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對話】分組報告,面對麻木的人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以下對話是由親身實際故事改編,虛假交錯,戲劇成分居多
放一隻喵咪!
回想起在課堂上,與他為數不多的回憶,不熟但至少也會互相寒暄、幾次聊過自己社團的想法
心裡有個底:「他是個討喜的傢伙,並不討厭他
...但不主動參與討論,是事實
...他是否能通過這次期末,就差你關鍵一票了。你的選擇是?

課堂中,零星收拾文具的聲響、提醒著 "沒例外,要下課了"
抬起頭,看著前排,那位來自馬來西亞的同學,仍然與老師熱情爭論著上課內容
:「老師請問台灣的冰棒感覺是很好的研究對象」
老師:「問得很好,會牽扯到製糖、糖廠與現代化等技術」
望向後排,桌上有幾本高職國文、化學以及高中數學,是幾位在拚轉系考或明年的統測的同學;但更多的人,是滑著手機,做著自己的事,不知為何讀這科系的人,約莫有二十多位...
“感嘆著,很快下課鐘聲響起”

某位女子,攔住正離開課堂的你,說到:
「今天晚上線上再討論一下,報告部分應該就結束了,會有另一個同學負責書面...」

他是同系的同學,也是修這堂必修課分組報告中的隊友(簡稱為A)
此時,他更靠近你耳邊,這距離能嗅到淡淡水晶肥皂香,並細聲說:
提到負責,那位同學不做事真的很不應該,一併今晚決定他去留!

座在夜幕時分的戶廳,電話討論了數幾個小時,那位同學依然沒有加入討論
A:「終於結束了」與你連同B異口同聲說到
B:「ㄟ,我覺得很不公平,D根本什麼事都沒做,我們真的要讓他躺著過嗎?」

C:「我聽說啦!之前跟他同組的人,也抱怨過他都不做事的問題」
A:「真假,那我們可真倒楣」
C:「不過我們也沒提醒他,就當作這件事算了?下次不要跟到他就好

A:「我無法接受,我們可是就讀文化相關科系,文化是人與人互動的產物,講白點身處在同一個團體、社區中,不應該只是有熱情的人,去推動在地的公共事務;就像文化部長鄭麗君說到,歷史不是一個人往前走一百步,而是一百個人往前走一步

C:「說得有道理,可是他讀這科系自己也沒成就感,他現在輕鬆過,並不代表之後日子會好過,就別一板一眼的讓他現階段得逞也好啦~」

B:「不是,都已經成年,讀大學了,就應該為自己人生負責。既然都來到這了,給自己一年時間體驗一下這科系。真的不喜歡再休學,準備轉系考、統測或學測,也是可以的。真不懂」

C:「體驗是有錢人才玩得起的,不僅是統測的存在,整個台灣考試制度,才是扼殺台灣學生想像力的源頭,造成班上那一個個對自身喜歡什麼,毫無目標人們。汲汲營營學了這麼多學科,卻從沒教導該如何選擇,什麼是自己所想要的。因此我很能同理他們,我們只是幸運,或是關在大學這座象牙塔當中,家庭背景、自身經驗與實際考試成績,綜合起來我們喜歡文化程度,大於不喜歡罷了,希望你們能理解

A:「大概能明白你的觀點,你站在一個更高的高度看待」
B:「有道理,不過還是注重眼前的問題吧?」
A:「該放他一馬或是送他下去呢?」
嘿!你會怎麼選擇呢?

總結

自身是讀文化相關科系,不是主流社會需要的專業,有一小部分同學,自己家庭背景是文化相關工作者,如母親是社造工作者;或是,生長在廟宇文化的背景中,對於文化的接觸是非常早的
但更多的,來自很普通的家庭,對文化平時太太多關注;也有的抱持,自身專業領域不夠強,嘗試讀讀看此科系,都有並且數量居多
若要給自身定位,在躺平熱愛的兩端極端值中,我處在中間偏喜好文化的一端,我自認是很幸運,曾在高職時在台北讀過書,懂得運用大量活動、講座、營隊的資源,接觸過若干議題、認識各領域好手的朋友們,也漸漸對文化不感冒
當然,即便可以用有問題的考試制度,與家庭狀況的不可抗力因素,來做反駁,但在分組報告上,若成為麻木的人,不願意討論,拒絕付出任何形式努力,就是單純自身學習態度上的問題

那這是我自身的觀點,也歡迎你們留言分享,告訴我對於你們眼中的分組報告
謝謝觀看到此的你,十分感謝!

