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學習徒勞無功?95%的高手都偷偷在實踐的3個筆記原則】

【如何避免學習徒勞無功?95%的高手都偷偷在實踐的3個筆記原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一但想要最大化自己的學習效率,我們經常聽到「用輸出輔助輸入」這樣的建議。

然而,輸出的內容品質究竟要達到怎樣的程度呢?

根據我這13年做筆記的經驗,高手寫學習筆記都會不約而同滿足這3個原則:

  • 原則1 - 學習到「有用可以用」的高度:學習不是只是累積知識,而是要能實踐。學習筆記裡面不該記講義書本的內容,而是自己馬上實踐的話有哪些步驟。
  • 原則2 - 學習到「應用都能用」的廣度:應用到書上的例子是新手,應用到自己生活中真實的例子,才是高手。學習的過程中,不要僅滿足於單一範例,而要尋求在各種奇怪的地方,都應用看看。
  • 原則3 - 積極尋求反饋與改進:一但自己會用了,也看看其他人是怎麼用的。這樣做照我的經驗,常常會被進一步啟發,不斷修正與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變得愈來愈強。

有什麼應用的想法嗎?我自己最近是這樣用:

  • 當我閱讀語言學的書籍時,我會思考如何藉由書中的知識來改善我的閱讀技巧。
  • 當我學習軟體工程時,我會探討如何利用新知識來提高我的學術工作流的效率。
  • 在學習數位寫作技巧時,我會將其應用於我的數位筆記中,以提高消化和儲存資訊的效率。

你有對學習筆記加上什麼原則,以控制筆記的品質嗎?

raw-image


avatar-img
王啟樺的沙龍
558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在過去13年讀了1200+篇的學術論文。 這是今天有感而發的3個觀察。 觀察1 - 論文風格愈發花俏:現代學術論文相較於過去更注重包裝,使用各種說服式寫作技巧,讓學術成果更容易被人接受。 觀察2 - 說服性寫作帶來的好處:科學透過說服性寫作的普及,讓更多人能夠接觸並利用科學成果。這種現象將科學大眾
你開始與AI合作創作了嗎? 與AI合作寫作,我可以更快獲得草稿,刺激我思考,並專注找出我真的想要帶給讀者的價值。 而潛移默化中,我也感覺到我對「創作」的看法,正在被AI所改變。 在這4個月與AI合作創作的過程中,我得到了3個改變我創作思維的重要理念: 理念1 - 我與AI互補學習,互相創作與評估:我
在知識管理的世界裡,Obsidian和Notion這兩個工具各有千秋。它們就像一家餐廳的後廚房與前店面,各司其職,共同創造出令人難以抗拒的知識盛宴。 後廚房 - Obsidian的角色:Obsidian就像一個功能強大的後廚房,讓我們在這裡處理各種知識原料,將它們切割、組合,最後燒出新鮮且獨具特色的
你解的問題有多複雜呢? 在我這10年來在學術研究累積的解題經驗,我發現採用「樹思考」是最有效看見問題清澈本質的捷徑。 如何進行「樹思考」呢? 將問題視為樹,形式化工具作為枝幹,而經驗實踐則是葉子: 基礎1 - 問題是樹:建立知識架構的根本 問題就像是一棵大樹,它的根部深植於我們的思維與認知中。問題樹
提詞自由寫作(Prompted Freewriting) 是一種創新的寫作方法,以模板和提示來引導我們展開想像,激發寫作創意! 嘗試提詞自由寫作4個月後,我獲得了以下3大收穫: 收穫1 - 快速點燃內心的想像力:透過自己寫過的筆記、發表的文章,以及欣賞他人的佳作,作為寫作的提示,讓我在寫作過程中不斷
過去16年的每天早上,我都會花30-60分鐘接觸新資訊。 新資訊不是指Line臉書IG上那些雜亂,對自己沒有幫助的資訊。 新資訊是那些與專業技能,可靠知識,長期對自己產生正向效果的資訊。 新資訊長期帶來時間複利,讓我受益無窮。以下3個實務,是我16年來每天學習新資訊,成功開啟時間複利的竅門: 實務1
我在過去13年讀了1200+篇的學術論文。 這是今天有感而發的3個觀察。 觀察1 - 論文風格愈發花俏:現代學術論文相較於過去更注重包裝,使用各種說服式寫作技巧,讓學術成果更容易被人接受。 觀察2 - 說服性寫作帶來的好處:科學透過說服性寫作的普及,讓更多人能夠接觸並利用科學成果。這種現象將科學大眾
你開始與AI合作創作了嗎? 與AI合作寫作,我可以更快獲得草稿,刺激我思考,並專注找出我真的想要帶給讀者的價值。 而潛移默化中,我也感覺到我對「創作」的看法,正在被AI所改變。 在這4個月與AI合作創作的過程中,我得到了3個改變我創作思維的重要理念: 理念1 - 我與AI互補學習,互相創作與評估:我
在知識管理的世界裡,Obsidian和Notion這兩個工具各有千秋。它們就像一家餐廳的後廚房與前店面,各司其職,共同創造出令人難以抗拒的知識盛宴。 後廚房 - Obsidian的角色:Obsidian就像一個功能強大的後廚房,讓我們在這裡處理各種知識原料,將它們切割、組合,最後燒出新鮮且獨具特色的
你解的問題有多複雜呢? 在我這10年來在學術研究累積的解題經驗,我發現採用「樹思考」是最有效看見問題清澈本質的捷徑。 如何進行「樹思考」呢? 將問題視為樹,形式化工具作為枝幹,而經驗實踐則是葉子: 基礎1 - 問題是樹:建立知識架構的根本 問題就像是一棵大樹,它的根部深植於我們的思維與認知中。問題樹
提詞自由寫作(Prompted Freewriting) 是一種創新的寫作方法,以模板和提示來引導我們展開想像,激發寫作創意! 嘗試提詞自由寫作4個月後,我獲得了以下3大收穫: 收穫1 - 快速點燃內心的想像力:透過自己寫過的筆記、發表的文章,以及欣賞他人的佳作,作為寫作的提示,讓我在寫作過程中不斷
過去16年的每天早上,我都會花30-60分鐘接觸新資訊。 新資訊不是指Line臉書IG上那些雜亂,對自己沒有幫助的資訊。 新資訊是那些與專業技能,可靠知識,長期對自己產生正向效果的資訊。 新資訊長期帶來時間複利,讓我受益無窮。以下3個實務,是我16年來每天學習新資訊,成功開啟時間複利的竅門: 實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