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手起家:21漫漫回鄉路(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1949年,對中華民族來說是個分水嶺,一群人跟國民政府倉皇撤退到台灣,根本不知此去一別,竟長達40年,兩岸形成對峙,互不承認對方政權,禁止兩岸人民往來,連書信都無法寄達。

一群只有10幾20歲的年輕人,被迫離開家人、形隻影單,除了親眼目睹爸爸的回鄉路之外,Susan也透過爸爸的朋友,聽到了許多感人故事。

何老先生1930年出生湖北省房縣。當年他為了幫忙家計,17歲自願從軍,跟隨國民黨四處打仗,最後踏上了台灣土地,然而故鄉和至親,無時無刻都藏在心底深處,促使他在1987年成立「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

老蔣總統曾允諾過老兵,「帶你們來就要帶你們回去」。但真正幫忙實現願望的是風燭殘年的蔣經國總統。

陳老先生,在1988年陪何老先生回大陸探親。他描述著:「那長達10天的返鄉路,先搭機到香港,再坐火車到廣州,再搭機至西安和北京,原本要繼續搭機到武漢,但當時北京氣溫是零下17度,飛機一時飛不了,只好改搭火車到武漢,再從武漢搭火車至十堰市,最後坐著汽車行經鄉野,才一路顛簸到被大山包圍著的房縣,歸途漫長艱辛。」

陳先生回憶時仍忍不住哽咽:「何下車時,姊姊和弟妹都在家門迎接,雙方相擁而泣,但看著記憶中只有3歲的小妹,而今鬢髮不再烏黑,他半刻都說不出話來。」

何先生返鄉第一件事,就是到父母墓前祭拜,他徒步前往墳地,然後噗通一聲跪倒在墓前,哭喊著:「媽,我回來了,我回來看您老人家,您在哪裏?媽,40多年了!」日夜苦盼,卻只見到墓碑,他再也忍不住激動的情緒,潰堤大哭,同行的人也都紅了眼眶。

這些流亡老兵,每段故事都令人鼻酸,黃先生也是其中之一。當年來台時還是學生,「那時16歲,還年輕,也不知道情況,覺得好玩,同學幾個人一起說走就走。」他在國共內戰時,成了流亡學生,1949年被國民黨帶到台灣,根本來不及與母親告別。

黃先生描述,他們搭乘的那艘登陸艇只能負載2,000人,船上卻擠了4,000多人,一路從廣州航向高雄,「這兩天一夜實在非常心驚膽跳」。

他說:「剛開始到台灣覺得很新鮮,因台灣大部分地方未經戰爭洗禮,比當時戰亂的大陸來得整齊漂亮許多,一開始都好玩,小孩子嘛,好奇!」經過一兩個月的心情沉澱後,他的返鄉意願日漸強烈,卻發現早已回不了家,只能追隨父親--抗日烈士黃紅將軍的腳步,18歲時報考了陸軍官校,慢慢在台灣落地生根。

將近40年的分離,黃先生於1987年首次回老家時,一個人從香港搭火車進入大陸,先至廣州,才到湖南。他回憶:「火車開得十分緩慢,坐在窗邊看著外頭,映入眼簾盡是荒煙蔓草的衰敗黃土,火車一面走、我一面掉淚,心想大陸怎麼會變這樣子?」

當火車抵達湖南,母親和弟妹到車站去接他,「母親那麼多年沒見,30多年了!相見情景很悲哀,一看就哭了,但過陣子就慢慢高興起來了。」

那時大陸經濟不佳,父親生前是國民黨的軍人,家人受到牽連,全家被趕到廟裏去住,他特意帶了電視和許多金戒指,希望幫助親人改善生活。

黃先生說,當時甚至有老兵朋友變賣台灣房產,把錢帶回去改善老家的經濟環境。大陸親戚知道老兵有存了一些錢,不時會來信,希望贊助修宗祠的款項,甚至連修路的寄錢理由都出現了。

第2次回湖南探親時,黃江南順道陪一位同鄉張姓將軍回去。張將軍已經70多歲,帶著台灣妻子回老家,沒想到元配竟然終身未改嫁,一個人胼手胝足、含辛茹苦,養大孩子和孫子,張將軍和兩位妻子互看,3個人瞬間老淚縱橫。

