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為什麼變這麼多(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上週文章我們聊到自普魯士王國統一德國境內各邦後,搭配同一時期德國迅速工業化,令德國一躍成為歐陸主要強權之一,而後新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又是如何撼動歐洲局勢呢?下面篇幅就來聊聊統一後的德國歷史發展。

先從三帝之年談起

1888年3月9日,德意志帝國的開國君主威廉一世在他91歲生日不久後去世,他的兒子腓特烈三世成為新君。腓特烈是自由主義以及英國憲法的仰慕者,他與英國的聯繫也因與維多利亞女王的長女維多利亞長公主的婚姻而得到進一步加強。
許多人希望腓特烈的登基將導致帝國的自由化,並增加議會對政治進程的影響。6月8日,俾斯麥的妹夫、高度保守的普魯士內政部長羅伯特·馮·普特卡默被免職,這標誌著預期改革的方向,並且對俾斯麥的政府造成了打擊。
然而,腓特烈患有不可救藥的喉癌,雖然即位,依然纏綿病榻,於1888年6月15日,即統治的第99天去世,人稱百日皇帝。腓特烈的兒子威廉二世隨後登基,德國的自由化改革也陷入停滯。
為什麼要先講這段歷史呢?因為威廉一世在世時由俾斯麥所主導的德意志帝國的基本國策就是與歐洲各國保持友好關係(除了法國),但自從威廉二世即位以後因不滿足於現狀而積極擴充軍備,引起英國等鄰國的戒備(是不是有種既視感),最終導致三國同盟與三國協約的形成。

三國協約

三國協約(英語:Triple Entente;法語:Triple-Entente)是指英國、法國和俄羅斯在1907年簽訂的互相諒解和互相支持的協議。「triple」同時是英文和法文詞語,意為三倍,而「entente」則是法文詞彙,意指諒解。
1904年的《摯誠協定》及1907年的《英俄條約》簽訂後,英法、英俄數百年的各種糾紛已經平息。這兩個協約,加上法俄同盟便促使三國家走在一起。此外,他們皆因為德國在歐洲的影響力不斷上升而警醒。因此,他們便結盟,名為「三國協約」。

法俄同盟

俄德的分裂,始於1878年的柏林會議。雖然俾斯麥後來與俄國簽署《再保險條約》,但他在1890年辭職後,該條約失效,原因是威廉二世抱有親奧立場,並且在俄國亦有反德情緒。
德皇威廉二世採取了新的政策。他選擇了奧匈帝國和意大利王國作為德國的忠實盟友,支持奧匈及意大利在巴爾幹半島及非洲的擴張野心,捨棄俾斯麥原本的外交路線。德皇的政策因而引起了法、俄的猜疑和惶恐。
自1880年代末以後,俄國得力於首相威特,開始了工業化進程。俄國渴望法國資金流入,而法國對俄國的巨額貸款則為政治和軍事上的合作舖路。
法國面對德國在政治、經濟、軍事上日增的影響,使急於避免德國再次進攻法國。與俄國結盟,便會使德國在戰爭中腹背受敵,減少戰爭的危險。此外,結盟可以鞏固法國的外交地位。這樣,兩國便在1891年同意,一旦發生戰爭,便會互相協助。由1893至94年,兩國祕密簽署了正式的軍事協議,這是針對德奧意三國同盟的。
盟約內容
  • 雙方同意,假如同盟內任一國受德國或奧匈攻擊,另一國必需予以支援。
  • 假如奧匈或意大利對同盟內任一國展開攻擊,而德國牽涉其中,另一國必需予以支援。

英日同盟

英國在19世紀晚期採用「光榮孤立」之政策。然而,經過三國干涉還遼(俄國、德國和法國三國基於自身利益和國際形勢,在1895年甲午戰爭後聯手介入中國清朝政府與大日本帝國政府間的有關協定,使日本放棄佔領中國東北遼東半島地區的歷史事件。)和波爾戰爭以後,英國感到自己在國際上是受到孤立的。因此,英國在1902年以後便決定放棄其孤立政策,開始尋求盟友。開始時,它嘗試與德國結盟,失敗後它便與日本在1902年結盟。這個安排,是由於英國想利用日本箝制俄國和德國在遠東的發展。
盟約內容
  • 雙方同意維持中國與朝鮮之獨立性。
  • 英國承認日本於朝鮮之利益;同時日本亦承認英國在中國中部的利益。
  • 雙方同意假如中國發生混亂,兩國將實行保護己方之利益。
  • 雙方承諾戰事發生時將保持中立,但當第三方國家加入戰事,另一成員國必需予以支援。

