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高達厭世灰」的另類瑞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有幸周末參訪台灣朋友的日內瓦畫展開幕。行前規劃許久,主要是瑞士消費甚為可怕,最簡單的陽春旅館,一天三、五千台幣起跳,本裹足不前,但忽然發現一晚不到一千五的新開張青年旅館,雖然這把年紀還要跟年輕人擠六人通鋪,還是厚起臉皮,規劃起周末的日內瓦周邊行程,其中,尤其包括一個長期願望的實踐 ── 拜訪新浪潮影人,高達(Jean-Luc Godard),其最後居住地,瑞士小鎮羅勒(Rolle)。

一到達日內瓦車站,發現瑞士消費名不虛傳,若法國物價為台灣乘以二,可讓人叫苦連天,瑞士則乾脆不囉嗦,台灣物價直接乘以四,公車一趟一百台幣,捷運坐一站兩百,速食店普通簡餐五百,中國餐館的(無味)炒飯,比美超市冷凍食品,需要六百。整個人可說沉浸在一種訝異與放棄的狀態。

raw-image



展覽開幕遇見的瑞士朋友,竟然就住在羅勒附近,小時候的家醫,還是高達的父親,小兒科醫生老高達,醫生當時就感嘆,他那個(不肖)兒子,跑到巴黎去拍甚麼(鬼)電影。然後這個(不肖)兒子,在巴黎成為世界級大導演,在功成名就之後,竟洗盡鉛華,回到故鄉小鎮,永久定居。高達作為一個怪藝術家,這樣不按牌理的狀態轉折,可能對小鎮當地人,都是一個不解之謎。

參觀羅勒之時,好運又碰到住在附近的瑞士朋友,一起坐在高達常去的咖啡館,聊這個神秘人物。這間咖啡館極為日常,為任何小鎮居民都會來的親切小店,高達住的地方即在一百公尺之內,他幾乎每天都會坐在平民咖啡館,看他的報紙,沒人(敢)打擾他。

在這個依山傍水、花香鳥語的瑞士小鎮,居民看到的高達,卻是可能是一個怪老頭,直接可用法文「invivable」這個字形容,意指「超難相處」、「無法共同生活」。他最後的伴侶,同為前衛導演的安娜-瑪麗·米耶維勒(Anne-Marie Miéville),常常受不了高達,尤其他最後要求,以協助自殺結束生命,宛如他獻給所有人,一個最後可怕玩笑,一道生命難解謎題。

這個周末之旅,我遇到全是100 %下雨機率的糟糕天氣(我到達之前,離開之後,預報都顯示陽光普照、風和日麗)。不只是那種全天綿綿細雨,還有不時閃電打擊,落起冰雹。然而既使在這種(鬼)天氣,瑞士友人竟然還開車,帶領參觀高達的生活區域,不僅是羅勒小鎮周邊,還有旁邊小城,尼永(Nyon),高達每天通勤上學的地方,一切都是瑞士最標準的生活狀態,依山傍水的健康自然,辛勤工作的人生價值,與清教徒毫不張揚的務實精神。

raw-image


然而在這種(鬼)天氣之下,瑞士小鎮不再是明信片上的人間仙境、天堂樂園,一切卻都是灰濛濛一片,持續陰冷潮濕的氛圍,才讓我想到高達晚期的影片,絕大多數即在他的家鄉小鎮拍攝,如2014年3D奇片《告別語言》(Adieu au langage),高達異想天開,以三個人的拍攝團隊,用兩台市面上即可買到的數位相機,在家門口拍起3D電影,呈現的人人稱羨、宛如天堂的瑞士樂土,即永遠是這樣灰壓壓的朦朧一片,呈現出一種藝術家的誠實視野-拒絕美化,赤裸面對所有衝突。

高達晚期的藝術家視野,首先呈現於器材之上,高達晚期特意使用所有人都可得到的普及裝置,如數位相機還是手機,以人人可得最平凡器具,拍攝所謂菁英藝術作品(如此篇所附照片,背光、黑影、灰調,即是高達晚期的影像實踐)。高達晚期影像,與其追求最高畫質、濾鏡美化、軟體調光,高達企圖達到的是,卻可能是最低畫質、最爆反差、最刺眼顏色,所有可以稱為「影像醜化」的方法,可說為一種【手機時代的陌生化】,於億萬影像氾濫的元宇宙時代,無限光鮮未來發展中,主動呈現一種最低科技與影像醜化,呈現與時代漂亮價值的高度反差,作為一種尖銳對比、持續抗議與終極挑臖。

raw-image

如此最平凡器材選擇,可以連結到其不斷挑臖的題材選擇上。高達從中期到晚期,即自主放棄所有漂亮的說故事方法,若其1960年第一部長片《斷了氣》(À bout de souffle),有一個不按牌理、卻可以講述的精采故事(後來還改編成好萊塢電影),中期敘事越來越叛逆、不斷自我解體,到了晚期如《告別語言》,我們甚至無法講出,發生了什麼故事,看到什麼傳統意義上的劇情。