張將軍對髮妻滿心歉疚,但誰也不怪誰,他們都明白,這是大時代的悲劇和無奈,反倒是旁邊的孫子,凶悍地要爺爺給奶奶一個交代,張將軍只是哭,什麼話都說不出來。

與何先生、黃先生有相同傷痛的老兵多到不勝枚舉,根據報導,有個年輕小伙子,不過是去幫媽媽打瓶醬油,也有的只是去別個村子買米,就被徵兵處抓去當兵(俗稱抓壯丁),40年後才回到家裡,這些來台理由荒唐到說出來,沒幾個人相信,還有更多的外省人,像Susan的媽媽一樣,家不見了,根也不見了,連家都沒得回,只能把心思寄望在下一代。

每個老兵的故事都是一部辛酸史,有的困在二段婚姻裡,有的孤獨一生,更慘的例子是臨老入花叢,一身積蓄被騙得精光,只靠著同袍好友濟助維生,但也有些榮民伯伯將一輩子的存款,悉數捐給社福或慈善機構,自己則過著儉樸的日子。

部份資料引用自多維月刊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5 月-avatar-img
2023/05/01
很困難書寫,但又很重要的一段。
處翼-avatar-img
2023/04/30
我覺得你這篇寫得很好欸 爸爸在他老父母墓前撲通跪下大哭那裡 看到我也快哭出來
Grace-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4/30
處翼 我找到的資料就是這麼描述,這真的是大時代的悲劇。
avatar-img
一起分享電影戲劇、小說創作與生活大小事的絮語
52會員
989內容數
這是我為接下來的連載小說計劃所新創的專題,小手上路,不熟練之處請多包涵,題材均來自周遭人事物,再加上想像與自由發揮而成,寫作的時候我是作者,完成之後,讀者才是作者,可以邊看邊恣意想像,化文字為想像畫面,讓人物靈動有生命,讓我們共同完成這部作品。
2023/05/21
身為家中的老么,老五和雙胞胎哥哥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只要顧好自己就好,老四成績好,一路尋著第一志願往上發展,老五不一樣,他喜歡交朋友,喜歡三五成群放學後到處胡鬧,有一次只是為了朋友出氣,還鬧進了警局,理由是械鬥,自詡書香之家的爸爸氣到要把他逐出家門,最後是大姐來警局保他的。 回到了家爸爸還是盛怒未消
Thumbnail
2023/05/21
身為家中的老么,老五和雙胞胎哥哥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只要顧好自己就好,老四成績好,一路尋著第一志願往上發展,老五不一樣,他喜歡交朋友,喜歡三五成群放學後到處胡鬧,有一次只是為了朋友出氣,還鬧進了警局,理由是械鬥,自詡書香之家的爸爸氣到要把他逐出家門,最後是大姐來警局保他的。 回到了家爸爸還是盛怒未消
Thumbnail
2023/04/29
命運捉弄,先與遠親取得連繫的媽媽,因不在開放之列,無法申請返鄉,爸爸反而成了第一批核准的外省人,原本可同行的媽媽又因跌倒,傷了腿無法同行,換成了四弟陪爸爸回山東老家。 送件申請的外省人數量遠超過預期,受理單位不得不增辦人手,對這些殷殷期盼的老人來說,都等了快四十年了,怎麼這些日子就特別難熬,Susa
Thumbnail
2023/04/29
命運捉弄,先與遠親取得連繫的媽媽,因不在開放之列,無法申請返鄉,爸爸反而成了第一批核准的外省人,原本可同行的媽媽又因跌倒,傷了腿無法同行,換成了四弟陪爸爸回山東老家。 送件申請的外省人數量遠超過預期,受理單位不得不增辦人手,對這些殷殷期盼的老人來說,都等了快四十年了,怎麼這些日子就特別難熬,Susa
Thumbnail
