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而好施 幽冥可安-興福庄建塚記念碑(本文曾刊登於聚傳媒樂風專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1929年,為使萬華與古亭地區的窮苦人家有安葬之所,由辜顯榮為首召集,委託艋舺莊添福四處訪查適合建塚之地點,莊添福備極辛勞,在今雙北地區多處拜訪,有些地方,比如大直庄和興福庄,甚至去了二、三十次。

  事情並不順利,願意售出山坡地的地主不多,有保正從中阻礙者,有待價而沽者,有發現其他地主賣得好價,要求比照辦理者。莊添福真乃熱心人士,東奔西跑,花費時間不說,旅費也是自行吸收。此事能成,莊要記一大功。另外根據報載,有名陳豬乳者,亦襄贊不少。

  最終決定,建塚於大直庄及興福庄,北部許多有力人士皆踴躍捐輸。原預計買50甲,後先買30甲,餘錢先留存,待日後再買地。隔年在興福庄立「建塚記念碑」以記此事。正面為臺北市尹曾田秀吉所題,背面碑文則由著名文人倪希昶撰寫。

raw-image


  當天騎車到景美,探訪完賴氏萬壽塔後,知道此碑就在附近,卻遍尋不著,後來見到一間萬善堂,心想:

  「萬善堂與建塚記念碑算是同類,進萬善堂逛逛搞不好有線索。」

  結果進入萬善堂,從廟埕往前看,記念碑赫然就在眼前不遠處的小山丘上。

raw-image


  從碑文看,當年寄附的仕紳可是赫赫有名,比如辜顯榮、陳天來、許丙、板橋林家林柏壽、林嵩壽、林熊徵等。碑文如下(標點為筆者所加):

  「此地之建塔,為供臺地市民便。嗣自昭和四年春同志發起,得成于事,准捐金三萬圓至本年三月募齊,獻於市當局購地置塚;修道建亭。擬置墓地五十甲,先買市內大直庄及文山郡興福庄計三十餘甲,餘款存市以備更買。此事纔告厥成,實由市內諸大家熱心公德,咸樂贊襄,尤幸市當局輿緒成法,從此澤及枯骨矣,援記其事以昭來許。

