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 #stories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她和我同年,家鄉在廣東。


剛上大學時選修了一門與電影相關的硬課,隔週都會有開放式的討論。

當時不管是討論哪部作品或是導演,坐在教室角落的那個人總是能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見解,與教授侃侃而談,彷彿電影就是她的生活。

我不記得她的長相,但我卻記住了她稍微帶了點口音的聲音。


那時沒有機會跟她說上話,我始終覺得有些可惜。


電影《二十四瞳》拍攝的教室

電影《二十四瞳》拍攝的教室


四年後,我竟是在學校外的德文課堂上再度聽到她的聲音。 她帶著度數很重的眼鏡,不聽話的鬈髮和一臉倦容,坐在我旁邊的位子上。


這次我先開口了,沒料到竟是一見如故。


聽我提起過去的事,她露出訝異和些許尷尬的微笑。

「 中學時升學壓力特大,每天晚上趁家裡人都睡了偷偷爬起來看電影是唯一開心的事。 那時候什麼都看,不像現在,胃口都被養壞了。 」


後來她告訴我她從雲南遷到廣東的故事,我也順道學了幾句方言,我們感慨的說起不管在哪裡都問題重重的教育體制,甚至一派輕鬆的聊到兩岸話題。

「妳也支持統一嗎?」

「老一輩的人會吧,但其實我們很多年輕一代都覺得台灣和中國是兩個蠻不一樣的地方,統一問題應該會更大。」



「 妳之後有什麼打算? 」

再沒多久就是畢業季了,而這禮拜她的實習就會結束。

「 回中國吧,妳知道我們沒辦法留在這裡工作的。 」

她說到我們的時候彷彿在我和她之間不經意劃下了清淺的分隔線,眼中的複雜笑意讓我看不透也失去深究的勇氣。

我們就這樣沉默著,直到她拍拍我的肩。

「 有空來廣東吧!我可以當個地陪。妳不一直嚷嚷著想吃道地的廣東炒麵? 」


其實我多想問,妳當初帶著什麼樣的心情來,現在又帶著什麼離開?這四年,妳快樂嗎?後悔過嗎?


太多話哽在喉頭,最後我只吐出一句:

「 好。 」


回家路上忽然想起前陣子沸沸揚揚的新執政黨與陸生政策,包刮健保與多種學生權益。第一次,我開始打從心底關心這個議題,但我當時太年輕,管不了什麼政治糾葛或者民生利弊。

我在乎的只有那雙一講起電影就會亮起來的眼睛,那個每次下課都會站在捷運站外與我聊上半小時的女孩。


我們多麼容易被群體意識所影響,去美化或污名化一群人。而在真正看見一個人之前,到底需要移除多少標籤?

