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三三。

2023/04/1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幾天重讀沈從文與張兆和的書信,收錄在《湘行書簡》裡的那一些,剛新婚便遠別妻子返鄉的一九三四年,裡頭除了書信還有一些沈從文的速寫,我實是非常的喜歡呀。
戀愛中的人,總是想把自己看見的一切與感受,極盡所能的說給另一個人聽。於是,沈從文返鄉這一路上的所見所聞,便悠悠轉轉的成了戀人間熱切而美好的絮語,我自己覺著是非常好看的。當然,猶有甚者,除了此情彼景,或許可以從中讀出更多的東西。(可我是下乘的讀者,我就只會讀此情彼景)
沈從文歸鄉行程中的速寫,吊腳樓是一種半杆欄式的木質建築/掃描截圖自《湘行書簡》頁44。
長於湖南湘西鳳凰古城的沈從文,常自詡為鄉下人,他寫家鄉風光景物有別於一般鄉村文學,從前我讀的時候,總覺得他筆下的湘西水鄉,像極了國畫中的青綠山水,有一種特別的氣質和意境。然後寫起人生,他卻又是那麼毫不掩飾生活的一切不堪與殘酷。
這樣說起來的時候,從最年少時讀的《長腿叔叔》開始,我好像就一直都喜歡讀書信體的文章,像是邱妙津的《蒙馬特遺書》,張愛玲的往來書信集《紙短情長》,朱西寗與劉慕莎的《非情書》,更遠一點的還有西蒙波娃寫給情人納爾遜的《越洋情書》,又或者是漢娜鄂蘭與海德格的通信集。
不過你可別誤會了,我不是在招搖自己曾讀過這些書,我就真的只是要說,我很喜歡讀書信體的文章罷了,況且由此也可見我讀書之偏食,且格局小,喜歡的就讀一堆,只會用自己的方式領會。(就是任性的閱讀習慣,笑)
我自己後來寫作的時候,也喜歡對著一個「你」傾訴,一開始,這個「你」,其實是我自己,有時又是生活中的任何一個人,旁人讀著不解,只有我自己分得清楚,不過後來當你又回到我身邊之後,這個「你」就幾幾乎全然是你了。
我的《沈從文家書》頁60,上頭那小圖就是沈從文的速寫呢:)
講到這兒,我再說件我覺得很有趣的事給你聽聽,我最初知道「三三」這個暱稱,就是在沈從文給張兆和的書信裡讀到的,那時我才二十歲吧。張兆和是我最喜歡的書法家張充和的姐姐,排行老三,我想三三之名大抵源由於此。我因為太喜歡這名字了,大學有段時間寫作,就把三三作為我假想的說話對象。
今年年初我在捷運地下書街,偶然翻起海狗房東的新書─《也等雨停也在雨中行》,竟在書裡再次遇見三三之名,激動萬分。只不過海狗房東談起他的三三,卻是從奚淞《給川川的札記》而來,我剛巧也讀過奚淞,而川川就是奚淞在書裡假想的說話對象,其實就是奚淞在對著他內在的自己說話。海狗房東在書裡提到,他讓奚淞的川川躺下,因而變成了他的三三,那內在底心深處的小孩。
好巧的,今年的海狗房東與二十歲的我,在不同的時空,因為不同的緣由,都曾將三三做為我們內在的自己,在書寫中對之傾訴。你不覺得很有趣麼,這不也是在文字裡的另一種相遇,僅管海角天涯我們素昧平生。
話說回來,我給你找著了〈歷史是一條河〉的出處,真的就是沈從文沒錯呀,看來我的記憶好像還可以,是吧。你在網路上搜尋湘西鳳凰古城,見過那風景,終也懂得我說國畫裡的意境。你還說,沒想到沈從文的家書竟也好看,你只讀過《邊城》裡那悲情的翠翠,卻不想見《湘行書簡》裡的二哥對三三,有著這樣一段情深意濃。
以後,等我們老到都不用工作,哪天我們也去湘西的鳳凰古城走上一遭,就真的去那沱江,踩著一路岩石,跳著過河。然後,邊說邊笑的憶起今日,我們曾談及沈從文的家鄉與歷史,在那青綠山水的行旅途中,戴著我們的老花眼鏡再一起讀著我們的三三。
就這麼說好了,一約既定,萬山無阻!
鳳凰古城沱江跳岩/圖片截自當代中國潮遊鄉村網站。
我把書頁掃描下來拼在一塊兒,有興趣的人可以讀著,哎呀,真的好看啦!/掃描拼貼自《沈從文家書》一書。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35會員
    12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