2023/04/29
Susan的爸爸來台時,還是青澀模樣,隨著就業、成家、生養孩子,已日漸出現老態,「回家」一開始是期盼,後來逐漸變成不可及的夢想,午夜夢回看著故鄉的山、故鄉的水,呼喊著表情模糊的家人,枕巾都不知濕了幾回,來自煙雨江南的太太也是,眷村太太中有位會做杭州菜,有時拿來家裡分享,Susan的媽媽每回都是含著淚
Thumbnail
2023/04/29
Susan的爸爸來台時,還是青澀模樣,隨著就業、成家、生養孩子,已日漸出現老態,「回家」一開始是期盼,後來逐漸變成不可及的夢想,午夜夢回看著故鄉的山、故鄉的水,呼喊著表情模糊的家人,枕巾都不知濕了幾回,來自煙雨江南的太太也是,眷村太太中有位會做杭州菜,有時拿來家裡分享,Susan的媽媽每回都是含著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1949年,對中華民族是個分水嶺,一群人跟國民政府倉皇撤退到台灣,根本不知此去一別,竟長達40年,兩岸從此陷入對峙,不僅禁止人民往來,連書信都無法寄達。 這群只有10幾20歲的年輕人,多半被迫離開家人、隻身孤影,出生於1930年的何文德是湖北省房縣人,他發動一連串的老兵返鄉探親運動。 當年他為了幫忙
Thumbnail
1949年,對中華民族是個分水嶺,一群人跟國民政府倉皇撤退到台灣,根本不知此去一別,竟長達40年,兩岸從此陷入對峙,不僅禁止人民往來,連書信都無法寄達。 這群只有10幾20歲的年輕人,多半被迫離開家人、隻身孤影,出生於1930年的何文德是湖北省房縣人,他發動一連串的老兵返鄉探親運動。 當年他為了幫忙
Thumbnail
命運捉弄,先與遠親取得連繫的媽媽,因不在開放之列,無法申請返鄉,爸爸反而成了第一批核准的外省人,原本可同行的媽媽又因跌倒,傷了腿無法同行,換成了四弟陪爸爸回山東老家。 送件申請的外省人數量遠超過預期,受理單位不得不增辦人手,對這些殷殷期盼的老人來說,都等了快四十年了,怎麼這些日子就特別難熬,Susa
Thumbnail
命運捉弄,先與遠親取得連繫的媽媽,因不在開放之列,無法申請返鄉,爸爸反而成了第一批核准的外省人,原本可同行的媽媽又因跌倒,傷了腿無法同行,換成了四弟陪爸爸回山東老家。 送件申請的外省人數量遠超過預期,受理單位不得不增辦人手,對這些殷殷期盼的老人來說,都等了快四十年了,怎麼這些日子就特別難熬,Susa
Thumbnail
Susan的爸爸來台時,還是青澀模樣,隨著就業、成家、生養孩子,已日漸出現老態,「回家」一開始是期盼,後來逐漸變成不可及的夢想,午夜夢回看著故鄉的山、故鄉的水,呼喊著表情模糊的家人,枕巾都不知濕了幾回,來自煙雨江南的太太也是,眷村太太中有位會做杭州菜,有時拿來家裡分享,Susan的媽媽每回都是含著淚
Thumbnail
Susan的爸爸來台時,還是青澀模樣,隨著就業、成家、生養孩子,已日漸出現老態,「回家」一開始是期盼,後來逐漸變成不可及的夢想,午夜夢回看著故鄉的山、故鄉的水,呼喊著表情模糊的家人,枕巾都不知濕了幾回,來自煙雨江南的太太也是,眷村太太中有位會做杭州菜,有時拿來家裡分享,Susan的媽媽每回都是含著淚
Thumbnail
誰的1949? 既然政治人物們那麼愛講1949,就一起來講吧! 這是我老爸的故事,我聽他講的,小時候覺得都是唬爛,直到大一去爬雪山,回來才發現隊友竟是老爸多年沒聯絡的老戰友之子,一群當年北京的流亡學生才聚起來,互相補充了許多精彩故事。 S1:北京城陷 S2:重慶完啦 S3:押運黃金
Thumbnail