摯誠協定

僅與日本結盟,英國並不滿足。德國對英國政府的威脅與日俱增,英國尋找盟國的企望亦越加高漲,以抗衡德國在經濟、政治、尤其是海軍方面的挑戰。另一方面,1903年愛德華七世訪問法國,他對威廉二世的憎惡在法國人心目中留下了極佳的印象。法、英兩國官員開始就其在非洲尚未解決的各種糾紛交換意見。最後結果是,簽訂了「《摯誠協定》」。
另一方面,於大博弈中,俄國素與英國爭奪東亞至南亞之土地,俄國憑藉法俄同盟、地理位置及陸軍之先天優勢,對英國在遠東及南亞之利益構成極大威脅。為應對俄國威脅,英國先與日本結盟,形成英日同盟,抑制俄國擴張;再與法國示好,離間法俄,藉以削弱法俄同盟影響力,以免法國協助俄國爭奪英國各殖民地,而時任法國外交部長德爾卡塞亦表示,若英法簽訂摯誠協定,當英俄開戰,法國斷不助俄。最後,英法因此簽訂《摯誠協定》。
要留意的是,「摯誠協定」並非一條盟約,但卻消除了兩國之間的各種摩擦,因而使各國可以進一步在其他事務上進行合作。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尤其是經過摩洛哥危機後,「摯誠協定」變得越加鞏固。

英俄協定

俄國在1905年的日俄戰爭中被打敗後,其在遠東的擴張受到遏止。俄國便開始轉回歐洲事務上。1905年俄國的革命震撼了俄國統治階級。俄國因而需要穩定和健全的財政,以便從動亂之中復原。與英國達成諒解,便可達到這兩個目的。
此外,由於英國與法國這個俄國盟友保持密切的關係,亦有助於結束英、俄兩國在遠東及阿富汗殖民地事務上的糾紛。結果,兩國在1907年簽訂了《英俄條約》。

三國同盟

三國同盟(英語:Triple Alliance)是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王國在1882年5月20日簽署的條約,是一個軍事聯盟。三國同意任何一國被其他兩個或更多國家攻擊時協助對方。而且,德國與義大利約定,如果對方被法國攻擊,將會協助對方。然而,根據一項補充宣言,義大利的承諾不能被認定為針對英國。1902年6月,義大利延續同盟協定後,對法國許下了類似的承諾。

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意圖

德意志帝國與義大利聯盟的主要意圖,是1878年柏林大會之後,兩國簽署了合作關係,德意志帝國認為應該加強奧匈帝國和義大利在巴爾幹半島和亞得里亞海東部沿海地區的對抗,另一方面,義大利可以緩解德國南部作為法德戰爭中的軍事夥伴的側翼。而奧匈帝國亦和義大利不和,因為奧國仍控制著義大利宣稱的領土。不過德國透過外交手段暫時平息了兩國的外交衝突維持了同盟。
雖然在1913年11月1日,德意志帝國與義大利針對地中海海戰簽署了新的「三國同盟海軍公約」生效,但自從義大利於1902年與法國就北非的殖民地實現了利益和解,與俄羅斯帝國於1909年就在巴爾幹半島的共同利益實現了和解。1908年的波士尼亞吞併危機給與奧匈帝國的關係帶來了沉重壓力,義大利在1911~12年與鄂圖曼帝國的戰爭與德意志帝國為改善兩國關系所做的努力不符。因此,德意志帝國在聯盟中,將與德奧同盟的現有聯繫置於三國同盟之上。