然而我們卻可從這樣「無故事電影實踐」,見證高達長期發展一種「反敘事」,持續反對菁英成功社會,不斷製造的英雄敘事,秘密灌輸的因果邏輯,反對資本主義價值無限上綱,如此宛如清教徒的工作、金錢信仰,建立一種無所不在的宰制體制,其於地球上最極致的發展,就是以銀行金融業,三百年致富的瑞士,就是高達生長的地方、叛逆的對象、面對的場域和死亡的所在。

高達自始自終處理自身命運,挑臖金權社會無限發展,最後以人人可得的平民手機,創造一種「高達厭世灰」,讓我們看到資本主義天堂,瑞士的另一種風景。


raw-image



延伸閱讀,持續分享:

〈手機影像,作為高達晚期風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潔曜的沙龍
326會員
247內容數
近三千年發展的菁英美學主義論述,如何成為問題本身?本計畫企圖以一種知其不可為而為的精神,以「反抗」《詩學》千年演變思潮,一個當代自發工作之開始。
陳潔曜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作為法國劇場年度盛事,昨天晚上頒發的 2025 年莫里哀獎,以古典復興、現代民主、底層寫實劇作,全力抵抗川普橫掃世界的權貴民粹風潮。
Thumbnail
2025/04/29
作為法國劇場年度盛事,昨天晚上頒發的 2025 年莫里哀獎,以古典復興、現代民主、底層寫實劇作,全力抵抗川普橫掃世界的權貴民粹風潮。
Thumbnail
2025/04/26
《質量效應三代》因其爭議性結局,掩蓋其充滿細節與情感的內容刻畫,似可以從這次三部合輯之中,更能顯示出其能夠總結三部史詩的艱鉅任務。 《質量效應一代》:90 分 如《柏德之門一代》奠定其遊戲設定的龐大宇宙,《質量效應一代》橫空出世,創建一個太空歌劇的史詩結構,從日常細節、人物性格,到物
Thumbnail
2025/04/26
《質量效應三代》因其爭議性結局,掩蓋其充滿細節與情感的內容刻畫,似可以從這次三部合輯之中,更能顯示出其能夠總結三部史詩的艱鉅任務。 《質量效應一代》:90 分 如《柏德之門一代》奠定其遊戲設定的龐大宇宙,《質量效應一代》橫空出世,創建一個太空歌劇的史詩結構,從日常細節、人物性格,到物
Thumbnail
2025/04/24
感謝陳郁分牧師之協助,這次個人於倫敦兩場講座,有幸獲得詩人、導演、各行各業的人士參與分享,得到個人舉行二十多場活動以來,最多之聽眾與最飽滿的回饋,十分感激! 這次兩個講座,為個人多年研究的精華,作為知識分享的長期實踐,將持續進行研討、推廣工作,期待與各方人士共同合作,共謀文化的長遠建樹。
Thumbnail
2025/04/24
感謝陳郁分牧師之協助,這次個人於倫敦兩場講座,有幸獲得詩人、導演、各行各業的人士參與分享,得到個人舉行二十多場活動以來,最多之聽眾與最飽滿的回饋,十分感激! 這次兩個講座,為個人多年研究的精華,作為知識分享的長期實踐,將持續進行研討、推廣工作,期待與各方人士共同合作,共謀文化的長遠建樹。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非常高達》的簡化對比《像高達一樣寂寞》的深入淺出,《像高達一樣寂寞》因而站上更高一層的位置,去窺探他影像之書內頁的私密紀錄,必須把握這次能夠好好認識高達的機會。「這是電影的召喚!」本片也保有了紀錄片導演的意志,而非一昧地崇拜這道永遠拍打著海岸的「新浪潮」,真正地讓高達成為不朽,也能夠好好與他道別了
Thumbnail
《非常高達》的簡化對比《像高達一樣寂寞》的深入淺出,《像高達一樣寂寞》因而站上更高一層的位置,去窺探他影像之書內頁的私密紀錄,必須把握這次能夠好好認識高達的機會。「這是電影的召喚!」本片也保有了紀錄片導演的意志,而非一昧地崇拜這道永遠拍打著海岸的「新浪潮」,真正地讓高達成為不朽,也能夠好好與他道別了
Thumbnail
2022年9月13日,高達(Jean-Luc Godard)離開我們了,92歲。 高達是提醒大王自己不過是個低俗寫手的原因之一。 大王也算是看過很多電影了,對這位電影大宗師理應頂禮膜拜,但我必須坦承,我始終沒有喜歡過高達的任何一部電影,更多時候壓根看不懂,看了許多書,還是看不懂——這麼多年來,這
