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好紙的故事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一張好紙的故事

──廣興紙寮「楮皮仿宋羅紋紙」製作始末
一九七八年八月,在海外生活了將近三十年後,張大千決定回台灣定居。
當時物力維艱,張大千苦於沒有好紙可用,江兆申老師時任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和張大千自成莫逆之交,因而想辦法解決張大千用紙的困難。
江老師親自開了做紙的材料、工序,到日本找人訂做。做紙的老先生是位人間國寶,除非訂製的人身份地位相當,等閒不肯輕易動手。
人間國寶派人到台灣打聽,才知道江老師竟然是故宮副院長,而且本身就是書畫篆刻大師,自然沒有推辭的理由。
日本的人間國寶也很慎重,先小量製作,兩次專程到台灣請江老師試用,認可後才正式動工生產。
於是這才有了書畫收藏鑑賞界都知道的,張大千和江兆申晚年精品中特有的,印有「大風堂」或「靈漚館」浮水印的名貴紙張;江兆申老師自己的紙背後,並用上品朱砂印著「靈漚館精製純三椏羅紋宣」、「靈漚館精製楮皮仿宋羅紋宣」。
從一九九一到一九九六,在我跟隨江老師的五年時間中,這樣的紙,即使是江老師自己,也很捨不得用,而但凡使用,則必然是江氏作品中的精品。
 江兆申畫在楮皮仿宋羅紋上的作品。
同樣的筆法,在特別好的紙張上,會散發出不同的驚人魅力。紙張的好壞對書畫作品的影響之大,由此可見。
江老師過世後,靈漚館弟子平均分得幾張江老師留下來的靈漚館精製羅紋宣,十幾年來,我數度想用這張紙畫畫,但總是拿出來欣賞半天,最後又原封不動的收藏起來,實在捨不得用。
雖然捨不得用,我卻把三款靈漚館精製羅紋宣各一種,送給了兩位做紙的朋友──王國財和黃煥彰。
我的想法是,靈漚館精製羅紋宣用完就沒有了,而且也只有靈漚館弟子才有,如果王國財和黃煥彰可以做出同樣、甚至更好的紙來,對所有的書畫家來說,才是解決找不到、買不到好紙的方法。
國財兄當時在林試所上班,主要的工作就是研究手工紙。限於人力,只能少量製作,加上實驗所需,常常要變換製作條件,以便測試紙張在材料、製作工法、添加物等各方面所產生的影響,加上他只是研究,並不生產,所以只有少數朋友有幸得到幾張試用。
至於紙張的大量生產,我還是寄望廣興紙寮的黃煥彰。畢竟他有完善的工廠、眾多師傅和行銷管道。
二○○一年,煥彰兄送給我他上千張他做的各式紙張,其中就有幾款羅紋,雖然不是夢寐以求的那種材質,但也相當不錯。我當時就建議他,實在應該想辦法再做出精製的楮皮仿宋羅紋。
我知道,要做出楮皮仿宋羅紋不是說做就做,江兆申老師當年用什麼配方也不清楚,所以只能等待,更或許,這個願望永遠無法實現。
不過,我還是就我所知的,盡量告訴煥彰兄,楮皮、仿宋羅紋,這兩個紙張的特色一定要把握。
二○○五年夏天,煥彰兄忽然寄給我二款楮皮仿宋羅紋,因為沒有心理準備,所以更喜出望外。
那二款楮皮仿宋羅紋的品相非常好,特別新做的紙簾,紋路很漂亮,紙張的厚薄非常均勻,和江老師訂做的紙有點類似。
試畫之後,我帶著作品專程到埔里和他討論這張紙的墨韻、顏色表現。通常,為了測試新紙的特色,我總是會「無所不用其極」的用盡各種方法、技巧去探索紙張的基性和極限。簡單的結論,是「潑墨工筆兩皆如意,受墨呈彩非涇縣新紙能望其項背」。
當時,畫了不少畫、寫了不少字來測試紙張,並且有詩為證:
●廣興紙寮贈純楮皮羅紋
靈漚館製楮羅紋,品相典雅簾深痕;
幾渡東瀛無從問,十年尋覓如追夢。
忽然煥彰寄紙來,翩翩渾似夢中裁;
恨無巨椽天樣筆,寫盡江山千萬彩。
[落款]廣興紙寮紙品工料多出傳統之上,尤能利用台灣植物另製新品,最為名家激賞,余寫其紙則潑墨工筆兩皆如意,受墨呈彩非涇縣新紙能望其項背,乙酉仲夏忽獲快遞純楮羅紋兩款,絕美可追靈漚館舊製,因寫荷畫山並賦新詩以記其暢懷。
 侯吉諒自書詩,詠廣興紙寮楮皮仿宋羅紋
當然,這是讚美優點,可以改進的空間也很大。
我問他,這張紙是否參照江老師的楮皮仿宋羅紋?他這才告訴我他只是從書上得到一點印象,真正的紙張從未見過,所以不知道做得像不像。
於是,我又找了一個時間,專程把江老師的羅紋紙送去給他。
