感覺自己似乎踢館而來,真不是,只是不解就問。先生是商、理背景,我是社會人文出身。你我觀念捍格,應屬正常。
吳鐵肩-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4/16
Sappho 一丘一壑也風流 哈哈, 大哉問! 人類一切理論皆為假設-具有不確定性和可錯性。"追求永生是人的最高意志" 是一成立性非常高的假設-証劇很多: 許多哲學理論、宗教理論、心理學理論都是從該假設出發展開。附帶一提, 您的自介: "來自前現代的靈魂"中的靈魂一詞, 雖屬虛構, 卻是西方哲學和宗教的發源地, 若無此虛構之概念, 宗教的基礎將動摇...
悉貞-avatar-img
2023/04/22
"人替肉之兒女作牛作馬、犧牲奉獻, 並非真正利他行為, 無真正偉大可言"。老師,當父母的,該當如此,就如老子所說的"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這是學生的體會。但是,我們的身分也是兒女,不該持這種觀念對嗎?
吳鐵肩-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4/23
悉貞 謝留言。利己 (包括利自己的子女、父母等) 是本能。利他才是美德起點。老子所說的"生之畜之, 生而不有, 為而不恃, 長而不宰"是不同層次和範圍的概念-是自然大道,可作為為政者或養育者之標準, 但和拙文意旨大相逕庭。
龍阿迪-avatar-img
2023/04/10
看你的文章很舒服,簡單利落,又觸動人心。
吳鐵肩-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4/10
龍阿迪 謝謝美言, 真不敢當, 祝好
佩格澀思-avatar-img
2023/03/21
這樣的觀點說出父母照顧子女不過是責任罷了。可是在有些文化上,父母把自己無限放大,享受了生理上的歡愉,生下孩子照顧十數年,然後又冀望孩子回饋,自私之極。
吳鐵肩-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3/23
佩格澀思 是的, "冀望孩子回饋"是"養兒防老"傳統帶來的結果
熟齡文青-avatar-img
2023/03/21
精神層面的作品可以產生愉悅感、滿足感,跨越時空存在,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喜歡創作的初衷。
吳鐵肩-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3/23
熟齡文青 是的, 創作時的陣痛帶來日後作品完成時的愉悅、滿足感
avatar-img
吳鐵肩的沙龍
126會員
66內容數
吳鐵肩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06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真的嗎?本文旨在回答這個問題-破除「善惡因果律 (或稱道德因果律)」的迷思,分析其心理、情感、信仰的基礎,並指出「德福一致」在社會實踐的幾個可能方向。
Thumbnail
2024/07/06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真的嗎?本文旨在回答這個問題-破除「善惡因果律 (或稱道德因果律)」的迷思,分析其心理、情感、信仰的基礎,並指出「德福一致」在社會實踐的幾個可能方向。
Thumbnail
2024/05/12
母愛對子女雖十分重要,但道德上並非真正偉大。本文目的是解構「偉大母愛」與「母親節」的信條-它們已被資本家、商家宣傳炒作而異化成為商品,鼓動了母親節消費狂熱與濫情氛圍。以下從親子相互意義、「偉大」必要條件、前衛女性對母愛的質疑、商家的炒作這四面向來論述 2024母親節來臨,兒女都在這一天替母親慶祝
Thumbnail
2024/05/12
母愛對子女雖十分重要,但道德上並非真正偉大。本文目的是解構「偉大母愛」與「母親節」的信條-它們已被資本家、商家宣傳炒作而異化成為商品,鼓動了母親節消費狂熱與濫情氛圍。以下從親子相互意義、「偉大」必要條件、前衛女性對母愛的質疑、商家的炒作這四面向來論述 2024母親節來臨,兒女都在這一天替母親慶祝
Thumbnail
2024/04/26
( 已刊載於 2024-04-21 01:16 聯合報/民意論壇) 中國崛起,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美國爭雄,是本世紀全球最重大的事件;準總統賴清德宣誓上任後要做的「國家重建、社會改造、洗滌每一個人的人心」,則是近日台灣重大事件。從對立事件發生機率的起伏消長,或可一窺未來歷史發展的可能方向。
Thumbnail
2024/04/26
( 已刊載於 2024-04-21 01:16 聯合報/民意論壇) 中國崛起,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美國爭雄,是本世紀全球最重大的事件;準總統賴清德宣誓上任後要做的「國家重建、社會改造、洗滌每一個人的人心」,則是近日台灣重大事件。從對立事件發生機率的起伏消長,或可一窺未來歷史發展的可能方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轉貼,來自澳洲量子醫學研究者整理) 人造胚胎體外培植,欺騙胚胎在卵子裡的技術 可預購人類,10年內讓人類滅絕,複製人基因改造,吃蟲就好,一無所有,但你很快樂...
