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 GPT – 人類習慣的巨大變革開端 ‼️丨一文讀懂系列(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瞭解更多關於 ZZW ➭ https://linktr.ee/zzw.cryptalk


Chat GPT 全稱為 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是由 OpenAI 這家成立於 2015 年的人工智能研究機構於 2020 年 6 月 11 日發佈基於深度學習技術所開發的自然語言處理模型。

上面這串聽完可能一樣覺得霧煞煞,其實簡單來說 “Chat GPT 就是一種能以接近人類思考模式的方式理解單詞含義,並生成近似人類口吻來進行回應的 AI 模型”,而目前我們所談論到的 Chat GPT 則是透過數個月的時間訓練閱讀大量的文本資料,例如:維基百科、新聞、小說、社交媒體和網路論壇等等,不斷通過學習才達到的第三代語言模型 “GPT – 3” 技術所延伸出的應用,也稱 “GPT – 3.5”,而就在這篇文章產製的期間,OpenAI 於 2023 年 3 月 15 日再行推出了更新一代的版本 “GPT – 4”。

總之,我們可以把 Chat GPT 理解為電力、電腦、互聯網出現時所具有的革命性意義,除了讓多年來獨佔鰲頭的搜尋引擎霸主 Google 首次發佈了紅色警戒,甚至有人認為 Chat GPT 的出現正是人類文明的科技奇點(Technological Singularity)。


▎OpenAI 的神秘背景

OpenAI 是一家成立於 2015 年的人工智能研究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創始人包括 Tesla 和 SpaceX 的 CEO Elon Musk、PayPal 創始人 Peter Thiel、LinkedIn 的聯合創始人 Reid Hoffman、頂級創投 Y Combinator 的前任總裁 Sam Altman 等知名人士,研究方向含括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強化學習等領域,而其它背後的投資方及合作伙伴也都大有來頭,包括微軟(Microsoft)、亞馬遜(Amazon)、老虎基金(Tiger Global Management)、a16z(Andreessen Horowitz)等等,其中微軟更是在 2023 年 1 月的時候宣布加碼注資 100 億美元。


▎微軟能否取代 Google?

有體驗過 Chat GPT 的人應該都能體會到它的方便性所在,傳統的搜尋引擎會在我們提出疑問時,以優先級排序的方式排列可能需要的資訊給我們參考,我們則須通過閱讀數篇或甚至數十篇的內容,內化吸收所有資料,最終才能得出我們所期望的結論和重點,然而 Chat GPT 卻能直接給出你想要的答案,甚至幫你產製一篇全新觀點、網上找不到的不重複內容,也就是充當了中間幫我們蒐集、消化資料的角色,而我們只需作為接收結果的終端,就像身邊有位精通各領域的顧問一樣,大大加速了我們彙整資訊的效率。

而長年市佔率明顯低於 Google,微軟旗下的搜尋引擎 Bing 和 Edge,前陣子正式引進了 Chat GPT 技術在自家頁面的聊天框中,消息一出,更是造成了不小的股價波動,然而,擁有內建 Chat GPT 搜尋引擎的微軟是否能強攻下 Google 長年的領導地位呢?

雖然最終的結果會是什麼我們肯定不得而知,不過還是能透過現況的觀察得出一些可能的方向,首先我們能明確的是這場巨頭間的 AI 大戰必定會帶給 Google 一定的傷害,試想一下 Google 在 2022 年的搜尋和相關服務收入超過 1,620 億美元,占母公司 Alphabet 總收入的 57% 以上。

然而現在突然半路殺出程咬金,雖然 Chat GPT 只是一項具突破性的技術應用,現階段要完全取代擁有眾多核心競爭力產品的 Google 幾乎是不可能,不過,如同前面有講到的,AI 聊天功能的出現將會大大增加我們彙整資訊的效率,換句話說就是減少搜尋資料的時間。

舉個比較明顯的例子,以往我們寫報告或文章可能要點開 10 ~ 20 個甚至更多的頁面和視頻才能完整得出我們想要的訊息並自行統整整理,但現在 Chat GPT 的出現可以讓我們先問過一遍 AI,得出一個正確率跟完成度八九成的結果,再去搜尋幾個高權重的網頁核對資訊,修改、調整原本的內容,就能獲得一樣的效果甚至正確性更高的文案。

一旦人們對於網頁搜尋的需求減少,加上使用微軟搜尋引擎的人數增加,多少會衝擊到一直以來作為 Google 重點收入來源的廣告業務,即使只搶佔 1% 的份額,都是數十億美元級別的影響,更何況未來可能的動盪規模還遠不及於此,這也難怪 Google 會發佈紅色警戒了!