雖然事先說了,但他還是數度問我「真的要送我?」
說真的,問得我都差點要把紙收回來了。畢竟,那是我自己都捨不得用的紙啊,不過看他仔細端詳紙張的神情,我還是覺得,把靈漚館精製羅紋紙送給有心做好紙的人,確有意義。
煥彰兄對他的這張羅紋雖然很滿意,但看過江老師的紙以後,覺得還可以再改進,我也覺得在色澤、厚薄和生熟度上,甚至是否打磨等等,要再講究一些。
接下來幾年,煥彰兄不斷改進工法配方,也訂製了有廣興紙寮浮水印的抄紙簾子,並請中科院的朋友研究如何用玻璃纖維來做紙簾子,以改善竹簾難以克服的缺點,每批紙的製作年份也都做在簾子上,一直到2008年,他做的楮皮仿宋羅紋基本上已經定型。
每次收到煥彰兄的紙,他一定親自在包裝上註明紙的製作日期、重量、編號,以及參與配料、抄紙、烘紙的工作人員的姓名,這些都是以前不會有人注意的細節,也充分展現了做紙人的鄭重。
2009年,我帶詩硯齋書法班學生到埔里,參觀廣興紙寮的做紙工序,那一次,在廣興紙寮看到更多種類的新紙張,非常驚訝,因為煥彰兄做的紙顯然已經更上層樓,我不禁讚美有加,煥彰兄則含蓄回答,「總是要有進步啦」,其實得意之情盡在臉上。
那次看到的紙,有華麗的金箋、銀箋,極薄的仿古雁皮,還有難得的植物染楮皮、礦物染楮皮,以及已經有了2008製作年份浮水印的楮皮仿宋羅紋。二話不說,剩下的楮皮仿宋羅紋,全部被我們買光。
 廣興紙寮楮皮仿宋羅紋的品相非常典雅。寫字畫畫都可以呈現極為迷人的效果。(侯吉諒書法)
就做紙的成就來說,黃煥彰是應該得意,以我用紙經驗,王國財和黃煥彰做的紙,絕對數一數二。
很多人常常問我大陸紙張如何、好不好用,等等。
我認為,當代最好的紙,就在台灣,所以不必用大陸紙。
然而,多年來,台灣手工紙的市場被大陸的紙張擠得幾乎無法生存,學書畫的人,大都也不知道如何分辨好壞,只在乎價格高低,所以大都買大陸的「宣紙」。
一般人都以為,寫字畫畫最好的紙就是宣紙,事實不然。宣紙有其特有的優點,但宣紙只是手工紙中的一種。
很多人也都以為,寫字畫畫一定要用宣紙,其實也不是這樣,用宣紙來寫楷書,更是要命的錯誤。
唐朝以前的紙張,用的大都是麻、楮等樹皮類的紙,比較不吸水,配合上利如刀刃的硬毫,所以才會產生唐朝楷書那樣的字體。
現代人用羊毫軟筆在宣紙上寫楷書,根本就是自討苦吃。
而台灣手工紙廠擅長做的紙,正是楮、麻、雁皮之類的紙張,其韌性、強度,遠不是宣紙可以比擬,綜觀歷代書法大師用的紙張,大部份都還是皮紙居多。
所以,我說台灣紙比大陸紙好,絕非過譽。可惜台灣創作、學習書畫的人,大都不了解台灣手工造紙產業的成就,這也是台灣手工造紙沒落的主要原因。
不用台灣紙,真是書畫創作、學習的大損失。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侯吉諒首創以數學、幾何、物理、力學來解析書法觀念及賞析,系統化闡釋學習書法的觀念、知識、技法,以及筆墨紙硯等相關知識,讓書法的學習更容易、簡單、快速、有效。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關一位研究員搜索山洞多年始終遍尋不著,直到有天黃昏,他扶著石壁慢慢往前,摸著摸著發覺不對勁,這凹凸不平滑的手感,是個「四」字。「有字啊!」......因為有字便有記錄,有紀錄就有歷史與故事,在漫長的一生中,當你終於摸到了先祖的證明、歷史的證明,那會是多麼的感動,就像摸到甲骨文而興奮的沈愷一樣。
    Thumbnail
    《變奏. 融匯. 陳錦芳》作者 ▪ 張清泓 一知半解可能是一件危險的事,但也可能是一粒生機勃勃的種子, 最終會長成鬱
    Thumbnail
    問張居正可有悔? 一陣風過,吹得庭院裡的梧桐樹,沙沙作響。映進窗內的樹影婆娑,搖曳生姿。窗外蟬鳴,高亢急促,一聲勝似一聲。催得張居正一縷魂魄,飄飄忽忽欲斷魂。歸去!歸去!功在社稷,過在身家,兩行殘淚。               
    Thumbnail
    張大千曾說在各種畫科中,他「最早學習的是人物,後來才改學山水」。
    Thumbnail
    張大千法號爲「大千」,亦即大千世界,是無邊無涯的,可是也有人爭議說大千亦有謊言的意思在內。因為他作為「造假高手」,仿造了不少歷代名家名作,也經常爲了名利瞞騙其他人。
