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張大春《南國之冬》

2021/06/0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張大春著:《南國之冬》,新北:印刻文學,2021年。
讀畢於2021年6月2日
《南國之冬》封面(圖片摘自博客來)
1. 中學時在學校圖書館已經留意到《春燈公子》一書。後來知道了這是張大春「春夏秋冬」寫作計劃中的第一本書。及後,大學時我好像在二手書店中陸續買齊了《春燈公子》、《戰夏陽》、《一葉秋》。我也忘了我從哪一本書的書扉看到了《南國之冬》的名字。本以為是遙遙無期,不知何時得見。孰料偶然發現張大春面書談及此書。
2. 一如《城邦暴力團》的萬籟聲,對於《南國之冬》的人物,我一時之間確實分不清是出於張大春的改造或是虛構。
3. 當年看《一代宗師》看得糊裏糊塗,想不到此書竟有一章與此有關,才明白了電影中一些關節。
4. 感覺中「春夏秋冬」的故事對讀書要求頗高。事關當中融鑄了相當多的古典文學要素。在看《南國之冬》之前,我本想先把《春燈公子》、《戰夏陽》、《一葉秋》重溫,很快就放棄了。因為要仔細讀得明白之前的作品,需時甚久。不過相對之前數作,此著 的「技術門檻」比起《春燈公子》而言顯然低了。
5. 張大春不時於面書發表關於當下台灣時政的看法,如早前台灣有火車出軌後政府官員應否辭職。亦有於香港時值2019年反送中運動時轉載「香港沉沒是歷史的必然嗎?」我經常發現自己對時下事情的看法和他不一。至少認為他的說法尚有可商之處。但我更加想說的是,對於《南國之冬》裏的人物事情品,我卻相當服從他的說法,想不到反駁。這或許出於面書和書籍兩種不同的媒介,令文字論述有不同的成效;亦可以出於我對該事情的接觸深淺而產生不同的見解。我不說「了解」而說「接觸」,是因為前者隱含真假判斷。而「接觸」卻能反映我知道人們對於某件事情的看法有多紛紜不一。所以話說回來,雖然我很享受《南國之冬》的褒貶月旦,但我亦對此有一警覺。這些都是出於張氏的評論,無須當作的論。此外還有更多的可能。
6. 《南國之冬》提及清末民初各種改革人馬,讓我感覺到當時似乎改革思潮滔滔,擋也擋不了。此外,其中又提及即使是改革,其實背後亦有不同派系,拓闊了我的想像——當時所謂變革的方向其實是相當多元,不僅僅是推翻清室。
7. 書中提及了天葬,這是相當好看的一章,展現了天葬的莊嚴及神聖。不過我又會扣連到漢族中心的問題。譬如這章名為〈天葬師〉,置身於《南國之冬》這個關於中華敍事之中,即民國歷史。又或者我認為西藏這個地方的故事納入民國歷史並無可時,若果把尼泊爾一併納入,我卻可能感到不自然、罕有。如何用漢文去說一個「異國」的故事呢?哪怕西藏和尼泊爾這個「異國」的文化交流更深於和廣東的交流。〈天葬師〉裏的藏地時間不明。沒有「清末民初」的歷史。相反,歷史感於故事裏的藏地缺席。這章一反全書對近代歷史的針貶,而是轉向指涉更的人的存在的反思。不過,〈天葬師〉於書中作為番外,——「番外」此詞又讓我想到漢番、內外——或未可以與其他故事等量齊觀。但為何偏是「番外」?又為何要有「番外」?
8. 《南國之冬》可以分為兩層,一層是各個略有關連的故事,一層是張大春說出這些故事。這些故事敷衍鋪排的深意、效果,我尚未細究。
9. 張大春於代跋文末引述王靜芝說「我們讀的是國文系」。文中提及王靜芝認為把「國文系」改稱為「中文系」,實際上把所學的語文客體化了。不過,置身於當今的情況而言,問題就也不這樣簡單,只是「客體化」的問題。譬如所謂「國」應為何「國」?所謂「文」為何何「文」?對於這兩個問題,中文系也是避不開的。「中」是指中國的話,何為中國?指中華的話,何為中華?「文」又是何文?這背後涉及知識範疇、對象的問題,也不單單是學理上的問題了。
2021年6月2日屯門
2021年6月4日馬料水改
錦鯉
錦鯉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