▎AI 應用的趨勢方向

繼區塊鏈、加密貨幣、NFT、元宇宙浪潮後,AI 話題接續了人們對於 WEB 3.0 領域的討論熱度,雖然現階段技術仍存在瑕疵,像是由於 Chat GPT 的 “知識不夠深入”,有些特定領域問題的回答可能不夠精準甚至是錯誤,以及 “缺乏常識”、“容易受偏見影響” …等等,但在實用性上確實已經出圈到一般人所能接受的範圍,才有辦法在 2 個月內突破一億的月活躍用戶數,超越 TikTok 當初花費 9 個月的歷史成績,成為有史以來成長最快的應用程式。

除了基於語言處理技術的 AI 像是 Chat GPT 外,更多的應用也正默默融入進你我的生活當中,例如:AI 繪圖生成工具『Midjourney』、抖音旗下的 AI 圖文生成影片工具『剪映』、Google 推出的 AI 作曲工具『MusicLM』,甚至是透過 Deepfake 技術生成的超擬真虛擬偶像『Avatars』等等等等,都在以指數型的演化速度出現在我們的面前。


▎Chat GPT 小結

近幾個月關於 AI 應用的討論度呈現爆發性的成長,甚至有人認為像是 Chat GPT 的出現是不是顧問跟老師就要失業了呢?Midjourney 的出現是不是繪師和設計師的位置就不保了呢?而 MusicLM、Avatars 的出現是不是就不需要 Producer、歌手或藝人了呢?

而當然也有些擔心這樣強大的 AI 技術會搶了自己飯碗或造成人類威脅的人們紛紛表示了抵制,我自己也曾一度陷入懷疑,當這些技術完善時我到底還能為這個世界創造多少價值來換取生存的資源。

不過,從另一個面向思考,既然這樣的科技演進已經成為不可逆的現實,我們或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應用它們來提升自己的價值,而不只是單單畏懼或忽視這條新趨勢的走向,引用一個在網路上看到的例子:相機出現時,人們都認為美術將受到巨大衝擊甚至不復存在,然而幾近消亡的只有畫像師這個職業,接著當 Photoshop 等製圖軟件問世時也再次帶來了一波衝擊,美術依然活了下來,而這些新工具更成為了藝術創作者的得力助手。

這波新的 AI 浪潮必定會對原有的產業結構造成一定的影響,也必然會催生出全新的職業類別,例如近期的新名詞『AI 溝通師』,雖然我們都無法預測未來,難免會產生不安的情緒,因此,盡所能學習和適應新到來的變化,或許才有可能帶來出乎意料的發展,剩下的就讓我們一起接著看下去嘍!


▹ 此頻道主要希望能提供各類投資理財相關資訊的分享!而並非任何金融建議,最後,歡迎在下方理性討論、補充、交流,提出任何對於本篇主題有關的看法與見解~


ZZW 常用交易所

Bitget ➭ 全球五大加密衍生品交易所:

https://h5.bitget.com/vhtml/register?languageType=5&channelCode=zzw&vipCode=tkso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ZZW的沙龍
4會員
21內容數
ZZW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8
臺灣加密貨幣投資獲利稅務問題懶人包:法規不明確、監管尚未落實、市場習慣未形成是多數人未主動申報的三大主因。本文探討國稅局關注的大額出金用戶(單年累積超過750萬)及公司或專業交易者,並說明避免風險的方法,例如分批出金、保留交易紀錄等,提醒投資人留意未來稅務政策收緊的風險。
Thumbnail
2025/02/28
臺灣加密貨幣投資獲利稅務問題懶人包:法規不明確、監管尚未落實、市場習慣未形成是多數人未主動申報的三大主因。本文探討國稅局關注的大額出金用戶(單年累積超過750萬)及公司或專業交易者,並說明避免風險的方法,例如分批出金、保留交易紀錄等,提醒投資人留意未來稅務政策收緊的風險。
Thumbnail
2023/06/23
接著當我們深入往下探究就會發現,原來 UBI 更不是近期才出現的新創舉,而是可以連結到 16 世紀就被文藝復興代表人物湯馬斯摩爾出版的文學著作所提及的一種理想,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 “烏托邦”,時間推移至 20 世紀 60 年代末,著名的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恩 (Martin Luther Ki
Thumbnail
2023/06/23
接著當我們深入往下探究就會發現,原來 UBI 更不是近期才出現的新創舉,而是可以連結到 16 世紀就被文藝復興代表人物湯馬斯摩爾出版的文學著作所提及的一種理想,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 “烏托邦”,時間推移至 20 世紀 60 年代末,著名的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恩 (Martin Luther Ki
Thumbnail
2023/04/25
Web3,也被稱為 Web 3.0,其實就是第三代網際網路的一個統稱,相比於最早期的 Web1 和當前主流的 Web2,最大差別在於 “去中心化技術” 的應用,蘊含著濃厚的 “抗審查”、“安全透明” 及 “自治” 精神,因此也被稱作 “分佈式網絡時代”,而引用一句矽谷創投 a16z 合夥人 Chri
Thumbnail
2023/04/25
Web3,也被稱為 Web 3.0,其實就是第三代網際網路的一個統稱,相比於最早期的 Web1 和當前主流的 Web2,最大差別在於 “去中心化技術” 的應用,蘊含著濃厚的 “抗審查”、“安全透明” 及 “自治” 精神,因此也被稱作 “分佈式網絡時代”,而引用一句矽谷創投 a16z 合夥人 Chri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OpenAI 是一家成立於 2015 年的人工智能研究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創始人包括 Tesla 和 SpaceX 的 CEO Elon Musk、PayPal 創始人 Peter Thiel、LinkedIn 的聯合創始人 Reid Hoffman....
Thumbnail
OpenAI 是一家成立於 2015 年的人工智能研究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創始人包括 Tesla 和 SpaceX 的 CEO Elon Musk、PayPal 創始人 Peter Thiel、LinkedIn 的聯合創始人 Reid Hoffman....
Thumbnail
距離ChatGPT上線也快四個月了,雖然網路上的相關文章已經不少,但為了點擊率與完讀率,大多篇幅都不敢太長,在理解門檻較高的細節上,也很常避而不談,不容易滿足想對這個風潮的前因後果有更深了解的人。今年三月出版的《瘋ChatGPT》在則這一塊做了很不錯的統整,應能符合大多數求知慾旺盛的讀者們的期待。
Thumbnail
距離ChatGPT上線也快四個月了,雖然網路上的相關文章已經不少,但為了點擊率與完讀率,大多篇幅都不敢太長,在理解門檻較高的細節上,也很常避而不談,不容易滿足想對這個風潮的前因後果有更深了解的人。今年三月出版的《瘋ChatGPT》在則這一塊做了很不錯的統整,應能符合大多數求知慾旺盛的讀者們的期待。
Thumbnail
金融科技領域,ChatGPT已逐漸被應用,未來也有可能取代或減少部分金融工作。但ChatGPT 還存在一些挑戰和注意事項,像保障用戶隱私、處理語言歧義等,並無法完全取代金融領域的工作。究竟ChaGPT 是什麼呢?如何發展至今?它將在金融領域帶來什麼機遇與挑戰?想知道更多歡迎看看這篇文章!
Thumbnail
金融科技領域,ChatGPT已逐漸被應用,未來也有可能取代或減少部分金融工作。但ChatGPT 還存在一些挑戰和注意事項,像保障用戶隱私、處理語言歧義等,並無法完全取代金融領域的工作。究竟ChaGPT 是什麼呢?如何發展至今?它將在金融領域帶來什麼機遇與挑戰?想知道更多歡迎看看這篇文章!
