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態的3件事

閱讀心態的3件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簡單的3個閱讀心態,讓閱讀更高效又美好

不要忘記閱讀的純粹

不要忘記閱讀的純粹

為什麼要作筆記

學生時期,抄著老師在黑板上所寫的重點,是為了通過考試,出了社會,作筆記的目的又是為了什麼? 閱讀可能是興趣使然,但大多數都是為了解決人生的問題,讀了這麼多書,有些可能淡忘了,有些還記憶深刻,或是在淡忘之際能夠回頭檢視自己的筆記快速回到當初的狀態,我想這就是筆記存在的重要性。

作筆記是為了避免遺忘,更重要的是往後遇到類似的問題時,知道去哪裡找到自己所做的筆記。在 《知識複利》書中提到,知識品質的重點在於,提升知識間連結的品質,碰到相似的問題時,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至於這項知識的細節,你只要知道去哪篇筆記能夠取得相關的內容。

另外,寫筆記是一種是內化知識的過程,學習用自己吸收的,寫下來,融會貫通,才能轉化為自己所用的資產,為了測試自己的筆記有沒有用途,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分享,他人透過你的分享,能不能達到跟你一樣的理解高度。

你不需要從第一頁讀到最後一頁

這個出發點是釐清你的閱讀動機,心態調整則是你永遠讀不完所有的書

釐清你的閱讀動機

假設你不是在賞析一本書或是讀小說,需要循序漸進建立整體的故事觀,而是想要從書中獲得某些幫助你解決現實生活問題的觀念,有些章節你的共鳴可能很深刻,這些章節就是需要你仔細咀嚼的,有些章節則是你已經在實踐這些觀念,可以快速瀏覽或是跳過。

最後則是沒辦法引起你共鳴,或是影響你的現實行動的,作者的想法有可能與你有出入,或是內容太艱深難懂,沒必要現在就強迫自己理解所有內容,如果覺得真的很想突破,標記起來,往後遇到類似的現實問題時,再來翻閱,也許就能有所突破,甚至有新的理解。

你永遠讀不完所有的書

在瓦基與104職涯訪談的高效閱讀中提到分享他一年讀一百本書的過程及心得,說道沒有制定讀幾本書的目標,但是制定了要產出一百則讀書心得的目標,怎麼樣定義讀完呢? 如果讀1小時能夠寫出心得嗎? 不能,那寫出心得就是一個很好衡量讀完一本書的方式。

不需要從第一頁讀到最後一頁,這件事對於想完食一本書的人會很抗拒,對於我自己很反直覺的是,害怕錯過什麼重要的想法與觀念,或是沒辦法理直氣壯的說自己讀完這本書,只因為想要完整的紀錄讀書心得,以便能從此將這本書束之高閣。

事實上是,這些很重要的概念在書中會重複出現,或被當作總結再度提及。

我們身處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反而不是去擔憂錯過什麼資訊,而是放下執著,去擁抱更多的書。

不要忘記閱讀的純粹

我閱讀時有作筆記的習慣,看到某個重要章節,想要馬上紀錄下來,而絞盡腦汁整理筆記,有時於通勤時間閱讀,手邊不方便紀錄,反而會讓我覺得躁鬱,更忘記享受閱讀沿途的美麗風景,無法好好享受順暢不停閱讀的感受,於是我改成將重要的章節頁碼記錄在手機內,事後在第二次閱讀時,更能好好的寫下自己心得。

閱讀回歸原點,可以是徜徉在無邊際世界的神遊,也是尋覓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抑或充實自我的滿足感,總之,閱讀這件事不應該是帶給你壓力或是不好的感受,才能夠開啟正循環,讓你一再的想要再次徜徉書海。

你有什麼特別的閱讀心態或閱讀技巧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讓我知道,也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

avatar-img
張鉉宗的沙龍
8會員
9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張鉉宗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路人超能第三季的第7和第8集中,社長暗田畢業之際,思索著腦感電波社沒有創造任何有意義的回憶。留在追逐幻想的階段或許比較好,就算不認真,只要快樂就好,不然連我跟大家的回憶,感覺都會變成笑話。他們逐漸理解,追尋夢想的過程本身就是珍貴的回憶,即使結果不如預期,也能從中獲得人生的啟示。
多數人很難時時把今天當作人生中的最後一天來過。 男主角天道輝懷著滿腔熱血,是個初入職場的有志青年,想著要做出一番大事業,經歷熬夜加班、老闆壓榨、客戶不講理、公司潛規則,上班行屍走肉,不知活著的目的為何,成為了畫面黑白的社畜,工作只是為了生計,或者說活著只是為了工作,如果凡人皆有一死,那人之所以存在
春天我們道別,落寞的情緒、淡淡的哀淒,如果沒有分離,我們仍在彼此夢中。 夏天的生活充滿忙碌,我們期待填滿生活去忘記疼痛,期待時間去治癒傷口。 秋天多愁善感,情緒漸漸地佔領我們,心裡的寂寞與日子向前的步伐令人沈悶,墜入情感的漩渦。 冬天的火堆旁,萬籟俱寂,我們直直地盯著火焰,想起太多。
在路人超能第三季的第7和第8集中,社長暗田畢業之際,思索著腦感電波社沒有創造任何有意義的回憶。留在追逐幻想的階段或許比較好,就算不認真,只要快樂就好,不然連我跟大家的回憶,感覺都會變成笑話。他們逐漸理解,追尋夢想的過程本身就是珍貴的回憶,即使結果不如預期,也能從中獲得人生的啟示。
多數人很難時時把今天當作人生中的最後一天來過。 男主角天道輝懷著滿腔熱血,是個初入職場的有志青年,想著要做出一番大事業,經歷熬夜加班、老闆壓榨、客戶不講理、公司潛規則,上班行屍走肉,不知活著的目的為何,成為了畫面黑白的社畜,工作只是為了生計,或者說活著只是為了工作,如果凡人皆有一死,那人之所以存在
春天我們道別,落寞的情緒、淡淡的哀淒,如果沒有分離,我們仍在彼此夢中。 夏天的生活充滿忙碌,我們期待填滿生活去忘記疼痛,期待時間去治癒傷口。 秋天多愁善感,情緒漸漸地佔領我們,心裡的寂寞與日子向前的步伐令人沈悶,墜入情感的漩渦。 冬天的火堆旁,萬籟俱寂,我們直直地盯著火焰,想起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