誰的1949? 既然政治人物們那麼愛講1949,就一起來講吧! 這是我老爸的故事,我聽他講的,小時候覺得都是唬爛,直到大一去爬雪山,回來才發現隊友竟是老爸多年沒聯絡的老戰友之子,一群當年北京的流亡學生才聚起來,互相補充了許多精彩故事。 S1:北京城陷 S2:重慶完啦 S3:押運黃金
Thumbnail
       經歷文革的那一世,出生於清末的湖南、江西一帶,民國初年先是在北京與清華大學教書,因為中日戰爭的爆發,一家人開始往南遷徙避難,一路短暫待過雲南昆明、桂林、香港,最後落腳在廣州中山大學。        一個戰爭的結束,另一個國共內戰隨即開啟,那個時代戰爭和逃難大概是家常便飯,常常一個地方沒
Thumbnail
       經歷文革的那一世,出生於清末的湖南、江西一帶,民國初年先是在北京與清華大學教書,因為中日戰爭的爆發,一家人開始往南遷徙避難,一路短暫待過雲南昆明、桂林、香港,最後落腳在廣州中山大學。        一個戰爭的結束,另一個國共內戰隨即開啟,那個時代戰爭和逃難大概是家常便飯,常常一個地方沒
Thumbnail
在左營的「祥和山莊」,住著一群老兵。在70年代還有三千多名的軍人,2017年僅剩下30餘人。《何以為家》訪問三位超過九十歲的老兵,藉由影像一探這群為國家奉獻的老兵,目前的生活狀態,對於家的想像、對於生命的期盼、對於目前生活樣貌,還有哪些想法?在與時間賽跑的情況下,寶貴的記錄下來。
Thumbnail
在左營的「祥和山莊」,住著一群老兵。在70年代還有三千多名的軍人,2017年僅剩下30餘人。《何以為家》訪問三位超過九十歲的老兵,藉由影像一探這群為國家奉獻的老兵,目前的生活狀態,對於家的想像、對於生命的期盼、對於目前生活樣貌,還有哪些想法?在與時間賽跑的情況下,寶貴的記錄下來。
Thumbnail
(圖說:這個秋天,只能看著舊照片,用記憶去旅行了啊! 〔1〕 「有句成語叫『衣錦還鄉』,這句話,擺到現代根本不是適用,畢竟,混得好的,有誰要回鄉呢!」帶著三分酒意,朋友B對大叔這麼說。 〔2〕 不是沒嚐過衣錦還鄉的滋味。 1987年政府開放大陸探親,隔年,B的老爸辦理了提前退休,帶著媽媽跟大哥一起返
Thumbnail
(圖說:這個秋天,只能看著舊照片,用記憶去旅行了啊! 〔1〕 「有句成語叫『衣錦還鄉』,這句話,擺到現代根本不是適用,畢竟,混得好的,有誰要回鄉呢!」帶著三分酒意,朋友B對大叔這麼說。 〔2〕 不是沒嚐過衣錦還鄉的滋味。 1987年政府開放大陸探親,隔年,B的老爸辦理了提前退休,帶著媽媽跟大哥一起返
Thumbnail
翻開這本書,彷彿打開一幅卷軸,在你眼前展開的,是一段歷史的記憶,也是事件的紀錄。然而,這幅卷軸的份量太厚重,那裡頭所透出的情感重量,會滲入你內,再化為淚水,卻仍在內心震盪。 為了回答兒子的提問,為了讓那個時代的模糊面貌真正被看見,而不是教科書裡一小段簡單又沒有溫度的敘述,作者花費了四百天的心力,和團
Thumbnail
翻開這本書,彷彿打開一幅卷軸,在你眼前展開的,是一段歷史的記憶,也是事件的紀錄。然而,這幅卷軸的份量太厚重,那裡頭所透出的情感重量,會滲入你內,再化為淚水,卻仍在內心震盪。 為了回答兒子的提問,為了讓那個時代的模糊面貌真正被看見,而不是教科書裡一小段簡單又沒有溫度的敘述,作者花費了四百天的心力,和團
Thumbnail
我38歲之前一直生活在中國大陸,之後的十幾年生活在歐洲和美國。但是,沒有想到,我那心中揮之不去的鄉愁,卻在台灣。
Thumbnail
我38歲之前一直生活在中國大陸,之後的十幾年生活在歐洲和美國。但是,沒有想到,我那心中揮之不去的鄉愁,卻在台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