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成功的外交出訪遇上認知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自蔡總統成功藉由拜訪友邦以及與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會面,讓台灣的國際能見度又更上一層樓,然而當台灣成功的外交出訪遇上認知戰的情況下,有心人士會利用謠言散播負面訊息,以抵銷對台出現的有利情勢,例如出訪友邦是灑錢和買軍火,或是日本的食品都有輻射污染等;同時在這幾天也出現有假帳號利用軍演機會,在社群媒體大量散布台灣被解放軍包圍,而盟友卻坐壁上觀的謠言。針對這些問題,雖然相關單位有提出修法與提高罰則,但仍防不勝防,有心人士依舊利用散播謠言來藉此獲利,而共產黨也樂於見到這樣的情勢發展。

一、利用謠言抵銷對台出現的有利情勢

在三月底蔡總統出訪後,台海週圍的和平穩定也受到美日等國的重視,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也強調「美台人民之間的友誼,對維護經濟自由、和平與地區穩定至關重要」除了雷根總統的六項保證外,美國參眾議院也陸續通過諸多對台灣安全保證的法案,在台灣面對中共威脅時,無疑是增加好幾道保障。

然而當台灣的外交關係獲得改善時,中國近幾年「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目標嚴重威脅到日本韓國與周邊地區國家的安危,尤其是中國在國內操作仇日情結與民族主義情緒的同時又加強對北朝鮮的支援,更讓日本與韓國感到不安。在面對共同威脅下,日本與韓國開始嘗試恢復正常的外交關係,也為了因應台海局勢的變化,與台灣的國會和國防研究機構展開深度的交流,在在地顯示台海周邊的安全穩定對兩國而言舉足輕重。

另一方面中共認為台灣的外交動作對其統一大業的嚴重挑戰。因此,中共利用謠言散播負面訊息,企圖抵銷民間對友邦的好感,並讓台灣民間產生一種執政黨在惡搞外交活動的錯誤印象。

這些謠言的種類十分多樣化,也多與經貿關係和外交國防有關,中共利用各種媒體平台來散播這些謠言,包括社群媒體和地下廣播電台等,希望通過這些媒體平台來影響民眾對外交政策和國際關係的看法。

二、謠言施放的重點在於讓負面印象升高為民意壓力

目前已知的負面謠言,以美國為主的主要以對台的軍購及半導體產業赴美設廠,而以日本為主的則是與核汙染等食安相關的謠言,至於韓國則是強調韓國文化與產業對台灣的侵蝕;這些謠言的種類十分多樣化,也多與經貿關係和外交國防有關,但謠言背後運作的邏輯,是希望接受謠言的人,將台灣的這些對外關係轉為負面印象,透過去脈絡化的言語傳播,讓閱聽人產生錯誤的結論。

以台美關係的謠言來說,強調的重點一直是美國霸權理論,雖然美國是迄今為止台灣安全最大的保障者,而台灣同時是美國貿易體系下最大的受益者,台灣除了從美國購買目前仍有在使用的軍火外,也透過對美貿易賺取大量的美金與外匯存底,但謠言的散播者卻往往忽視台灣受益的部分,只強調台灣要購買軍武當美國小弟,並且將烏俄戰爭造謠成美國軍火商人的陰謀,又無視於俄羅斯的侵略野心。

而台日關係的謠言,則是著重在日本三一一地震後所出現的福島食品與核汙染問題,由於台日之間的經貿總額每年都在成長,民間交流也非常通暢,仇恨日本的群眾在台灣也是少數,因此謠言的重點主要放在勾起民眾對日本售台食品的食安疑慮,並同時利用多數民眾對科學檢測方法的不熟悉,進一步引導到對日本外交經貿的全面不信任。

綜合結論,這些謠言釋放者的目標經常鎖定不熟悉專業事務領域的一般民眾,穰民眾產生負面情緒後,再產生輿論壓力去壓迫民選的民意代表,而即便執政黨在外交事務與國際關係上替台灣爭取了不少成果,在惡意的謠言引導下也能讓民眾對執政當局產生誤解,並進一步影響對內與對外的政策方向,無形之間墊高了台灣要維持對外關係與自身安全的成本,要因應這些狀況除了要強化闢謠工作外,也得強化對謠言散播者的處罰,才有機會進行遏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戈異竹立的沙龍
3會員
4內容數
在「統一戰線」的大架構下,心理戰和認知戰的使用方法也會有所不同,但因為心理戰在使用時難以區分承平和戰時,更讓人無法對危機進行準備,因此希望能藉由這些文章幫助大家認識心理戰和統一戰線的關聯性。
戈異竹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4/24
中國的3C產品是否有嚴重的資安問題,一直是坊間爭論不休的重點,有些人認為這是競爭對手為了打擊特定公司產品所釋放出的謠言,也有人認為這是為了操作抹黑中國的政治議題才使用的手段,本來筆者對這種看法也是半信半疑的態度,但直到最近一則利用基地台進行詐騙的新聞,讓筆者開始研究這問題。
Thumbnail
2023/04/24
中國的3C產品是否有嚴重的資安問題,一直是坊間爭論不休的重點,有些人認為這是競爭對手為了打擊特定公司產品所釋放出的謠言,也有人認為這是為了操作抹黑中國的政治議題才使用的手段,本來筆者對這種看法也是半信半疑的態度,但直到最近一則利用基地台進行詐騙的新聞,讓筆者開始研究這問題。
Thumbnail
2023/04/19
近四年來,似乎認知戰變成一個大家朗朗上口的名詞,彷彿只要用認知戰這一名詞就能詮釋所有的宣傳內容,但認知戰的內容與定義究竟是什麼,就讓筆者在這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Thumbnail
2023/04/19
近四年來,似乎認知戰變成一個大家朗朗上口的名詞,彷彿只要用認知戰這一名詞就能詮釋所有的宣傳內容,但認知戰的內容與定義究竟是什麼,就讓筆者在這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Thumbnail
2023/04/19
最近一個月來,與台灣有關的外交事件有四項,分別是:宏都拉斯與台灣斷交、馬英九訪中祭祖、捷克國會議長訪台與蔡英文出訪友邦;這些事件對台灣是屬於對國際關係有重大影響的外交議題,但對中國來說卻是另一個武力展示的機會,除了國台辦與中國外交部等官方部會藉機拉高聲勢攻擊執政黨外,對內也同步操作民族主義情緒...
Thumbnail
2023/04/19
最近一個月來,與台灣有關的外交事件有四項,分別是:宏都拉斯與台灣斷交、馬英九訪中祭祖、捷克國會議長訪台與蔡英文出訪友邦;這些事件對台灣是屬於對國際關係有重大影響的外交議題,但對中國來說卻是另一個武力展示的機會,除了國台辦與中國外交部等官方部會藉機拉高聲勢攻擊執政黨外,對內也同步操作民族主義情緒...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