也許在某個看不見的地方,你我都默默背負了太多不屬於我們的罪名。


吶,多走點路吧,多看些風景,多跟不同的人說說話,也許就能跳脫這世界為我們設下的框架。


時至今日,依然沒有通過陸生納入健保的法案,後續因為疫情和部份政治因素中國也在2020中斷了陸生來台升學的管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在路上的K / K on Track的沙龍
19會員
16內容數
我們終究無法複製任何人的旅行,因為我相信旅行的意義在於加深你與這個世界的連結,並且找到那些只屬於你自己的時刻。
2023/05/05
如果那個人現在還在,是不是有很多事都會不一樣?也許在另一個時空裡,有個她不曾見過的他,追上了父親的腳步,笑著與他在杏林之路並肩而行。
Thumbnail
2023/05/05
如果那個人現在還在,是不是有很多事都會不一樣?也許在另一個時空裡,有個她不曾見過的他,追上了父親的腳步,笑著與他在杏林之路並肩而行。
Thumbnail
2023/04/26
他討厭那些生活中縈繞的流言蜚語。 不管是不是與他相關。 也不能說他是個內心特別柔軟的人,就只是他總會不經意想起那個女孩。
Thumbnail
2023/04/26
他討厭那些生活中縈繞的流言蜚語。 不管是不是與他相關。 也不能說他是個內心特別柔軟的人,就只是他總會不經意想起那個女孩。
Thumbnail
2023/03/28
那兩本作業本依然躺在抽屜裡,像是昨天的事。 他一直想不起來,他們到底有沒有過道別。
Thumbnail
2023/03/28
那兩本作業本依然躺在抽屜裡,像是昨天的事。 他一直想不起來,他們到底有沒有過道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不管是討論哪部作品或是導演,坐在教室角落的她總是能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見解,與教授侃侃而談,彷彿電影就是她的生活。
Thumbnail
不管是討論哪部作品或是導演,坐在教室角落的她總是能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見解,與教授侃侃而談,彷彿電影就是她的生活。
Thumbnail
學校是個奇妙的地方。 它給予了可以讓人習得知識的環境,但卻又不僅僅如此。 它賦予了知識、友誼、競爭、服從。 同時也剝奪了許多。 但很多事情本身並不存在對或錯,世界本來就不是非黑即白。 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是工具,一種手段。 端看個人如何權衡、選擇。 有些人只是選擇了大時代。 有些人則是為了心中的聲音默默
Thumbnail
學校是個奇妙的地方。 它給予了可以讓人習得知識的環境,但卻又不僅僅如此。 它賦予了知識、友誼、競爭、服從。 同時也剝奪了許多。 但很多事情本身並不存在對或錯,世界本來就不是非黑即白。 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是工具,一種手段。 端看個人如何權衡、選擇。 有些人只是選擇了大時代。 有些人則是為了心中的聲音默默
Thumbnail
很難得來聊聊我的一位朋友。 她是我大學時期認識的,和我一樣都是日文系,不過是在隔壁班,之所以認識,是因為英文的通識課,她恰好坐在我的附近。 她是一個比較內向被動的人,不會自己主動去交朋友,而我是那種面對少數人還可以算熱情聊天的人,雖然我已經不太記得一開始如何變熟,但應該是我主動去和她交談的。
Thumbnail
很難得來聊聊我的一位朋友。 她是我大學時期認識的,和我一樣都是日文系,不過是在隔壁班,之所以認識,是因為英文的通識課,她恰好坐在我的附近。 她是一個比較內向被動的人,不會自己主動去交朋友,而我是那種面對少數人還可以算熱情聊天的人,雖然我已經不太記得一開始如何變熟,但應該是我主動去和她交談的。
Thumbnail
〈徵文〉宣洩情感,不在挽回,而求平靜與無憾。
Thumbnail
〈徵文〉宣洩情感,不在挽回,而求平靜與無憾。
Thumbnail
見到她的第一刻,我以為我挖到寶藏。  那是令人窒息的午後。和自己除了年紀之外毫無共同點的人群聽著人生講座,以為多出席幾場就能為人生鋪上幾塊基石,恕不知只是在湍急河流擺放的浮木,搖搖晃晃,越走越茫然無措。  大家好像都知道自己要什麼,卻需要前人指引。但還是嫌棄前人的方式老氣、毫無創新,最後自己還是停留
Thumbnail
見到她的第一刻,我以為我挖到寶藏。  那是令人窒息的午後。和自己除了年紀之外毫無共同點的人群聽著人生講座,以為多出席幾場就能為人生鋪上幾塊基石,恕不知只是在湍急河流擺放的浮木,搖搖晃晃,越走越茫然無措。  大家好像都知道自己要什麼,卻需要前人指引。但還是嫌棄前人的方式老氣、毫無創新,最後自己還是停留
Thumbnail
在大學中,想要體悟人性的複雜,除了談一場刻苦銘心的愛情,經濟實惠的分組報告,絕對物超所值,見過,一開始付出很多,突然心很累"已離開討論",到不看好他,卻最後撐起整組報告的英雄,也是有的,只能說大學真的什麼人都有啊!
Thumbnail
在大學中,想要體悟人性的複雜,除了談一場刻苦銘心的愛情,經濟實惠的分組報告,絕對物超所值,見過,一開始付出很多,突然心很累"已離開討論",到不看好他,卻最後撐起整組報告的英雄,也是有的,只能說大學真的什麼人都有啊!
Thumbnail
很早期,參加了一個成長班。中間休息時間,有人跟我說:「妳講那麼長,別人還要講。」看起來這個班,有許多人已經跟老師上過幾期了。 前一陣子,在某FB社團,我發文後,有人回應:「你寫這些和本社團無關,不要貼。」 「你一個人住,很可憐。」想像會有人這麼跟我說,只是還沒發生過。 「趕快起來做
Thumbnail
很早期,參加了一個成長班。中間休息時間,有人跟我說:「妳講那麼長,別人還要講。」看起來這個班,有許多人已經跟老師上過幾期了。 前一陣子,在某FB社團,我發文後,有人回應:「你寫這些和本社團無關,不要貼。」 「你一個人住,很可憐。」想像會有人這麼跟我說,只是還沒發生過。 「趕快起來做
Thumbnail
雖說是日記,但我也不會日日紀錄就是了。   算起來,我至少一個禮拜沒有遠行了。這週最遠的距離便是樓下的小7。   台灣很神奇的到現在才正式進入需要日日宅在家的程度,就算如我這樣不怎麼虔誠的泛信仰者(甚至僅僅只是相信祂可能存在,不是真的信仰於祂),都不免得暢想是否真有神靈護衛著台灣? 我們的未來會如何
Thumbnail
雖說是日記,但我也不會日日紀錄就是了。   算起來,我至少一個禮拜沒有遠行了。這週最遠的距離便是樓下的小7。   台灣很神奇的到現在才正式進入需要日日宅在家的程度,就算如我這樣不怎麼虔誠的泛信仰者(甚至僅僅只是相信祂可能存在,不是真的信仰於祂),都不免得暢想是否真有神靈護衛著台灣? 我們的未來會如何
Thumbnail
活到現在,成長過程中出現過的女性,多少都對我有些影響,一路上的探索,讓我想花點時間說說自己鮮為人知的過去,尤其曾經喜歡或欣賞過的女孩。今天來聊聊國中到底都在學什麼!
Thumbnail
活到現在,成長過程中出現過的女性,多少都對我有些影響,一路上的探索,讓我想花點時間說說自己鮮為人知的過去,尤其曾經喜歡或欣賞過的女孩。今天來聊聊國中到底都在學什麼!
Thumbnail
簡單介紹一下自身的背景,我是一名從台中飄到北部讀書的南部小孩(這邊並不是我打錯,只是想呈現不同地區的人看待不同地區的角度),從國中開始一直嚮往到台北讀書,台北之於台中,我想就像紐約之於美國其他地區的感覺。尚未前進前,總是有無限的幻想,實際生活一年後,發現多了些機會,其他不無不同。
Thumbnail
簡單介紹一下自身的背景,我是一名從台中飄到北部讀書的南部小孩(這邊並不是我打錯,只是想呈現不同地區的人看待不同地區的角度),從國中開始一直嚮往到台北讀書,台北之於台中,我想就像紐約之於美國其他地區的感覺。尚未前進前,總是有無限的幻想,實際生活一年後,發現多了些機會,其他不無不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