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台灣港人速寫日記#177:移民路是不歸路? 「珍心活」的選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沒想到香港移民圈近月都在討論「珍心活」。「珍心活」是一位香港移民台灣的Youtuber,屬於知名度頗高的,一直分享來台灣所展開的新生活,也談談自己面對人生成敗的故事。後來因為受台灣移民政策改變影響,轉往英國移民,但短短三個月後舉家回香港,結束近三年的移民旅程。他們一家的選擇成為香港移民圈中的熱話,有支持,有嘲笑,有怒罵,好不熱鬧。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506 字、2 則留言,僅發佈於台港澳的味蕾冒險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237會員
282內容數
當粵菜的味蕾遇上台式的料理,每一頓飯都是一場文化差異的衝擊!我們是來自港澳的天爸天媽,將在此與你分享台港澳的飲食大不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天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因為清明節,不少同學請假一天,好提早跟著父母一起回祖家拜祖祭先。接放學時家長之間短談幾句,問香港也有清明節嗎?當然有,怎麼可能沒有。香港是一個移民城市,超過九成的人在香港不過是三、四代。近數十年土葬已經極少,即使是在永遠墳場土葬,也只有七至十年期限,年期一到就要幫先人起身,改以例如靈塔等等其他方式保
台鐵火車在路軌上奔馳,這一班次是新自強號,前方的顯示版不時會亮出110公里、120公里、125公里等等的速度,代表列車穩穩地高速向前。在東部時一路上都是山與海,讓人心情舒坦無比。然而當轉入西部之後,就彷如走在破碎的土地與歷史中,見證著台灣的未來。
終於可以選擇要不要戴口罩了!在12月1日解除室外口罩令開始,天爸就享受不戴口罩的生活,呼吸沒有過濾的空氣。但可惜室內仍要戴口罩,所以口袋中永遠放著一個不會替換的口罩,以便進入室內時佩戴。2月20日室內也解除口罩令,天爸以為台灣街道上會掛滿笑臉,沒想到直到3月6日校園不用戴口罩,但是戴口罩仍是主流。
農曆二月初二走進台灣的超市,會見到不少商品前寫有「土地公生日」的字牌,暗示你要買祭品拜土地公囉!有些祭品是糕點類,有些祭品是水果類,至於燒肉、雞等等香港人傳統拜祭用品前則沒有標示「土地公生日」,猜想拜土地公是用不著肉類拜祭吧!
竹北的晚餐時間,兩位男性年輕人進入一所迴轉壽司店,不到20分鐘就離座。天爸好奇看看他們的座位,每人只吃了5-7盤,以年輕男性的食量來看,真的夠飽嗎?當我們也離開這家店時,看到店門旁貼了一張招聘啓示,全職接近35000元的收入。如果一位全職工人收入是35000元,那他們剛剛的消費也反映了台灣實況。
因為疫情沒有出國近三年,難得這個農曆新年假期有十天,真的很有衝去歐洲的衝動。天爸在歐洲幾國都有親戚朋友,英國的是遍佈全國,法國有親戚,比利時、德國也有朋友。但天爸窮,沒錢去歐洲探親會友,但也不想踏足香港,也不建議大家前往香港,理由如下:
因為清明節,不少同學請假一天,好提早跟著父母一起回祖家拜祖祭先。接放學時家長之間短談幾句,問香港也有清明節嗎?當然有,怎麼可能沒有。香港是一個移民城市,超過九成的人在香港不過是三、四代。近數十年土葬已經極少,即使是在永遠墳場土葬,也只有七至十年期限,年期一到就要幫先人起身,改以例如靈塔等等其他方式保
台鐵火車在路軌上奔馳,這一班次是新自強號,前方的顯示版不時會亮出110公里、120公里、125公里等等的速度,代表列車穩穩地高速向前。在東部時一路上都是山與海,讓人心情舒坦無比。然而當轉入西部之後,就彷如走在破碎的土地與歷史中,見證著台灣的未來。
終於可以選擇要不要戴口罩了!在12月1日解除室外口罩令開始,天爸就享受不戴口罩的生活,呼吸沒有過濾的空氣。但可惜室內仍要戴口罩,所以口袋中永遠放著一個不會替換的口罩,以便進入室內時佩戴。2月20日室內也解除口罩令,天爸以為台灣街道上會掛滿笑臉,沒想到直到3月6日校園不用戴口罩,但是戴口罩仍是主流。
農曆二月初二走進台灣的超市,會見到不少商品前寫有「土地公生日」的字牌,暗示你要買祭品拜土地公囉!有些祭品是糕點類,有些祭品是水果類,至於燒肉、雞等等香港人傳統拜祭用品前則沒有標示「土地公生日」,猜想拜土地公是用不著肉類拜祭吧!
