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之語】~成為更堅強的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周圍的人會試圖踩你的底線,因為他們不知道怎麼做會更好。


你可以配合他們的行為以牙還牙,或者你可以保持較高的頻率,不參與,遠離他們。


出去走走,冷靜,冥想。


這會讓你成為更堅強的人,而不是相反。


avatar-img
耶謝智光·原力覺醒 Yeshe Obum•The Force Awakens 的沙龍
13會員
221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年輕時代,我的腦海裡一直有一個景象:我身著白長袍,一頭烏黑及腰的長髮迎風飄散。我站立在一處山頂上,遙望遠方,山川景秀,一覽無遺。背後有一個洞窟⋯⋯
只要安靜下來,在靜定中與自己同在 常常這樣做,每日這樣做! 如果可以的話⋯⋯
「止觀」的教導,是二千多年前佛陀的智慧教導,但這個方法不僅限於佛教徒,它更適合任何想學習如何打坐以及靜心的人⋯⋯
幫助人,這句話和這個心態要小心。 這暗示對方需要你的幫助,這暗示對方不能自助。 這是自我的遊戲。 它巧妙地抬高了你,降低了對方⋯⋯
⼈生的旅途上有兩種朝聖:一種,像遊客,熱衷於觀光,從⼀處旅遊至另 一處,為了享樂⽽穿梭於種種體驗之間~ 另⼀種,⾏走在與真實本性一致的道路上,引導回到⋯⋯
今日,收到朋友傳來的訊息,帶著屬於她個人的評判與解讀的文字⋯⋯當下我感覺滿滿的負面能量,試圖透過屏幕傳過來,當然我願意理解她情緒上的無助而產生的抱怨!但我不打算接收,於是當下我先⋯⋯
年輕時代,我的腦海裡一直有一個景象:我身著白長袍,一頭烏黑及腰的長髮迎風飄散。我站立在一處山頂上,遙望遠方,山川景秀,一覽無遺。背後有一個洞窟⋯⋯
只要安靜下來,在靜定中與自己同在 常常這樣做,每日這樣做! 如果可以的話⋯⋯
「止觀」的教導,是二千多年前佛陀的智慧教導,但這個方法不僅限於佛教徒,它更適合任何想學習如何打坐以及靜心的人⋯⋯
幫助人,這句話和這個心態要小心。 這暗示對方需要你的幫助,這暗示對方不能自助。 這是自我的遊戲。 它巧妙地抬高了你,降低了對方⋯⋯
⼈生的旅途上有兩種朝聖:一種,像遊客,熱衷於觀光,從⼀處旅遊至另 一處,為了享樂⽽穿梭於種種體驗之間~ 另⼀種,⾏走在與真實本性一致的道路上,引導回到⋯⋯
今日,收到朋友傳來的訊息,帶著屬於她個人的評判與解讀的文字⋯⋯當下我感覺滿滿的負面能量,試圖透過屏幕傳過來,當然我願意理解她情緒上的無助而產生的抱怨!但我不打算接收,於是當下我先⋯⋯