    Thumbnail
    張大千赴敦煌臨摹壁畫對中國書畫影響十分重要。中國書畫最頂盛時期爲魏晉南北朝、唐代,及五代時期。當時的紙張及紡織品價錢昂貴,書畫通常以壁畫的方式呈現。根據宣和畫譜,一部記載宋徽宗時期內府藏畫的譜錄,可見南北朝和唐代的壁畫都以百幅作單位,可惜由於戰亂問題,在元朝,元軍摧毀了許多中國建築和文物。因為當時中
    Thumbnail
    在明末清初有一位著名畫家,屬中國繪畫一代宗師,名叫八大山人。有三位畫家在模仿八大山人方面十分出色,其中一位畫家就是張大千,尤其是油墨字畫方面,模仿得真假難分。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開端,其中張良澤便是代表人物。
    Thumbnail
    一九六九年一月二十日,臺北故宮博物院舉行受贈儀式,旅居巴西的畫家張大千將六十二幅張大千從大陸帶出的敦煌壁畫臨摹僅存孤本,捐贈臺北故宮入藏。
    Thumbnail
    來到埔里的第一站,便是著名的「廣興紙寮」。 「聽說埔里的手工造紙業,始於清末時期,可說是歷史悠久喔!」一到廣興紙寮,盧得寶便開始介紹起這裡的手工造紙業。 「想不到你對造紙業也有研究…… 」吳若瑄一臉難以置信的表情。 「那當然!」 「你果然挺適合當導遊這項工作的。」吳若瑄笑著說。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關一位研究員搜索山洞多年始終遍尋不著,直到有天黃昏,他扶著石壁慢慢往前,摸著摸著發覺不對勁,這凹凸不平滑的手感,是個「四」字。「有字啊!」......因為有字便有記錄,有紀錄就有歷史與故事,在漫長的一生中,當你終於摸到了先祖的證明、歷史的證明,那會是多麼的感動,就像摸到甲骨文而興奮的沈愷一樣。
    Thumbnail
    《變奏. 融匯. 陳錦芳》作者 ▪ 張清泓 一知半解可能是一件危險的事,但也可能是一粒生機勃勃的種子, 最終會長成鬱
    Thumbnail
    問張居正可有悔? 一陣風過,吹得庭院裡的梧桐樹,沙沙作響。映進窗內的樹影婆娑,搖曳生姿。窗外蟬鳴,高亢急促,一聲勝似一聲。催得張居正一縷魂魄,飄飄忽忽欲斷魂。歸去!歸去!功在社稷,過在身家,兩行殘淚。               
    Thumbnail
    張大千曾說在各種畫科中,他「最早學習的是人物,後來才改學山水」。
    Thumbnail
    張大千法號爲「大千」,亦即大千世界,是無邊無涯的,可是也有人爭議說大千亦有謊言的意思在內。因為他作為「造假高手」,仿造了不少歷代名家名作,也經常爲了名利瞞騙其他人。
    Thumbnail
    張大千赴敦煌臨摹壁畫對中國書畫影響十分重要。中國書畫最頂盛時期爲魏晉南北朝、唐代,及五代時期。當時的紙張及紡織品價錢昂貴,書畫通常以壁畫的方式呈現。根據宣和畫譜,一部記載宋徽宗時期內府藏畫的譜錄,可見南北朝和唐代的壁畫都以百幅作單位,可惜由於戰亂問題,在元朝,元軍摧毀了許多中國建築和文物。因為當時中
    Thumbnail
    在明末清初有一位著名畫家,屬中國繪畫一代宗師,名叫八大山人。有三位畫家在模仿八大山人方面十分出色,其中一位畫家就是張大千,尤其是油墨字畫方面,模仿得真假難分。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開端,其中張良澤便是代表人物。
    Thumbnail
    一九六九年一月二十日,臺北故宮博物院舉行受贈儀式,旅居巴西的畫家張大千將六十二幅張大千從大陸帶出的敦煌壁畫臨摹僅存孤本,捐贈臺北故宮入藏。
    Thumbnail
    來到埔里的第一站,便是著名的「廣興紙寮」。 「聽說埔里的手工造紙業,始於清末時期,可說是歷史悠久喔!」一到廣興紙寮,盧得寶便開始介紹起這裡的手工造紙業。 「想不到你對造紙業也有研究…… 」吳若瑄一臉難以置信的表情。 「那當然!」 「你果然挺適合當導遊這項工作的。」吳若瑄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