竹北的晚餐時間,兩位男性年輕人進入一所迴轉壽司店,不到20分鐘就離座。天爸好奇看看他們的座位,每人只吃了5-7盤,以年輕男性的食量來看,真的夠飽嗎?當我們也離開這家店時,看到店門旁貼了一張招聘啓示,全職接近35000元的收入。如果一位全職工人收入是35000元,那他們剛剛的消費也反映了台灣實況。
因為疫情沒有出國近三年,難得這個農曆新年假期有十天,真的很有衝去歐洲的衝動。天爸在歐洲幾國都有親戚朋友,英國的是遍佈全國,法國有親戚,比利時、德國也有朋友。但天爸窮,沒錢去歐洲探親會友,但也不想踏足香港,也不建議大家前往香港,理由如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旅行, 一直都是我內心深處的一個渴望。 它總是帶給我許多難忘美好的回憶與經驗, 每次的旅行,也帶給我許多的成長與不一樣的啟發和靈感. 就讓我娓娓分享我的旅行故事吧! ——————————————————————— ✈️香港 這是我人生第一個出國旅行,是在我國中的時候. 我記得是和家人
Thumbnail
疫情開始幾年沒見的朋友,再次相約卻收到將移居外地的消息。 朋友是名律師,育有三名兒女,放下專業身分,為小孩的教育發展移居。 「就是破釜沉舟的決心。」她說到加拿大做全職媽媽,老公大概找份倉務員的工作,能應付生活基本開銷即可。 我問:「會捨不得自己的事業嗎?」
Thumbnail
不知什麼原因?新近叮噹在瀏覽短片的時候,總是出現不少關於香江人移居英倫為主題內容的製作。很多短片製作人更是從離境一刻,便開始記錄自己和家人離鄉別井到異地生活的點點滴滴......
Thumbnail
有云一個決定足以影響一生,所以人們常常以此來勸勉年輕人要潔身自愛,以免悔恨終生。雖然如此,人生在世,那有完全正確的決定呢......
Thumbnail
台灣之旅回來後,還沒打算找工作的我住在阿姨家,偶爾把履歷表投到香港和新加坡。
Thumbnail
一位70幾歲的長者,回到老家臺灣度過晚年,思考著孩子們各自的生活選擇。他分享了生活態度與心得,包括對孤獨的打敗與對健康的重視。
Thumbnail
這不是從什麼暢銷勵志書裡看來的概念,而是我出國之後深刻體會出來的。
Thumbnail
對於在台灣完成學業後希望留在這片土地上發展的僑生而言,入籍成為台灣人是一個可行的選擇。本文將詳細介紹在台灣大專院校畢業的僑生如何申請入籍。
有個熱愛香港文化的馬來西亞朋友問我:「現在的香港,是否真的有很多人離開?」 我不假思索的應道:「沒錯,大家都感覺到這裡的一切已不是從前的那模樣。即使尚未改變的,也能預見將會在某個未知的時候被摧毀。反正繼續留在這裡也沒有什麼意思了,還不如離開。」 我帶點疑惑地裝作沒看到她聽這話時黯然低頭的
回到香港後,我並沒有太感知到一切有沒有變,因為好像我也不知不覺的忘掉了離開前的香港曾是怎樣,即便中間其實只隔了一年。 其實好像我也沒有說離了哪個地方不能生活,離開前雖預想了會呼天搶地的思鄉,而事實上也的確無時無刻在批評宜居的移居地沉悶乏味,但卻一直沒什麼要必定要回去一趟的衝動。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旅行, 一直都是我內心深處的一個渴望。 它總是帶給我許多難忘美好的回憶與經驗, 每次的旅行,也帶給我許多的成長與不一樣的啟發和靈感. 就讓我娓娓分享我的旅行故事吧! ——————————————————————— ✈️香港 這是我人生第一個出國旅行,是在我國中的時候. 我記得是和家人
Thumbnail
疫情開始幾年沒見的朋友,再次相約卻收到將移居外地的消息。 朋友是名律師,育有三名兒女,放下專業身分,為小孩的教育發展移居。 「就是破釜沉舟的決心。」她說到加拿大做全職媽媽,老公大概找份倉務員的工作,能應付生活基本開銷即可。 我問:「會捨不得自己的事業嗎?」
Thumbnail
不知什麼原因?新近叮噹在瀏覽短片的時候,總是出現不少關於香江人移居英倫為主題內容的製作。很多短片製作人更是從離境一刻,便開始記錄自己和家人離鄉別井到異地生活的點點滴滴......
Thumbnail
有云一個決定足以影響一生,所以人們常常以此來勸勉年輕人要潔身自愛,以免悔恨終生。雖然如此,人生在世,那有完全正確的決定呢......
Thumbnail
台灣之旅回來後,還沒打算找工作的我住在阿姨家,偶爾把履歷表投到香港和新加坡。
Thumbnail
一位70幾歲的長者,回到老家臺灣度過晚年,思考著孩子們各自的生活選擇。他分享了生活態度與心得,包括對孤獨的打敗與對健康的重視。
Thumbnail
這不是從什麼暢銷勵志書裡看來的概念,而是我出國之後深刻體會出來的。
Thumbnail
對於在台灣完成學業後希望留在這片土地上發展的僑生而言,入籍成為台灣人是一個可行的選擇。本文將詳細介紹在台灣大專院校畢業的僑生如何申請入籍。
有個熱愛香港文化的馬來西亞朋友問我:「現在的香港,是否真的有很多人離開?」 我不假思索的應道:「沒錯,大家都感覺到這裡的一切已不是從前的那模樣。即使尚未改變的,也能預見將會在某個未知的時候被摧毀。反正繼續留在這裡也沒有什麼意思了,還不如離開。」 我帶點疑惑地裝作沒看到她聽這話時黯然低頭的
回到香港後,我並沒有太感知到一切有沒有變,因為好像我也不知不覺的忘掉了離開前的香港曾是怎樣,即便中間其實只隔了一年。 其實好像我也沒有說離了哪個地方不能生活,離開前雖預想了會呼天搶地的思鄉,而事實上也的確無時無刻在批評宜居的移居地沉悶乏味,但卻一直沒什麼要必定要回去一趟的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