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只能靠運氣了嗎?「才能與運氣」之省思

2023/04/20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Talent vs Luck"這篇研究其實去年獲頒2022搞笑諾貝爾獎(經濟學獎)時已經紅過一次了,最近因為YT老高與小茉又被熱烈討論(雖然我發文時好像熱潮又過去了...XD)。不得不說老高真的挺猛的,講甚麼紅甚麼。點進去聽聽,覺得他分析的也挺不錯,大眾聽得懂,且對人生有幫助,真不愧是說書型網紅。
有人說社會科學是偽科學,因為探索的不是自然宇宙真理。不過這篇paper其實啟發了許多有趣想法。這種代理人模型(agent-based model)的研究一直都很引人入勝,其實就是用數學模型將任何現象模型化(modelization),因而得出來的結論很美又清晰。
作者在研究中用許多小小的點代表一個個體,讓他們散步在一個空間中,用綠點代表好事,讓資產增加;用紅點代表壞事,讓資產減半。就這樣模擬一群人各自在40年中的職業發展,相關的影片與分析已不少了,推薦可以看泛科學老高的影片,此處不贅述。
原論文的研究基礎:將1000個個體散布在空間中,並布上紅點與綠點。
圖片來源: Talent vs Luck: the role of randomness in success and failure (arxiv.org)
▲簡述本研究在前半段最重要的結果:
1. 做了好幾次試驗,發現最成功的人幾乎都不是才能最好的,通常頂多就是平均值高一點點。
2. 最成功的人跟別人最大的不一樣:遇到了最多次的「好事」,且一次壞事都沒遇到。
3. 相對的,最失敗的人遇到最多次「衰事」。

我特別喜歡的是老高和其他FB粉專(例如 Vicky Ho)所做的延伸討論:既然運氣比能力重要,是表示我們應該躺平算了,還是我們可以轉換努力的方向?
也就是,有沒有辦法提升運氣?統整這些觀點,我把它整合成幾項「我可以做的事」。
(一)降低壞事的發生和壞事的影響
這個部分是最最重要的,因為跟個體能力無關,而是跟策略有關
  1. 過健康的生活:多運動、多吃蔬菜水果,進而減少自己生病的機會。
  2. 減少高風險行為:老高竟然說不要出門XDDDD ,我可以理解他想表達的意思,不過出門畢竟可以帶來其他好處,例如認識人(取得更多機會)、或是從事戶外活動有益於心理健康…等等,所以不能直接從字面理解。倒是可以延伸到一些日常抉擇,例如:你開車技術不好,那麼能搭大眾運輸就不要自行駕駛、能開汽車盡量不要騎機車。總結成一句話的話應該是不冒非必要的險
  3. 保必要的保險:既然無法完全避免壞事的發生,對於會產生重大損失的狀況去做預防,例如生重病、出車禍、…。注意這邊講的是必要的保險,尤其是那種發生可能性小(保費便宜),但發生了代價會非常大的險(保額高),像是汽車的超額責任險、癌症/重大傷病險、壽險、意外險。保險不是越多越好(不然還沒發生甚麼事就已變成人生中的重大負擔…),這其實就是保險業常講的「保大不保小」概念。
(二) 提升好的影響:
  1. 增加遇到機遇的機會:多認識朋友、參加聚會建立人脈,也許以後就是下一個機會。以前教授總會說「你們修堂課,最重要的就是課堂上認識的其他人」,大學的時候還真是聽都聽不懂XD。至於在網路時代,多累積自己的作品與聲量也是很好的方法,推薦去看Vicky Ho所寫的「幸運表面積」理論(放在留言)。
  2. 培養識別並抓住「機會」的能力:很多灰色地帶的事件則不見得一定是紅點或綠點,可能會依據人而不同,能不能看出屬於自己的綠點,或是能不能提前發現紅點然後避開它?

最後講講對宏觀層面的評論,這篇論文的另一個精妙之處是進一步探討了資源的分配者(例如:研究發展基金審查委員、政府…)的最佳策略,發現不依照能力發錢,而是一律平分金額,對整個社會/政府能有最大效益
這當然也是理論上正確,但實行上需要調整的說法。社會不是理性市場,一定會有其他因素影響。舉例而言:如果今天已知計畫經費無條件發給所有人,是不是會遇到大量只領經費不做研究的人(經費蟑螂XD)?

因此可能比較務實的做法是,先設定一定的門檻(例如:每年都有研究產出、具備一定學歷或經歷),篩選出一定的人員後,我們認定這些人都是屬於「理性決策者」,會很盡力善用經費,此時運氣論的平分策略才有其用處。
如果要把這個研究做延伸,我覺得有幾個不錯的方向可以添加:
  1. 加入保險的元素,每個點的損失會依照平常付出的保費而減少。
  2. 加入總額的概念,每個人的收入是來自特定/全部的個體。
  3. 因為添加了更多的參數,自然也要增加模擬的個體數。
這時候再來看看怎樣的策略會更好,而且不是只看最成功的人,而是看前百分之二三十的人,可能才是對大多數人有用的。
現在也有看到有人增加「視野」這個因素去跑模型,說實在我同意有他的意義存在,但在簡化的模型上不是很認同,畢竟這個跟「能力」要如何好好的區分實在很難說。不過這樣的做法還是蠻有趣的,也許可以再多多想想怎麼去更了解人生成功的秘訣。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9會員
18內容數
投資理財,堅信投資目的為輕鬆生活,只看個股財報分析。觀察美股為大宗,因為長期趨勢較好掌握,持股以2-3年以上為主。外加資訊科技知識分享,算是個人專業。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