義大利意圖

而義大利王國加入三國同盟的意圖,是希望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支持對法國和英國的殖民政策。義大利統一之後,很希望參加非洲殖民競賽,但看到其殖民野心受到法國對北非政策的威脅後,義大利改為努力集中在東非地區。義大利在1880至90年代在征服了厄利垂亞和索馬利蘭,即義屬索馬利蘭和義屬厄利垂亞。但是在1915年,義大利與英國秘密簽署倫敦條約後終止了三國同盟,在法律上的同盟關係破裂了。最終義大利加入協約國一方對奧匈帝國及德國宣戰。
其實第一次世界大戰說穿了就是三國同盟與三國協約的戰爭,而三國同盟與三國協約絕非一戰前夕一夕間誕生的,而是歐陸各國對抗下的產物,之後一站的局勢下次在來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3會員
166內容數
透過經濟、科學、歷史發展的相互結合 ,以新角度詮釋人類社會從古至今發生事情的真正原因,因為傳統的學科分科有其限制在,但真實的世界卻是相互影響且混雜的,全方位的看事情才能了解全貌而不失偏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William Lio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上次我們先聊到德國統一的主要功臣-普魯士王國的歷史,以及普魯士王國統一德國的過程,自此之後德國由歐洲不起眼的區域一躍成為歐陸的強權之一,以下篇幅將介紹德國統一後成為歐陸強權的歷史。 德意志帝國 德意志帝國(德語:Deutsches Kaiserreich),正式國號為德意志國(Deutsches R
上週我們聊到德國在中世紀及近代與歐洲其他地區並無太多差別,甚至到了十七世紀時因為德國不像英國、法國等國家內各個諸侯已初步整合得以一致對外保衛國家,而是諸侯邦國林立的狀態,進而導致三十年戰爭明明是整個歐洲新舊教派的爭奪,但因當時德國境內數以百計的諸侯邦國,新舊教中各個派系都有各自的地盤,也因此當時德國
從俾斯麥與威廉一世於十九世紀中葉建立德意志帝國開始,一直到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在歐洲大陸上一直都是歐洲各國的惡夢,包括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雖然最終德國戰敗了,但在美國與蘇俄介入前德軍可是橫掃整個歐洲大陸,除了英國與愛爾蘭之類的島國倖免於難,整個歐洲都壟罩在德國的陰影下。 但反觀去年二月底俄烏戰
上週我們聊到癌症的治療方式及其副作用,基本上一旦癌細胞轉移了便必須使用化療、放療或標靶藥物治療,前兩者因在殺傷癌細胞的同時也會殺死正常細胞而產生明顯的副作用,令病人痛苦不堪,而且療效極具不確定性,倘若效果不如預期甚至無效更是令人氣餒。 但不做治療也不行,一旦癌細胞轉移至骨骼內,而造成病理性骨折,抑或
前面幾篇文章聊到癌症的發生與轉移,一旦癌細胞擴散至全身,轉移到重要器官如腦部、肝臟及骨骼,癌細胞奪走正常細胞的養分及空間,便逐漸令機體喪失身體重要機能而走向衰弱死亡,那癌症的治療除了殺死癌細胞,最重要的就是防止癌細胞擴散,以下的篇幅就來談癌症的治療。 目前癌症有哪些治療方式? 外科療法:利用外科手術
上週我們聊到細胞與分裂相關的基因一旦發生異常(原癌基因與抑癌基因),就有可能形成分裂不受控的癌細胞,而當癌細胞持續突變到可以逃脫免疫系統監控的話,腫瘤就會一直成長並沿著血液與淋巴液往身體他處轉移,下面就要來介紹癌細胞的轉移。 腫瘤細胞的擴散與轉移 腫瘤在其生長過程中,雖然能夠暫時通過建立新生血管解決
上次我們先聊到德國統一的主要功臣-普魯士王國的歷史,以及普魯士王國統一德國的過程,自此之後德國由歐洲不起眼的區域一躍成為歐陸的強權之一,以下篇幅將介紹德國統一後成為歐陸強權的歷史。 德意志帝國 德意志帝國(德語:Deutsches Kaiserreich),正式國號為德意志國(Deutsches R
上週我們聊到德國在中世紀及近代與歐洲其他地區並無太多差別,甚至到了十七世紀時因為德國不像英國、法國等國家內各個諸侯已初步整合得以一致對外保衛國家,而是諸侯邦國林立的狀態,進而導致三十年戰爭明明是整個歐洲新舊教派的爭奪,但因當時德國境內數以百計的諸侯邦國,新舊教中各個派系都有各自的地盤,也因此當時德國
從俾斯麥與威廉一世於十九世紀中葉建立德意志帝國開始,一直到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在歐洲大陸上一直都是歐洲各國的惡夢,包括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雖然最終德國戰敗了,但在美國與蘇俄介入前德軍可是橫掃整個歐洲大陸,除了英國與愛爾蘭之類的島國倖免於難,整個歐洲都壟罩在德國的陰影下。 但反觀去年二月底俄烏戰
