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3-3〉
近日的狒狒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在媒體紛擾了幾日後,最終,事件遺憾地以它的負傷死亡悲劇收場。據報導表示,主責的某縣市農業局人員,一開始還說謊卸責,當該人員在捕捉當日,不但急著拍照炫耀,完全不顧狒狒已經受傷的狀況的情勢被踢爆後,後來才又在媒體面前更正說法,最後大費周章、如喪考妣的致哀行徑,更是令人咋舌。
這個事件,除突顯出民眾對於野生動物保護相關知識的不足外,也顯示出人類與大自然物種相處時的無知與傲慢。這隻狒狒遠不幸從東非被捕捉,遠離原居地,失去了自由,它的「脫逃」,應該說是「回歸」,他不過是回到它本應有的生活空間。
然而,由於我們的無知,加上對於野生動物的主觀認知與刻板印象,我們早已忘記這些野生動物本來就生長在大自然,是人類佔領了他們的生活空間,恣意捕殺、驅趕甚至為一己私欲豢養他們,自詡文明的人類早已忘記如何與這些動物們相處,甚至認為他們不該出現在人類的社區之中。
狒狒在它18天的旅程中,並未傷害到任何一個遇到的民眾,見到人時,它只是不斷地躲藏、逃跑,由此可見,當時它是有多麼恐懼。然而,由於媒體的帶風向,以及旁觀者的加油添醋,讓為政者(公務人員)只是想要早點「抓到它」交差了事,而非關心它的安危。當看到這位官員事後只是要拍照給女兒炫耀「爸爸抓到它了」的扭曲心態,麻木不仁的態度顯現了我們的動物保護觀念的不足以及教育的失敗。
事件主責者從一開始的說謊、推諉塞責,到最後上演荒謬的鞠躬致意,看來也不過只是想平息眾怒。這樣的表面功夫,不就是孔子所謂的「人而不仁,如禮何」的感嘆嗎?可惜的是,讀了這麼多聖賢書的我們,卻一點也沒有將這些智慧話語真切實踐,這不也是「人而不仁,如禮何」嗎?
狒狒究竟何罪之有?它唯一的錯就是不該被人類捕捉吧?整起事件讓我們該深刻地反省關於野生動物對待的議題,自詡為文明物種的我們,事實上不過是披上虛文的禽獸,無知與自傲,讓我們比這些野生動物還要可怕。在此新聞發生同時,某縣市一名學生讓該學校的行政主管逼得自殺的悲劇也被媒體披露報導,看來,人才是世上最可怕的動物,或許,最該被囚禁或驅逐於世界的,不是狒狒,而是我們。
語譯:孔子說:「一個人沒有真心誠意(仁德之心),要如何實踐禮的精神/禮又有何意義?一個人沒了真心誠意(仁德之心),要如何實踐樂的精神/樂又有何意義?」
註語:孔子認為,禮樂的本質當是發自於內在的仁德之心,禮主敬,樂主和,如果沒有仁德之心,那麼人所發明的禮樂制度不過只是形式,不過只是虛文,沒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