  昭和五年歲次庚午四月一日 倪希昶撰並書」

  2008年,此碑被登錄為直轄市定古蹟。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樂風的民藝筆記的沙龍
33會員
167內容數
  說故事,找故事,是樂風最愛做的事。
2025/04/06
  民間應公廟都還有人定期祭拜,深入敵營,壯烈殉國的張玉寬烈士直接從官方文件中蒸發,幸好曾經還有鴕鳥「為伴」。
Thumbnail
2025/04/06
  民間應公廟都還有人定期祭拜,深入敵營,壯烈殉國的張玉寬烈士直接從官方文件中蒸發,幸好曾經還有鴕鳥「為伴」。
Thumbnail
2025/03/30
  之前在講述東山島烈士的事蹟時,曾說過有烈士復活,同樣的事情,在太原五百完人塚也出現過。
Thumbnail
2025/03/30
  之前在講述東山島烈士的事蹟時,曾說過有烈士復活,同樣的事情,在太原五百完人塚也出現過。
Thumbnail
2025/01/18
  清朝時期爆發林爽文起事,芝山巖亦成為戰場,戰死於此之無主屍體約有五、六十具。庄民發善心收埋這些戰歿者,是為大墓公同歸所最早的一批「居民」。   但這批居民不開心......
Thumbnail
2025/01/18
  清朝時期爆發林爽文起事,芝山巖亦成為戰場,戰死於此之無主屍體約有五、六十具。庄民發善心收埋這些戰歿者,是為大墓公同歸所最早的一批「居民」。   但這批居民不開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大稻埕霞海城隍廟,是位於臺灣臺北市大同區大稻埕的霞海城隍廟,為頂下郊拚後遷移的同安人所建立,與大稻埕慈聖宮、大稻埕法主公廟並列為大稻埕三大廟宇。 沿革[編輯] 記略 道光元年(1821年),同安人一百餘人奉載泉州府同安縣霞海城隍神像同行,起初安置於艋舺八甲庄,由陳金絨奉祀,即今廣州街
Thumbnail
 大稻埕霞海城隍廟,是位於臺灣臺北市大同區大稻埕的霞海城隍廟,為頂下郊拚後遷移的同安人所建立,與大稻埕慈聖宮、大稻埕法主公廟並列為大稻埕三大廟宇。 沿革[編輯] 記略 道光元年(1821年),同安人一百餘人奉載泉州府同安縣霞海城隍神像同行,起初安置於艋舺八甲庄,由陳金絨奉祀,即今廣州街
Thumbnail
辭修公園整體採斜坡設計,從入口至頂端約有二百五十三級石階梯,總面積約有四公頃大小,園內空氣清新、綠樹成蔭,並設有大型表演台、噴水池、涼亭、木棧道與兒童遊樂區等提供民眾來此。從一個政治人物墓園到成為一個綠地成功轉型公園就是辭修公園。 辭修公園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泰山區辭修路 (新北
Thumbnail
辭修公園整體採斜坡設計,從入口至頂端約有二百五十三級石階梯,總面積約有四公頃大小,園內空氣清新、綠樹成蔭,並設有大型表演台、噴水池、涼亭、木棧道與兒童遊樂區等提供民眾來此。從一個政治人物墓園到成為一個綠地成功轉型公園就是辭修公園。 辭修公園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泰山區辭修路 (新北
Thumbnail
『聚奎居』是日治時期烏日地區的富紳商賈陳紹宗(1888~1952)於昭和5~15(1930~1940)年間所建造的中西合壁式洋樓,位於臺中市烏日區學田路405巷內(學田路便行巷旁)。於2012年列為台中市定古蹟,並於2020年7月修復完成,2021年12月正式對外營運。
Thumbnail
『聚奎居』是日治時期烏日地區的富紳商賈陳紹宗(1888~1952)於昭和5~15(1930~1940)年間所建造的中西合壁式洋樓,位於臺中市烏日區學田路405巷內(學田路便行巷旁)。於2012年列為台中市定古蹟,並於2020年7月修復完成,2021年12月正式對外營運。
Thumbnail
輕鬆遊新竹新埔3街6巷9宗祠
Thumbnail
輕鬆遊新竹新埔3街6巷9宗祠
Thumbnail
  鹿港巡檢王坦和其師爺魏子鳴在鹿港行善無數,這塊「敬義園紀念碑」使我們得以知其德澤。
Thumbnail
  鹿港巡檢王坦和其師爺魏子鳴在鹿港行善無數,這塊「敬義園紀念碑」使我們得以知其德澤。
Thumbnail
  慈雲巖位於山頂,艋舺地區泉州人每晚望見山上燈火,非常不滿,認為漳州人建的這間廟會破壞艋舺風水,希望能遷移,根據維基百科說法,泉州人甚至願意補貼遷移費用,但漳州人不願意,械鬥因此而起,慈雲巖被毀,這也才有了後來的接雲寺。
Thumbnail
  慈雲巖位於山頂,艋舺地區泉州人每晚望見山上燈火,非常不滿,認為漳州人建的這間廟會破壞艋舺風水,希望能遷移,根據維基百科說法,泉州人甚至願意補貼遷移費用,但漳州人不願意,械鬥因此而起,慈雲巖被毀,這也才有了後來的接雲寺。
Thumbnail
義民靈地埋 一二十年以後還是イ厓 恩介家園土地生養イ厓 斬頭就像風大吹帽跌 紅花唔驚變成泥                           ─〈義民塚〉  馬修連恩、謝宇威、陳永淘
Thumbnail
義民靈地埋 一二十年以後還是イ厓 恩介家園土地生養イ厓 斬頭就像風大吹帽跌 紅花唔驚變成泥                           ─〈義民塚〉  馬修連恩、謝宇威、陳永淘
Thumbnail
​ ​ 陳悅記祖宅,又稱為老師府,位於台北市大龍峒區域。陳悅記祖宅並非人名;而是陳家家譜的工業統號。乃清末大龍峒碩儒陳維英之父陳遜言所建,建於清朝嘉慶十二年間(西元一八零七年)為台灣北部典型的福建省同安厝,由兩座四合院雙拼構成,建造人為陳遜言。陳悅記祖厝是台北市內規模最大的古宅。 ​ ​ ​ ​ ​
Thumbnail
​ ​ 陳悅記祖宅,又稱為老師府,位於台北市大龍峒區域。陳悅記祖宅並非人名;而是陳家家譜的工業統號。乃清末大龍峒碩儒陳維英之父陳遜言所建,建於清朝嘉慶十二年間(西元一八零七年)為台灣北部典型的福建省同安厝,由兩座四合院雙拼構成,建造人為陳遜言。陳悅記祖厝是台北市內規模最大的古宅。 ​ ​ ​ ​ ​
Thumbnail
當你搭乘著北迴線鐵路前往宜花東,經過雙溪、貢寮後,或許是不經意的一瞥,會對著窗外一片綠意盎然的稻田留下短暫印象。這裡是田寮洋,雙溪河流域下游的洪氾平原,被鐵路分割成兩側,除了是候鳥遷徙過程中重要的中繼點,鮮為人知的,是它曾經繁榮的過往。
Thumbnail
當你搭乘著北迴線鐵路前往宜花東,經過雙溪、貢寮後,或許是不經意的一瞥,會對著窗外一片綠意盎然的稻田留下短暫印象。這裡是田寮洋,雙溪河流域下游的洪氾平原,被鐵路分割成兩側,除了是候鳥遷徙過程中重要的中繼點,鮮為人知的,是它曾經繁榮的過往。
Thumbnail
北埔和南埔在一條路的盡頭,右轉下坡是南埔,繼續走是北埔,雖然距離不遠,但兩地人煙、景致截然不同,在這次的遊記篇會介紹南埔石爺,北埔沒有石爺,但到了南埔後,不來北埔實在有些可惜,在本文景點篇裡會寫到北埔的發展歷史與現今樣貌。
Thumbnail
北埔和南埔在一條路的盡頭,右轉下坡是南埔,繼續走是北埔,雖然距離不遠,但兩地人煙、景致截然不同,在這次的遊記篇會介紹南埔石爺,北埔沒有石爺,但到了南埔後,不來北埔實在有些可惜,在本文景點篇裡會寫到北埔的發展歷史與現今樣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