上週我們聊到癌症的治療方式及其副作用,基本上一旦癌細胞轉移了便必須使用化療、放療或標靶藥物治療,前兩者因在殺傷癌細胞的同時也會殺死正常細胞而產生明顯的副作用,令病人痛苦不堪,而且療效極具不確定性,倘若效果不如預期甚至無效更是令人氣餒。 但不做治療也不行,一旦癌細胞轉移至骨骼內,而造成病理性骨折,抑或
前面幾篇文章聊到癌症的發生與轉移,一旦癌細胞擴散至全身,轉移到重要器官如腦部、肝臟及骨骼,癌細胞奪走正常細胞的養分及空間,便逐漸令機體喪失身體重要機能而走向衰弱死亡,那癌症的治療除了殺死癌細胞,最重要的就是防止癌細胞擴散,以下的篇幅就來談癌症的治療。 目前癌症有哪些治療方式? 外科療法:利用外科手術
上週我們聊到細胞與分裂相關的基因一旦發生異常(原癌基因與抑癌基因),就有可能形成分裂不受控的癌細胞,而當癌細胞持續突變到可以逃脫免疫系統監控的話,腫瘤就會一直成長並沿著血液與淋巴液往身體他處轉移,下面就要來介紹癌細胞的轉移。 腫瘤細胞的擴散與轉移 腫瘤在其生長過程中,雖然能夠暫時通過建立新生血管解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維琪法國(法語:Régime de Vichy;1940年7月10日-1944年8月20日),正式國名為法蘭西國(État français),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菲利普.貝當領導的國家政權,以其事實首都維琪為名。該國屬於獨立的武裝中立國,但由於與德國嚴苛的停戰協議,有一半的本土領土被軍事佔領。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德國霍亨索倫皇室從普魯士時代以來,男性的名字就那麼幾個:腓特烈、腓特烈.威廉、威廉……etc。這是為什麼呢? 按照陸大鵬的說法,德語中存在一個概念:主導名(Leitname),用來指稱家族中反覆出現的名字。而這有一些一般性的規則: 如果A生了兩個兒子,長子用祖父名,次子用
Thumbnail
大家可能知道,在一次大戰前,歐洲已經分為兩大陣營在對抗。由英法俄組成的三國協約,以及德奧義組成的三國同盟。但在大戰爆發後,相對於全數參戰的三大協約國,同盟國中的義大利卻先是嚴守中立,再來倒戈加入協約國。 不過,義大利倒戈雖然不太道義,實際上沒有破壞任何條約協定。原因是,「三國同盟」的真正意義是
Thumbnail
德國歷經千年才成爲一個國家,將德國統一成爲國家的是普魯士,然而普魯士又是在哪裏?這裏要簡單介紹一段連德國人自己都搞不清的歷史︰統一德國的普魯士其實並非來自德國,普魯士的統治者也非普魯士人。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電影《金士曼起源》中,Hollander一人飾演三角︰英王、德皇、沙皇。三個來自不同國家的人,由同一個人飾演,其來有自,若是看了三個人的照片,便會發現相貌驚人相似,尤其是英王與沙皇,宛如孿生子。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歐洲史上最矛盾的親子關係,母親︰英國維多利亞長公主,自由主義者;兒子︰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軍國主義者。長公主嫁入普魯士時,是身懷使命的,她想將德意志「君主立憲化」,但普魯士始終停留在軍國主義之中。
Thumbnail
  1.現今的德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與法國原是同一個國家:法蘭克王國(Regnum Francorum, 481-843)。840年國王路易一世(778-840)死後,領土由三位兒子分別繼承。長子死後,兩兄弟分割了大哥的土地,並簽定凡爾登條約(Treaty of Verdun)。因此,法蘭克王國的
Thumbnail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前,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与德国签署的《慕尼黑协定》,之后就放弃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政策,是正确的吗?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在1938年,《慕尼黑协定》的出现,直接导致了纳粹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征服。而张伯伦的这一举措,也通常被称为
