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但想要最大化自己的學習效率,我們經常聽到「用輸出輔助輸入」這樣的建議。
然而,輸出的內容品質究竟要達到怎樣的程度呢?
根據我這13年做筆記的經驗,高手寫學習筆記都會不約而同滿足這3個原則:
- 原則1 - 學習到「有用可以用」的高度:學習不是只是累積知識,而是要能實踐。學習筆記裡面不該記講義書本的內容,而是自己馬上實踐的話有哪些步驟。
- 原則2 - 學習到「應用都能用」的廣度:應用到書上的例子是新手,應用到自己生活中真實的例子,才是高手。學習的過程中,不要僅滿足於單一範例,而要尋求在各種奇怪的地方,都應用看看。
- 原則3 - 積極尋求反饋與改進:一但自己會用了,也看看其他人是怎麼用的。這樣做照我的經驗,常常會被進一步啟發,不斷修正與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變得愈來愈強。
有什麼應用的想法嗎?我自己最近是這樣用:
- 當我閱讀語言學的書籍時,我會思考如何藉由書中的知識來改善我的閱讀技巧。
- 當我學習軟體工程時,我會探討如何利用新知識來提高我的學術工作流的效率。
- 在學習數位寫作技巧時,我會將其應用於我的數位筆記中,以提高消化和儲存資訊的效率。
你有對學習筆記加上什麼原則,以控制筆記的品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