Thumbnail
(轉貼,來自澳洲量子醫學研究者整理) 人造胚胎體外培植,欺騙胚胎在卵子裡的技術 可預購人類,10年內讓人類滅絕,複製人基因改造,吃蟲就好,一無所有,但你很快樂...
Thumbnail
追求永生是人的最高意志。 永生意志的滿足有兩种方式: 靈的創造、肉的創造。 靈的: 精神活動產生的創造物, 如科學、哲學、文學、藝術、宗教類等作品-靈之兒女; 肉的: 男女性交愉悅、生殖活動產生的創造物-肉之兒女。 僅少數人能將慾望昇華, 轉而從事靈的創造, 生產靈之兒女
Thumbnail
追求永生是人的最高意志。 永生意志的滿足有兩种方式: 靈的創造、肉的創造。 靈的: 精神活動產生的創造物, 如科學、哲學、文學、藝術、宗教類等作品-靈之兒女; 肉的: 男女性交愉悅、生殖活動產生的創造物-肉之兒女。 僅少數人能將慾望昇華, 轉而從事靈的創造, 生產靈之兒女
Thumbnail
一個神秘的異世界。 雖然那是一個自然環境和物理法則都與我們所處的地球一樣的世界,不過多少還是具有不同之處。 不同之處在於……那是一個多種族的世界。 人類,矮人,精靈,獸人,魚人……還有更多 另外一個最大的不同之處,那是個『神靈們』真實存在的世界。 如同我們的希臘神話的那些希臘眾神,那個異世界的眾神同
Thumbnail
一個神秘的異世界。 雖然那是一個自然環境和物理法則都與我們所處的地球一樣的世界,不過多少還是具有不同之處。 不同之處在於……那是一個多種族的世界。 人類,矮人,精靈,獸人,魚人……還有更多 另外一個最大的不同之處,那是個『神靈們』真實存在的世界。 如同我們的希臘神話的那些希臘眾神,那個異世界的眾神同
Thumbnail
自古以來,人類就有無窮無盡的慾望。
Thumbnail
自古以來,人類就有無窮無盡的慾望。
Thumbnail
正所謂:「被創作出來的事物都是作者的孩子。」 到了當代,在目前的繪畫圈和文字故事創作圈,也開始了被稱作「孩子」的文化流行。 今天,就和我一起來簡單地了解這個特別的創作流行文化吧(。•̀ᴗ-)✧
Thumbnail
正所謂:「被創作出來的事物都是作者的孩子。」 到了當代,在目前的繪畫圈和文字故事創作圈,也開始了被稱作「孩子」的文化流行。 今天,就和我一起來簡單地了解這個特別的創作流行文化吧(。•̀ᴗ-)✧
Thumbnail
業力與人生課題的選擇 你聽過嗎? 靈魂出生前早已計劃好人生的劇本。在你投胎前 你已經早已看過你的劇本, 也認同了自己的選擇,也決定了你的角色。今生你所認識的每個人也是你要請和你一同入戲的人,不管是好是是壞 所有的際遇,便都是依照你的劇本演出,所以每一個人的人生的際遇並沒有偶然。 中國古代的易經繫辭
Thumbnail
業力與人生課題的選擇 你聽過嗎? 靈魂出生前早已計劃好人生的劇本。在你投胎前 你已經早已看過你的劇本, 也認同了自己的選擇,也決定了你的角色。今生你所認識的每個人也是你要請和你一同入戲的人,不管是好是是壞 所有的際遇,便都是依照你的劇本演出,所以每一個人的人生的際遇並沒有偶然。 中國古代的易經繫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