Thumbnail
普魯士是德國前身嗎?撰寫德國史的人都會遇到幾個十分惱人的問題,德國史應該從什麽時候開始寫起?對歐洲史稍微有認識的讀者都知道,普魯士在1870年統一了德意志,建立了德意志帝國。
Thumbnail
史上絕無僅有的兩大帝的會面,這是腓特烈大帝與凱薩琳大帝短暫相遇的故事,這兩人日後携手瓜分波蘭,從而影響了今日的烏俄戰爭。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維琪法國(法語:Régime de Vichy;1940年7月10日-1944年8月20日),正式國名為法蘭西國(État français),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菲利普.貝當領導的國家政權,以其事實首都維琪為名。該國屬於獨立的武裝中立國,但由於與德國嚴苛的停戰協議,有一半的本土領土被軍事佔領。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德國霍亨索倫皇室從普魯士時代以來,男性的名字就那麼幾個:腓特烈、腓特烈.威廉、威廉……etc。這是為什麼呢? 按照陸大鵬的說法,德語中存在一個概念:主導名(Leitname),用來指稱家族中反覆出現的名字。而這有一些一般性的規則: 如果A生了兩個兒子,長子用祖父名,次子用
Thumbnail
大家可能知道,在一次大戰前,歐洲已經分為兩大陣營在對抗。由英法俄組成的三國協約,以及德奧義組成的三國同盟。但在大戰爆發後,相對於全數參戰的三大協約國,同盟國中的義大利卻先是嚴守中立,再來倒戈加入協約國。 不過,義大利倒戈雖然不太道義,實際上沒有破壞任何條約協定。原因是,「三國同盟」的真正意義是
Thumbnail
德國歷經千年才成爲一個國家,將德國統一成爲國家的是普魯士,然而普魯士又是在哪裏?這裏要簡單介紹一段連德國人自己都搞不清的歷史︰統一德國的普魯士其實並非來自德國,普魯士的統治者也非普魯士人。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電影《金士曼起源》中,Hollander一人飾演三角︰英王、德皇、沙皇。三個來自不同國家的人,由同一個人飾演,其來有自,若是看了三個人的照片,便會發現相貌驚人相似,尤其是英王與沙皇,宛如孿生子。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歐洲史上最矛盾的親子關係,母親︰英國維多利亞長公主,自由主義者;兒子︰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軍國主義者。長公主嫁入普魯士時,是身懷使命的,她想將德意志「君主立憲化」,但普魯士始終停留在軍國主義之中。
Thumbnail
  1.現今的德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與法國原是同一個國家:法蘭克王國(Regnum Francorum, 481-843)。840年國王路易一世(778-840)死後,領土由三位兒子分別繼承。長子死後,兩兄弟分割了大哥的土地,並簽定凡爾登條約(Treaty of Verdun)。因此,法蘭克王國的
Thumbnail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前,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与德国签署的《慕尼黑协定》,之后就放弃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政策,是正确的吗?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在1938年,《慕尼黑协定》的出现,直接导致了纳粹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征服。而张伯伦的这一举措,也通常被称为
Thumbnail
普魯士是德國前身嗎?撰寫德國史的人都會遇到幾個十分惱人的問題,德國史應該從什麽時候開始寫起?對歐洲史稍微有認識的讀者都知道,普魯士在1870年統一了德意志,建立了德意志帝國。
Thumbnail
史上絕無僅有的兩大帝的會面,這是腓特烈大帝與凱薩琳大帝短暫相遇的故事,這兩人日後携手瓜分波蘭,從而影響了今日的烏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