預計下篇

本篇文章是用對話方式,單事件的不同思考角度,看待一個同學的麻木心態
之後可以來談談多個同學的麻木心態,那就會是很有趣的問題,值得深入談談
那就先預告到此啦!
嗨!很高興看到也喜歡文學的你點進來(鼓掌)。多數人面對一部文學作品,大概只講出“情節刺激”、“角色塑造立體”、“某某場景讓我印象深刻”。那這些只能算閱讀的“終點”,作者到底對你施了什麼魔法?讓你覺得刺激、立體、印象深刻,這是文本分析的起點。跟著我一起探索文學世界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如何跳脫內心小對話的綑綁? 「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讀後心得內心的「小對話」是一種魔咒,它會以各種形式出現,例如:「你就是不行啦」、「完蛋了,又來了」、「算了,放棄吧,反正掙扎也沒有用」。這個魔咒會將你內心的故事定稿。不止是當下、將要發生的事情、甚至未來的結局,就在這條線上進展著。你越掙扎,它就越緊緊的綁住你。但要擺脫也很容易,就是掌握「心理距離」!
Thumbnail
avatar
Yicheng Lin
2021-07-28
〈臨終日記〉七:內心對話擺開室內晦氣,多久沒有到外頭呼吸空氣?
Thumbnail
avatar
李泓穎
2021-06-28
《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讓你不被內心小劇場負面影響,持續維持高水準狀態如果覺得內心的「小對話」不過是一些雜亂的念頭與思緒,那麼就太輕忽內心對話的力量了,自我對話是人類大腦特有的功能,影響人類的記憶力、注意力,甚至是情感與社交能力。作者伊森克洛斯博士是研究人類意識、情緒與自制力的專家,書中內容探討如何更進一步善用這原本就內建在人類大腦中的能力,幫助自己能夠生活得更好!
Thumbnail
avatar
我是老查
2021-06-26
低潮的急救指南➤《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沒有自我對話的能力,等於喪失自我認同。 你也是有閒暇的時間,就會打開社群媒體嗎? 現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在社群媒體上不斷地展露自己。展露自己的喜怒哀樂、食衣住行,什麼都能分享,甚至是有點過度分享了,卻忘記自我對話的重要性。 汲汲營營關注他人的生活,卻忘
Thumbnail
avatar
Na個樹洞|Louna
2021-06-06
與內心的情緒照護對話我知道妳很貼心,所以總是一個人承受,不願意告訴別人。但是情緒是用來交流情感的,一起練習視情緒為行李,拿不動了,可以請伴侶幫忙一下,妳其實不是一個人在面對。
Thumbnail
avatar
Phoee
2020-11-14
曾之喬 - 歸零|正視對話自己的內心聽到曾之喬自己說,當年自己有了憂鬱傾向,那麼那麼努力的自己,為什麼都得不到肯定、得不到開心、身為藝人卻六年裡經歷了零代言、走在路上沒人認識的空窗期。
Thumbnail
avatar
蘇瑪
2020-09-29
觀動植物的內心對話在花蓮富里民宿,廣闊的建地上種植著許多茂盛紅綠相間的鳳凰樹,我問老闆:你們總共種了幾顆? 老闆: 我們只種兩顆,其他都是小鳥種的。多浪漫的撥種天使,不禁讓我想到前些日子所讀的「阿納斯塔夏」系列,人們應該與天地萬物好好共存,萬物各有生長的規則,而人類就應依循生活著,感受且感恩大地之母的賜與。
avatar
YehChia
20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