Thumbnail
最近ChatGPT 紅到我爸媽都在問了,相信不少人已經聽過它。這是一個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聊天機器人,由一家名為 OpenAI 的公司創建,並於去年 11 月向公眾發布,它使用生成式 AI(Generative AI)。通過吸收大量由實際人類撰寫的文章,ChatGPT 可以提供各種各樣的文字,從歌詞到
Thumbnail
最近ChatGPT 紅到我爸媽都在問了,相信不少人已經聽過它。這是一個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聊天機器人,由一家名為 OpenAI 的公司創建,並於去年 11 月向公眾發布,它使用生成式 AI(Generative AI)。通過吸收大量由實際人類撰寫的文章,ChatGPT 可以提供各種各樣的文字,從歌詞到
Thumbnail
ChatGPT 的全名是「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簡稱 GPT。GPT 是一個由 OpenAI 開發的自然語言處理模型,它使用大量的文本資料來訓練自己並且可以生成自然語言文本,可以進行文章寫作、問答、對話等多種語言任務。在中文使用者中,通常也會稱其為「
Thumbnail
ChatGPT 的全名是「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簡稱 GPT。GPT 是一個由 OpenAI 開發的自然語言處理模型,它使用大量的文本資料來訓練自己並且可以生成自然語言文本,可以進行文章寫作、問答、對話等多種語言任務。在中文使用者中,通常也會稱其為「
Thumbnail
ChatGPT推出不過3個月,不只吸引眾多使用者,也引起了多數媒體報導,同時震撼了各大科技巨頭,特別是搜尋引擎龍頭『Google』。本文將深入淺出由四個重點分析。 一、ChatGPT是什麼? 二、生成式AI將取代搜尋引擎: 三、研發『生成式AI』將進入寒武紀大爆發: 四、AI人工智慧衍生的的問題:
Thumbnail
ChatGPT推出不過3個月,不只吸引眾多使用者,也引起了多數媒體報導,同時震撼了各大科技巨頭,特別是搜尋引擎龍頭『Google』。本文將深入淺出由四個重點分析。 一、ChatGPT是什麼? 二、生成式AI將取代搜尋引擎: 三、研發『生成式AI』將進入寒武紀大爆發: 四、AI人工智慧衍生的的問題:
Thumbnail
2021年10月28日全球在夯Meta創辦人佐克伯口中的「元宇宙」;2022年11月30日全球改吹另一風潮──ChatGPT。短短五天內使用人數突破百萬人,曾被微軟挹注十億美元,如今又加碼100億美元的ChatGPT,到底有何魅力?能如此快速的打破國界、突破同溫層,迅速風行各行各業呢?
Thumbnail
2021年10月28日全球在夯Meta創辦人佐克伯口中的「元宇宙」;2022年11月30日全球改吹另一風潮──ChatGPT。短短五天內使用人數突破百萬人,曾被微軟挹注十億美元,如今又加碼100億美元的ChatGPT,到底有何魅力?能如此快速的打破國界、突破同溫層,迅速風行各行各業呢?
Thumbnail
近日美國人工智慧研究實驗室OpenAI所推出一款聊天機器人ChatGPT,刮起了一陣AI旋風,甚至有人聲稱AI語言模型未來很可能撼動Google在搜尋引擎市場的地位。ChatGPT真的有如此強大的實力嗎?V大也好奇的花了一些時間去了解OpenAI實驗室、ChatGPT的背景,也申請了ChatGPT的
Thumbnail
近日美國人工智慧研究實驗室OpenAI所推出一款聊天機器人ChatGPT,刮起了一陣AI旋風,甚至有人聲稱AI語言模型未來很可能撼動Google在搜尋引擎市場的地位。ChatGPT真的有如此強大的實力嗎?V大也好奇的花了一些時間去了解OpenAI實驗室、ChatGPT的背景,也申請了ChatGPT的
Thumbnail
谷歌內部對於這個可能的威脅,並沒有掉以輕心。根據紐約時報取得的谷歌內部資訊,谷歌的管理團隊,針對於 ChatGPT 未來可能造成的威脅,發布了所謂的「紅色警報 Code Red」,由 CEO Sundar Pichai 帶頭,召開了數場會議,來討論谷歌的 AI 策略
Thumbnail
谷歌內部對於這個可能的威脅,並沒有掉以輕心。根據紐約時報取得的谷歌內部資訊,谷歌的管理團隊,針對於 ChatGPT 未來可能造成的威脅,發布了所謂的「紅色警報 Code Red」,由 CEO Sundar Pichai 帶頭,召開了數場會議,來討論谷歌的 AI 策略
Thumbnail
OpenAI發佈免費機器人對話模型ChatGPT(GPT-3.5系列),模型中首次採用RLHF(從人類反饋中強化學習)方式。模型目前處於測試階段,面世一週便已有超過一百萬用户使用。
Thumbnail
OpenAI發佈免費機器人對話模型ChatGPT(GPT-3.5系列),模型中首次採用RLHF(從人類反饋中強化學習)方式。模型目前處於測試階段,面世一週便已有超過一百萬用户使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