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經濟衰退可怕嗎?

2023/03/25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我們這個世代經歷了多次科技革新,包括網際網路的興起、智慧型手機的普及、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的發展等。然而,這些創新對文明進步的影響,與工業革命時期的變革相比,仍有顯著的差距。工業革命浪潮帶動了許多國家躋身世界強國之列,但傳統大國-中國卻錯過了這趟列車,使其在國際地位上敬陪末座。直到實施改革開放政策後,中國才積極迎頭趕上,然而迄今為止,它仍未能成為世界第一強國。
當時的工業革命顯著提升了國家的生產力,機械取代了農耕勞動力,使農村勞動力得以釋放並向城市轉移。這為當時城市工廠所需的勞動力提供了充足來源,資本家們也因生產力的提升而賺取了大量財富。隨著機械生產力的不斷提高,工廠逐漸減少對勞動力的需求,使勞動力再次回流到市場。資本家們利用這些勞動力,開發新產品或新領域,以滿足或創造新的市場需求。資本家們不斷重複這一過程,推動經濟的持續發展。
每一次經濟大衰退,都會將大量勞動力釋放到市場上。由於勞動力供應過剩,工資變得相對較低,這使得資本家更願意雇用這些勞動力來嘗試新的項目。以2008年金融海嘯為例,當時iPhone剛剛問世。智慧型手機如同一部攜帶式電腦,可容納眾多應用程式,但這需要大量工程師來開發應用程式。同時,為了取代全球過時的手機市場,整個供應鏈所需的勞動力更是龐大。
資本家抓住了這波勞動力釋放的機會,並借助各國央行的降息政策,獲得了廉價的勞動力和資金。他們將這兩個關鍵元素投入到智慧型手機市場,全球經濟也因智慧型手機的發展而逐漸復甦。
然而,1929年的大蕭條與2008年金融海嘯存在顯著差異。在1929年大蕭條期間,美國政府並未積極挽救金融業,導致資本家的融資管道受阻,無法有效地獲得資金。此外,大量銀行倒閉,資本家亦深受其害,無法實現前述的經濟復甦情景。然而,在羅斯福總統執政期間,美國政府開始扮演資本家的角色,大力發展公共建設,將大量剩餘勞動力直接投入公共建設項目。這些公共建設不僅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還帶動了周邊各類供應鏈的發展,從而實現了前述的經濟復甦過程。
那麼,如何迅速地讓國家走出經濟衰退呢?金融業的穩定至關重要。這也是為什麼當銀行面臨流動性危機時,美國財政部和聯準會能夠迅速地提供支持的原因之一。古語有云:「不患寡而患不均」,資本就像水流,不能阻止它,只能引導它,使其在經濟體系中暢通無阻。
為了拯救金融業,美國政府在短短一週內對銀行業的注資金額達到了過去一年縮表金額的一半。這使外界對美國政府的縮表政策表示諷刺。然而,我非常支持美國政府拯救金融業的舉措。雖然這看似偏袒華爾街,但不可忽視的是,推動經濟發展的主體仍然是資本家。他們在資本主義體系中擔任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如果這次的危機真的導致經濟衰退,我們也不必過於擔憂。既然了解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運作方式,每個人都應該培養隨時調整發展方向的心態,觀察資本家決定投資的領域。正如知名YouTuber老高所言:「要擁抱新技術,對新領域保持開放的心態,避免讓自己落入敗者組合。」
儘管經濟衰退似乎即將來臨,但我們看到了ChatGPT的誕生,未來的發展仍然充滿希望。如今,我幾乎每天都在使用ChatGPT進行潤稿、檢查程式碼,甚至生成我所需的程式碼,大幅節省了工作時間,提高了生產力。
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工程師或許多產業的勞工會被AI取代,但到那時我也不再是一名工程師。我們要避免自己處在敗者組合中,站在淘汰他人的一方。這聽起來很殘酷,但這就是資本主義的現實。勞工們習慣於現有的美好生活,而資本家則嚮往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思考哪個領域值得投資,使他們能夠更接近理想的未來。
是否常常抱怨薪水偏低?但是否想過,低薪其實可以是一個優勢?在轉換職業道路時,低薪工作者的機會成本通常比高薪工作者要低得多,因為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我們沒有太多可以失去的東西。
那麼,身為高薪工作者,該如何避免在資本主義社會被淘汰呢?別忘了,當初能在勝者組合中的原因是什麼-那就是擁抱了新技術。或者,搖身一變成為資本家,投資具有潛力的項目,當市場擁有廉價勞動力與資金時,進行較大規模的投資。
總之,無論是低薪或高薪工作者,我們都應該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努力適應變化,通過擁抱新技術和保持開放心態,我們將能夠在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中立足,並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取得成功。
廢的先生LINE ID: @mrfed
廢的先生官方帳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此系列將會專注在2023年整年的美國經濟觀察,並且不時提供聯準會最新動向解讀,偶爾會穿插分析各國央行的動態,企盼能夠勾勒出整體經濟樣貌提供給讀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