Thumbnail
2022年9月13日,高達(Jean-Luc Godard)離開我們了,92歲。 高達是提醒大王自己不過是個低俗寫手的原因之一。 大王也算是看過很多電影了,對這位電影大宗師理應頂禮膜拜,但我必須坦承,我始終沒有喜歡過高達的任何一部電影,更多時候壓根看不懂,看了許多書,還是看不懂——這麼多年來,這
Thumbnail
高達自始自終處理自身命運,挑臖金權社會無限發展,最後以人人可得的平民手機,創造一種「高達厭世灰」,讓我們看到資本主義天堂,瑞士的另一種風景。
Thumbnail
高達自始自終處理自身命運,挑臖金權社會無限發展,最後以人人可得的平民手機,創造一種「高達厭世灰」,讓我們看到資本主義天堂,瑞士的另一種風景。
Thumbnail
高達以打碎的負面影像,連結到整體的人類精神,不管是中古時代聖壇畫、文藝復興世俗畫、十九世紀小說社會情景、電影百年發展,還是當下的iPhone拍照,未來的元宇宙世界,都將可能跨時空連結,成為人類精神面對自然生滅,神秘生存長河。
Thumbnail
高達以打碎的負面影像,連結到整體的人類精神,不管是中古時代聖壇畫、文藝復興世俗畫、十九世紀小說社會情景、電影百年發展,還是當下的iPhone拍照,未來的元宇宙世界,都將可能跨時空連結,成為人類精神面對自然生滅,神秘生存長河。
Thumbnail
高達影像挑臖:  【以影像當作思想武器】:影像即思想,蒙太奇即武器。  【至死不渝的文化挑臖】:從iPhone遺作,再到輔助自殺,挑戰世俗。  【以電影解放思想實踐】:於新資本光鮮宰制,影像如何成為革命工具。
Thumbnail
高達影像挑臖:  【以影像當作思想武器】:影像即思想,蒙太奇即武器。  【至死不渝的文化挑臖】:從iPhone遺作,再到輔助自殺,挑戰世俗。  【以電影解放思想實踐】:於新資本光鮮宰制,影像如何成為革命工具。
Thumbnail
「史達林只要說一個字,就有一萬人死掉。希勒勒一樣。」 -高達,〈電影筆記〉2019年訪談
Thumbnail
「史達林只要說一個字,就有一萬人死掉。希勒勒一樣。」 -高達,〈電影筆記〉2019年訪談
Thumbnail
平凡生命,相對神聖戰爭 詩的影像,相對敘事榮光 爆裂碎片,相對文本愉悅 【編按】此文寫於2019年,評論高達最後長片-《影像之書》(Le Livre d'image, 2018),重新整理,作為向高達的致敬。
Thumbnail
平凡生命,相對神聖戰爭 詩的影像,相對敘事榮光 爆裂碎片,相對文本愉悅 【編按】此文寫於2019年,評論高達最後長片-《影像之書》(Le Livre d'image, 2018),重新整理,作為向高達的致敬。
Thumbnail
史達林只要說一個字,就有一萬人死掉。希勒勒一樣。 -高達,〈電影筆記〉2019年訪談 📽 高達八十模式:極簡貧窮團隊 高達《影像之書》(Le Livre d’Image, 2018)為非常不典型的電影,雖以爆裂影像與碎裂敘事,驚艷(還是驚嚇)坎城正式競賽,並獲得(觀眾和導演都覺得奇異的)特別金
Thumbnail
史達林只要說一個字,就有一萬人死掉。希勒勒一樣。 -高達,〈電影筆記〉2019年訪談 📽 高達八十模式:極簡貧窮團隊 高達《影像之書》(Le Livre d’Image, 2018)為非常不典型的電影,雖以爆裂影像與碎裂敘事,驚艷(還是驚嚇)坎城正式競賽,並獲得(觀眾和導演都覺得奇異的)特別金
Thumbnail
平凡生物,相對神聖戰爭 有幸在法國電視台 Arte 目睹新浪潮近九十歲憤青導演,高達,之最新奇作-《影像之書》,一時震攝其爆裂的粗糙影像與爆炸的矛盾思想,瞠目結舌,不知道到底看了什麼,鼓起勇氣再看一次,寫下近二十頁的筆記,特在此與影癡分享個人的「創造性誤讀」。(如同哈羅德·布魯姆 Ha
Thumbnail
平凡生物,相對神聖戰爭 有幸在法國電視台 Arte 目睹新浪潮近九十歲憤青導演,高達,之最新奇作-《影像之書》,一時震攝其爆裂的粗糙影像與爆炸的矛盾思想,瞠目結舌,不知道到底看了什麼,鼓起勇氣再看一次,寫下近二十頁的筆記,特在此與影癡分享個人的「創造性誤讀」。(如同哈羅德·布魯姆 Ha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